七年級《化石吟》教學設計

來源:才華庫 3.17W

【教材簡析】

七年級《化石吟》教學設計

1、《化石吟》是一首科學詩,寫科學家通過研究化石,展現了億萬年前的神奇景象,從而讚美了科學的神奇與人類的偉大。

本單元重在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興趣,而《化石吟》作為第一篇課文,應是引導學生走進科學宮殿的前奏。

它以詩的形式寫科學的內容,也正是許多學生所喜歡的。所以教師要充分調動學生探究科學的積極性,激發他們熱愛科學的熱情。

2、《化石吟》也是一首語言優美的詩歌,節奏鮮明,聲調和諧,感情豐富。應指導學生反覆誦讀,細細品味。

體會作者由衷的讚美之情,感受詩歌的韻律之美,激發學生熱愛文學的.熱情。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握內容,體會感情。

2、理清結構,揣摩語言,展開合理的聯想和想像。

3、增強求知慾,培養科學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興趣。

【教學重點】

1、在朗讀中體會詩歌的節奏、音律之美。

2、發揮聯想和想象,認識科學的神奇和人類的偉大。

【教學難點】

聯絡生物學的相關知識,啟用聯想想像思維,深入理解詩歌內容。

【關於教法】

1、朗讀法:

詩歌教學首先應重在朗讀吟誦,詩歌節奏鮮明,聲調和諧,富有韻律美,同時運用擬人手法,以第二人稱“你”稱呼化石,親切自然,字裡行間流露出讚歎之情。引導學生反覆誦讀,感受情感之美和音樂美。

2、聯想想象法:

科學的探索同樣需要豐富的想象。依據現存的化石推測逝去的世界,依據科學的分析想象神祕的故事,在合理的聯想想象中引發學生的思考,激發他們濃厚的科學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慾望。

3、討論點撥法:

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自主的探究詩歌的內容和首尾呼應的結構美。

【課前準備】

1、利用網路或書籍查閱有關化石的資料。

2、結合生物課瞭解生物的進化,化石的形成。

【教學流程】

一、匯入新課

投影電腦中的關於古生物恐龍的圖片,從“侏羅紀公園”開始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整體感知

1、教師配樂範讀課文。

2、學生掌握生字詞。

3、初步朗讀。

三、指導閱讀

可以抓住題眼“吟”,在指導朗讀的過程中,把握內容,體會感情,甚至將結構安排,前後呼應等知識一併解決

在不斷揣摩語氣語調、節奏快慢過程中,水到渠成的引出來。

四、揣摩研讀

1、從詩中找出你喜歡的一句,說說你喜歡的理由。

2、引導學生揣摩品味詩歌語言的形象、精煉。

五、拓展運用

1、聯想想象:展示古代生物猛獁的資料,推測猛獁的死因。鼓勵學生勇於探究,合理想像,生動描述。

2、表達感受:面對這幅猛獁圖片,你有什麼感受呢?請用一兩句詩來表達。

在這首詩中的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引導,讓學生去想、去說、去讀,不只侷限於語文這一小的知識圈子中

使語文知識和自然、地理知識有機結合起來,這樣會取得相得益彰的效果。

六、教師小結

科學家研究儲存了古生物生命資訊的化石,從中窺見了億萬年前像奇幻的神話一樣的生物世界。

詩人張鋒以一首科學詩《化石吟》,飽含感情的讚頌了會講話的奇異的化石,引領我們去遨遊那遠古洪荒、滄海桑田。在自然面前,生命是何等的脆弱;在科學麵前

生命又是何等的神奇!同學們,願這首詩不僅給你們帶來文學的享受,也給你們帶來探索科學世界的動力。

七、佈置作業

收集有關化石的文字資料、圖片等。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