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幾或少幾》教學設計

來源:才華庫 2.16W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有必要進行細緻的教學設計準備工作,藉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從而使學生獲得良好的發展。那麼你有了解過教學設計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幾或少幾》教學設計,歡迎閱讀與收藏。

《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幾或少幾》教學設計

《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幾或少幾》教學設計

學習內容:人教版國小數學教材一年級下冊第21頁例6。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學會解答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幾或少幾的問題,初步培養分析推理能力。

2.經歷“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幾(少幾)”的問題轉化成“已知整體與其中的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的過程,感受轉化的數學思想。

3.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激發學生主動探索問題的熱情。瞭解數學的價值。

教學重點:

建立“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幾(少幾)的問題”的數學模型,理清數量關係,掌握分析方法,並能正確解答。

教學難點:

理解“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幾(或少幾)”問題的算理。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學具盒、條幅、磁力片、水彩筆、獎章貼、檢測單

教學過程:

一、啟用已有經驗,引入課題

1.生活調查:比年齡“xxx比xxx大幾歲?你是怎樣算的?為什麼用減法呀?

2.板書課題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學習

1.引出問題,明確方法

1)創設情境,引出例題。

師:遊園會的小朋友們正在玩套圈遊戲,我們一起去看看。(出示主題圖)

2)收集資訊,出示例題

師:仔細觀察,你知道了什麼資訊?要解決什麼問題?

隨著學生彙報,教師條幅出示例6,指名完整讀題

3)探求解決問題的方法

師:怎樣解決這個問題呢?

生思考彙報

4)出示預習提示,激勵學生自主學習

自學提示:1.畫一畫或擺一擺。(一一對應)

2.算一算。(說清為什麼可以這樣算?)

2.自主學習

3.同座交流

師:把你的方法介紹給你的同座聽一聽

4.小結學習情況

(提煉自學方法,表揚優秀個體)

三、展示彙報

(畫圖、擺學具、計算三種方法板前展示彙報)

1.師:說一說你用什麼方法解決這個問題的?

學生展示,師引導學生認真傾聽,及時表揚,獎勵星章一枚。適時點撥、強調、引導。

A畫圖法:(投影展示)

師:哪裡是多出來的部分?另一部分表示什麼?畫圖法的同學說一說,左邊表示什麼?

B擺學具法:(板前貼磁片)

師:小華比小雪多5個,怎樣讓我們看得更明白?這一部分是…..另一部分表示…..

板書:“比小雪多的”“與小雪同樣多的”)

同學們用手指一指哪裡是“比小雪多的”,那一部分是“與小雪同樣多的”

小結:建立新舊知識的聯絡,進行轉化,建立模型

師:這樣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幾或少幾就轉化成了“已知整體與其中的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什麼法計算?我們得出“已知兩個數,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幾”我們用減法計算。板書:減法

C計演算法:

怎樣列式?說說你的理由。要想求“小華比小雪多套中幾個?”要用……減去……

指名再說,同座互相說

2.出示兒歌,幫助理解記憶

“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幾”

兩數比大小,

先把大數找,

去掉同樣多,

多幾就知道

3.引導檢驗,並口答

4.出示“想一想:小雪比小華少套中幾個?”

師:引導分析“誰和誰比?誰的少?少幾個?”看圖數一數。怎樣列式?說一說你有什麼發現?

5.補充小結:兩個問題意思一樣,只是換了個說法,都用12-7來計算。

6.練習:蘋果有5個,梨有3個,蘋果比例多幾個?還可以怎樣說?

7.回顧課前比年齡問題“為什麼用減法”?學生說一說後,師課件出示形象線段圖,抽象線段圖演示理解

8.收學具

四、課間遊戲“模仿秀,對口令”師做動作並提問,生跟著做同樣的動作並回答問題

“8比4來多幾?4比8少幾?……”

五、鞏固練習(課件出示)

1.(23頁7題)

師:說說你讀懂了什麼?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

怎樣列式?

2.(23頁9題)

師讀題,引導分析,指名列式

你能提出什麼問題?

提出問題,練習解答

五、測評

1、書上的“做一做”

2、23頁5題

六、全課總結

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

生彙報

師:在解決問題是時,我們要讀懂題意,找出已知和所求,如果是“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幾或少幾,我們就用減法計算。並要養成口答和檢驗的習慣。

生齊讀課題)知道了這類題解題方法是:從多的數中去掉它和少的數同樣多的部分,就是多出或少的部分。我們用減法計算。

板書設計:

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幾(或少幾)

減法計算

小雪 12-7=5(個)

小華

與小雪同樣多的比小雪多的712

《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幾或少幾》教學反思

“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幾或少幾”學生學習這一內容時是在已有的知識基礎上一年級(上冊)學習的從總數裡去掉一部分,求還剩多少的實際問題,以及減法的含義。經驗基礎是生活中比較兩種物體的個數誰多、誰少,多幾個或少幾個。教學的重點是讓學生理解並掌握求兩數相差多少的實際問題的算理和演算法。

上完課後,雖然教學效果還可以,但我覺得這節課上得還不夠完美,存在一些不足之處,有待進一步改進,具體如下。

第一,在引導學生理解“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幾或少幾”為什麼用減法計算的意義不夠透徹,求紅花比藍花多多少個,就是求13比8多多少個,要求13比8多多少個,就要從13個裡面去掉8個。剩下的就是13比8多的.個數。13-8=5(個)。雖然教參書上只是這樣要求,但還是應該適當強調13是紅花的個數,減去的8是紅花與藍花同樣多的個數。這樣就能學生更加清楚理解用減法計算(13-8=5)的意義。

第二,教學過程中課堂氣氛不夠活躍。一方面,教學語言不夠深動,沒有帶動學生很大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對學生的評價沒能激勵學生學習的熱情。這是我在今後的教學中應該注意的,使課堂氣氛更加活躍,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學習,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幾或少幾》教學反思

學生在學習這一部分內容之前,已經有一定的知識基礎。在一年級上冊已經學習了從總數裡去掉一部分,求還剩多少的實際問題,以及減法的含義。經驗基礎是生活中比較兩種物體的個數誰多、誰少,多幾個或者少幾個。教學的重點是讓學生理解並掌握求兩數相差多少的實際問題的演算法和算理。

從教學情況來看,我認為本次教學的教學目標、重難點明確:使學生明確解決“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幾或少幾”時,運用減法計算。能讓孩子們自己動手操作,通過擺一擺,比一比的方法讓他們直觀感受到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幾,這點我自認為是比較成功的。

但是通過與聽課老師的交流之後,我進行了一個自我反思,覺得還有以下幾個方面做的不夠好:

1、從教師引導角度來看,引導得不夠到位,在講授桃子比胡蘿蔔多幾的地方,將自己都繞進去了,我想孩子們在這一塊可能會比較疑惑。

2、教學過程中對學生能力培養方面注重不夠,如語言表達能力,觀察能力、審題能力、自我評價等能力不夠。在很多情況下,孩子們其實知道意思,但他們有的可能比較膽小,有的知道意思,卻不敢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這都是因為平時沒有給他們更多的機會進行鍛鍊造成的。

3、教師在教學中的激勵、評價性語言不夠豐富,問題設定、教學口令不夠明確,以至於課堂掌控效果欠佳。

4、課件中的主題圖不夠清晰,練習題稍微過多,導致孩子們筆下練習得多,嘴上說得較少。

5、板書字跡比較潦草,工整度不夠,一年級的孩子正處於高度模仿期,這樣可能導致孩子們寫字不按規定比劃,隨意書寫。

針對以上幾點不足,我覺得以後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改進:

1、深度研究教材、教參,研究教法,精心備好課。

2、教學過程中應加強對學生各方面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多動口,多動手。

3、選擇適合教育、教學的書籍閱讀,使自己的激勵、評價語言更豐富。

4、加強自己基本功訓練,(粉筆字,教學語言)。

5、平時多與學生交流、談心,瞭解學生的特點及基本情況,爭取因材施教。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