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物理《電壓》教學設計

來源:才華庫 1.45W

作為一位傑出的教職工,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實現教學目標的計劃性和決策性活動。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九年級物理《電壓》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九年級物理《電壓》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一、知識和技能

1 初步認識電壓,知道電壓的作用,電源是提供電壓的裝置。

2、知道電壓的單位:伏、千伏、毫伏。

3 會連線電壓表,會讀電壓表。

4、指導電壓表的用途及符號,會正確使用電壓表,能正確讀出電壓表的示數。

二、過程和方法

通過觀察小燈泡亮度的變化,獲得電路中電流的強弱的資訊,從而瞭解電壓的概念,使學生具有初步的觀察能力、分析和推理能力。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對學生正確使用電壓表技能的訓練,使學生會閱讀說明書,並養成嚴謹的科學態度和工作作風。

【教學重點】

1、建立電壓的初步概念,通過實驗觀察理解電壓的作用。

2、電壓表的正確使用。

【教學難點】

電壓表的正確選擇、連線及讀數

【教學方法】

類比法、實驗法、觀察法

【教學器材】

小燈泡、開關、電源、導線、電壓表,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課題

我們知道導體中存在著可以自由移動的電荷,自由電荷的定向移動形成電流,那麼是什麼原因使電荷定向移動的呢?

運用抽水機提供水壓,水壓形成水流,類比學習電源提供電壓,電壓形成電流。對學生學習電壓進行引導。

二、自主學習

通過引導和課前預習學生電壓,教師要引導

1、電壓概念的形成: 電壓使電路中的自由電荷發生定向移動形成電流

2、電源的作用:給用電器兩端提供電壓的裝置

(1)乾電池:

(2)發電機:

(3)學生電源:乾電池 學生電源

3、想想做做:電路中先後接入一節和兩節乾電池小燈泡的亮度一樣嗎?

4、總結結論

(1)電壓用字母U表示.單位是伏特,簡稱伏,符號是V,常用單位千伏(KV),毫伏(mV),

(2)單位換算關係1 kV=10 V 1V=103 mV

(3)常見的電壓值:乾電池電壓1.5V,我國家庭電路電壓220V。

只有不高於36V電壓對人體才是安全的。

5、思考:電路中有持續電流的條件:

三、合作探究

1、電壓表用途、符號

2、認識電壓表

(1)、電壓表的主要標誌是什麼?

(2)、電壓表有幾個接線柱?接線柱上標著的符號或數字表示什麼意思?

(3)、電壓表有幾個量程?對應不同量程刻度盤上的分度值分別是多少?

(4)總結出電壓表使用方法(對比電流表使用方法)

使用前觀察電壓表的量程、分度值、零刻度(調零)

實驗時:

①、電壓表並聯在待測電路兩端

②、電壓表的正接線柱靠近電源正極,負接線柱靠進電源的負極。

③、被測電壓不能超過電壓表的量程(試觸)

(5)電壓表正確讀數①明確量程②明確分度值③根據指標的偏轉情況進行讀數。

附練習 1、電壓表讀數。2、連線電路,用電壓表測量小燈泡兩端電壓。

3、用電壓表測電壓 (教師演示學生觀察注意師生互動)

實驗結論:在只有一個用電器的電路中,用電器兩端的電壓與電源兩端的電壓相等。

四、教學拓展

1、為什麼電壓表要並聯在待測電路兩端?串聯在電路中可以嗎?

串聯時燈不亮,電壓表有示數。

電壓表等效為斷路

2、會考連結:某同學使用電壓表測電壓時,老師提醒他電壓表的.接法有錯誤,那麼,他接錯的地方可能有:

①電壓表的正負接線柱接反了

②電壓表的量程選擇不當

③把電壓表串聯在電路中

五、課堂小結

1.電壓:電壓是形成電流的原因。電源是提供電壓的裝置。電壓通常用字母U表示,單位是伏特,符號是V。

2.電壓表測電壓:(1)電壓表與被測用電器並聯.(2)正接線柱靠近電源的正極,負接線柱靠近電源的負極.(3)被測電壓不能超過電壓表的最大測量值。(4)電壓表可以測量電源的電壓。

六、板書設計

1.電壓:(板書)

(1)電壓:電壓是形成電流的原因

(2)電源:電源是提供電壓的裝置。

(3)電壓的單位:千伏(kV),伏特(v),毫伏(mV)

1kv=1×103v, 1v=1×103v

2、電壓的測量

(1)認識電壓表

(2)作用:測量電壓的高低

(3)用法①並聯;②“+”接線柱、靠近正極極;③量程。

(4)電壓表正確讀數①明確量程②明確分度值③根據指標的偏轉情況進行讀數。

3、練習使用電壓表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