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教學設計方案合集8篇

來源:才華庫 1.48W

為了確保我們的努力取得實效,通常會被要求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闡明具體行動的時間,地點,目的,預期效果,預算及方法等的企劃案。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方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8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選】教學設計方案合集8篇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老人與海鷗之間深厚的感情。

2、抓住重點詞句,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與海鷗之間的感情寫具體的。

3、在領悟品味的過程中明白人與自然和諧相容的道理。

教學重難點

1、指導學生感悟語言、品味語言,領悟語言背後所藏的深意,並能通過讀、寫、說表達出來。

2、抓住重點詞句領悟海鷗的靈性。

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初讀文,瞭解海鷗靈性

1.上節課,同學們已經初讀了課文,這節課,讓我們繼續走進《老人與海鷗》這個真實的故事。說說這篇課文講了什麼內容?

2.如果請你用一個詞概括老人與海鷗之間的關係,你會用什麼詞?理解“親人”。

二、送老人,感悟海鷗靈性

1.背景介紹老人有關情況。

2.默讀課文第15至17自然段,想想在安放老人遺像的地方發生了什麼“意想不到的事情”?感受深的地方可以在旁邊寫下批註。

3、學生交流。

(1)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一群海鷗突然飛來,圍著老人的遺像翻飛盤旋,連聲鳴叫,叫聲和姿勢與平時大不一樣,像是發生了什麼大事。

A、此時大不一樣的叫聲會是什麼樣的?

B、大不一樣的姿勢是什麼樣的?

C、為什麼與平時大不一樣?指導讀。

(2)海鷗們急速扇動翅膀,輪流飛到老人遺像前的空中,像是前來瞻仰遺容的親屬。

A、你從哪個詞能體會到海鷗對老人的一片深情?理解“瞻仰”

B、從“急速”你能看出什麼?C、指導讀。

(3)過了一會兒,海鷗紛紛落地,竟在老人遺像前後站成了兩行,它們肅立不動,像是為老人守靈的白翼天使。

A、“站成兩行、肅立不動”這情形彷彿和生活中什麼樣的場景類似?

B、深情地再讀這句話。

(4)當我們最後不得不去收起遺像的時候,海鷗像炸了營似的朝遺像撲過來。它們大聲鳴叫著,翅膀撲得那樣近,我們好不容易才從這片飛動的白色漩渦中脫出身來。

A、“炸了營似的撲過來”這是怎樣的一種場面哪?

B、從兩個“撲”看出什麼?

C、這片“飛動的白色旋渦”是指什麼?如果你就是這“白色旋渦”中的一隻小海鷗,面對老人的遺像,你想說些什麼?

(5)齊讀第15至17自然段。

(6)師小結。

三、識老人,體會海鷗靈性

1、你從哪兒能感受到老人對海鷗親人般的愛?你又從哪些詞句中體會到海鷗有靈性呢?快速默讀課文,用波浪線畫出相關句子。

2、學生交流。

(1)老人把餅乾很小心地放在湖邊的圍欄上,退開一步,撮起嘴向海鷗呼喚。立刻便有一群海鷗應聲而來,幾下就掃得乾乾淨淨。老人順著欄杆邊走邊放,海鷗依著他的節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飛的白色,飛成一篇有聲有色的樂譜。

A、從這個片斷中你讀出了什麼?指名讀

B、把第3句話想像成一幅活的畫,你看到什麼了?

C、創設情境讀。

(2)在海鷗的叫聲裡,老人抑揚頓挫地唱著什麼。側耳細聽原來是親暱得變了調的地方話——“肚腳”“灰頭”“紅嘴”“老沙”“公主”……

A、老人能認出這些鳥兒嗎?b、理解“親暱”。C、學學老人抑揚頓挫地呼喚海鷗。

(3)理解“生動”“企盼”。

(4)課文是怎樣來描寫他的呢?從這句話中,你體會到什麼?

四、贊老人,昇華海鷗靈性

1、出示老人塑像,介紹有關情況,學生談感受。

2、師總結。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教學目標]

1、自學課文生字詞,在閱讀過程中檢查、複習。2、理解課文內容,感悟哈爾威船長在四次命令中所表現出來的臨危不懼、沉著果敢、鎮定指揮、以身殉職的高尚品質和忠於職守、先人後己、愛護弱小的做人之道。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哈爾威船長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長崗位上他又一次運用了成為一名英雄的權利。

一、匯入:同學們,疾風知勁草,烈火見真金。在生與死的嚴峻考驗面前最能顯示出一個人的靈魂。19世紀法國著名作家雨果的一篇短篇小說為我們塑造了一個偉大的靈魂。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課文引讀《船長》。

通過課前預習,大家一定初步認識了這位船長、瞭解了課文中他的故事,用簡潔的語言說說看。

二、初讀感悟。

1、課文中有一句高度概括船長人格魅力的句子,開啟課本,快速瀏覽,然後畫出這一句。【生自讀】

2、交流:哪一句高度概括了船長高尚人格?(哈爾威船長一生都要求自己忠於職守他又一次選擇了成為一名英雄的權力)【課件出示】我們一起來讀【齊讀】

1)【師點出忠於職守做人之道】問:忠於職守做人之道怎麼理解?

生:忠於職守就是忠誠地對待自己的工作崗位。

生:做人之道就是做人應遵守的道義道德。

師:那麼你認為哪些是我們的做人之道呢?

生:誠實、守信、講禮貌

師:文中船長的做人之道又體現在哪呢?

生:體現在他面對死亡不慌亂,把生的希望留給別人,把死亡留給自己。

2)師:我們再讀這句話,看還有什麼疑問。【齊讀】

生:我想問英雄的權利指什麼?

師:這個問題必須聯絡上文,請大家先獨立思考,然後小組交流。【獨立學習合作討論】

師:我先問問大家,英雄的權利在你們看來有哪些?(享受榮耀、受優待、有領導的權力)文中的船長面對死亡是怎麼做的?(指揮船長所有的人脫險,自己選擇了死亡)所以,這兒的英雄的權利明白了嗎?誰再來說說看。

生:這兒的英雄的權利指他面對死亡捨己救人,自己則隨輪船沉入了深淵。

師:這種品質我們可送他成語。哪些?

生:捨己為人、先人後己。

3、過渡:船長是怎樣運用自己的權利的,課文中有具體的描寫,放開聲音,用心去讀課文,找出這些具體描寫,並把你的真情實感寫在旁邊。【生自學】

4、交流。

A、生: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三自然段。【讀,師相機出示】

師:說說你的感受。

生:我覺得哈爾威是一個沉著的人,在突發的災難面前,他沒有慌,而是利用船長的權利,維持著秩序。

生:我體會到他想到的是先救乘客,把救援婦女擺在首位,惟獨沒有想到自己的安危,他的這種精神很美。

師:你體會到了他的人性美。你們大家體會到了嗎?(體會到了)那麼能通過讀體現出來嗎?自己先試試!【自讀指名讀,評議,領會要讀得鏗鏘有力,擲地有聲再指名讀齊讀】

B、生:我畫的是課文第6到21自然段。

師:這是一段對話,船長與誰呀?(與機械師、大副)所有的同學都再去讀讀他們的對話,體會一定會更深。【再讀】

生:我體會到船長鎮定自若,從他很有條理的問話、分析當前情況,知道了還有20分鐘,他知道如果一切按照他的指揮有秩序的話,逃生是來得及的,他毫不慌亂,很鎮定地指揮著。

師:你真會動腦筋!他的這些問題是多餘的嗎?(不是)他在分析情況、計算時間、安排救生工作。

生:我體會到他始終把婦女放在首位,我覺得他是個真正的男子漢!

師:真正的男子漢就應該先保護弱者!

生:我感到他是個稱職的領導者,在安排救生時他說讓每一個人都到小艇上去,他心中裝的是全船的人,他覺得保護他們的安全是他義不容辭的責任。

師:他是個責任感十分強的領導者呀!

5、師:同學們,面對這猝然而至的災難,甚至可以說就是面對著死亡,哈爾威船長鎮定自若,有條不紊地安排著救生工作,如果換了你,你也會像他一樣嗎?()

師:在這裡,有影片《泰坦尼克號》的幾個場景,請大家切身體驗一下。【播放影片中慌亂的場面,師激情描述】

師:看完剛才的影片大家感受如何?(害怕、恐懼)如果你也在其中,你首先會想到什麼?實話實說。(逃命、活命、找媽媽、哭)

師:而此時的哈爾威船長想的是誰?又是怎樣做的呢?()

師:他,也是個凡人,但在這生死考驗下顯示出了他的不平凡。這段對話我想請人分角色讀。【指名讀,評議,指導再指名讀男女同學分角色讀】

師:這段簡短有力的對話使大家沉默了【師導讀第22自然段】

6、繼續交流:課文中還有哪兒讓你動容?

C、生:24、25、26自然段。

師:合上書,聽老師讀這一部分,你在腦中想象畫面。【師讀】

師:你想象到了什麼畫面?

生:

生:

師:讓我們懷著崇敬之情一齊來讀這一部分。【齊讀】

D、生:我印象最深的是第29自然段。【讀】

師:這是悲壯的一幕!有請一位同學再次朗讀,帶大家感受這悲壯、這神聖!【再指名讀】

7、師:同學們,時窮節見,危難出英雄,危急時刻,是放棄責任、違背天良、只求獨自活命呢?還是捨己救人、捨生取義呢?哈爾威船長已經用自己的行動給我們做出了響亮的回答,讓我們一起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再次朗讀最後自然段,深情緬懷我們敬愛的船長吧!

三、小結。

下面,我們也學學實話實說欄目的結尾,說一句你最想說的話。

生:哈爾威船長,您真偉大,把生的希望送給別人,把死的危險留給了自己!

生:哈爾威船長面對危險,沉著鎮定;面對死亡,無所畏懼,真是一位令人敬佩的英雄!

生:哈爾威船長,您心中只想到別人,救出了60人,而唯獨沒有想到自己,壯烈犧牲,真是一位忠於職守的好船長!

生:老師,我還覺得哈爾威船長還有點還有點笨。(我始料未及,但還是微笑著示意他繼續說,)他又接著說,船長應該會游泳吧,何必去死呢?

師:思考的角度很獨特,與眾不同!那,同學們想想,船長在船沉之前能自救嗎?

【學生一片爭論!七嘴八舌】

師:先在黑板上寫下辯論,正方:能自救;反方:只能犧牲。然後建議同學自由組合,依據課文和課外資料,找到理由根據,充分證明自己的觀點。

【大約過了十分鐘,開始辯論】

正方:我方認為船長這麼沉著鎮定,指揮救援,他自救應該有的是辦法。如在小艇最後離開之時,他也一躍而上,不是能救自己嗎?

反方:我方認為,船長不可能上小艇,一是時間不允許。書上說只有20分鐘,而要救60人;二是小艇可能載重不夠,再說就是夠,船長也不願把危險留給他人,他情願犧牲自己。

正方:從文中人們透過陰森可怖的的薄霧,凝視著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進大海。這句的徐徐可以感覺時間是允許的。就算不上小艇,那麼在船沉的一剎那,跳入大海,船長應該擅長游泳,堅持到他人來救也完全可以呀!

反方:請正方同學仔細看課文,文中寫到:薄霧籠罩大海,霧越來越濃,夜晚的大海又是風高浪吼!這種境況跳海也只會葬身魚腹!

正方:不跳海也是死路一條!船長這麼機智能幹,他難道不懂不嘗試連生的希望也沒有嗎?就算如此,那還有生的可能,船沉了,他也可以遊離沉船,獲得自救呀!瑪麗號拋下救生圈,放下救生艇船長能活而不願離開撞壞的破船,那不是太愚嗎?

反方:不!我認為那不是船長愚笨,而是他的做人之道,書上不是說,他一生都要求自己忠於職守。嗎?他就是這樣盡職的:人在船在,人亡船亡。再說他與船的感情太深了!總之,他鎮定自若指揮救出60人,他面對死亡毫不畏懼,不是一個英雄嗎?

2、師:我們敬愛的哈爾威船長用自己捨己救人、忠於職守的偉大人格魅力為我們樹起了一座雄偉的豐碑。老師真心希望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夠像哈爾威船長那樣用自己的正直與善良,用自己的無私與真誠,在人生的歷程中也築起一座高高聳立的豐碑,真正成為太陽底下大寫的人!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活動目標:

1、初步學會朗誦繞口令《打醋買布》,理解繞口令的主要內容。

2、練習發準易混淆的字音:顧(gu)、醋(cu)、布(bu)、兔(tu)。

3、在遊戲表演中體驗繞口令的趣味性。

活動準備:

1、幼兒人手一份繞口令《打醋買布》的圖夾文、教師使用的圖夾文一份。

2、圖片道具:老爺爺、鷹、兔;實物道具:醋、布。

3、字卡:顧、醋、布、兔。

4、小鼓一隻;幼兒已會做“百家姓”的遊戲。

活動過程:

一、遊戲“百家姓”。

1、老師問:“喂喂喂!儂姓啥?”幼兒回答:“喂喂喂!我姓times;。”

2、老師說:“喂喂喂!姓張的在哪裡?”所有姓張的幼兒起立回答:“喂喂喂!姓張的在這裡。”

(遊戲中,幼兒的左手放在耳邊做打電話動作。)

二、出示圖片“老爺爺”、字卡“顧”,學習朗誦繞口令的第一、二、三句。

1、師:小朋友,百家姓的遊戲玩得開心嗎?(開心)你們的笑聲引來了一位老爺爺,大家看一看、猜一猜,老爺爺姓什麼呢?(顧爺爺)

2、展示第一句的字卡,幼兒跟念“有位爺爺他姓顧。”

3、師:顧爺爺今天要上街去買些東西,如果你是顧爺爺,會買些什麼呢?

(表演遊戲:幼兒扮作老爺爺,教師扮作小朋友,兩人在路上相遇,互相說對話,)

4、(出示實物道具:醋、布)師:看!顧爺爺到底買了什麼?(引導幼兒通過“聞、看”,說出物品的名稱,並與相應的字卡對上號。)

5、(出示繞口令的.第二、三句以及第四句的前半部分。)引導幼兒採用多種形式學習,並在4、快速念、慢速念。(老師使用小鼓打節奏。)

5、競爭活動“我是繞口令大王。”鼓勵幼兒自己單獨朗誦這首繞口令,對自己要充滿自信。

(延伸活動:為幼兒提供紙張和彩色筆,引導幼兒為繞口令配上好看的圖畫)

附文:

打醋買布

有位爺爺他姓顧,

上街打醋又買布,

打了醋、買了布,

回頭看見鷹抓兔。

放下醋,擱下布,

上前去抓鷹和兔。

飛了鷹、跑了兔,

打翻醋、醋溼布。第四句的末尾加上“思考”的動作。

三、猜想活動:老爺爺回頭看見了什麼?看見的是開心的事情還是危險的事情呢?

1、鼓勵幼兒大膽猜想並說出自己的想法。

2、(出示圖片“鷹、兔”以及相應的字卡)揭示繞口令中顧爺爺看見的事情,並朗誦第四句。

3、討論:如果你是顧爺爺,回頭看見“鷹抓兔”,你會怎麼做呢?

4、出示第五、第六句,集體完整朗誦。

四、辯論活動:你認為顧爺爺能抓到鷹和兔嗎?為什麼?

五、出示繞口令第七句,以此宣佈最後的結果。

1、師:飛了鷹,跑了兔,顧爺爺什麼也沒有抓到,反而還發生了一件倒黴的事,是什麼倒黴的事呢?

(老師用手指向放在地上的醋和布,再無聲地演示“鷹飛、兔跑”的動作,引導幼兒猜想“醋瓶子倒了、破了,瓶子裡的醋流了出來,把布給弄溼了。)

2、出示繞口令最後一句“打翻醋、醋溼布。”

六、小結“什麼叫繞口令?”

1、師:這幾句話真好聽!猜猜看,你覺得今天我們學的本領是故事、謎語還是繞口令呢?(繞口令)對了,這個本領就是繞口令《打醋買布》。繞口令就是把一些差不多發音的字放在一起,考考你念得是不是清楚、準確。

2、師:現在請小朋友做評委,老師先來念一遍,如果你覺得老師念得還不錯,就給點掌聲好不好?(好)

3、傾聽老師朗誦一遍繞口令。

七、多種形式完整地朗誦繞口令《打醋買布》。

1、集體朗誦一遍。

2、聽爸爸媽媽朗誦一遍。(或聽客人老師朗誦一遍。)

3、對白輪流朗誦——老師念前半句,幼兒念後半句。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培養學生語言感悟、積累和運用的能力。

2、理解課文內容,在讀中感悟課文描寫的景物特點,激發學生觀察自然、熱愛自然的興趣和感情。

【教學重點】

瞭解課文是抓住哪些景物特點來寫秋天的雨的。

【教學流程】

一、談話匯入,揭示課題(音樂引入情境播放《秋日的私語》)

1、同學們,今天黃老師想和大家來談談秋天的雨,秋天的雨給你留下什麼的印象?(學生各抒己見)

2、有位作家說:“秋天的雨是一把鑰匙,它帶著清涼和溫柔,輕輕地,輕輕地,把秋天的大門打開了。”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課文《秋天的雨》。(板書課題)

3、請小朋友讀讀課題。(展示個人對語言不同的感悟)

二、初讀課文,讀中感悟

1、個性化讀書。(自主讀)要求讀準音,讀通課文。

2、指名讀課文,檢查讀的情況。

3、通過這次讀書你又讀懂了什麼?(學生說)

你是想看看秋的顏色?還是想聞聞秋的味道?還是聽聽秋的聲音呢?

三、品讀課文,理解體驗

選擇自己喜歡的部分,有感情地朗讀;(學生喜歡哪段就來學習哪段?)

1、說說是怎樣體會秋天的雨是一把鑰匙的?(因為它不知不覺地就來到了我們身邊,打開秋天的大門)

⑴ 請學生讀一讀不知不覺,文中是用什麼詞來寫的?(學生說輕輕地,輕輕地)

⑵ 請你讀一讀。即時評價讀得怎樣?齊讀。

⑶ 它打開了豐收的大門。齊讀最後一個自然段。

2、默讀第二自然段,邊讀邊思,你是怎樣理解“五彩繽紛”的?(出示多媒體投影)

⑴ 學生讀課文邊讀邊思。指名學生說。

⑵ 這麼美的景象,你是如何讀的?讀讀,如何讀出五彩繽紛。

⑶ 教師範讀指導。(配音樂朗讀)(學生傾聽)

⑷ 和老師比賽,相信你們讀得要比老師好。學生再讀,讀出五彩繽紛的味道。(個別讀,齊讀)

3、秋天的雨,藏著非常好聞的氣味。是哪些氣味?(學生說)

⑴ 請你讀一讀,黃老師來聞一聞,是不是真的聞到這種氣味。

⑵ 齊讀第三自然段。

4、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它告訴大家,冬天快要來了。

小喇叭吹的是什麼?指導學生說讀。(個別讀,分男女生讀)

四、自主選擇,積累背誦

比賽背誦自己喜歡的句子。(配樂)

五、拓展延伸,鼓勵展示

1、交流擴充套件:

學了課文之後,你有什麼想法?

2、自主作業:

⑴ 寫一首詩(編寫歌詞)

⑵ 把秋天的景物畫下來。

教學設計方案 篇5

(一)知識教學點

1、給加點字注音。

差使 狼藉 簌簌 迂腐 躊躇 試 頹唐 瑣屑 舉箸

2、理解下列詞語的含義。

狼藉 慘淡 勾留 變賣典質 賦閒 蹣跚 頹唐 觸目傷懷

不能自已 情鬱於中 瑣屑

(二)能力訓練點

1、 體會本文抓住人物形象特徵,選擇最佳角度命題立意、組織材料的寫作方法

2、 學習本文樸實自然的語言。

(三)德育滲透點

體會文中所表現的父子之間的深厚感情,理解語文與家庭生活的關係。

重點、難點

1、 樸實而飽含深情的語言是本文的教學重點;課文第二、三段對錶達中心的作用是本文的難點。

2、 教學中要引導學生通過反覆的朗讀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對樸實的語言所包含的深情厚意的理解;分析課文可按內容結構-語言的順序由淺入深的進行。

課時安排 二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明確目標

1、 掃除文字障礙,瞭解課文內容。

2、 指導學生朗讀課文,體會作者的感情。

3、 劃分段落層次、歸納中心意思;理解二、三兩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一、匯入新課:

談到中國現代散文,不能不提到朱自清先生。談到朱自清先生的散文,不能不提到《背影》。本文寫於1925年10月,是一篇回憶性散文,發表在當時的《文學週刊》上。文章發表後,廣為傳誦,並一直作為語文教材。當年,朱自清先生逝世後,有些中學生拿著報紙悲痛的說:作《背影》的朱自清先生死了!可見本文的影響之大。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朱自清先生這篇著名散文《背影》

教師備註

二、教學新課

1、學生閱讀課文,、詞典解決生字詞問題。

2、範讀課文(要求:聽準字音,體會感情,理解部分詞語的含義。)

3、學生速讀課文,討論問題。

(1)本文為什麼以《背影》為題?(背影是全文的寫作線索,又是文章題旨得以集中反映的所在。)

(2)文中出現幾次背影?著重寫的是什麼時候、在什麼地方看見的背影?表現了父子之間什麼樣的感情?

(文中四次寫背影。開頭寫難忘背影,送別一段兩次寫背影,結尾憶背影。著重寫的是在車站看見父親爬月臺買橘子時的背影。表現了父親對兒子深摯的愛,抒發了作者對父親深切的思念。)中心思想

(3)本文以背影為線索,以車站送別為中心展開。請同學們劃分段落層次並概括段意層意。

第一部份(1)開篇點題,最難忘父親的背影

第二部分(26)追憶與父親在車站離別的情景,具體寫背影,表現父親的愛子之情。

第一層(2、3)寫送別時的家境,為寫背影渲染悲涼的氣氛。

第二層(4、5)寫離別前父親對我的細心關照,為寫背影作鋪墊。

第三層(6)描寫父親過鐵道買橘子時的背影,表現父親的愛子深情。

第三部分(7)寫別後思念,再現背影,抒發深切的思念之情。

(4)學生分段朗讀課文,加深體會中心。

(5)理解第二、三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本文是通過寫我與父親在車站離別,表現父親的愛子之情的,為什麼又要寫與此似無多大關係的第二、三段呢?

教師備註

這兩段寫父子離別時的家庭境況,為寫背影渲染悲涼的氣氛,為突出父親的愛子之情作鋪墊。當時,祖母去世,父親失業,禍不單行。父親還帳缺錢,只好變賣典質;辦喪事要用錢,只好再去借錢。家中境況可想而知。喪失一畢,父親又要離家分手,各奔前程,真是人亡家破。父親揹著沉重的精神負擔,還細緻入微的光照兒子就更為感人。

教師備註

小 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文章的主要內容,掃除了文字障礙,分析了段落層次並概括了中心意思,弄清了第二、三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父母對子女的愛是真摯無私的。這種愛體現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年,子女對這種感情當時難以體會到的,父母的疼愛之情是否感動過你?這種感情是體現在父母的之言片語中,還是隱含在父母的神情語氣裡?是通過某個動作的流露,還是通過某個身體形態的表現。父母疼愛子女的細節,使我們終生難忘。老一輩這種崇高美好的感情深深的感動和激勵著一代一代年輕人。

佈置作業

1、朗讀課文,反覆朗讀第六自然段。

2、熟記生字的讀音、寫法和含義,並組詞造句。

3、尋找父母對自己的疼愛之處。認真體會父母的愛子(女)之情。

達 標 測 試 一、給下面加點字選擇正確的義項。

1、觸目傷懷 ( )

A、心裡 B、懷抱 C、懷疑 D、胸膛

2、不能自已 ( )

A、自己 B、停止 C、控制 D、已經

二、見練習冊基礎知識部分

第二課時

明確目標 1、 抓住背影這一感情的聚焦點展示人物心靈的寫法。

2、 領會樸實的語言風格。

3、體會文章表現的父子深情。

第一部分:開篇點題。思念父親,作者最難忘懷的是什麼?(父親的背影。)在不能忘記前加一個最字,表明什麼?(表明背影在我心中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就記敘的順序來說第一段屬於什麼寫法?(採用倒敘的手法)

第二部分:追憶往事,作者最主要追憶的是哪一件往事呢?(買橘送別,描繪背影)

下面我們來看第一自然段:這段文字主要寫什麼內容?(祖母去世,父親賦閒,家境慘淡。字裡行間,流露出淡淡的哀愁。)

這一段中有一處寫我第一次流淚,我這一次流淚是為了什麼呢?(是因禍不單行而悲傷流淚)

那麼父親在我流淚時是怎麼說的呢?是以如此,不必難過,好在天無絕人之路!

父親說這句話是因為真的有了什麼好的解決家庭困難的辦法了嗎?不是。那為什麼父親還要這樣說呢?(是父親怕我傷心過度而對我進行安慰。是父親體貼、勸慰兒子的表現。)

父親的心情本來也很難過,卻反過來勸慰我,這表現了什麼呢?(表現了父親對兒子的疼愛)

下面我們來研讀第三自然段:

到南京時,有朋友約去遊逛,勾留了一日;為什麼只寫這一句?不寫行不行?(這一句與文章主旨關係不大,所以沒有具體寫,而一筆帶過。這一句交代了作者的行程,所以不能不寫。)

教師備註

下面請同學們注意一些重點詞語:說定改用說過可以不可以?為什麼?(改為說過似乎也通,但遜色多了。說過是隨便說說,說定是已經確定不送了。與後文的送相聯絡很好的表現出父親當時的矛盾心情。

熟識一詞說明父親囑託的這個茶房該是靠得住的;再三囑咐,表明囑咐茶房遍數之多,不厭其煩,反覆交代,唯恐茶房有半點疏漏;甚是仔細,表明囑咐內容之詳細,把送行中應該注意的細微末節都提到了。(這些詞語,強調說明父親已經為兒子作了極其精細、周密的考慮和安排,字裡行間表達了父親的愛子之心。)

即便是父親為兒子作了極其精細周密的考慮和安排可還是去送了。下面我們來看父親送兒子到車站這一段。請同學們找出父親為兒子做了些什麼事。照看行李、講價錢、揀定了靠車門的一張椅子、囑咐我、囑咐茶房。(作者通過這些描繪突出了父親對我的體貼關懷。一個慈父的形象躍然紙上。)

作者對父親的體貼關懷是不是理解呢?不理解。文中哪些句子表明對父親的不理解?(總覺得他說話不太漂亮我心裡暗笑他的迂)

作者在本段中運用了反語的修辭方法,表明事後醒悟時的自責。請同學們找出這樣的句子.(我那時真是聰明過分那時真是太聰明瞭!)太聰明就是一點也不聰明的意思,因為當時只知道批評父親的行為而不能過體貼父親的心情。

在這一部分裡,父親對兒子的體貼關懷已經是無微不至了,可這還遠遠不過,父親又為兒子做了什麼事情呢?

下面我們重點來分析課文的第三層。上堂課我們分析過這一層寫的是什麼內容?表現了什麼?(父親為我買橘子,表現父親的愛子之情)。下面我們齊讀一遍這一段,分析一下這一段中哪些詞句寫得好,能讓你感動,為什麼?

作者在寫父親買橘子之前先寫賣橘子的地點、這條路的情況,又強調了父親是個胖子,這有什麼作用呢?(主要表現父親買橘子的艱難,從而突出了父親對兒子的疼愛。)

教師備註

這一段中寫父親背影的詞句最富於表現力。先寫看見父親的服裝,勾畫了一個大體的外貌。這段外貌描寫中主要突出了一個黑色,這是為什麼?(家中親人去世,同時也給人壓抑、凝重的感覺。)

寫父親在平地上走路,就用了蹣跚,可見步履的不便。寫父親買橘子的一路上又幾個動詞用的最好同學們把它們找出來。(探、攀、縮、傾)同學們說說這幾個動詞為什麼寫得好?

慢慢探身下去為什麼可以寫成跳下去?用探表明父親體胖動作不靈便,下鐵道小心翼翼。

兩手的動作用攀這個詞既寫出了月臺的高度,又可以想象到父親爬月臺時的吃力。

兩腳的動作用一個縮字,說明兩腳無處可蹬,把怎樣爬法寫得更細緻了。

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一動作描寫,細膩而簡練,給人一個過程的動態,調動讀者的想象力去豐富這種形象,把父親爬月臺時的艱難動作寫得栩栩如生。

我們在寫作文的時候,也要注意選用最恰當的詞語來表達。

當看到父親此時此刻的背影我的反應時什麼?(第二次流下了眼淚)作者為什麼第二次流淚呢?(這是感動的淚,同時也是悔恨、慚愧的淚。)

既然感動得流了淚,為什麼要趕緊擦乾,怕父親看見,也怕別人看見呢?(怕父親見我流淚而傷心,怕別人看見難為情。)

這是全文第二次寫父親的背影,那麼第三次寫背影是在哪裡呢?

看到父親的背影我第三次流下了淚,這也同樣是感動的淚,離別傷感的淚。

第三部分:懷念父親,再憶背影。請一名同學把第三部分朗讀一遍。

這一段文字是對父親背影的深化。它一方面起到了和開頭氣氛、請調相呼應的作用,反映出父親生活道路的坎坷,另一方面繼續加深背影的形象。父親晚年,境況不好,年老體弱,不能像過去那樣為兒子奔走操勞,但他那顆疼愛兒子、關心兒子的心沒變。

教師備註

結尾再現父親的背影,是兒子親眼看到父親的背影了嗎?不是,這是兒子心中的背影,意念中的背影。面對這個背影兒子第四次流下了眼淚,這是思念之淚,這是傷心之淚。 教師備註

板書設計 一、開篇點題,難忘背影

黑色的背影

1、賣橘子的背影 蹣跚的背影

二、追憶往事,描繪背影 艱難努力的背影

2、離別的背影

三、懷念父親,再憶背影

小 結

這篇散文以樸實的語言,真切表達了父親間深厚的感情。作者以背影為貫穿全文的線索,先作鋪墊,後到高潮,感情自然。全文結構合理,思路清晰,是一篇典範的敘事散文。也同時使同學們學習寫作的一篇範例。

教學設計方案 篇6

【教學目標】

1、學習庸碌、憑弔、扶掖、諛詞等字詞,讀準字音,理解含義。

2、理解傅雷所說的堅強的含義,認識到敢於面對現實、勇於回顧歷史、理智地對待成功並繼續奮鬥,才是真正的堅強。

3、體會信中講述道理和抒發感情的兩種方式。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1、複習書信的格式,匯入新課。

2、這兩封信是傅雷接到傅聰的信後的回信。請瀏覽這兩封信,說說它們的主題各是什麼?

第一封信,如何面對挫折,第二封信,如何對待成功。

3、第一封家書的開頭稱呼是什麼?為什麼要這麼稱呼?

稱呼是聰,親愛的孩子,因為傅聰當時正是精神消沉的時候,這樣溫情的稱呼,會給傅聰帶去父母的愛。

4、在兒子面對挫折和心靈的苦悶時,作為父親,傅雷是如何勸解的?

提示:注意課文中運用的比喻和引用的故事。

首先是寬慰,不必為父母擔心。其次肯定兩點:一是父母永遠都是孩子傾訴苦悶的物件;二是人的一生就是在情緒的起伏中渡過。最後以過來人的身份,給予傅聰如何面對情緒跌宕的建議。

5、傅雷運用太陽、雨水、五穀、莊稼的比喻和克利斯朵夫的故事,他的用意是什麼?

總結:要學會保有平和的心態,控制情緒的起伏。然後,要保持冷靜的頭腦,理智地分析,吸取教訓,引以為戒。(太陽、雨水、五穀和莊稼的比喻,是說明任何事情都要掌握分寸,)

第二課時

1、第二封信,寫在傅聰獲獎之後。在信的開頭,傅雷把兒子的信比喻成什麼?表現了什麼樣的感情?

比喻成新年中的禮物。表現了傅雷夫婦對兒子的信的盼望和接到信後的喜悅。

2、第二封信中,傅雷是如何表達對兒子成功的激動的?

結合奧運冠軍的感受,體會傅雷作為父親,毫不矜持地直抒胸臆,表達對兒子成功的喜悅之情。傅雷把自己的激動和喜悅,分為三個層面:父母對孩子的成功感到幸福;欣賞藝術的喜悅;為了祖國的榮譽而激動。

3、傅聰的成功,使傅雷異常激動,但是他在信中是否只是停留在這種喜悅之情中?他還寫了什麼?

他並沒有只停留在這種喜悅之情中。他還稱讚了傅聰面對掌聲、讚美的冷靜。

4、傅雷用我更高興的更安慰的是起到什麼作用?

這句話承上啟下,從對兒子藝術成功的喜悅之情延伸到對兒子思想成熟的欣慰之情。使傅雷更高興、更安慰的是傅聰沒有被成功衝昏頭腦,沒有因為暫時的成功減少對藝術的探索和追求。

5、在兩封信中,傅雷都提到了堅強。他對於堅強的理解是什麼?你能夠找到兩封信中,對堅強內涵的直接解說嗎?

關於堅強的解說:第一封信中一個人惟有敢於正視現實,正視錯誤,越來越堅強,第二封信中你能堅強(不為勝利衝昏了頭腦是堅強的最好的證據),只要你能堅強,我就一輩子放了心!

總結:在傅雷看來,堅強,既是能夠面對人生挫折、情緒跌宕,更是能夠正確對待掌聲、讚美,用一種平和盼心態,寵辱不驚,勝不驕,敗不餒。

6、在傅雷看來,堅強的最高境界是什麼?

是擁有一顆赤子之心。

7、怎麼理解赤子之心?提示:抓住赤子之心的純潔。

赤子之心,是藝術創造的最高峰。而這種心靈的純潔是人類共同的美好願望。

8、傅雷結合音樂院長對傅聰的評價,以及舅舅關於傅聰小時候的記憶,提出自己的希望和建議。你能夠找到嗎?

希望傅聰做新中國的鐘聲,把中國的古老文明傳遞到世界藝術殿堂的各個角落,並且指出:中華民族是一個具有詩人靈魂的民族,因此音樂的表現力應該增加氣吞鬥牛的陽剛之氣。

9.組織討論:在信的末尾,傅雷又回到了情緒的矛盾與快樂問題,比較第一、二封信中傅雷關於如何面對人生情緒起伏的解說。

第一封信裡,他說人生必定充滿了情緒上的起伏跌宕,惟有庸碌的和超然的人才不會浮沉;第二封信中,他強調有矛盾正是生機蓬勃的明證,以此鼓勵兒子,要勇敢面對各種各樣的矛盾,在不斷解決矛盾的過程中不斷提高自己,趨向完美。

評價:作為一位偉大的學者,也是一位偉大的父親,傅雷的偉大之處就在於,他藉助兒子成功的機會,給予了他更多的藝術砥礪,向他昭示出更高的人生境界。

10、總結:

這是兩封普通而又不尋常的家書:普通,在於它們是一位父親寫給身在異國他鄉的兒子的內心告白;不尋常,在於這兩封家書,從兒子的日常生活出發,既給予兒子藝術的教誨,更昭示出崇高的人生境界。傅雷和傅聰,已經超出父子、朋友的界限,成為藝術上、思想上的知音。

11、作業:

討論完成課後練習:

傅雷運用古戰場的比喻,目的是什麼?提示:對於第一封信的學習,要抓住傅雷運用的比喻和引用的克利斯朵夫的故事。

憑弔古戰場時,烈火硝煙散盡,只餘斷壁殘垣,金戈鐵馬、血肉廝殺都已被歲月的黃沙掩埋。這時候,即使親歷過戰鬥的人,縱有萬千感慨,也不會再像當初那樣身不由己、欲死欲活。這個比喻,十分真切地表達出所有過來人回首過來事的心情──蒼涼而平靜,沉鬱而超然。

教學設計方案 篇7

教學目標:

1、能認真聽自我介紹的示範錄音,並說出這位同學從哪幾個方面有條理地進行介紹。

2.學會有條理地作自我介紹。

3.認識“自我介紹”這項說話訓練跟我們日常生活關係密切,能自覺地學習作自我介紹。

教學重點:聽錄音時,要聽出說話那個同學從哪幾個方面作了哪些內容的自我介紹。說話訓練時,要能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恰當的內容有條理地作介紹。

教學難點:一是選擇自己哪些內容來介紹,二是怎樣把這些要作介紹的內容,用完整的語句,連貫地表達。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揭題,明確聽說訓練重點。

1.今天我們學《自我介紹》,介紹的是自己。向別人作介紹,這是一種交際能力,很有用處。

2.讓學生說說自己“向誰介紹過”“介紹過什麼”的經歷。

二.學習新課。

1.自學課文第一部分。

提問:這次聽說訓練的要求是什麼?

討論:什麼叫“有條理”?怎樣才能做到“有條理”

2.指導聽示範錄音。

邊聽邊思考:這個同學從哪幾個方面作自我介紹?他先介紹什麼,再介紹什麼,最後介紹什麼?

3.聽錄音後組織討論:(1)這位同學從哪幾方面作了自我介紹?(①先介紹自己的名字,哪所學校幾年級的學生。②接著介紹自己的年齡、脾氣等。③再用具體事例,重點介紹自己的脾氣和興趣愛好。)(2)你覺得他說的哪些內容給你留下較深的印象?

4.指導自我介紹。

想一想,可以介紹點什麼?(提示:學錄音中的同學)

做自我介紹的準備。

指名優等生說。講評。

同桌相互介紹。

指名介紹,評議。

教學設計方案 篇8

杜甫的《絕句》全詩僅二十八字,描寫的景物卻極有特色。詩人寓主觀之情於客觀之景,寓胸中之意實在之物,情景交融,意境深遠。

尤其是詩人巧用數字入詩,“兩”、“一”、“千”、“萬”四個字,虛實結合,時空結合,增強了詩歌的藝術表現力。

本詩的第一句是“兩個黃鸝鳴翠柳”。黃鸝在柳枝上鳴叫,詩人指明“兩個”,說明鳥的叫聲不是嘰嘰喳喳的,而是一唱一和式的對鳴,歡快而不嘈雜,熱鬧而不喧囂。第二句是“一行白鷺上青天”。白貴鷺向藍天飛去,從“一行”可見此鳥排列有序、漸次遠去,而不是轟然飛散,各奔東西;再用上了一個“上”字,更顯示了白鷺奮力高飛、展翅向上的姿態。

第三句是“窗含西嶺千秋雪”。“千秋”一詞是虛指,出於詩人的想象,它賦予了“雪”這一靜態景物以滄桑之感。千年不化的積雪似乎在訴說著什麼、見證著什麼。“窗”中之景雖小,卻由此可感受時間之縱深。第四句是“門泊東吳萬里船”。船停泊在門前的碼頭邊,也是靜態之物,但因其行程“萬里”,使人頓覺天地開闊,似插翅而難及。“門”外之景也不大,卻由此可感受空間之廣袤。

以上四句描寫的是詩人當時寓居浣花溪草堂周旁可見的景色。前兩句中“兩個”、“一行”是實指,“黃鸝”與“白鷺”,“翠柳”與“青天”,兩兩相對,四種景物,有聲有色,描繪了一幅色彩明麗、清新動人的圖畫,表現出詩人此時閒適的心情。後兩句 “千秋”與“萬里”都是虛指,均出於詩人的想象,而詩的意境因此而幽遠、開闊,又顯示了詩人開闊的胸懷。

多讀是學習古詩的一個重要方法,要讓少於在讀中對所學之詩知其意、臨其境、悟其情,逐步增強對古詩的語言感知能力,感受古詩的藝術魅力。

1、初讀知其意:

⑴學生自讀全詩,要求讀得音準句順,聲音響亮。

⑵指名學生讀第1、第2句,理解“鳴”、“上”的意思,用“補省略,調整詞序”的方法說說詩句的意思。

⑶學生齊讀第3、第4句,理解“含”、“泊”的意思,用上述方法說說這兩句的意思。教師相機指導。

⑷指名學生把四句詩的意思連起來說一說。

2、再讀臨其境:

⑴學生回答:第1、第2句寫了什麼景物?有哪幾種色彩?第3、第4句寫了什麼景物?

⑵教師出示掛圖:

學生看圖,教師聲情並茂地朗誦詩句,並作適當講解。前兩句,突出“鳴”、“上”二字,幫助學生理解,是這兩個字使景物產生了動態效果,使畫面顯得生機盎然。後兩句,突出“含”、“泊”二字,以此瞭解詩人的思緒由現時到了過往、由近處到遠處;而且也正是這二字,使現時之景(窗)和想象中的過往之景(千里雪)、近處之景(門)和想象中的遠處之景(萬里船)有機融合於完整的畫面之中。

⑶學生看書上插圖,一邊手指景物,一邊自由朗讀。

⑷指名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其他學生嘗試在腦裡再現畫面。

⑸指名學生用自己的話說說這首詩描繪的美麗景色。

3、三讀悟其情:

⑴比較讀,在黑板上出示:

黃鸝鳴翠柳,

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雪,

門泊東吳船。

讀一讀,與原句比較一下,哪個寫得好? 為什麼這樣說?幫助學生明確這首詩的朗讀停頓及重音,並完成下列板書:

兩個/黃鸝/鳴翠柳,

一行/白鷺/上青天。(前兩句聲色兼美)

窗含/西嶺/千秋雪,

門泊/東吳/萬里船。(後兩句意境開闊)

⑵表演讀:

播放課前製作好的配樂朗誦錄音,讓學生欣賞。隨後要求學生和著音樂誦讀,要求他們掇民對古詩的理解用適當的語氣和動作表現出來,甚至可以搖頭晃腦,手舞足蹈。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