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教學設計方案集錦5篇

來源:才華庫 1.6W

為了保障事情或工作順利、圓滿進行,就需要我們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從目的、要求、方式、方法、進度等方面進行安排的書面計劃。那要怎麼制定科學的方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實用】教學設計方案集錦5篇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教學設想】

《山中訪友》是一篇構思新奇、富有想象力、充滿童心和好奇心的散文。作者帶著滿懷的好心情,走進山林,探訪“山中的眾朋友”──古橋、樹林、山泉……經過作者動情的敘述,這些自然界的朋友們也彷彿走到了每一位讀者的心中,使讀者頓生身臨其境之感。正是在與“朋友們”互訴心聲之中,作者營造了一個如詩如畫的童話世界,真切表達了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所以本文教學應定位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品味語言,以陶治學生心靈,使學生得到美的教育和生活觀的教育。

【學習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全文,整體感知內容。

2、品味重點語句,理清思路,瞭解文章的新奇的構思。

3、展開想象,感受作者情感,體味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4、聯絡現實反思人與自然、人與環境的關係。

【教學重點】

品析優美的語言,體味新奇浪漫的想象美。

【教學難點】

揣摩作者的寫作意圖,體會文章的寫作技巧。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方法】

朗讀法、研討法、情境法。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同學們,當你們長居城市,遠離了大自然,有沒有一種被困在籠中的感覺? 想不想到大自然中去放鬆一下心情?那麼今天就讓我們“帶著滿懷的好心情”,帶著豐富的想象,跟隨著作者,走進山林,走到山澗邊,去感受作者的心,去會晤作者“山中的眾朋友”,去感受作者用動情的話語描繪的那童話般的世界。

(投影:題目、作者)

二、整體感知,交流探討

播放配樂朗讀《山中訪友》,學生聽讀,提示學生注意生字讀音,並思考下列問題:

1、誰能說說作者去山中拜訪了哪些朋友呢?

學生討論後明確:作者要訪的都是自然界的朋友,它們依次是:古橋──樹林──山泉──小溪──白雲──瀑布──懸崖──雲雀──石頭──落葉──小花──陣雨──老柏樹──螞蟻──歸鳥。

2、作者都是怎樣稱呼它們的?

明確:

古橋──老朋友 樹林──知己 山泉──姐姐

溪流──妹妹 白雲──大嫂 瀑布──大哥

懸崖──爺爺 雲雀──弟弟 螞蟻──小弟弟

3、從這些稱呼中可看出,文章表達了“我”怎樣的感情?

討論後歸納:

字裡行間透露出作者與山中朋友之間的親切,表達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4、作者為什麼把“進山看景”說成是“山中訪友”?

討論後明確:

作者構思新奇,想像豐富,充滿童心童趣。把“進山看景”說成是“山中訪友”,讓人感到更加親切,使景與我融為一體。讀者時時會被作者的童心打動,時時被流淌在字裡行間的激情感染,我們與大自然是這樣的貼近,甚至會融為一體,又怎麼能不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呢?

5、作者是那麼地熱愛大自然,讓我們帶著滿懷的好心情,帶著豐富的想象,跟他走進山中,去會晤他山中的眾朋友,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去找找你最喜歡的山中朋友,說說你為什麼喜歡它?用“我喜歡 ,是因為 ”的句式說一句話。

學生可能有以下回答:(學生回答時可展示相應畫面)

⑴ 喜歡白雲大嫂。作者把白雲的純潔比喻成白衣天使,使人感到生動親切,並且作者運用擬人的手法寫出了白雲用自己的身軀為天空增添活力,使人彷彿感到白雲有了思想,有了生命,而且是一位熱情的大嫂,有無私奉獻的秉性。

⑵ 喜歡瀑布大哥。他是雄渾的男高音,純粹的歌唱家,不拉贊助,不收門票,天生的金嗓子,從古唱到今,不知疲倦,不求回報,他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與現代社會上一些走穴的歌星,形成鮮明的對比。

⑶ 喜歡老橋。老橋的特點在於一個“老”字,它像慈祥的老爺爺,無言地唱著歷史的歌。世間萬物在轉瞬間都是千變萬化的,惟有它仍矗立在滾滾流水上,散發著古老而堅韌的氣息,世間的一切都改變不了它那莊嚴的姿態,歲月使它漸漸衰老,不再富有往日的活力,可它總是永遠保持同一種姿態去默默地為人們服務,在它身上洋溢著一種讓人欽佩的堅韌與豁達。

⑷ 喜歡懸崖爺爺。因為懸崖爺爺雖然沒有花仙子們美麗,沒有溪流妹妹清澈,但他那種無雜念的心境深深印在人的腦海裡,他是那麼的高大,充滿著智慧,他使我們明白了做人要如懸崖一樣,永遠保持平和良好的心態。

6、通過上面的討論,我們可以從山中的眾朋友身上感悟到什麼?得到了怎樣的啟示?

討論後明確:

作者從山中的眾朋友身上悟到並得到了這樣的啟示:做人要有持久而不變的堅韌的靈魂;要深深紮根於人民大眾當中;要愛護大自然,保護人類的朋友──鳥類;要淳樸善良用愛心待人,不去搬弄是非;愉快地投身於工作和生活;……

三、品味語言,想象情境

1、這篇散文景美,情美,語言更美,可謂美妙絕倫,行雲流水。請自由朗讀,勾畫你最喜歡的句子,細心品味,說說它好在哪裡?(提示學生可從詞語的選擇、修辭手法、人稱變換、寫作手法等角度去品味。)

學生可能有以下回答:

⑴ 我喜歡“那座古橋,是我要拜訪的第一個老朋友。德高望重的老橋,你在這澗水上站了幾百年了?你累了?”因為這段對古橋的描寫中,人稱由第三人稱變成了第二人稱。用第二人稱,好象面對面地與古橋交談、傾訴,使得作者所表達的感情更親切、更自然、更強烈。

⑵ 我喜歡“走進這片樹林,每一棵樹都是我的知己,向我打著手勢……我閉上眼睛,我真的變成了一株樹……被鳥兒銜向遠山遠水。”因為這一段運用了想象的表現手法,作者將自己想象成一棵樹,與整個樹林融為一體,與自然界融為一體,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⑶ 我喜歡“忽然下起了雷陣雨,像有一千個俠客在天上吼叫,又像有一千個喝醉了酒的詩人在雲頭朗誦,又感動人又有些嚇人。趕快跑到一棵老柏樹下,慈祥的老柏樹立即撐起了大傘……我們有緣分,也做了一回患難兄弟。”因為這一段運用了擬人、比喻、反問等修辭方法,具體、生動、形象,感情強烈。

⑷ 我喜歡“走出門,就與含著露水和梔子花氣息的好風撞個滿懷。早晨,好清爽!心裡的感覺好清爽!”因為這一段中的“撞”字形象生動的寫出了清晨一出家門就有香風撲面的感受。同時,又運用了擬人、反覆的修辭方法,生動的寫出了“我”出家門時愉快的心情。

2、這樣一篇美文,你們認為應怎樣讀?

學生討論後明確:

帶著好心情,心裡想著美好的畫面,讀得輕一些,美一些。

(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有關句段,要求學生在讀中進一步體會情感。)

3、隨優美的音樂,欣賞美麗的畫面,讓我們以深情的語調朗讀這篇美文,進入作者所描述的如詩如畫的童話世界中。(播放配樂畫面文字)

四、總結拓展,探索實踐

作者“帶著滿懷的好心情”,走進了山林,探訪了“山中的眾朋友”,與他們互訴心聲,互致問候,最後“帶回了滿懷的好心情,好記憶。”

節假日,同學們也可以像作者一樣,不騎車,不帶禮物,哼著小曲兒,不過為了安全,可以邀幾個同伴,來一次真正的精神之旅,迴歸自然,假日──我們出發吧──走進大自然 ,與山川草木對話,與花鳥蟲魚對話,到自然中放飛心靈,你生活中就多了一個朋友。拿起筆,介紹你所看到的一個朋友吧。

【板書設計】

古橋──老朋友

樹林──知己

山泉──姐姐

溪流──妹妹

山中訪友 白雲──大嫂 熱愛大自然

(帶著滿懷的好心情) 瀑布──大哥 愛護大自然

懸崖──爺爺 帶回了滿懷的好心情)

雲雀──弟弟

螞蟻──小弟弟

……

……

首尾呼應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一、教材分析

人教版四年級下冊第三單元以“大自然的啟示”為專題,而《自然之道》是本單元的第一篇主體課文。課文講述了作者一行人到加拉巴哥島旅遊,看到一隻幼龜把頭探出巢穴,被嘲鶇啄咬時,不顧嚮導勸阻,讓其把幼龜抱向大海。後來,成群的幼龜得到外面安全的錯誤資訊魚貫而出,結果成了食肉鳥的美餐,令作者非常後悔。文章通過以上事例告訴我們瞭解和尊重自然規律的重要性,知道如果違背自然規律,往往事與願違,好心反而容易幹壞事。也告訴我們要敬畏自然,感受自然的神奇,與自然和諧相處。

學習本課,要以學定教,順學而導,以疑促讀,讀中感悟,在探究、體驗中受到啟迪。

二、教學目標

1.學生認識本課7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會寫課文中的詞語,指導不易寫好的字。把握文章主要內容,得到啟迪。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理解詞語、運用詞語的方法,體會詞語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能運用質疑探究、前後聯絡和情感體驗等多種方法理解內容。

3.學習本課,能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從中受到做事要了解和遵循自然規律的教育;瞭解大自然的神奇,產生探究大自然的興趣。

三、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及相關材料。

四、教學過程

(一)談話匯入,引發興趣。

談話匯入:剛才我們一起遊覽了青島的海底世界,今天我們一起到南太平洋的一個龜島去看看,讓我們一起走進《自然之道》。學生齊讀課題。

1.瞭解題目意思,初識“自然之道”。

這裡的“道”是什麼意思?“自然之道”呢?學生理解,教師點撥。

2. 檢查課前預習情況,依據學情重點指導。

(1)學生聽寫詞語,教師依據學情糾正出現的錯誤,著力指導難寫的字。

(2)學生能發現各組詞語的特點並分類;教師評價。

【設計意圖:初識“自然之道”,從題目字面上瞭解什麼是“自然之道”,此處對“道”的理解僅僅是對題目的淺層次理解。檢查預習,瞭解學情,針對學情進行重點指導,以學定教;其次,掃清字詞障礙,為理解內容做準備;發現詞語特點並分類,進行詞語積累的歸類訓練,同時也為概括主要內容做準備,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整體感知,自主質疑。

1.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學生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想一想,他們之間發生了什麼事?教師巡視指導。

2.概括文章主要內容。學生自主概括——教師進行方法引導——學生學會概括(學會一種概括文章主要內容的方法)

3.自主質疑。學生結合預習和課文內容質疑,教師篩選出重點問題,深入探究。

【設計意圖:整體感知課文,對文章內容進行歸納。通過對概括方法的引導與提煉,學生學會用簡短的幾句話說清主要內容,掌握概括內容的一種方法。之後,抓住文章中的主要矛盾衝突,引發質疑,找出質疑點,以點突破。這樣設計旨在找準教學的起點,真正做到以學定教,順學而導,以疑促讀,探究體驗,深入感悟。】

(三)深入文字,體驗感悟。

本部分緊緊圍繞有價值的問題,結合四年級學生實際,一步步進行深入探究。

1.學習三、四自然段:研究“救”的原因,體會我們救幼龜的“一片好心”,感受自然的神奇等內容。

(1)抓住有關詞句,理解我們和嚮導救幼龜的原因。

學生能抓住重點詞句,讀懂我們救幼龜的原因。

(2)抓住重點詞“探”和“若無其事”等理解詞義;結合詞語,讀懂嚮導口中“自然之道”的含義,進行有感情地朗讀,在讀中理解、感悟和體驗。

有感情地朗讀第三、四自然段。

(3)教師小結:總結內容,歸納方法。

【設計意圖:充分預設學生質疑點,藉助語言文字,抓住關鍵詞語,進行語言文字訓練,學會通過藉助詞典、聯絡上下文等方法深入理解詞語並體會詞語在表情達意方面的重要作用,突出第二學段的特點;在理解詞句的基礎上,指導有感情地朗讀,體會情感。】

2.學習五至八自然段:研究“害”的慘烈,突出對幼龜的“傷害”,體會愚不可及等。

(1)教師創設情境,默讀課文5-8自然段,畫出有關句子,體會幼龜受到的傷害及人們的愚不可及。

(2)結合有關重點句子理解體會、想象表達。教師指導配樂朗讀,讀中感悟。

想象當時的情景,進行寫話練習,通過“語言表達”豐富原文畫面,以寫促悟。

(3)感情朗讀,觸動學生情弦。

【設計意圖:本環節著重突出以讀促悟,讀中悟情,以寫促悟,寫中生情。學生在個性化閱讀中理解內容,受到震憾,觸動心靈,提高朗讀能力。利用寫話練習,實現寫中動情、感受“害”的慘烈場面,提高運用詞語的表達能力,也為深入探究原因、領悟道理做好鋪墊。】

3.探究“救”了一隻,卻“害”了更多隻的多重原因,反覆揣摩,觸動學生“心靈”。

為什麼這樣一片好心救了一隻幼龜,卻害了更多的幼龜呢?

(1)探究原因:引導學生關注全文,學生在文章關鍵處反覆揣摩,由淺入深地悟出“救一隻,害更多”的多重原因,體會出人們的愚不可及,領悟道理。

(2)引導學生抓住“悲嘆”等,角色體驗朗讀。到底是為何而悲、為何而嘆?體會愚蠢,得到啟迪。

4.教師小結:正如大家所言,人類在自然面前是渺小的,所以要多瞭解自然,尊重自然,敬畏自然,才能不違背自然規律,否則,不瞭解、不尊重自然,堅持已見,違背自然規律,往往事與願違,“好心”也容易辦“壞事”。

【設計意圖:抓住重點詞句深層探究自然之道,引發思考。在表達交流中,解決疑問,悟出愚蠢的多重原因及受到的啟示,在入境體驗與情理交融中,感悟“自然之道”的真正含義,觸動心靈,受到啟示。】

(四)拓展延伸,佈置作業。

1.推薦閱讀:剛才我們解決了大家的疑問,你還有哪些感興趣的內容?推薦閱讀內容。

2.探究寫作:觀察生活中的動、植物等,看有什麼新發現?把新發現寫下來。

【設計意圖:課前準備,由家鄉青島引出海底世界的神祕迷人,激發了探究興趣;課中探究,深入理解了幼龜入海的自然之道,悟出了人們愚不可及的多重原因,得到人生的啟迪;課後拓展,再引導學生進入大自然,進行新的發現和探究。整個設計,從單元和專題的整體考慮進行了全面規劃和構思,注重了與生活的聯絡,體現了大語文觀,注重了探究、體驗,實現了對方法的學習和遷移運用,發展了學生的語文素養,體現了語文學科的點。】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教學目標:

一、學習有條理展現春節民俗風情

二、品味生動傳神的語言

三、理解春節包含的民族文化內涵

四、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熱愛傳統民族文化的思想感情

重點難點:

重點:學習有條理展現春節民俗風情; 品味生動傳神的語言

難點:培養對中華傳統文化的熱愛之情。

教學方法:

朗讀、小組合作、交流探究

教學步驟:

一、匯入新課:

1.多媒體播放一組圖片 ,喚醒學生對過年生活的情感體驗,創設和諧的課堂氛圍。

2.啟發學生談過年感受:大家喜歡過春節嗎? 為什麼?(學生談談自已的過年感受 )現在讓我們和作者一起回憶春節的熱鬧景象。

二、解題:

1.什麼叫本命年?(可參照書下注釋①)我國習慣用十二生肖記錄人的出生年,每十二年輪迴一次,如馬年出生的人屬馬,再遇馬年,就是他的本命年。

三、介紹作者:

學生讀一讀

劉紹棠(1936~1997) 現代作家 他的作品具有“中國氣派,民族風格,鄉土題材,地方特色”的格調,通俗易懂、清新淳樸,代表作有《蒲柳人家》。

四、檢查預習

小組彙報檢查情況,教師抽查。

五、 獨學----合作交流

指明學生朗讀全文,思考以下問題:

1、文章開頭引用二十四節氣歌有什麼作用?

2、從第三段中找出最能概括年味兒越來越濃重的四個詞語?

3、文章寫了哪幾件事來具體描寫家鄉過大年的情況?(用“動詞+名詞”的格式概括,如第一件事:“炒年貨”)

六、研讀課文 探討交流。

1、讀第1段,思考:開頭以24節氣歌引出春節,這樣寫有什麼作用呢?

明確:襯托出春節的重要,突出春節的特點,點明寫作的中心。

2.(比一比)快速閱讀第3段,看誰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找到能表現作者過年感受的四個詞語(可提示學生注意文中表現鄉親過年感受的詞語)

明確:預熱-增溫-紅火-發燒

3.運河鄉的父老鄉親是如何來過年的呢?作者共寫了幾件事具體描繪了家鄉過大年的情況?

明確:1、炒年貨2、吃臘八粥3、買糖果4、挑絨花5、殺牲禽6、備食物7、送灶王8、換門神9、守歲10、拜新年

4.這十件事情是按照什麼順序組織起來的?(引導學生概括出內容後,按順序排列出)

明確:按照時間順序組織的。

臘月七年級--臘月初八--臘月二十三--臘月三十--正月七年級

這些民風民俗表達了父老鄉親對傳統節日的重視和對生活的熱愛。

七、 跳讀品味

1、小組學習:

第4段描寫過年的一些風俗及過年的熱鬧氣氛,你認為哪些詞語最有表現力?哪些語句描寫最生動傳神,即用不多的幾筆就把某一生活場景描述出來了?(結合具體的詞語分析說明)

2、小組代表發言。

明確:①體現過年的熱鬧氣氛的語句。

②文中一些生動豐富的民俗語言。

如:二十四節氣歌;“紅火”“發燒”“年根”;“臘月七年級蹦一蹦,孩子大人不得病”;“小疙瘩鬏”;“開刀問斬”;“忙得腳丫子朝天”;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天麻麻亮”等等。

八.合作探究:

你認為隆重熱鬧的傳統春節傳達著人們的哪些期盼?(組內討論)

各小組展示討論結果後,教師概括或強調:

寄予的期盼:

辛苦一年 喜享歡樂 。

展望未來 祈求安康。

閤家團聚 密切鄉情。

九. 拓展延伸 今昔比較

明確:1不管今昔變化如何,人們的心願和美好的`祝福不變;也不管未來變化如何,中華傳統文化的根和魂不變。中華傳統文化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我們要吸其精華,代代相承;我們更要與時俱進,發揚光大,讓傳統文化在新時代的沃土上開出更加瑰麗的奇葩 !

十、佈置作業:

回憶你過得最有趣的一個春節並用最生動的語言進行描寫

板書設計:

本命年的回想

劉紹堂

臘月七年級:炒年貨--------預熱

臘月初八:吃臘八粥 ∣

買糖果 ∣ 增

挑絨花 ∣ 溫

殺牲禽 ∣ ↓

備食物 ∣ 紅

臘月二十三:送灶王 ∣ 火

換門神 ∣

除 夕:守歲----------發燒

正月七年級:拜新年

教學反饋: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教學要求】

1、知識與技能:

⑴ 認識7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

⑵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⑶ 瞭解頤和園的內容,質疑──討論:

作者是按怎樣的順序遊覽的,從課文的哪些語句可以看出來。

⑷ 找出描寫景物的句子,體會特點。

2、過程與方法:

⑴ 通過質疑──討論自主、合作的瞭解課文的內容。

⑵ 通過體會句子,學會抓住特點進行描寫。

3、情感態度價值觀:

激發熱愛祖國的感情。

【教學重難點、關鍵】

1、瞭解頤和園的內容,質疑──討論:

作者是按怎樣的順序遊覽的,從課文的哪些語句可以看出來。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課時劃分】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掌握生字詞。

2、粗知文章內容,學習頭尾兩段。

3、瞭解遊覽順序。

〖教具準備

放大的頤和園插圖。

〖教學過程

一、揭題,簡介頤和園

1、生自由介紹頤和園:

最好由遊覽過此園的學生上臺介紹,可出示圖片、相片,不管去過的,可憑見過的圖片或想象講一講。

2、師歸納:

北京西郊有一座規模巨集偉的古典園林名叫頤和園。它原名好山園,後又名清漪園,是古代皇帝尋歡作樂的行宮。清朝的慈僖太后執政後,為把它作為避暑遊樂之地,競移用海軍費用,重加修建並改稱頤和園。國內各種園林建築300餘間。該園善用地形,構造巧妙,形成景外有景,園中有園的佈局結構,是我國建築技術與藝術的結晶。

解放以後,這個園成了旅遊勝地。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

1、自主識字。

2、出示詞語進行速記。

3、瞭解疑難詞語的意思:

畫肪:指裝飾華美、專供遊人乘坐的船。

琉璃瓦:內層用較好的黏土,表面用琉璃燒製成的瓦,形狀像半邊粗竹筒,外部多是綠色或金黃色。鮮豔、發光,多用來鋪宮殿或宇宙的屋頂。

橫檻:本課指橫嵌的肪形欄板。

三、理清全文思路

這是一篇寫景的文章:

人、事、景、物。

寫景的文章開頭與結尾一般採用什麼樣的結構寫,大家說說:

總分總。

看書,找出頭尾兩段,看看主要講什麼?

開頭主要講頤和園是個美麗的大公園。

結尾主要講頤和園到處都是美麗,希望你有機會去細細遊賞。

這開頭與結尾是什麼關係?

首尾呼應。

剩下的自然段圍繞著頤和園的美麗來寫呢?

四、理清2~5自然段的思路

自由讀2~5自然段完成練習:

2~5自然段是按照──的順序寫的。

(方位)

畫出表示方位順序的語句。生自由畫後彙報。

生1:進了頤和園的大門,繞過大殿,就來到有名的長廊。

生2:走完長廊,就來到了萬壽山腳下。

生3:登上萬壽山。

生4:從萬壽山下來,就是昆明湖。

師引導:到了昆明湖還遊覽了什麼?

(十七孔橋)

現在完成練習:

長廊──萬壽山腳下──萬壽山──昆明湖──十七孔橋

五、總結

我們瞭解了頤和園的美麗景色,作者是怎樣把處處景點寫具體的,下一節課再讀。

六、作業

抄寫生字詞。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瞭解頤和園的美麗景色。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完成課後練習。

〖教學過程

一、檢查複習

1、聽寫:

宮殿 長廊 油漆 栽滿 昆明湖 清爽 閣樓

2、複習昨天學過的2~5自然段的遊覽順序:

(方位)順序,遊覽了(長廊)──(萬壽山腳下)──(萬壽山)──(昆明湖)──(十七孔橋)

二、講讀課文

大家自由讀課文。

最喜歡讀哪一段就先說哪一段:

採用的方法與以前的一樣,先找喜歡的段、句、詞, 再說好在哪,最後再感情朗讀。

生自學5分鐘。

聽取彙報。

生1、生2、生3各說一段,師為了結合方位順序講,故意選取最後一段──昆明湖。

1、精講昆明湖第5自然段:

方法同上:

找、說、讀。

自由讀。

教學設計方案 篇5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感受4/4拍歌曲優美的意境,感受家庭的溫暖,深情的演唱歌曲。

2.引導學生認識全音符、瞭解4/4拍的含義和強弱規律。

教學重點:

指導學生聲斷氣連的歌唱。

教學難點:

用身體動作感受和表現4/4拍的強弱規律。

教學過程:

一、匯入

1.請同學們觀察一下老師帶來的圖片,有哪位同學可以看圖片給我們講一個小故事。設計意圖:這一環節是通過講故事提高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仔細聆聽歌曲的豐滿音響,對歌曲有初步的感受。

二、教唱歌曲

1.完整聆聽《小船》的範唱,讓學生再次感受4/4拍的韻律,進一步熟悉4/4拍的強弱規律。

2.用哼鳴模唱歌曲旋律。學生有感情的朗讀歌詞,教師帶唱。

3.教師聲情並茂地範唱歌曲,學生輕聲跟唱,學生隨音樂演唱歌曲。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主要是讓學生通過學習歌曲,掌握歌曲的速度和情緒,進一步學習四四拍的節奏韻律,並能聲情並茂地演唱歌曲。

4.熟悉歌曲旋律。

(1)提問:感受歌曲是什麼情緒(從情緒、節拍、速度等方面考慮)?

(2)複習3/4拍號的含義和強弱規律,引導學生學習4/4拍號的含義和強弱規律。

(3)用身體動作感受和表現4/4拍的強弱規律。如第一拍拍手;第二拍手開啟;第三拍拍腿;第四拍手開啟。

三、歌曲處理

1.指導學生演唱好弱起拍,休止符處聲斷氣連,注意倚音的演唱。

2.結束音要唱滿四拍,講解全音符,讓學生了解全音符的形狀和時值。

3.這首歌曲表現的是小主人公感到了家庭的溫暖,父母的關愛,你們覺得我們該用什麼樣的聲音來表達呢?

設計意圖:通過歌曲的練習、分析和對全音符的理解,讓學生從中感受對父母的親情和對家庭的親情,同時也是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的一個重要方面。

四、小結:

今天我們通過學習歌曲,感受到了家庭的溫暖,父母的關愛,你們覺得我們該用什麼樣的成績來回報你的爸爸和媽媽呢?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