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如何搞好農村中學的語文教學(網友來稿)

來源:才華庫 1.43W

安徽省五河縣小圩中學  衡廣仁

淺談如何搞好農村中學的語文教學(網友來稿)

教育的根本任務在於“育人”,教育最關注的問題、教育的基本出發點是人的發展。所謂“育人”,就是要促進個體的身心發展,實現個體的社會化。即要教學生會做人。這一根本任務在語文教學中表現地尤為明顯,給現今的中學語文教學提出了更高地要求。但據有關部門,對部分中學生調查表明:現在的國中生對文學感興趣的佔92%,對語文感興趣的有66%,對語文課感興趣的不到30%,農村的國中生更是如此。心理學家認為國中階段是學生性格形成的關鍵階級。在這階段,穩定的體系和行為方式正在形成之中。如隨著年齡的增加與年級的提高,他們能否認真而勤奮地學習,主要出自他們的學習態度和責任心,而家長教師的要求的作用減小了。對此,我認為要搞好農村國中的語文教學,必須要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通過幾年的教學實踐,我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 建立型的師生關係

教育從本質上來說是通過師生關係來構成的。新型的師生關係,是指師生在知識、人格、精神、道德等各層面展開交流,通過師生在知識、情感、道德、靈魂等各層面的廣泛、深入的交流與“共鳴”,最終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新型的師生關係還指師生雙方在教育中的地位是平等的,雙方都具有完整的個性;在教育活動中,師生雙方誰也不能控制、操縱誰,或者強行把自己的意志強加於對方,而是建立一種平等、自由、寬容、關心、鼓勵、合作的關係。簡而言之,就是教師能採用民主型的領導方式管理學生。

民主型的領導作風是最理想的領導方式,它可以培養學生的友愛、合作、自覺、進取和責任心。通過民主型的領導方式,可以使學生喜歡學習,喜歡同別人尤其喜歡同教師一道學習;學生工作的質和量都很高;學生相互鼓勵,而且獨自承擔某些責任。

因此新型師生關係的建立,可以使學生由對教師的敬愛,來增強語文學習的興趣,促進語文成績的提高。

 二、加強學生管理

老師要對學生體貼入微,更要嚴格要求,兩者不可偏廢。關心學生,就必須從思想上、學習上、行為上對學生提出嚴格要求。嚴格要求也是教師對學生高度責任感的體現,嚴中有愛,嚴就是愛。

國中階段是一個從童年向青年過渡的重要時期。其身心發展正處於突變狀態,具有半幼稚、半成熟的特點,充滿著矛盾。這就決定了我們必須要時刻注意國中生的一言一行,瞭解他們的心理想法,幫助他們適應新的環境,處理好人際關係,把他們引上正視現實、有自知之明、善於處人、情緒樂觀、自尊自制、樂於學習的道路。而這一切習慣的養成都離不開教師對學生的嚴格管理。

另外,現今的農村,外出務工的人越來越多,造成很多學生在家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以致養成了不良的習慣。加上現今教育政策的束縛,造成大量的學生流失。如我所在地區,每年七年級每班70人以上,到九年級時每班不足50人。由於缺少良好的督促教育,能跟上進度的不到一半。

由此可見,加強學生管理已是當務之急,是時代的招喚,是農村學校立足的首要任務。

三、靈活、有效地搞好課堂教學

課堂教學的好壞直接關係到學生學習語文興趣的高低,靈活、有效的課堂教學是提高學生學習語文興趣的關鍵。下面具體談談我的幾點經驗。

[一]多元智慧理論觀來組織課堂教學

多員智慧理論提出,世界上沒有兩個人有完全相同的智力,每一個人都是以各自獨特的組合式把各種很智力結合在一起,學生會表現出某些特別發達的智慧,並傾向於用不同的智力來學習。一個學生很難具備各種智慧的全部,每個人可能只擁有其中的若干種,而且不會每一種智慧都能表現得特別發達。在一個人所擁有的若干種智慧中,可能其中的某一種或者兩種在他的智慧結構中占主導地位。其他若干種只是處於次要的從屬地位。這就是學生智慧的差異性。

對教師來說,承認學生間的差異,因材施教,發展學生的強勢智慧,這就是個性化教學的表現。在可能的範圍,老師的教學應根據不同的學生智力特點來進行,教師應該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和教育物件強勢智慧的不同,創設各種適宜的、能夠促進學生全面充分發展的教學手段、方法和策略,使學生主體地位得以充分體現,獲得最大限度的發展。因此我在平時教學中,充分考慮每個學生的智力差異,全面瞭解學生,關注每個學生。根據每個學生的個性和基礎不同,設計不同層次的問題,來充分調動他們語文學習的興趣。使每個學生都能獲得一種自我認同感、歸屬感、勝任感和使命感,讓每個學生都能體味成功的愉悅,使學生從成功走向成功。

(二)充分利用現代教學媒體進行課堂教學

二十一世紀是知識爆炸的時代,一味地採用“一支粉筆、一張嘴、一塊黑板”的傳統教學模式,已無法滿足學生對知識的需求。現今農村中學雖然教學配套裝置還比較缺乏,但像錄音機、投影儀、幻燈機、電視機、VCD等常用現代教學媒體還是有的。我們教師應該充分利用這些裝置,進行課堂教學,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不要小看這“一段錄音、幾幅圖畫”它往往能讓學生在欣賞的同時,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提高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

(三)讓課堂教學走進社會

語文教學必須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讓學生走進社會,通過實踐活動,往往能達到很好的效果。我在平時教學中經常帶領學生走出課堂,讓他們在實踐中感受,在實踐中體驗。在發現問題中培養他們的人文精神,在分析問題中培養查詢資料、獲取資訊、篩選資訊、辨別真偽的科學態度和素養,並在解決問題的各項實踐活動中培養他們的實踐精神和創新能力。

說明文寫作教學是國中作文教學的難點。我在指導學生寫作《我的學校》時,我帶領學生走出教室,重新來觀察和認清學校,瞭解學校的佈局、各種設施的使用情用情況,親自測量一下學校的大小、操場的面積,走訪老教師瞭解學校歷史,仿問校長了解學校近期規化和長遠打算。最後讓學生畫出學校平面設計圖,再回到教室寫作時,平時提個星期都交不齊的作文,不到四十分鐘全部完成。

四、成立學習興趣小組,強化學習效果

中學生求知慾旺盛,喜歡探索事物、獲得知識,什麼新鮮事他們都好奇,都想嘗試。由於識別能力不強,有時不加選擇地讀一些書刊,想方設法進行各種群體活動或一些所謂“探險”犯了校規還不以為然。我們教師要根據這個特點,把中學生的過剩精力引上正確的軌道。成立各種學習興趣小組,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好強心,增強教師對學生的引導力度。既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又鞏固了課堂教學成果。

五、搞好教研課題研究,豐富學生業餘生活

現今教育已認識到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性,在教學積極推廣教研課題研究工作。我們農村中學必須跟上時代的腳步,積極搞好符合自身實際教研課題。在具體實施中,努力做到責任明確到人,重視實際效果,防止流於形式。教研課題的活動不僅能豐富學生的業餘生活,還能增強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良好的學風的形成並非一朝一夕。我們教師只有根據自身實際,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為前提,才能搞好農村中學的語文教學,才能做到功成正果。

作者郵箱: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