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導學生提高學習效率雜談(網友來稿)

來源:才華庫 1.13W

哈爾濱24中學 韓紅鷹

如何引導學生提高學習效率雜談(網友來稿)

給我的題目原本是如何“指導”學生提高學習效率,我私自篡改成了“引導”,因為我不敢“指導”,要指導必須先要有足夠的高度,俯瞰學生,高屋建瓴,這個我沒有。我坦言承認,不論上中學還是讀大學,我都不是最出色的學生,充其量不過是二流或是三流學生,試想以一個二流或三流學生的高度怎能指匯出一流的學生?我怕誤人子弟。

既然我不能是一尊高高的燈塔領著學生向我這兒來,那麼我只能做一雙車前燈伴著學生朝前走。

“態度決定一切” 

“態度決定一切”,這句話是“神奇教練”米盧提出的,是他選隊員的最重要的一條標準。米盧並非聰明絕頂之人,他做球員時也絕不是一流的,但他之所以能成為世界知名的足球教練,就是因為他的“態度”:足球是他生活的唯一重心,除此之外他別無興趣,他每天滿腦子想的都是足球,所談論的、所做的事也都與足球有關,他生活簡單,異常勤奮,著了魔似的迷戀著足球,似乎他就是為了足球而生。米盧要求隊員跟他一樣痴迷於足球,他認為,只有態度才可能有技術,也只有態度才可能有戰術。

學習也是如此:高效率的學習必需高水平的技術(學習方法)和戰術(學習的策略和計劃),但是任何好的方法、策略和計劃的前提必先是態度。因為任何人都不可能輕而易舉的找到一種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或是學習策略和計劃),即使是大學聯考狀元的學習方法,也只能說對大學聯考狀元有效,因為所有的方法都是個性的,它本身就是個體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摸索出來的。你只能吸收和借鑑,但絕不可能完全照搬。

所以,老師要做的只是引導學生進入痴迷於學習的態度和營造痴迷於學習的群體氛圍,至於尋找學習方法制定學習策略和計劃,那是學生自己的事情,老師想幫也幫不了,頂多只能提供參考,以供借鑑。

“跟我衝”而非“給我上”

“跟我衝”是以色列 “戰神”沙龍的名言。沙龍在以色列與阿拉伯聯軍的戰爭中屢立戰功,創造了一個又一個軍事奇蹟,從一名低階軍官一直升到了國防部長。他在接受採訪時說:“我總是第一個衝出戰壕,我跟士兵說的是‘跟我衝’而不是‘給我上’。”

“跟我衝”和“給我上”的本質的差別在於是“以身作則” 還是“以權壓人”。前者不令而行;後者不但沒有效果,反而令人生厭。效仿榜樣是人的天性,未成年人的模仿性更強。這就要求老師必須是學生的榜樣,老師做到勝過一切說教。我們很難想象一個觀念落伍、知識陳舊、不思進取的教師可能會贏得學生的尊重和愛戴,一個不勤奮好學的老師可能會教出勤奮好學的學生。

趙謙祥說過:“我是一隻笨鳥,我必須先飛、勤飛、不停地飛。”我非常喜歡這句話,我跟學生說:“我是笨老師,你們是笨學生,咱們必須一起先飛、勤飛、不停地飛,咱們才可能趕上或是超過別人。”

“只鑽了一個眼兒”

“我是一個很鈍的鑽頭,我之所以能比別人鑽得深、鑽得透,是因為我一生只鑽了一個眼兒;而大多數人是東鑽一下,西鑽一下,一生鑽了許多眼兒,但沒有一個是鑽深、鑽透的。”上面這句話是“哈爾濱十大名師”之首、原哈三中的特級教師高成慶老師說的。他在語文教學這個領域之所以能達到如此高的境界,就是因為他四十年來始終如一、心無旁鶩地做了一件事,他甚至曾用一個暑假的時間足不出戶地準備一節公開課

恰巧我在一套語文試卷中碰到這樣一道題:一名興趣廣泛、無不涉獵且一無所成的青年去問一位智者他不成功的原因,智者拿出一個放大鏡,將透鏡而過的陽光聚在一張紙的一點上,幾分鐘後,紙燃燒了起來,智者說:“你只有將精力集中到一點才可能成功。”我借題發揮,大作文章,並把高成慶老師的那句話和人生經歷介紹給學生。目的是讓學生明白:除了極少數天才之外,絕大多數人的天資稟賦是相差無幾的。興趣廣泛,做什麼都出色的學生是有,但這樣的學生是極其稀少的,24中不是好幾屆學生才出一個柳大偉嗎?既然大家天資差不多,那麼你只有比別人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才可能超過別人。

我班的潘小倩同學入校時是學年第172名,上學期期末以學年第七的成績考入試驗班。我班另一名叫楊明昆的同學,入學時是全班倒數第四,一年後便考到全班正數第四。這兩名同學的巨大進步就是心無旁鶩地苦學的結果。

“將能而君不御者勝” 

“將能而君不御者勝”這句話出自《孫子兵法》,這句話的含義很豐富:首先,君是明君,能吸引來或是培養得出能將;其次,君是智君,知道在打仗這個領域將比自己強,因此不去幹涉。“君不御”  其實是很難做到的:“權令智昏”,“君”長期擁有轄制“將”的權力,往往會滋生出極強的“自信心”,認為自己在任何領域都比“將”高出一籌,因此極少給“將”以自主權,萬事須按自己的意志去辦。長此以往,“將”必將因為得不到鍛鍊成為“庸將”;“君”也因無人反駁而成為“昏君”。

上述理論落實到教學工作,實際上關係著教師是否尊重學生個性,是否尊重學生學習風格的問題。前文說過,學習方法、學習策略和學習計劃只有學生在自己的學習實踐中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摸索出來的才是最有效的`,是個性的,教師應當尊重和鼓勵才對,不能以自己的標準橫加干涉。

我班的原班長劉聰(現在高二實驗班)上課時喜歡用雙手遮住額頭,低頭看自己的書,這往往會給老師造成他不聽老師講課的錯覺。其實,他那樣做是在已聽懂或是認為沒必要聽的情況下,保證自己更高效率地自學。另外,我班的陳宇舟同學(已連續兩次名列學年第一)每天早上幾乎都是踩著學校七點二十分的鈴來,因為他是在家裡學完之後趕來的。象以上兩位同學,他們已形成自己的學習習慣和學習風格,對他們來說,這樣做就能保證最高質量的學習效果。這就是我們所期望的高效率的學習,我們又何必去追求整齊劃一的學習方法和學習計劃呢?越是有價值的東西越是個性的,越是整齊劃一的東西越是追求形式的,也便是沒用的。

我拉拉雜雜說了很多,回頭看起來似乎並沒有談怎樣提高學習效率,倒是更多地在說關於學習態度的問題。因為我認為,學習態度是最根本的問題,也是最難解決的問題,教師只要能把學生引入痴迷於學習的狀態,剩下的所有問題自然會迎刃而解。

 我的郵箱是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