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塾教育是創新還是文化復辟?

來源:才華庫 1.84W

  2005年10月28日 09:52:01  來源:江南時報

私塾教育是創新還是文化復辟?

學生的課桌是類似於日本榻榻米式的無腿方桌,坐椅是略高於地面的無腿方凳;先生穿著一襲無領、巨袖、對襟、束帶的長袍,左手持經書,右手附於身後,一邊度步,一邊帶領學生朗誦,私塾裡便響起朗朗讀書聲。

“菊齋私塾”學堂講臺上方掛有一幅孔子畫像,對面牆壁上則是一幅“論語”漢隸書法作品。學生的課桌是類似於日本榻榻米式的無腿方桌,坐椅是略高於地面的無腿方凳。“先生”張志義穿著一襲無領、巨袖、對襟、束帶的長袍,據說是明代儒生服飾,八名學生盤腿分行而坐。先生左手持經書,右手附於身後,一邊度步,一邊帶領學生朗誦,私塾裡便響起朗朗讀書聲。

這是10月11日下午,蘇州市一傢俬塾上試聽課的場景。一個月前,9月28日,也就是至聖先師孔子誕辰紀念日和首次全球聯合祭孔之日,這家“菊齋私塾”在蘇州市宣佈開館。

應該說看到這樣一個新聞,已經很難再讓人大驚小怪--早有兩個比較大的背景已經在做鋪墊了。就在不久前的10月16日,中國人民大學舉行國學院開學典禮暨揭牌儀式。此前,該校紀寶成校長在《人民日報》和《南方週末》上分別發表了《接續文脈重振國學》和《重估國學的價值》兩篇文章,似乎可以作為該校重振國學的宣言。紀校長認為研究國學、重振國學是恢復文化自信力的需要,是提高民族文化素質的需要,是提高中國人文學術創造力的需要。對於中國人民大學創辦國學院以及推行國學教育,社會上也存在著不少質疑的聲音,譭譽不一,一時成為輿論的焦點。

另外一個背景就是目前學校的大班上課現象,特別是研究生仍然如此。教育部副部長吳啟迪在《在大學英語教學改革試點工作視訊會議上的講話》中直言不諱:多少年來,我們的外語教學一直保持著教師主講、學生主聽的課堂教學模式,而且多數是大班上課,滿堂灌,黑板加粉筆,筆記加作業,完全是傳統的單向式的課堂教學。特別是在擴大招生以後,這種狀況更加突出,據兩年前對340所高校調查表明,40人以下的教學班只有37%,三分之二的高校的英語教學班都是40人以上的,甚至有20所高校教學班人數在80人以上。

因此,對待只有在古代社會才可能見到的私塾教育,不能簡單視之。一方面,國學有人提,書院有人辦(復旦大學已經創辦了書院性質的復旦學院),再有就是私塾了,現在聯絡起來看似乎把古代社會的各種教育形式都辦完了。另一方面,針對當前教育不可忽視的大班上課現狀,“菊齋私塾”好像彌補了這一缺陷。

正如該私塾“先生”聲稱,以私塾命名,並冠以“現代”二字,其出發點仍在國學上。創辦私塾主要目的是弘揚國學,培養兒童的古典文化底蘊和優雅情懷;主要教學內容以講授蒙學、經學、韻文,穿插講授古樂、書畫、茶道。

然而,從目前的招生情況看,似乎沒有多少人感興趣。記者在採訪時,蘇州市教育局的一位官員表示,就目前情況看,所謂現代私塾還不必作為一個問題來談,因為它還只是一個處在萌芽期的個案,不足以成為研究物件,更不會對蘇州的教育市場造成什麼影響。如果作為教學點考評,它必須起碼具備兩個條件,即有一個合乎教學和安全要求的場所,還要有具備教師資格的授課人。而人們更感興趣的是不僅僅為該私塾教什麼,更在於他們的衣著,以及這個精心佈置、精心準備,卻又難以達到該市教育局官員所提出的起碼條件的私塾,所持的竟然是一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的“護照”。

由此可見,教什麼內容,採取什麼樣的方式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過於拘泥於古代私塾的形式有無必要?

當然,也因此派生出一種滑稽:學生不知該稱張志義為“先生”,還是喊頗具現代時尚意味的公司總經理?此舉在教育制度創新的同時,難免會被人稱做是文化復辟。(高明勇、中游)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