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漢字教學反思(通用6篇)

來源:才華庫 2.24W

作為一位剛到崗的人民教師,我們要在教學中快速成長,寫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那要怎麼寫好教學反思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有趣的漢字教學反思(通用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有趣的漢字教學反思(通用6篇)

有趣的漢字教學反思 篇1

《有趣的漢字》的這一課,讓我感覺到想要上好一節課,絕不是一句話的事情,真可謂是“臺上三分鐘,臺下十年功”啊!

起初,我認為這節課很容易上,不就是幾個簡單的漢字,這有什麼困難的!可是,路越往下走,越難走,我慢慢開始恐慌,很想放棄,尤其是我和石老師去請教師專一位教漢語言的老師時,她的話使我更加畏懼。這時,組裡的各位老師群策群力,毫無保留的幫助我、鼓勵我,這才讓我重拾了信心。

準備這節課,我可謂是困難重重。光是教案就寫了十幾份;《說文解字》這本書伴我每日入睡;夢裡不停的出現教學環節,甚至有時徹夜難眠。而讓學生準備資料,是在上課的前兩天才通知他們的。準備的過程中,也是狀況不斷,雖說我已給了他們一張資料表格,告訴了查詢方向,但是,他們畢竟是學生,查詢適當、有用的資料還是很困難的,因此,兩天來的準備工作,學生和我均是頭昏腦漲。

終於捱到了上課這一天,我的內心忐忑不安。課程中,孩子們的表現相當精彩,出乎我的意料,底下的聽課老師聽得也是津津有味,此刻的他們真成了“小老師”。於是,我笑了,但是我卻不敢有絲毫的鬆懈,因為課程還需要我來調控。下課了,老師們紛紛走出了教室,可我的眉頭卻皺了下來。

總結這堂課,我認為有這些不足:

1、沒有設計好板書。

如果把卡片靈活的換成手寫,那麼就不會出現卡片擺不下的問題了。而在學生講解的過程中,使用到了多媒體課件,這時也不會造成影響了

2、教師的語言不夠準確,評價語言沒有及時跟進。

有幾個孩子的回答相當的出彩,可是我卻沒有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甚至還阻止了一個孩子的發言。

3、課堂的駕馭能力較差。

在互動的環節裡,我出現了教學上的明顯敗筆。一味的“放”,而沒有及時地“收”,導致課堂延時了十五分鐘。

(1)、在讓學生用一句話概括本組的部首知識之前,課程節奏還是比較緊湊的,可是後來就一發不可收拾了,老師說得太多,沒有精煉自己的語言。

(2)、在時間已經所剩無幾的時候,沒有及時的刪掉一些設計環節,按部就班的上完了原定內容。

4、個別錯誤的知識點,沒有及時糾正。

不過,雖說這節課有著種種的不足之處,但是,唯一讓我欣慰的是,孩子對漢字已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而且他們自主查資料的能力得到了明顯的提高,我想:這對於他們今後的學習都將是受益匪淺的。

有趣的漢字教學反思 篇2

《有趣的漢字》是人美版第九冊第八課的內容,本課是“造型表現”學習領域的內容,旨在讓學生初步瞭解漢字的起源和演變歷程,從而加深學生對漢字的認識,培養他們熱愛漢字的熱情,提高對生活中的物品進行裝飾的能力。

通過對中國漢字文化的學習,瞭解漢字是我們祖先的偉大創造,在感受漢字音、形、義美的同時,激發對祖國文字的熱愛之情,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培養學生關注生活、熱愛生活的好習慣,引導他們在情感體驗中提高觀察力、想象力和創造力。

對於這點我的設計是滲透於整個教學中,我認為我們的教學應追求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強調課堂教學不僅要關注學生身體健康,更要注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培養,我們應以行動研究為手段,以豐富多彩的教研活動為載體,遵循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的原則,這也是我們今後構建和諧的美術綠色課堂所追求的目標。

有趣的漢字教學反思 篇3

本單元的課文是兩篇綜合性學習的文章,主要介紹了我國漢字的發展過程和悠久的文化。本來自己對這方面的知識也比較匱乏,一直髮愁如何學習。要想給學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

因此,在學習這一單元之前,我自己先多方蒐集資料,學習漢字歷史。又讓學生課下多方收集有關文字的資料,還從人類歷史、文化、地理各個方面綜合學習了我國的燦爛文化,瞭解了骨刻文、學寫若干甲骨文。

這小小的收穫,大大激發了同學們學習研究漢字的興趣,所以,對第一個實踐活動《有趣的漢字》,同學們表現得非常積極,蒐集資料、小組交流、製作手抄報都很認真,我選取了一半優秀手抄報作品張貼在牆壁上展示給大家欣賞。

本單元的自讀課本、《奇蹟課堂》等都有大量的資料。同學們興趣盎然,通過交流活動,我們師生都學到了不少新知識、小典故,教學之初的茫然一掃而空。

通過交流、欣賞、分析,以及教師的演示和師生互動,本次實踐活動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漢字的主動性,瞭解了漢字的演化過程。體驗用點線面結合的形式表現漢字的特點,受益匪淺。

有趣的漢字教學反思 篇4

《有趣的漢字》是脫離了教材,根據孩子們的年齡特點、興趣愛好而自己開發的班本教材。採用孩子們喜聞樂見的兒歌,讓孩子們在朗朗的書聲中準確記憶形近字。並引導孩子們通過分辨形聲字的形旁,利用形旁表意的方法去分辨形近字的不同用法,降低錯字、別字的機率。通過課上範例的引領,結合識字百寶箱的運用,達到學以致用,逐步提高孩子們自主識字的能力。

為了圓滿完成教學任務,我以因為錯別字而鬧了笑話的故事匯入新課,讓孩子們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開始學習。也通過這個有趣的小故事,讓孩子們意識到準確使用我國的語言文字是多麼重要,從而產生對祖國語言文字的敬畏之情。

有了愉快的心情,那就開始我們的共同學習吧。因為開展了將近一年的識字方法教學,孩子們初步具備了自主識字的意識和能力,所以我採用扶放結合的方法,引導孩子在熟讀兒歌的基礎上去發現兒歌中的形近字。在準備認讀的基礎上,引導他們進行積極的思考,去琢磨形近字形旁的區別,形成形旁表意,聲旁表音的意識。利用前面物件形字的認識基礎,通過自己的聯想,去猜測漢字的意思。例如“盯”和“釘”的區分,孩子們就自發地總結出盯著看是用“眼睛”來看的,所以是“目”字旁,而釘子是用金屬製成的,所以應該用金字旁的“釘”。有了這樣的認識,相信孩子們在書寫這兩個字的時候不會再寫錯,這遠比我們硬灌給孩子孩子:“記住啊,盯著看是目字旁的盯,而釘子的釘是金字旁的”要有效得多。這種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的學習方法,不止在識字教學中可以幫助孩子們準確記憶漢字,對於今後的語文學習也會很有幫助。

有了這樣的識字型驗,我幫助孩子們梳理出來辨別形近字的好方法,並馬上給予孩子們去實踐的機會。利用平時積累在“漢字百寶箱”裡的漢字,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尋找形近字。大家紛紛將自己百寶箱內的漢字進行梳理,湊成很多組形近字,小組成員合作講解自己對於形近字的辨別方法。教室裡迴盪著大家積極探討、合作探究的聲音。

由於課堂時間有限,沒能在形近字的組詞造句上多下功夫。這個環節還是需要多給孩子們時間去組詞、造句的。儘可能一字組多詞,用組好的詞語來說話,程度好的孩子鼓勵他們將形近字編成一段話。對於孩子們說出的經典句段,可以記錄下來作為辨別形近字的習題。這個工作可以取得家長的配合,請家長幫忙實現。

有趣的漢字教學反思 篇5

細節描述:

孩子們,我們先前瞭解古代字的文字的由來,我們的祖先真的非常的聰明,他們最早創造了文字,剛剛也認識了許多的漢字,現在我們一起來動一動,請你找一找我們教室裡有哪些你認識的文字。(老師,我找到了我們)在哪裡?(在後面的牆上)對啦,這是“我們的主題”。(老師,我找到了你)在哪裡?(在這裡)因為他夠不著,所以只能用自己的小手往上點。哦,老師看到了,你的眼睛真亮,這是“你變我變大家變”。

評價分析

上面這個細節的描述是一個活動延伸的過程。因為我班的孩子對於字認識的比較多,所以整個活動花的時候較少,很快就把活動內容上完啦,因此我便想到了讓幼兒動一動,去找一找身邊的文字,在這個過程中幫助幼兒鞏固今天所學的知道,而顯然孩子們非常的感興趣,每個小朋友基本都能找到一兩個認識的字,非常高興的用他們的小手指著告訴我。同時我也相信,在這個活動中幼兒對文字產生的一定的興趣。

所思所悟

語言活動《有趣的漢字》旨在讓幼兒初步感知古代文字到現代方字的演變過程,產生對文字的興趣,還有就是讓幼兒認識簡單的象形字。在第二個環節中我第一齣示了象形字,可是孩子們每一個都猜對了,所以在這個環節中,用的時候比較少。在我的設想裡我班的孩子應該認識的字比較少,所以在這裡讓他們猜的時候應該也是要給的,可是出乎我的意料,許多孩子一看到就把這個字喊出來了,這樣就直接省略了一個問題“你們覺得它長得象什麼?”因為只有在不認識字的情況下才能看看這個字像什麼,而直接猜出以後就肯定知道這個字代表什麼意思,就沒有所謂的像不像。

我覺得整個活動中可以多設計一個環節,讓幼兒動手來把象形字與現代字進行配對,這樣就可以把第二個活動環節的時間放長一些,整個活動的時候就會延長很多。而且對於這樣的操作孩子們應該也會非常地感興趣。

有趣的漢字教學反思 篇6

成功之處:

1、在進行教學制訂活動計劃的過程中,我注意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能從老師所給的活動計劃的範例中發現值得學習的地方,汲取範例中的長處為我所用

2、我指導學生進行小組學習,培養學生團隊合作的能力;教給學生蒐集資料、處理資料的方法,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等等。

不足之處:

1、每節課都有拖堂的現象,所以在執教這一課時,我害怕完不成教學任務,稍顯急躁。如果我能多一些耐心,多給學生一些時間觀察,讓學生能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相信學生會有更多新的發現和收穫,會有更多創造性的思維迸發出來。

2、因急躁,我在引導學生觀察完“文字式”的計劃書之後,就讓小組開始制訂活動計劃,沒有緊接著出示表格式的計劃書,讓學生在對比中學習,選取自己喜歡的方式來制訂計劃,在安排教學步驟方面出現了失誤。

3、為了不拖堂,在學生修改完活動計劃之後,我也沒有讓每個小組來展示自己的活動計劃,而是挑選了兩位同學,匆匆一講而過,這都是令我遺憾的地方。

改進措施:

在以後的教學中,多培養學生從課外學習,從生活中發現的本領,除了學好課本知識,更要從課外汲取營養,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總之,要摸索,探究,尋找一個個更好教學方法,走出一條具有自己特色的“綜合性學習”教學之路。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