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體育:用椅子做運動

來源:才華庫 1.48W

 活動目標:

大班體育:用椅子做運動

1、發展幼兒的平衡、跳躍等能力,提高動作的協調性和靈敏性。

2、自主探索椅子的不同玩法,發展幼兒的創造性思維。

3、培養幼兒克服困難的精神以及與同伴合作的意識和能力。

 活動準備:

1、小椅子若干把(同幼兒人數)

2、錄音機和音帶;一塊較寬敞、柔軟的場地。

3、紅綠兩種不同顏色的號碼牌。

4、口哨一隻。

 活動實錄:

一、熱身活動。

T:小朋友們,我們一起來做做運動吧!

音樂踏步入場,做跑、踢腿、壓腿等熱身運動。

二、幼兒自主探索椅子的不同玩法,激發興趣。

1、啟發幼兒探索椅子的玩法。

T:好累呀,我們找張小椅子坐下來休息會兒吧。小朋友,你們知道小椅子除了可以坐,還可以怎麼玩呢?(可以當馬騎、可以做盪船、做坦克、當小拖車、當滑梯玩、用來舉重、跳椅子舞、當小推車玩、當梯子玩、還可以用來當投籃的籃筐……)

2、幼兒自主探索,教師進行隨機的鼓勵指導。

T:小朋友真聰明,想出了這麼多小椅子的玩法,下面老師請小朋友們自己用小椅子來玩一玩,也可以和小夥伴一起來試試看,看誰最愛動腦筋,看哪個小朋友椅子的玩法最多?

(幼兒自由玩椅子游戲)

3、交流分享:讓幼兒示範講解自己或和小夥伴一起嘗試的遊戲玩法,對幼兒的創新玩法進行重點示範。

T:小朋友們真了不起,用小椅子玩出了這麼多有趣的遊戲,下面老師請幾個小朋友來示範一下你是怎麼玩的。

三、教師帶領幼兒進行各種椅子游戲。

T:今天老師想和小朋友們一起騎馬去郊遊。去之前,老師想請每個小朋友選一個號碼,看看自己是幾號,是什麼顏色的?(幼兒選號碼)

T:現在我們把小椅子當成我們的馬,小朋友們牽著我們的馬,根據號碼的顏色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隊,老師的哨子一響,我們就上馬出發囉!

(引導幼兒將椅背朝前跨坐在椅子上,手持椅背向前上方跳起,模仿騎馬動作沿圓圈在場地內行進2~3次,邊騎邊發出“駕!駕!駕!”)

T:小朋友們馬兒騎得真好!一會兒功夫我們就來到了馬術表演場,那你們想不想在馬上表演雜技呢?

T:好!小朋友們聽好,你的號碼是單數的將椅子拿起來,向圓圈內走兩步。號碼是雙數的向圈外走兩步。現在請小朋友們先看看老師是怎樣表演雜技的。(老師示範)

(鼓勵幼兒模仿馬術做各種動作,如站在椅子上跳下、雙腳從椅子下向椅子上跳、站在椅子上分腿越過椅背跳下、單腳站在椅子上、單腳從椅子上跳下等等,鼓勵幼兒合作遊戲。)

(教師喊口令幼兒練習)

T:剛才我們進行了精彩的馬術表演。小朋友們,看!前面的這座山多美呀!我們來練習爬山好不好?

T:那老師先請號碼顏色相同的小朋友按從大到小的順序將椅子排成一排搭成小山。小朋友們,我們一起爬過山坡羅!

(引導幼兒幾人一組將椅子縱向並排放置成“小山”,進行“爬山”練習,即踏上椅面→跨過椅背→踏上另一椅面→跳下。將所有的椅子排列起來,引導幼兒一一跨過所有的“小山”。)

T:你們真是好樣的,輕輕鬆鬆就爬過了所有的“小山”。那你們想不想試試走獨木橋呢?

T:請小朋友們按單數、雙數將椅子並排放置在一起,我們來一起試試走獨木橋吧。

(引導幼兒自由組合將椅子橫向並排當作獨木橋,進行“走獨木橋”的練習。練習一段時間後,引導幼兒按單數、雙數將椅子並排放置在一起,練習走“長獨木橋”1~2次。)

(教師請幾個幼兒學習單腳走獨木橋,哨聲提醒)

T:小朋友們真了不起,剛才的獨木橋都走得很棒,接下來我們來個更刺激一點的“走超級獨木橋”。

T:我們將放倒的椅子邊緣當作超級獨木橋,小朋友們在上面行走,行走時如有困難,小夥伴們可要互相攙扶哦。

(引導幼兒將放倒的椅子邊緣當作超級獨木橋,並在上面行進。如果幼兒行走有困難,可以引導幼兒自由選擇一個合作伙伴互相攙扶行進。)

四、教師帶領幼兒進行放鬆活動。

1、T:我們玩得真開心!時候不早了,我們慢慢騎馬回家吧。(幼兒做放鬆活動)

2、下面我們把馬牽回馬圈吧!(幼兒每人拿著椅子回教室)

 活動延伸:

教師引導幼兒探索椅子的其他玩法,發現身邊還有哪些東西可以用來開展活動。

活動反思

這一活動所用的器械是幼兒園均具備的小椅子,我們根據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活動能力創編了以“騎馬郊遊”為主題情節的各種椅子游戲,較好的發展了幼兒的體能,培養了幼兒的合作精神。在教學活動中,課堂氣氛較好,幼兒的情緒飽滿,活動積極,對活動興趣非常的.濃厚。在活動中,我把大部分的時間讓給幼兒活動,如給每個幼兒一張椅子,並給每個幼兒配了號碼,在活動中整合了顏色、排序及單、雙數的數學知識,對幼兒進行組織,以減少等待,減少不必要的整隊,從而使活動具有一定的運動密度和強度。通過這次的課,讓我明白了要上好一堂課,不僅要在上的時候全身心的投入、設計時要定好準確的目標,對教案的理解也尤其重要,當幼兒利用小椅子進行走、跨、跳等練習時,我要注意到全面觀察和重點觀察相結合,分類指導,及時調整活動計劃,以滿足幼兒的需要,避免只重教材、忽視幼兒或只重結果、忽視過程的教學方法。在整個活動過程中,無論是幼兒的個體活動、結伴活動,還是集體活動,都要重視培養幼兒的創造才能。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