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女說課稿

來源:才華庫 2.91W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說課稿,說課稿有助於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說課稿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靜女說課稿,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靜女說課稿

尊敬的評委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靜女》。下面就教材、目標,教法學法、教學過程、板書設計五方面進行說課。

一、教材分析

《靜女》是省編《語文》第二冊第一單元“構築情感的驛站”專題中一篇精讀課文。是本單元既《我的母親》偉大親情薰陶之後,對學生進行美好愛情感染的又一力作,本課在單元中起承前啟後作用。

《靜女》描寫了一對青年男女約會的情景,生動的刻畫了男女主人公美好的藝術形象,歌頌了他們淳樸真摯的愛情,是一首民間情歌,全詩構思精巧,語言簡練,人物形象刻畫生動,充滿愉悅的生活情趣。

所以,鑑於以上分析,我將教學重點、難點制定如下:指導學生在誦讀中,讀出節奏,讀出形象,讀出感情,陶冶情操,並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髮揮聯想與想象編、演、鑑賞詩歌,初步領會《詩經》的藝術特點。

設計意圖是是想提高學生分析鑑賞古詩的能力,並在鑑賞中豐富他們的情感世界,使他們成為一個有情有義的人。

二、教學目標

在對教材進行了詳細的解析後,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結合該課的特點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制定瞭如下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在誦讀練習中,理清思路,分析形象,初步領會《詩經》的藝術特點(重點)。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髮揮聯想想象,進行再創作的能力(難點)。

3、德育目標:瞭解我國古代人們對真摯愛情的嚮往,陶冶高尚的情操。

這個三維教學目標的制定,使學生不再停留在詩歌淺顯的朗讀上,而是在教師的引導下,激發學生,發揮聯想、想象,對詩歌進行再創作,與詩歌進行深入對話,陶冶情操。

三、教法與學法

一堂好課,不僅要有鮮明的教學目標,更重要的是要有適合學生的教法和學法。

根據新教學大綱:“要重視學生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在教學過程中主動學習、探究。要重視師生的語言交際和心靈溝通”的要求,我決定採用參與式課堂教學模式,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一方面利用學習導向單引導學生誦讀詩文、獨立思考、自主學習,積累基礎知識;另一方面通過小組合作、討論交流、分組展示,提高學生的分析鑑賞能力,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探究精神,進一步調動學生的自我表現能力。具體方法是1用指導誦讀法指導學生讀出詩的節奏和韻律,讀懂內容,讀出感情,讀出自己的個性體驗。完成教學重點2。改編創作法堅持詩歌藝術鑑賞離不開聯想和想象的再創作,指導學生對詩歌內容進行想象補白,豐富詩歌意蘊,完成難點教學。

在此教法指導下,引導學生運用如下學法:

1、誦讀體悟:以誦讀為一條主線,在讀中學,在讀中品,在讀中悟,以誦讀為橋樑走近文字,幫助學生摸索詩歌學習的規律,積累詩歌學習的經驗。

2、聯想擴充套件,通過詩歌改編,情景展示,補充詩歌空白,培養自己再創作能力。

我想這樣教與學理念的合理應用,一定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教學過程

在有了明確的教學目標、教法學法的指導下,本著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我想把本課的教學過程設計為匯入、新授、練習、小結、佈置作業五大環節。

(一)匯入

多媒體出示詩句,教師伴隨輕柔的音樂,用“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來喚醒學生國中學過的《詩經》印象。再用媒體出示《詩經》文學常識填空,(同學齊答)溫故舊知,一組約會圖片引出《靜女》課題。

以這樣的形式匯入,既使新舊知識有機銜接,又營造了濃郁的詩歌學習氛圍,使學生很快投入到詩歌情境教學中。

(二)新授

針對本詩,篇章短小,語言凝練含蓄,極富跳躍性,審美想象空間豐富的特點,我設計“一讀、二編、三演的三個環節完成新授任務,具體分析如下:

一讀:古人云“三分詩,七分讀”古詩歌學習,讀是關鍵,所以,匯入新課後,我安排學生進入各式各樣的誦讀詩歌環節,指導學生掌握各種讀法,由易到難,分別是:

1、誦讀—讀出節奏:通過先讓學生聽範讀,再跟讀,練習讀等環節,使學生達到讀準字音,讀出通假字,讀出語調,讀出節奏韻律,讀出感情的效果。

【意圖】聽範讀,再跟讀,練習讀的誦讀訓練,有利於學生獲得對詩歌的最直觀的印象和認識,激發起自己誦讀的慾望,為下品讀服務

2、品讀—讀出內容、形象,藝術美

誦讀結束後,我將進行品讀賞析階段。這是本節課的重點。為了充分調動每一位學生的`積極性,儘量讓基礎差的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樹立他們的自信心,我設計由簡入難,環環相扣的四個問題。①《靜女》講了一個什麼故事?有那幾個場景?此問題意在理清詩歌內容,學生通過閱讀提示可以找到答案,比較簡單,場景概括需要小組交流,合作解決,旨在培養學生提煉概括的能力②找出詩中描寫男女青年神態的詩句,這一問題比較直接,學生可以從詩中直接找到答案③從這些詩句中分析男女青年藝術形象?這個問題也是訓練學生提煉概括語言的能力,可以通過分組討論,合作解決,為下一步分析詩歌藝術手法打好基礎。④在表現男青年的形象的時候採用了什麼手法?這一問題的設定主要是引導學生體會《靜女》中對比,雙關的創作手法。最後這一問題有難度,除了小組合作外,還需要教師做適當的引導和啟發。(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進行板書)相信通過這四個問題的解決,學生可以很好的完成認知目標。

3、悟讀—陶冶情操

小夥子對姑娘所贈的兩件禮物是如何讚美的?在小夥子心中,彤管與荑草哪個更重要?

【意圖】在品讀的基礎上,設定該問題意在使學生通過小組討論,合作交流理解為什麼在小夥子心中荑草更貴重,因為是姑娘親自採摘的,也折射出男女主人翁彼此是真誠相愛,心心相映,他們的愛情是建立在重情輕利基礎上,淳樸真摯的愛情。教師趁機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完成德育目標。教師在這一過程中起啟發、引導,點撥作用。

二編

要欣賞詩,必須運用想象,而想象又不是無根據地讓思維馳騁,只有抓住典型情節,才可以創造出自己的形象。請你根據《靜女》中的“愛而不現”及睹物思情的典型情節進行大膽想象,改寫成情景劇、小故事、白話詩和歌詞,注意抓住特定的情景進行合理想象。

具體做法是:先把學生分成四組—戲劇組,故事組,白話詩組,歌片語,再對各組的創作風格提出不同要求。教師參與各小組創作,交流,把握方向。注意這一環節在課前預習學案中應作練習要求,課堂只是組內交流,合作整理。

【意圖】《詩經》中的詩對學生來說可能比較難理解,因此,如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就成為上好課的關鍵。所以我設計改編詩歌這一環節,既輕鬆地鞏固了上面“讀、譯、析、賞”的所有教學任務,又訓練了學生髮揮想象聯想進行再創作的能力,同時更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一舉兩得。

三演

各小組改編後,由每小組推選出一篇佳作上臺交流。

意圖:這個年齡段的學生,能夠有自己獨立的見解,有朦朧的情感體驗,也樂於展現自我。但主動學習能力差,通過此環節激發保護學習興趣,幫助輕鬆掌握知識,為終生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整個教學過程,我將始終以“我參與,我精彩”的思想引導學生,通過小組評比加分制,評選課堂之星和優勝小組,激勵每個學生的參與熱情。

(三)課堂練習

課堂練習以小組競賽的方式鞏固學生的背誦,實際上通過上面的一讀,二編,三演,大多數學生能背誦全詩了。通過這一環節,意在幫助學生及時鞏固,加深記憶防止遺忘。再次體現詩歌教學“三分詩,七分讀”的特點。並使學生在全班齊背中再次體會詩歌的韻律美,節奏美。

(四)課堂小結

接下來,是課堂小結部分,我請學生用自己的話或課文裡的話說說,學完《靜女》後有什麼收穫,加深學生對《詩經》的學習熱情,再次概括出本文的教學重難點。根據學生的回答,完成板書設計。

(五)作業佈置

本著重視基礎、提高能力、滲透德育的思想,我想設計這樣的作業:

必做:完成改編詩歌環節,形成文字材料,寫作文本上。

選做:查詢資料,製作一張《詩經》資料卡,並給大家推薦一首《詩經》中你喜歡的作品。

六、板書設計

靜女

相俟

相見

hen

相悅

淳樸

真摯

熱烈痴情

淳樸憨厚

男子

靜女

美麗活潑

伶俐俏皮

這個板書設計堅持“提綱挈領,突出重點”的原則,便於學生的理解和掌握。

我的課就說到這裡,不當之處,請評委、老師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