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心理問題到底有多嚴重(上)

來源:才華庫 2.69W

教師心理問題到底有多嚴重(上)

 

中國教育報     2002-06-19     江蘇通州市金北學校 王雲娟 

 

心理問題就如同“感冒”一樣,幾乎人人都會遇到。有資料顯示,目前我國正常人群心理障礙的比例在20%左右。然而,據國家中國小生心理健康教育課題組前不久對遼寧省內168所城鄉中國小的2292名教師所進行的檢測結果,卻表明中國小教師心理障礙發生率竟高達50%! 

教師心理問題教師心理問題 

聚焦教師心理健康“這學期,我不知怎麼了,幹事沒頭緒,遇事急躁,沒有教好學生,心裡很難受,感覺自己是在誤學生,想起這些不如死了算了,因為我始終記得一句話,誤人子弟,殺人父兄……”這是去年7月陝西一位年僅25歲的女教師因患嚴重心理障礙疾病,撇下還不到一歲的兒子服毒自殺前留下的遺書。 

無獨有偶,江蘇鹽城市區一名30多歲的男教師因解答不出學生的提問,也竟然自殺身亡。據其家人事後介紹,這名教師近幾天一直休息不好,頭腦昏漲,心情很不好。 

據業內專家分析,其實,以上兩例走極端的情況,並非個別現象,近年來,中國小教師已經成為心理障礙的高發人群。資料或許是枯燥的,但資料往往又是最能說明問題的: 

--不久前,國家中國小生心理健康教育課題組採用國際公認的SCL-90心理健康量表這一工具,由心理學專業人士對教師實行檢測。檢測表明,69%的被檢測教師自卑心態嚴重,另外,嫉妒情緒明顯、焦慮水平偏高等也是較突出的問題。 

--上海市國小教師心理健康問題的一項調查顯示,教師心理疾患檢出率為48%,與一般群體的“常模”相比,有23.4%的國小教師超出“常模”2個標準差。 

--廣州市天河區在最近舉行的一次心理保健講座上,用心理健康測試量表(SCL-90)對在場教師進行測試,結果顯示:近半數教師的心理健康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調查還顯示,31.51%的教師有輕度心理障礙,12.37%的教師有中度心理障礙,21%的教師已構成心理疾病,69%的教師感到壓力大,嫉妒情緒、焦慮情緒的出現也比較高。調查發現,教師的心理問題症狀主要表現為抑鬱、精神不振、焦慮、過分擔心、有說不出原因的不安感、無法入睡等。 

--杭州市教科所去年上半年對市區30所學校的近2000名教師進行的心理健康狀況調查表明,有13%的教師存在心理問題,76%的教師感到職業壓力很大。其中男教師的壓力大於女教師,畢業班的教師和班主任壓力大於非畢業班和非班主任教師。 

--北京市對500餘名中國小教師的調查更顯示,近60%的教師覺得在工作中煩惱多於歡樂,70%的教師有時忍不住要生氣發火。教師中較普遍地存在著煩躁、憂鬱等不良情緒。 

為教師心理號脈 

心理問題向來就被視為一個神祕的領域,而教師由於其所從事職業的特殊性,其心理問題產生的原因某種意義上顯得更為複雜。 

教育體制改革挑戰教師的心理承受力 研究表明,壓力是影響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近年來,我國的教育體制正進行著全面改革,諸如職稱評定、教師聘任、末位淘汰、按績取酬等等,而改革勢必觸動方方面面的利益。伴隨著這一改革程序,每位教師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有的能適應形勢需要,將壓力轉化為動力。但也應該承認,一些心理本身比較脆弱的教師則往往因壓力過度而導致心理危機。特別是一些在改革中面臨分流和下崗的教師,心中總是充滿了怨氣,總想不通為什麼自己辛苦教書育人半輩子,最後卻落得“這樣一個悲慘的結局”!往往將心頭的無名之火發洩到無辜的學生身上,導致各種各樣施暴行為的發生,甚至會鋌而走險,走上犯罪的道路。 

職業的特殊性決定了教師心理常常超負荷 十年樹木,百年育人,教師肩負人類靈魂工程師的神聖職責,來不得半點馬虎。從社會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教師常常扮演的是為人師表的角色,這種職業的.神聖感在客觀上迫使教師不得不掩蓋自己的喜怒哀樂,同時,社會對教師的期望值也越來越高,而教師本來也是一種普通的人,而不是純粹的機器,我們或許有理由要求他們有超常的業務與道德素質,但不可能要求他們沒有常人的七情六慾、喜怒哀樂,沒有則必然影響心理的生理節律。的確,面對家長的望子成龍、學校的以升學率論英雄以及社會的沉重期望,不少教師往往“載不動許多愁”,如不及時加以有效的疏導,長此以往,勢必會使心理不堪重負。據報載,青島市一名優秀的國小教師,在近20年的教學生涯中,一貫對學生呵護有加,頗受學生、家長的愛戴。然而有一天卻因一學生上課時過於調皮、搗亂而勃然大怒,不能自已,對該學生連拉帶扯,最後竟抓住學生的手在牆上蹭。據業內專家分析,產生這種現象的根本原因,就在於多年累積下來的“心理疲憊素”併發所致!更耐人尋味的是,一位因體罰學生而被學校開除的體育教師,並沒有因失去這份工作而懊喪,反而覺得心裡輕鬆了許多,他說:“我心裡終於可以解脫了,我不用再承受社會給予我那麼大的重壓了,我終於可以為自己而活了!”這就是為什麼“好老師成惡人”的悲劇會一而再、再而三地發生的深層次原因所在。 

從教師工作的特性來看,有專家認為,教師工作實際上是一種應帶有創造性、長期的、緊張的精神勞動。教學活動往往是個體勞動,需要高度的自覺性和積極性,因此易形成孤獨、乖僻和感情抑鬱,往往在自豪中產生自賞、在挫折中產生哀怨,進而會導致心理問題。 

緣於傳統觀念和社會現實之間的衝突 心理學家認為,人們所經受的心理挫折以及缺乏正確的心理調節手段,是產生心理問題的直接原因。教師的心理問題,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是主觀與客觀、理想與現實、個人與社會之間發生摩擦、碰撞和衝突的必然結果。自古以來,中國文人受傳統的儒家思想影響,重義輕利,安貧樂道,耐得住清苦。解放以後,“忠誠黨的教育事業”、“甘願吃苦、無私奉獻”,長期以來成為教師們理想信念和所奉行的職業道德的真實寫照。但改革開放以來,這一情況出現了新的變數。據國家統計局統計,1995年教師平均工資5435元,在16個行業中仍列第13位,顯而易見,我國教師屬於低收入階層。特別是拖欠教師工資尤其是農村教師的工資拖欠現象還非常嚴重,近來,一些城市學校也開始出現了“拖欠”問題,教師情緒因此受到了影響。少數地區還發生社會上的不法分子及不良少年毆打教師甚至殺害教師的事件!另一方面,教師承載了社會、家庭太多的希望和責任。在這種情況下,一些教師的孤獨、無助、窮困、焦慮、自卑乃至絕望的不良心理油然而生!談朋友,女孩一聽是老師,印象就打了折扣。這種反差,往往使得教師的心理壓力幾近承受的底線。 

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健康與教育研究所博士王成全說,“教師這一職業普遍存在待遇偏低、工作繁重、社會地位得不到應有的認可等,都是造成教師心理問題多的主要原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