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秋天》美術教案

來源:才華庫 1.44W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我的秋天》美術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我的秋天》美術教案

《我的秋天》美術教案1

活動目標

1.瞭解秋天的具體特徵,秋天有多彩的樹,開放的菊花和豐收的果實。

2.能夠合理構圖,畫出秋天美麗的景象。

3.感受作品成功帶來的喜悅,增強對秋天的喜愛之情。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彩筆每人一盒,畫紙每人一張,課件《我眼中的秋天》,歌曲《秋》。

經驗準備:觀察來幼兒園路上的風景。

活動過程

一、觀察秋天的美景圖片,瞭解秋天的特徵。

1.播放課件《我眼中的秋天》,出示一張秋天景色的圖片。

2.提問:現在是什麼季節?(秋天)你眼中的秋天是什麼樣子的?

3.播放多彩的樹,開放的菊花和豐收的果實課件,引導幼兒觀察樹,菊花和果實的樣子。

:秋天有多彩的樹,有開放的菊花,還有豐收的果實。

二、交流討論繪畫方法,能夠畫出秋天美麗的景象。

1.出示秋天的作品圖片,引導幼兒觀察秋天是怎樣畫出來的。

2.提問:作品裡秋天美麗的景色都是用什麼樣的線條,形狀畫的。你想畫什麼表現美麗的秋天?(如我想畫秋天的樹,樹上的葉子有綠的、有黃的,有的在空中飛舞,有的在飄灑在地上,樹葉是兩條彎彎的線條連在一起,樹幹長長的,像長方形)

三、自由繪畫,能夠合理構圖,表現秋天的美麗景象。

提示幼兒注意在畫面上表現物體的大小、遠近、遮擋關係,大膽運用色彩指導幼兒豐富畫面內容。

四、作品展示,感受秋天的美麗。

1.幼兒展示作品,分享自己眼中的秋天。

2.提問:你還覺得誰畫的秋天也很美?和自己眼中的秋天不一樣?

3.課後繼續觀察秋天的變化,在美工區畫己最近觀察到的秋天。

:我們的眼中都有一個美麗的秋天,現在秋天才剛剛開始,我們接下來繼續觀察秋天,看看它有什麼變化,發現秋天的美。

《我的秋天》美術教案2

教材分析

此次繪畫活動選自明天出版社《山東省幼兒園教育活動教材》學前班用書下冊,第六單元活動《我的秋天》。因為秋天來到了,景色非常美好,孩子們十分感興趣,也非常需要了解和知道有關秋天方面的知識。同時這一單元的內容在教材中站有了很重要的位置,有許多故事、兒歌、歌曲對這方面的內容進行了介紹,可見秋天內容在下冊教材中是孩子們需要了解和掌握的內容。本次活動是在科學認識秋天的特徵;音樂學習歌曲《秋天來了》;歌曲表演《秋天在哪裡》的基礎上展開的繪畫活動。符合季節變化的需要;符合循序漸進的原則;符合孩子們的心理需要。題目改為《我喜歡的秋天》,更能表達出孩子們盼望秋天熱愛秋天的情感。

幼兒情況分析

我們班是學前班,孩子們各方面的能力相對是比較強的,但在語言表達、動手操作、發現和觀察、對美的創造和表達以及集體創作等能力上還需要加強,所以我決定在我們班開展這次以小組為單位的集體合作繪畫活動《我喜歡的秋天》,不但讓孩子們學到了知識還鍛鍊了孩子們友好合作、團隊精神等多方面的能力。

重點和難點

熟練掌握秋天的特徵,抓住秋天裡有代表性的景色進行繪畫創作,能夠統一構思和意見。在繪畫的過程中鍛鍊小朋友們友好合作、互動交流、積極配合等多種品質和能力。

教學目標

1、讓幼兒在觀察的基礎上,運用所學的繪畫、剪貼等手工技能,合作表現秋天的美麗景色。

2、培養幼兒動手動腦的能力及相互協作的精神。

3、培養幼兒的創新意識及對美的表現力。

4、養成大膽用色、均勻塗色的良好習慣。

5、願意參加美術活動,感受繪畫活動的快樂。

教學準備

教具:課件一份,(內容為秋天裡的各種景色)。MP3動畫歌曲一盤《秋天》

學具:白紙六張、蠟筆、鉛筆、記號筆、皺紋紙、旅遊帽、獎品若干。

活動:孩子們在課前進行觀察秋天和找秋天的活動。

設計

(一)教法

我主要採用是提問法、充實法、討論法、評優法、總結法、動靜結合法。通過提問讓小朋友們說出在課前他們是怎樣進行觀察秋天的活動的,看到和感覺到了那些秋天的特徵。通過充實法孩子們觀看課件豐富視野,補充了認識的不足。通過討論法,孩子們決定本組要進行的繪畫或手工創作內容。通過評優法,鼓勵優勝合作的小組增強集體合作精神和競爭意識。通過簡短總結法,老師說出孩子們的成績和不足,肯定大家合作的精神。最後動靜結合法,不但輕鬆了孩子們的身體,振奮了孩子們的精神,還使本次活動得到了提升。

(二)學法

孩子們課前先要進行觀察秋天特徵的一些活動,這樣有利於豐富思想和回答問題。再讓孩子們在觀看課件,欣賞美麗的秋天景象,豐富和加深對秋天特徵的認識,有助於下一步的繪畫創作。接著孩子們進行討論,在討論的過程中既要進行命題的討論和還要進行分工的討論。孩子們在進行繪畫創作過程中,分成六個組進行集體繪畫,大家要互相配合,共同努力,獻計獻策。最後孩子們一起觀看動畫,邊唱邊跳《秋天在哪裡》,人人心情舒暢、精神愉快。

(三)教學程式

1、提出問題,引發幼兒的興趣。

(1)師:秋天到了,秋姑娘悄悄的飛來了,小朋友你感覺到秋天的來臨了嗎?(出示秋姑娘教具)

(2)師:老師讓小朋友們和爸爸媽媽星期日一起走出家門上大自然中去尋找秋天,誰找到了?給我們大家講一講。

(3)幼兒回答各種各樣的所見所聞。

2、觀看動畫,加深豐富幼兒對秋天特徵的認識和印象。

(1)秋姑娘飛來了,灑落大地一些五顏六色的落葉

(2)秋雨下了,天氣怎麼樣啦。

(3)小鳥飛來了,唧唧喳喳的叫著,他們在商量著什麼?銀杏在隨風輕擺。

(4)拖拉機響了“嘟嘟嘟”,農民伯伯忙著收割了。

3、激發起幼兒興趣然後進行分組討論,確定繪畫創作和手工創作命題。

(1)師:秋天太美了,我們怎樣才能把秋天留下來呢?除了繪畫,還可以怎樣做呢?

(2)幼兒開始進行分組討論怎樣表現,老師及時肯定並進行簡單示範。

4、幼兒開始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創作表現《我喜歡的秋天》。由組長帶領進行如何佈局?畫什麼?做什麼?明確分工,教師巡迴進行指導。

(1)幼兒分成幾組,可進行繪畫《秋姑娘》;手工《菊花》;《銀杏葉兒》;繪畫《小鳥》等的創作。

(2)幼兒進行繪畫,教師進行全班指導和個別指導。

讓孩子們在繪畫和手工創作過程中準確和熟練的表達出自己眼中看到的和心中想象的秋天景色。學會合作繪畫並有統一的構思和意見。

5、進行作品展評,請完成繪畫和手工創作的小朋友代表講述作品的內容和想法。選出最美的秋天景色圖,並進行發獎。

6、教師簡短總結。

小朋友們在這次《我喜歡的秋天》繪畫創作中學會了許多本領,如:學會了觀察、構思、佈局還學會了分工與合作,因為小朋友們想自己小組取得勝利就要依靠集體的力量,只有集體合作速度才能加快、力量才能更大、智慧才能更多,才能取得最後的勝利。

7、動靜結合,增強氣氛。

播放動畫歌曲《秋天》,小朋友們一起進行歌表演,增強課堂的活躍氣氛。

8、活動結束。

小朋友們和老師一起高高興興走出教室,上大自然中去遊戲、去觀察秋天了!

活動反思

教師應充分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積極營造親密和諧的讀書氛圍,適時提供機會,讓學生獲得一種積極的情感體驗,在鼓勵、等待與欣賞中,學會閱讀,使閱讀理解和能力培養有機結合。本課主要是讓學生觀察認識秋天的季節特徵,體驗發現秋天的樂趣,感受大自然的美,從而激發學生觀察、探索大自然的興趣。為此,開課伊始,我巧妙設定懸念,讓學生帶著好奇心從顏色絢麗的樹葉,瞭解秋天的季節特徵,貼近生活,感受秋天。

小百科:秋天,是“春夏秋冬”四季之一。從現代氣象學上劃分,北溫帶的秋季在8月23日(處暑)~11月20日(小雪);南溫帶的秋季在2月19日(北半球雨水)~5月21日(北半球小滿)。在我國,傳統上是以二十四節氣的“立秋”作為秋季的起點,至立冬結束。

《我的秋天》美術教案3

【活動目標】

1。瞭解秋天的具體特徵,秋天有多彩的樹,開放的菊花和豐收的果實。

2。能夠合理構圖,畫出秋天美麗的景象。

3。感受作品成功帶來的喜悅,增強對秋天的喜愛之情。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彩筆每人一盒,畫紙每人一張,課件《我眼中的秋天》,歌曲《秋》。

經驗準備:觀察來幼兒園路上的風景。

【活動過程】

一、觀察秋天的美景圖片,瞭解秋天的特徵。

1.播放課件《我眼中的秋天》,出示一張秋天景色的圖片。

2。提問:現在是什麼季節?(秋天)你眼中的秋天是什麼樣子的?

3。播放多彩的樹,開放的菊花和豐收的果實課件,引導幼兒觀察樹,菊花和果實的樣子。

小結:秋天有多彩的樹,有開放的菊花,還有豐收的果實。

二、交流討論繪畫方法,能夠畫出秋天美麗的景象。

1。出示秋天的作品圖片,引導幼兒觀察秋天是怎樣畫出來的。

2。提問:作品裡秋天美麗的景色都是用什麼樣的線條,形狀畫的。你想畫什麼表現美麗的秋天?(如我想畫秋天的樹,樹上的葉子有綠的、有黃的,有的在空中飛舞,有的在飄灑在地上,樹葉是兩條彎彎的線條連在一起,樹幹長長的,像長方形)

三、自由繪畫,能夠合理構圖,表現秋天的美麗景象。

提示幼兒注意在畫面上表現物體的大小、遠近、遮擋關係,大膽運用色彩指導幼兒豐富畫面內容。

四、作品展示,感受秋天的美麗。

1。幼兒展示作品,分享自己眼中的秋天。

2。提問:你還覺得誰畫的秋天也很美?和自己眼中的秋天不一樣?

3。課後繼續觀察秋天的變化,在美工區畫出自己最近觀察到的秋天。

小結:我們的眼中都有一個美麗的秋天,現在秋天才剛剛開始,我們接下來繼續觀察秋天,看看它有什麼變化,發現秋天的美。

《我的秋天》美術教案4

活動目標

1、關於秋天主題的繪畫作品

2、在用語言描述秋天印象的時候確定自己的作畫主題

3、能獨立完成作業,大膽想象和表現

4、會用它們大膽地進行藝術表現與創造,喜歡裝飾。

5、體驗運用不同方式與同伴合作作畫的樂趣。

活動重點

能夠獨立大膽的表現出秋天的景象

活動準備

1、秋天景象的`圖片

2、紙、繪畫工具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1、教師引出秋天的話題,引起幼兒興趣大家看我的手裡拿的是什麼?(籃子)老師拿的這個籃子裡面放著東西,大家猜猜看會是些什麼東西呢?(稀奇古怪的什麼都有……)哇,有這麼多的東西啊?好吧,那我就請幾位小朋友來我的籃子裡來摸一摸,看看到底是些什麼東西吧!

第一位小朋友,你摸到了什麼呢?大聲的告訴大家(蘋果)好,那你拿出來給大家看看到底是不是蘋果呢?(是)第二位小朋友,你來摸摸還有什麼?(梨)拿出來讓大家看看是不是梨呢,讓大家也確定一下。(是)好,我們再請第三位小朋友來摸一摸這籃子裡還有什麼呢?(橘子)你也拿出來給大家看看。(是橘子)老師籃子裡的東西全部拿出來了,大家知不知道這些水果是在什麼季節成熟的呢?(秋季成熟的)真棒,大家都很聰明!所以我們這節美術課的題目就是"我的秋天"!大家都知道秋季是果子成熟的季節,秋天果園裡的樹上掛滿了紅彤彤、金燦燦的水果,那麼在秋季可以看到成熟的水果(出示果園的圖片)之外,我們還能看到很多的景象,下面老師就給大家看幾張圖片。

⑴教師展示秋天的各種圖片,引起幼兒回憶自己的經驗。

①第一張圖片:大家看這張圖片,有誰能告訴老師在這些圖片中都看到什麼了?(滿地的落葉和行人。黃色的落葉,樹上的葉子逐漸的落地減少)補充:落葉是什麼顏色的呢?(黃色的落葉)②大家看第二張圖片中的行人都穿著什麼樣的衣服?(厚的衣服)我們今天在來上學的路上有沒有發現路面上的落葉呢?

小結:這些圖片中無論是落葉還是行人的穿著都可以證明這是秋季。(秋天的天空中飄落著金黃的落葉,大街上的行人都穿著秋裝,不再是綠油油的參天大樹和短衣袖的行裝。)③大家看第三張圖片大家都認識吧?

幼兒:認識啊,是菊花!

恩,大家的小腦袋裡裝的知識還真是不少哦!

那老師再問你們,在春天夏天裡能不能看到這種菊花呢?(秋菊)幼兒:不能看見,只有到秋天的時候才會有的!(秋菊9~11月開花)恩,看來大家平常都有在觀察周圍的事物啊!

好了,小朋友們我們今天看了這麼多屬於秋天的圖片,那你們自己一定也有了不同的畫面出現在了腦海裡,老師呢也有屬於自己的秋天,我的秋天呢就是老師手裡面的這幾張圖片,大家看,老師把秋天畫了出來,有誰能說一說老師畫的秋天都是什麼景象呢?

幼兒:掛滿果實的果園、落葉……⑵引導幼兒確定自己的主題。

你們最喜歡什麼樣子的秋天呢?(引導幼兒說出自己喜歡秋天的事物,秋天的代表顏色)幼兒:秋天的落葉、豐收的果園、秋天的風、滿山火紅的楓葉……大家有這麼多秋天的景象,真厲害啊!

秋天有這麼多種不同的樣子,那你們就用彩筆把你們心中的秋天畫出來吧!

2、進行自主繪畫,教師進行個別指導。

教師要了解幼兒的主題,幫助幼兒豐富畫面,提示幼兒在繪畫會考慮到色調的問題。

3、展示幼兒作品,並引導幼兒進行評價。

請個別幼兒介紹自己的秋天畫作。

延伸

同學們我們下課之後,就把我們剛才畫好的秋天送給小班的小朋友讓他們看看我們大哥哥大姐姐畫的棒不棒,好不好啊?

教後感教師通過一些關於秋天主題的圖片讓幼兒們瞭解到在秋天中有很多的景象畫面。幼兒能夠根據自己的想象和看圖片能夠獨立的完成關於秋天的主題畫面,而對於秋天的色彩,有一些幼兒可以根據教師的那些圖片可以領悟到秋天的主要色調和場景(秋天的落葉)。在這次的活動過程中我發現了一些想象力豐富的幼兒,她把秋天樹上的黃葉子改編成了小葫蘆,這一想象很大膽。相反的在這次的活動中教師並沒有調動起幼兒的積極性和幼兒的踴躍發言,講課的內容也似乎有些深。我希望在下次的活動中可以彌補本次活動中的不足。

活動反思

在本課的教學之前,我先佈置學生自己去觀察秋天,描繪秋天,歌唱秋天,在教學時,我將詩歌展開一幅幅畫面,把圖文對照起來,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絡起來,並抓住抒情這條線,引導學生朗讀、想象,去感知語言之美。這樣,讓學生能更好地理解詩歌的內容,體會作者對秋天的熱愛和讚美之情了。教學後,我讓學生再蒐集一下古人描寫秋天的詩文,比較古今寫秋的不同,感悟不同時代的語言文字所表現的秋天之美。最後仿照本文的形式寫上一兩小節秋天的詩或寫一篇讚美秋天的小練筆,充分讓學生去表達自己對秋天的熱愛、讚美的情懷。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