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海不死(網友來稿) 教案教學設計

來源:才華庫 2.38W

姜先

死海不死(網友來稿) 教案教學設計

教學目的

一、瞭解本文是一篇介紹知識的說明文,必須對所介紹的內容有正確的依據。

二、學習本文說明方法:舉事例;列資料。

三、學習本文巧妙地運用題目的方法。

教學設想

一、安排一教時。

二、通過預習劃分課文為三大部分,查注詞語的音、義,瞭解有的詞語在說明中的作用。

教學內容和步驟

一、揭示課題,瞭解題目的運用,教讀課文

講述:本文是一篇介紹海洋知識的說明文。題目新穎,海,怎麼有“死”“活”之分?既然是死海,怎麼又是“不死”的呢?對這些疑問,課文的第一部分作了說明。提問:課文的第一、二部分怎樣劃分?明確:第一部分l--4段,第二部分5-6段。指名朗讀第一部分,要求思考這一部分的內容及對題目的分析。朗讀後,提問:“死海”的“死”指什麼?回答,明確:第一段中介紹了死海的位置及得名的原因。說明這個“死”指魚蝦草木的死。用“竟沒有”“甚至”說明這“誰能想到”的奇異現象。提問:“不死”指什麼?回答,明確:指人即使不會游泳,也總是浮在水上,“不”會海“死”。這種奇異現象,課文怎樣形容?回答,明確:“令人驚歎”。提問:為什麼人不會淹死呢?課文引用什麼材料來說明這一點?回答,明確:引用了古羅馬的傳說,奴隸們被投入死海卻安然無恙,說明死海浮力很大,既形象,又神奇。提問:對這一特異現象,課文用哪個詞語來形容?回答,明確:(狄杜)“大驚失色”。

講述:這三段描述死海不死,說明的是表面特徵,。而浮力很大的本質特徵又是什麼呢?課文第四段用一個設問句領起,揭示浮力大的原因是“海水鹹度很高”。接下來引用統計資料作科學說明。提問:列舉各種礦物質的絕對含量,數字怎樣排列?回答,明確:第四段中的三個資料從大到小依次排列。提問;這段末兩行的“這樣”代什麼?回答,明確:代上面的礦物質的絕對含量與鹽類和海水的相對比例這四個資料的作用,而自然得出“無怪乎”人“沉不下去”的結論。小結:第一部分,介紹了死海的特徵。(板書)

講述:第二部分開始用設問句,可見這一部分要說明死海的成因。(板書)指名朗讀第二部分,要求說出死海的成因。朗讀後提問:課文引用古老的傳說,起什麼作用?回答,明確:引用神話,反映遠古時候“死海”的出現,增添了文章的浪漫情趣。提問:第六段用“這當然是神話”承上啟下,再用“其實”~轉,指出死海的成因,到底是什麼?回答,明確:成因:自然界變化的結果:一是地形特點;二是化學成分,礦物質很多;三是物理變化,蒸發。沉澱。

講述:作為一篇介紹知識性的說明文,文章結尾,第三部分簡介死海的變化:現狀和未來。(板書)以引起讀者的重視。指名朗讀,要求思考:結句“死海真的要死了”的“死”指什麼?朗讀後,提問:“死”的含意是什麼?回答,明確:死海真的要死了:這裡的“死”字指死海最終將消失、乾涸。

二、小結

本文運用多種說明方法,把科學知識和神奇的傳說結合起來進行介紹,將知識性、科學性、趣味性融為一體。

1.說明方法(板書)

(一)舉事例。舉例說明分為列舉舉例、典型舉例、類比舉例三類。本文用的是前兩種。

①列舉舉例:舉出較多例子來說明。列舉海水中沒有“魚蝦、水草”;海邊“寸草木生”。

②典型舉例:舉出有代表性的例子來說明。舉“人不會被淹死”的例子。

(二)列資料;第四段四個資料,用的`是確數,說明統計的精確、具體。測量死海的最深處和每年水面下降,用約數。這是根據對死海的認識程度和實際變化而確定的。如對客觀事物的瞭解還未達到精確的程度,應用約數來說明。約數是一種力求近似的估計和推測,也是建立在科學計算和調查的基礎上的。列資料可用分類數、平均數、百分比等,用得好,比文字說明更簡明,更具權威性,更有說服力。

2.本文題目新穎、巧妙,“死”與“不死”看似矛盾,其實是從不同的角度來考慮。先悅“死”,再說“不死”,最後又說“死”,重點是“不死”,與題日呼應。題目既是文章的內容概括,又是文章的結構線索。這種相反相成的寫作方法,值得學習。

二;課內練習、鞏固

l.為加點的字注音,對加“凸”的字注者並解釋

沉澱( )乾涸( )轉瞬( )

不遜( )告誡( )家眷( )

安然無恙好 )(病)執迷不悟( )(堅持)

凸凸

諭告( )(告訴;吩咐)

2.分析下列短語中加“凸”的字,是從什麼角度來考慮的。(可先左右議論後舉手回答, 教師作結)。

“愚公不愚”:前一個“愚”是愚笨的意思,後一個“愚”從愚公移山具有遠見卓識,樸素唯物主義思想,發動眾人有志者事竟成的角度來考慮。

‘孤兒不孤”:前一個“孤”是無父母的意思,後一個“孤”從祖國處處有親人,雖無父母卻不乏照料,前程仍然遠大的角度來考慮。

學習《死海不死》的命題方法,我們可得到啟發,開拓思路,這樣一篇短小的文章往往就可依此為線索構思而成了。課外可用《愚公不愚》《孤兒不孤》或類似形式的題目來練筆。

四、佈置作業

分析下列句子用的是確數還是約數,並指出其語法上的正誤。

1.我整整花了一小時左右才把這道題解出。(“一小時左右”是約數,所以用了“整整”互相矛盾。應去掉‘“整整”二字。)

2.原來生產這臺機器成本要五千元,採用先進工藝製造降低了二千五百元,成本減少一倍。(是“確數”。但數字增加才用倍數,減少不能說幾倍,只能說減少一半。)

3.根據修改後的計劃,生產效率提高,產量要超過原生產定額的百分之三十五。(是“確數”。百分數的運用要特別注意,本句應為“百分之一百三十五”,或去掉“的”字,才無語病。)

4石拱橋能幾十年幾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江河之上。(是“約數”,無語病。)

5.趙州橋大約建於公元605年左右。(是“約數”,但“大約”與“左右”重複,應去掉一詞。)

板書設計

一、課文結構

1.介紹死海的特徵

(一)“死”海:竟沒有魚蝦、水草,甚至連水邊也寸草木生(列舉事例)--誰能想到。

(二)死海不“死”:,人不會被淹死。(典型事例)--令人驚歎。

(三)傳說:奴隸們投入死海,安然無恙--大驚失色。

(四)海水浮力大的原因:“鹹度很高”(列資料)。

2.說明死海的成因

(-)上帝懲罰人,大陸變死海(神話傳說)。

(二)死海成因:地形特點;化學成分;物理變化(列資料)。

3.說明死海的變化

(-)現狀;吸引遊客,治病不遜於溫泉。

(二)未來:死海真的要“死”:消失、乾涸(列資料)。

二、說明方法

1.引用

2.舉事例

3.列資料

作者郵箱: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