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坡度》 閱讀答案

來源:才華庫 5.62K

文學作品閱讀多為主觀題,其題幹不僅能顯示答題的區域,還能顯示答題的方式。要站在命題人所“問”的角度回答問題,問什麼答什麼,使所答規範、充分、到位、準確、有條理。整合時根據答題的方法和語序,一定要確保文通句順。

《幸福的坡度》 閱讀答案

  《幸福的坡度》閱讀原文

我們經常喜歡把自己的感受強加到別人身上,認為自己體會到的也一定是他人體會到的。其實,這在許多時候都有偏差、至少我從那位坐在輪椅上的中年男子身上看到了這一點。

那時.我們警隊正和一所國小搞警民共建活動,國小生們每到週末就要自發地到警隊來打掃衛生,這讓我們感到有些不好意思。幾個領導一商量,也應該為學校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上法制教育課是一個方面,但不夠。後來一個民警說,學校距離馬路挺近的,國小生每天上學放學過馬路,家長都很擔心。於是我們就有了主意,設個助學崗,一來可以保徵學生過馬路時的安全;二來,對那些在學校外搶國小生錢的大孩子也是個警示。

每天護送孩子們過馬路,時間長了,與孩子們的家長也熟識了,基本上能認清哪個小孩子是誰的。其中一個坐著殘疾人手搖車的中年男人引起了我的注意,他的神情有些落寞,只有在見到自己的孩子跑過來時,才豁然一笑。

後來,我知道他的孩子是國小三年級的學生。有一次我問那個孩子,那個坐手搖車的是你爸爸嗎?他點點頭。我說,你爸爸行動不方便,你放學不可以自己回家嗎?

男孩欲言又止的樣子,嘟著嘴道:他就在前邊的福利廠工作呢。

我心裡說,這小孩子,不知大人的難處。

初秋的雨總會在不經意間落下來。那天我們又提前到助學崗上執勤,在樹下,我見到了那位中年男子,披著雨衣,頭露在外面,都淋溼了。見到我後,笑笑,說:“警察同志,麻煩你一件事可以嗎?”

我說:“你儘管說。”

他說:“孩子上學時沒帶雨具,你能幫我把這把傘送給他嗎?你知道,家長不讓過止步線的,不然孩子會生氣。”

我點點頭道:“沒問題。”

轉身時,我想到一個問題,對他說:“孩子這麼大了,你行動又不方便,不用每天來接他了吧。”

男子有些不好意思,但又有些自豪地說:“哪裡是我接他,是他接我了。”

我有些疑惑了。他接著解釋道:“我回家的路上有個大上坡.每次走那裡很費力氣的,孩子上學後,就對我說,爸爸,學校離你的工廠這麼近,每天放學的時候,咱們倆一起走吧,上坡時我推你。這一推就是三年。其實上一年級的時候,他那麼小,又怎麼推得動?可孩子心裡是怕累著爸爸呀。我怎麼勸也勸不住,孩子在後面紅著臉,喘著粗氣地推,我在前面用力地搖著,卻不知不覺中淚流滿面。可你知道,其實我心裡真是幸福極了。

我的心裡一酸,轉過頭去,說:“我去接他了。”

見到那小男孩,我蹲下身說:“今天叔叔和你一起推你爸爸回家,行不行?”

小男孩笑起來,說:“叔叔你開玩笑?”

我說:“警察不說假話,試試叔叔的力氣吧。”

初秋的雨幕裡,一個警察和一個打著鮮黃雨傘的男孩,推著一輛手搖車在爬坡。

那是一個幸福的坡度。

《幸福的坡度》閱讀題

小題1:結合語境,說說文中的劃線詞語“自豪”的表達效果。(2分)

小題2:文章第二自然段提及設助學崗的情況有什麼作用?(2分)

小題3:體悟文中畫橫線語句的內涵,想想“淚流滿面”和“幸福極了”是否矛盾,為什麼?(3分)

小題4:閱讀文中兩處描寫秋雨的句子,說說它們有什麼作用。(2分)

小題5:整體感知全文,連結現實生活,談談你對文題“幸福的坡度”的理解。(2分)

《幸福的'坡度》閱讀答案

小題1:“自豪”的詞典義是因為自己或者與自己有關的集體或個人具有優良品質或取得偉大成就而感到光榮,這裡的語境義是表現了男子因為有兒子幫他推車而感到幸福的心理。

小題1:為後文情節的發展即警察和男孩“推車爬坡”埋下了伏筆、作了鋪墊。

小題1:不矛盾。父親之所以“淚流滿面”,是因為年幼的兒子懂得疼愛爸爸,“紅著臉、喘著粗氣”推車爬坡,這“淚”是感動的“淚”;“幸福極了”也是因父親感受到兒子的愛,內心很滿足。

小題1:不但交代了時令,而且渲染了氣氛,在前後呼應中突出了人物形象。(或答“雨為情節的發展創造環境、渲染氣氛,也為父與子愛的給予和回報構築背景,達到情景交融之效”也可)

小題1:示例:生活中隨處都有“幸福”的風景,哪怕只是—道坡,在那個幸福的坡度上,也有愛和真情流淌

小題1:學生應培養理解詞語在語境中的具體含義的能力,結合上下文,有利於對文章主題的把握。

小題1:觀察語段所在文章的位置來判斷其在文章中結構與內容的作用。此處有推動故事情節,為下文做鋪墊的作用。

小題1:從“淚流滿面”和“幸福極了”兩個角度分別做具體分析,二者分別從年幼的兒子和父親角度來描繪的。

小題1:瞭解環境描寫及常見幾種作用,這裡是渲染了氣氛,突出人物形象的作用。

小題1:只要觀點正確,表述合理,文通句順,書寫認真即可。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