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孫傅傳》閱讀答案及譯文

來源:才華庫 2.14W

孫傅,字伯野,海州人,登進士第,為禮部員外郎。時蔡條為尚書,傅為言天下事,勸其亟有所更,不然必敗。條不能用。遷至中書舍人。宣和末高麗人入貢使者所過調夫治舟騷然煩費傅言素民力以妨農功而於中國無絲毫之益宰相謂其所論同蘇軾奏貶蘄州安置給事中許翰以為傅論議雖偶與軾合,意亦亡他,以職論事而責之過矣,翰亦罷去。靖康元年,召為給事中,進兵部尚書。上章乞復祖宗法度,欽宗問之,傅曰:“祖宗法惠民,熙、豐法惠國,崇、觀法惠奸。”時謂名言。

《宋史·孫傅傳》閱讀答案及譯文

十一月,拜尚書右丞,俄改同知樞密院。金人困都城,傅日夜親當矢石,金兵分四翼噪而前,兵敗退,墜於護龍河,填屍皆滿,城門急閉。是日,金人遂登城。二年正月,欽宗詣金帥營,以傅輔太子留守,仍兼少傅。帝兼旬不返,傅屬貽書請之。及廢立檄至,傅大慟曰:“吾唯知吾君可帝中國爾,苟立異姓,吾當死之。”金人來索太上,帝后、諸王、妃主,傅留太子不遣。

密謀匿之民間,別求狀類宦者二人殺之,並斬十數死囚,持首送之,紿金人曰:“宦者欲竊太子出,都人爭鬥殺之,誤傷太予。因帥兵討定,斬其為亂者以獻。苟不已,則以死繼之。”越五日,無肯承其事者。傅曰:“吾為太子傅,當同生死。金人雖不吾索,吾當與之俱行、求見二者面責之,庶或萬一可濟。”遂從太子出。金守門者曰:“所欲得太子,留守何預?”傅曰:“我宋之大臣,且太子傅也,當死從。”是夕,宿門下;明日,金人召之去。明年二月,死於朔廷。紹興中,贈開府儀同三司,諡曰忠定.(節選自《宋史?孫傅傳》)

4.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宣和末/高麗入貢/使者所過/調夫治舟/騷然煩費/傅言/索民力以妨農功/ 而於中國無絲毫之益/宰相謂其所論同蘇軾/奏貶蘄州安置/

B.宣和末/高麗入貢/使者所過/調夫治舟/騷然煩費/傅言/索民力以妨農功/ 而於中國無絲毫之益/宰相謂其所論/同蘇軾奏/貶蘄州安罝/

C.宣和末/髙麗入貢使者/所過調夫治舟/騷然煩費/傅言/索民力以妨農功/而 於中田無絲毫之益/ 宰相謂其所論/同蘇拭奏/貶蘄州安置/

D.宣和末/髙麗入貢使者/所過調夫治舟/騷然煩費/傅言/索民力以妨農功/而於中國無絲毫之益/宰相謂其所論同蘇軾/奏貶蘄州安罝/

【答案】A

解題思路】文言文斷句一是看句意,一是分析動詞和附近名詞的關係。從句意上看,這句話的意思是:宣和末期,高麗入宋朝進貢,使者所過的地方,調發民夫修整船隻,引起騷動且用度頗多,孫傅說:“濫用民力妨礙農事,而且對於中原之國來說又沒有絲毫的好處。”宰相認為他的言論與蘇軾相同,上奏降貶孫傅把他安置在蘄州。從動詞和名詞的關係來看,動詞“貢、過、謂 ” 的發出者分別是“高麗、使者、宰相”,所以以上動詞應該緊跟著發出動作的主語,中間不可斷開,故可以排除C 、D 。而選項A 、B的不同只在於動詞“奏”的主語是誰,很明顯,“奏”不是孫傅自己發出的,也不是突然冒出的蘇軾發出的`,而是宰相發出的動作,故“奏”不應緊跟名詞“蘇軾”,所以排除B ,正確答案是A 。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