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上的《金剛經》般若

來源:才華庫 2.51W

社會上一般人都很喜歡《金剛經》,因為《金剛經》在學術上佔有極重要的地位,無論高僧大德或是一般社會大眾,都以受持研究《金剛經》為學佛必備的功課。下面是生活上的《金剛經》般若,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離開生活就沒有般若,也沒有空。今日佛教最大的毛病,在把佛教與生活分開。信佛教信了幾十年,但貪、嗔、痴還是非常的重;深入經藏的道理能說一大堆,但對人我是非得失就是不能放下。這個般若,並非一定要關在般若關中才有般若,並非在念《般若波羅蜜多經》時才有般若,般若乃是從吃飯穿衣之中而來,由行住坐臥之中而來,在平常待人接物處世之中就要有般若。

在禪宗,經常有人因參話頭而悟佛法。龍潭崇信參訪天皇道悟禪師,一住就是二十年,但他認為沒有得到一點佛法,於是就去告假離山。

天皇禪師就問他:

“你要到哪裡去呢?”

龍潭回答說:

“我要去參訪佛法。”

“這裡就有佛法了,你還要到哪裡去參訪呢?”

“我來了十幾年都沒聽到你為我開示佛法,這裡怎麼會有佛法呢?”

“哎唷,你可不能打妄語呵!”天皇禪師說:“怎麼說我這裡沒有佛法呢?平常你端茶來,我就接過來喝;你拿飯來,我就接過來吃;你向我合掌問訊,我就向你點頭回禮;這些處處都在告訴你佛法,怎麼說沒有呢?這些就是佛法,就是生活中的般若啊!”

“哦!這就是般若啊!”龍潭說:“讓我想想看。”

天皇禪師說:

“你不能想,想就有分別心,就不是般若了。”

龍潭言下終於大悟了。

所以在生活裡,處處都有佛法,處處都有般若。下面我要向各位介紹佛陀在世時生活中的般若,也就是《金剛經》所說的般若生活。《金剛經》的經文一開始就有般若,經文雲:

“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這是《金剛經》開頭的經文,我相信各位都有念過。一部這麼有名而尊貴的佛經,開頭盡說些佛陀洗足啦,穿衣啦,吃飯啦等等,生活上的瑣碎事情,與金剛般若空性有什麼關係呢?其實,如果一卷《金剛經》你能懂得,光是前面這幾句話你就能悟道,因為這幾句經文把《金剛經》中的般若風光都說盡了。

譬如:著衣持缽,說明持戒波羅蜜;入舍衛大城乞食,說明佈施波羅蜜;於其城中次第乞已,說明忍辱波羅蜜;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是說明精進波羅蜜;敷座而坐,說明禪定波羅蜜。所以,佛陀在日常生活中就配合了六度去實行佛法。佛陀因奉行六度生活才證悟涅槃,和般若相應。因此,我們也應將六度實踐在自己的生活當中。

這段經文,是說明佛陀的般若智慧照耀著大家。“著衣持缽”,是手上放般若光;“入舍衛大城乞食”,說明佛陀從路上經過,每個人都可看到,是身上放光;“於其城中”,是眼中放光;“飯食訖”,是口中放光;“洗足已”,是腳上放光;“敷座而坐”,是通身放光;“爾時世尊”,是說在當時佛陀時時刻刻都在放著般若之光。

我們要把佛法用在生活中,各位有了金剛般若,生活就可改進,等於一個人行走在黑暗的路途上的時候,忽然有了光明,就可以看清前程了。因為般若可以使我們從煩惱中得到解脫,從人我是非中獲得自在。我們平常生活在人我是非、功名富貴之中;如果將般若應用在生活之中,這些事情就不會掛礙在心,生活情況就會大不相同。有一句話說:“平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一樣的平凡生活,有了般若,生活就完全不同了。

有了般若便能照見五蘊皆空,照見五蘊皆空就能度一切苦厄。譬如前幾年有一場轟動世界的足球比賽,在巴西舉行,觀眾有十萬人以上。大家在看球的當時,有個人抽菸不小心,把旁邊觀眾的衣服給燒著了。被燒的人感覺身體熱燙就叫了起來。抽菸的人趕快就說:“對不起,對不起!”那人因為一心在看球,就說: “沒關係,回去再換一件好了。”

但是這位先生的衣服繼續不斷的燃燒而延伸到前排另一觀眾的`頭髮,這位觀眾被燒了就叫起來說,我的頭怎麼這樣熱?這個人趕忙回答說:“對不起,對不起!是我剛才抽菸不小心引起的。”那個頭髮被燒的人因為一心想看球,就說:“沒關係,回去再買一個。”

所以說做人只要專心一意,忘卻自我,所謂用般若照見五蘊(我)皆空,對人我之間就不會過分的計較,對社會大眾就不會爭吵不休。如果能認識空,能得般若智慧,就能看出宇宙一切皆是假相。如能看出世間一切皆是假相,那何處有是非?何處有人我?何處有對待呢?所以般若是要我們遠離分別,遠離對待,如能這樣,那就沒有人我煩惱痛苦了。

昨天講禪,禪不易學;今天講空,空不易懂。明天所要講的非禪亦非空,而是要講“有”。“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極樂世界,有阿彌陀佛,有黃金布地,有寶閣幢幡,有七寶池,有八功德水”,讓我們“寧可起有見如妙高山,不可起空見如芥子許”吧!

拓展閱讀:《金剛經》背誦感悟

末學想在這裡以自己有限的智慧,和大家分享一些修持《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的體會。因為修為有限,有不如法的地方請師兄們留言指教。

背誦金剛經非常有必要!在背誦完楞嚴咒之後,我體會到了背誦經咒的攝心力量和照本子唸的效果大有不同,就以零基礎發願背誦金剛經。我在發願之前幾乎就沒有讀過金剛經,當初為了對治自己的懶惰習氣,於是發了這麼個願。發了這個願就不可妄語,何況自己已經受戒,所以下定決心必須背下來。最初不知道怎樣背,就一段一段往腦子裡灌,就是為了背而背誦。因為背誦的不如法所以夢中得師父開示:背金剛經只管用心去讀,背金剛經不可著相。雖然好長時間才領悟師父的意思,也走了不少彎路,但是真的嚐到了背金剛經的甜頭。為什麼提倡背誦呢?因為背誦時必須心無雜念,並且全神貫注的讀準每一個字,否則你背不下來,所以每一個字都有攝心的力量。背誦有了一定基礎後,你坐在那就是不張嘴,金剛經經文也會像甘露一樣從心裡往外湧。

背誦的時候只是讀誦,心裡沒有背金剛經的我,也不執著我此刻在背金剛經。有時候讀著讀著,這句經文的意思就忽然湧現出來了。明白一句佛法是為了在生活工作中去落實,以無我之心去面對生活。如果讀誦金剛經真正有了智慧,那麼面對別人的誹謗和辱罵,不會火燒功德林的。我的表達能力有限,講了這麼多,其實只是希望能有更多師兄加入到背金剛經隊伍中來。有的師兄可能覺得背誦金剛經很難,其實我覺得並不難,只要肯發心和每天堅持,背下來只是時間問題。背經文就是消業障的過程,背下一段有一段的利益。努力背誦金剛經,功夫卻在經文外。我的記性並不好,有時候背一段要好幾天。我相信以我這樣的記憶力都可以堅持,師兄們如果發心背誦應該比我快的多。有一點感悟也不私藏,所以與大家共享。

莫道金經深奧難,千載難逢莫等閒。一心持誦無數遍,洗淨塵垢心光現。悟佛真理去知見,解悟實相一瞬間。

自性眾生自性度,自性佛道自性成。自性本具如來藏,烏雲散去月自明。

若人領悟金剛經,哪怕只有一四偈。隨緣為人去解說,即幫如來擔家業,遐滿人身佛子行。

勸眾要持金剛經,只為眾生悟真理,不被假相所迷惑。追逐假相求佛法,永遠不懂佛所說。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