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經精要訣

來源:才華庫 1.98W

《內經》給我們確立了中醫學完整的系統的理論體系。這個完整的系統的理論體系。以下是內經精要訣,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筋的問題,在肝。

骨的問題,在腎。

血脈的問題,在心。

肌肉的問題,在脾胃。

面板、毛髮的問題,在肺。

五 髒

1.心:心為神之居、血之主、脈之宗。在五行屬火;生理功能①主血脈;②主神志;心開竅於舌,在體合脈,其華在面,在志為喜,在液為汗。心與小腸相表裡。

2.肺:肺為魄之處、氣之主,在五行屬金;生理功能:①主氣,司呼吸;②主宣發肅降;③通調水道;④朝百脈主治節(淤結);輔心調節氣血執行;肺上通喉嚨,在體合皮、其華在毛,開竅於鼻,在志為憂,在液為涕,肺與大腸相表裡。

3.脾:脾為氣血生化之源、後天之本,藏意,在五行屬土。生理功能:①主運化;②主升清;③主統血;開竅於口,在體合肉,主四肢其華在脣,在志為思,在液為涎;脾與胃相表裡。

4.肝:肝為魂之處,血之藏,筋之宗。在五行屬木,主升主動。生理功能:①主疏洩;②主藏血;開竅於目,在體合筋,其華在爪,在志為怒,在液為淚,肝與膽相表裡。

5.腎為先天之本,藏志,腰為腎之腑,在五行屬水;生理功能:①藏精、主生長髮育與生殖;②主水;③主納氣;在體為骨,主骨生髓,其華在發、開竅於耳及二陰(肛門會陰),在志為恐,在液為唾,腎與膀胱相表裡。

六腑

1.膽:生理功能:貯存和排洩膽汁,膽主決斷。

2.胃:生理功能:受納腐熟水谷,胃以降為和。

3.小腸:生理功能:主受盛和化物,是泌別清濁,“小腸主液”。

4.大腸:生理功能:傳化糟粕,大腸主津。

5.膀胱:生理功能;貯尿和排尿,依賴腎的氣化功能。

6.三焦:生理功能:通行元氣,總司氣機和氣化,為水液執行的道路。

【十二經絡流注】

一日十二個時辰,一個時辰流經一個經脈,首尾相接,如環無端,掌握了自己的 身體,也就掌握了長壽健康的祕訣!

子時:23:00——1:00 膽經: 熟睡!膽需要新陳代謝,人在子時入 眠,膽方能完成代謝。這個時候心臟功能最弱,如果有心臟病人備好救心丸。

丑時:1:00——3:0肝經:深睡眠!此時中肝修復的最佳時間,廢棄的血液需要淘汰,新鮮血液需要產生,在丑時完成。此時必須進入深睡狀態,讓肝臟得到充足能量。如不入睡,肝還在輸出能量支援人的思維和行動,就無法完成新陳代謝。易患肝病。

寅時:3:00——5:00 對應經絡:肺經:大地陰陽從此刻轉化,由陰轉陽。人體此時也進入陽盛陰衰之時。此刻肺經最旺。肝臟把血液提供給肺,通過肺送往全身。些刻人體需要大量呼吸氧氣。肺病哮喘病人在寅時服藥比白天常規服藥效果好。

卯時:5:00——7:00 大腸經 :排便!便前一杯溫水。此刻大腸經旺盛,吸收食物中水分與營養,排出渣滓的過程。

辰時:7:00——9:00 胃經 :勿忘吃早餐!此時不斷分泌胃酸,如果餓久了, 就會有胃潰瘍、胃炎、十二指腸炎、膽囊炎等危險!

巳時:9:00——11:00 :脾經 :喝水!(此時多喝水)脾是消化、吸收、 排洩的總排程。脾是後天之本。補脾:薏米 紅豆 山藥粥。一整天2000ml毫升水約5瓶礦泉水,要持續喝千萬別別喝任何的飲料。

午時:11:00——13:00 心經 :小憩一會兒。心臟推動血液執行,養神,養氣,養筋。能午睡片刻,對於養心大有好處,可使下午乃至晚上精力充沛。※午睡不能超過 30分左右,會奪覺,容易引起晚上失眠。

未時:13:00——15:00 小腸經 :小腸經在未時對人一天的營養進行調整。如小腸有熱,人體就會打咯排氣。故午餐下午1:00之前吃,營養物質都吸收進入人體。

申時:15:00——17:00 膀胱經:排尿!膀胱把水液排出體外。若膀胱有熱可致膀胱咳,即咳而遺尿。膀胱最活躍適合多喝水。要這個時候一定不要憋尿,會得“尿瀦留”。

酉時:17:00——19:00 腎經 :腎臟為生殖之精和五臟六腑 之精。腎為先天之根。”經過申時的人本瀉火排毒,腎在酉時進入貯藏精華的時辰。這是一個男人的時刻。 對於腎功能有問題的人而這個時候按摩腎經效果最為明顯。

戌時:19:00——21:00 心包經 :心包經。此刻創造安然入眠的條件。平和心態。

亥時: 21:00——23:00 三焦經 :睡覺了!此時是人體最大的腑三焦經執行,主持諸氣、疏通水道。亥時三焦通百脈。可休養生息。

拓展閱讀:內經的學術價值

《內經》誕生於兩千年前,它的問世,不僅奠定了中醫學的理論體系,而且數千年來一直是指導中醫臨床實踐和推動中醫學術發展的準繩。歷史已經推演到21世紀,現代醫學的飛躍發展,推動了醫學科學的不斷進步。當前我們重新審視這部古老的經典,它的學術價值又在哪裡呢?

一、奠定了中醫學獨特的理論體系

在世界醫學史上,曾經有過多種傳統醫學,如希臘、羅馬、印度、埃及、阿拉伯等。但是經過漫長的歷史,除中國的傳統醫學得到了延續外,幾乎全部淪為民間醫學,或者出現了斷層現象。而中國的傳統醫學,雖然經歷磨難,卻一枝獨秀,不僅得以延續,而且日益受到世界人民的青睞。這在世界醫學史上是令人深思的。其中原因除了中醫學具有獨特的療效外,就是因為她擁有一整套獨特的、較為完整的理論體系,而《黃帝內經》是中醫理論體系的奠基之作。

在《內經》問世以前的醫學,尚處於較為零星的不成系統的醫療經驗積累的階段,尚無理論可言。至春秋戰國時代,出現了“諸子媛起,百家爭鳴”,樸素的唯物主義哲學發展到戰國時代,出現了道家、儒家、墨家、法家、陰陽家、名家、兵家等學派,這是我國古代歷史上學術思想最為活躍的時期,為醫學理論的形成奠定了思想基礎。

《內經》作者自覺地吸收了當時比較先進的哲學思想,作為理論的支柱,並與醫療經驗進行有機地結合,使之昇華,形成了藏象學說、病因病機學說、診法學說及疾病防治學說,為中醫學奠定了較為完整的理論體系,為中醫學的發展提供了理論依據和指導方法。這也是中醫學術發展歷千年而不衰,而且在世界傳統醫學中獨樹一幟的根本原因。埃及人曾經創造過歎為觀止的醫學成就,但自從公元前332年埃及被馬其頓王亞歷山大大帝征服以後,它的文化和傳統醫學便開始希臘化。此後又隨著羅馬的阿拉伯人的人侵,埃及文化先後融化到基督教文化及匯人伊斯蘭文化圈內,只留下金字塔、木乃伊供人憑弔。

印度傳統醫學也曾經有豐富的內容,約於公元前1500年,受到雅利安人人侵後,也遭到了毀滅。

古希臘―羅馬的醫學曾經隨著它的國家的繁榮而盛極一時,後來由於內部原因導致外敵人侵,文化先後中斷,而它的傳統醫學在近代西醫學發展之後,遭到遺棄和散佚,它和阿拉伯醫學幾乎全部被取代了。

中醫學之所以得以延續至今,真正的魅力在於二:一是它的醫療實用價值,中醫學對中華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二是它有著一套至今魅力不減的理論體系的指導,這些理論的學術價值仍然不可低估。自《內經》之後,中醫學術雖然代有發展、流派紛呈,醫學著作汗牛充棟,然而追溯這些學說、流派、著作的淵源,無一不是導源於《內經》。

二、確立了“天地人三才”醫學模式

《內經》認為,人是自然界的產物,人的生命現象是自然現象的一部分,強調人與自然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它們遵循著同一自然規律。

《內經》說:“天地合氣,命之曰人。”自然界充滿氣,氣又可分為陰氣和陽氣,陰氣(即地氣)與陽氣(即天氣)的結合和互動作用形成了人體。《內經》以“氣”為中介將人與天地聯絡起來,並提出“人與天地相應”的觀點,自然環境的變化與人體生理病理的變化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於是,將人體放在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這些大背景下來考察生命的運動規律。所謂天地人“三才”是一個統一的整體,彼此不可分割。因此,《內經》要求每一個醫生應該“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天文、地理,概指自然環境種種影響因素;“人事”,泛指社會人際之事,大而至於社會政治、經濟、文化、民風習俗等,小而至於病人的政治、經濟地位,家境遭遇及個人經歷等,這些內容均與人體心身健康有著密切的關係。天地人“三才”醫學模式貫穿於整個中醫學理論體系之中,指導人們認識人體生理病理及診治疾病和預防保健等醫療實踐活動

基於上述思路,《內經》關於健康的定義可以歸納為:①軀體無異常變化,所謂“平人者不病也,';②內部機能和諧,“形與神俱”;③對外界環境適應,“順四時而適寒暑,和喜怒而安居處”。簡單地說,健康就是和諧,形神和諧,人與環境的和諧。人們的醫療實踐活動就是為了調整和維護這種和諧。這與WHO關於健康的含義不謀而合。三才醫學模式告誡醫生不僅要注意患者的“病”,更要注意生病的“人”,知道誰生了病,有時比了解生了什麼病更為重要。疾病不過是致病因素作用於機體的一種反應,不同個體對疾病的反應是不同的,個體總是按照自身體質氣質的反應和檢驗呈現出種種臨床症狀。《內經》特別重視體質氣質理論的原因蓋出於此。

令人驚奇的是,《內經》三才醫學模式與近年醫學界提出的“社會一心理一生物醫學模式”的基本觀點是相通的。這表現在兩者都不把“人”作為一個超然獨立的實體,而是看作自然社會環境中的一員。因此,認識健康與疾病,不僅著眼於個體,更著眼於人與自然社會環境的相互聯絡。其次,兩者都注意到精神心理因素在個體健康與疾病中所起的作用,強調社會心理因素的重要性,這就使得人們對於健康和疾病的認識及處理,不至於陷人單純生物因素的死衚衕。這對於推動中醫學術發展和提高診治疾病、預防疾病的效果,具有深遠的指導意義。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