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理論在創新作文教學中的運用的論文

來源:才華庫 9.15K

所謂“模糊”,指的是客觀事物(包括人們的思維與語言)的不穩定、不確定、不清晰。通常,人們的認知就有一定的模糊性。學生的學習亦然。學生的學習物件,既有精確的一面,也有模糊的一面。在一定的條件下,學生能夠大致地把握住學習的物件,如果他們學會對材料的“模糊處理”,就能夠更加快速而有效地抓住事物的本質,從整體上、巨集觀上認識事物。

模糊理論在創新作文教學中的運用的論文

從創新作文教學的特點來說,作文字身就是一種模糊集合,充滿著大量反映事物的模糊性語言。如果教師利用模糊語言在作文中的功能去引導學生作文,不失為提高學生作文水平的一種卓有成效的途徑。

幾年來,筆者借鑑模糊理論改進作文教法,指導作文學法,在調動學生作文興趣、開發學生創新思維與加快學生學習節奏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果。

講述模糊語言的功能調動學生作文的興趣

在作文教學中,經常利用閱讀教學的範文課,或者作文知識專題課,向學生講述模糊語言在作文中的功能,可以大大調動學生作文的興趣。

一、描寫人物肖像方面

《林教頭風雪山神廟》中,李小二向林沖介紹“東京來的尷尬人”,作者是這樣描寫的:“五短身材,白淨面皮,沒甚髭鬚,約三十餘歲。”句中“五短”、“白淨”、“沒甚”與“約”、“餘”,都是一種模糊語言。我先讓學生試把這些模糊詞改寫為精確語言,精確到最大限度。一位學生這樣寫道:

身高5尺1寸5分,腰圍2尺2寸5分,體重119斤12兩5錢。臉皮白得像雪一般。嘴上面的鬍子有69根,下面的須有92根。年紀34歲1個月零8天。

這段文字夠精確的了。但這些精確語言,並未能起到模糊語言所起的作用。因為,人在外貌上的差異是不能從體重幾兩幾錢之差或者幾月幾天之異去區別的。假設李小二用改寫的文字去向林沖介紹,可以肯定,林沖是不可能一下子判斷出那人是誰的。而原著那段文字,卻使林沖一聽便不假思索地脫口而出:“這正是陸虞侯……”作者在描寫人物肖像時,只抓住人物的基本特徵,用模糊語言作了大體的勾勒,通過李小二之口說出來,反而起到了準確的表達作用。

抓住這個範例,我再讓學生在課後去從報刊上找一找徵婚廣告,從熒屏上或街頭牆上看一看尋人啟事或者通緝令之類對人物外貌的介紹,特別是從文學作品中去欣賞作家對人物肖像的模糊描寫。這樣,大大地誘發了學生的興趣。

二、表現人物性格方面

《祝福》中,祥林嫂問“我”:“一個人死了之後,究竟有沒有魂靈?”“我”先是答“也許有罷”,接著說“然而也未必”,繼而講“究竟有沒有魂靈,我也說不清”,也都是一種模糊語言。既未肯定有,也未肯定無。這就恰好地表現“我”同情祥林嫂的疾苦的一種善良的性格。因為“我”考慮到,祥林嫂此時的心情是極其痛苦的:“希望其有,又希望其無”。“我”也明明知道,不管回答“有”還是“無”,都不能解除她的痛苦,為了“不增添末路的人的苦惱”,才藉助模糊語言作了上述前後自相矛盾的回答。這種回答,正是人物矛盾心理的真情流露,也是人物性格的合格表現。

諸如此類能夠表現人物性格的模糊語言,課內外的文學作品中不勝列舉。引導學生認真地在閱讀中去發現與欣賞,他們對作文的興趣也就油然而生了。

三、刻畫人物心理方面

《狂人日記》中,作者敘寫何醫生給狂人看病,對狂人說:“靜靜地養幾天,就好了。”然後對狂人的大哥說:“趕緊吃。”本來,這兩句話的語義是明確的,“養”是養病,“吃”是吃藥;但狂人卻理解為,“養”是要他養肥身體,以便供他們吃,“吃”是大哥和何醫生要合夥吃他。作者故意創造這種模糊的語義,形象地刻畫了狂病者的心理狀態,旨在揭露封建制度與孔孟之道“吃人”的本質。

在一次“怎樣刻畫人物心理活動”的作文知識專題課中,我以此為例,指導學生利用模糊語言去刻畫人物心理活動,不僅萌發了學生作文的興趣,而且使學生在習作中有著超水平的發揮。

四、推動情節發展方面

《阿Q正傳》中,有兩段阿Q受審的對話。第一段,光頭的老頭子要阿Q從實招來,阿Q斷斷續續地說:“我本來要……來投……”投什麼呢?阿Q本意是說投革命黨,但作者故意讓阿Q不說下去,造成語義的模糊性,以致老頭子認為他是說要來投案自首,便問他:“為什麼不來呢?”阿Q回答說:“假洋鬼子不准我!”老頭子火了,斥責他:“胡說!”這就是用模糊語言推動審問情節的發展。第二段,老頭子問阿Q:“你還有什麼話說麼?”這句話的本意是問阿Q是否要申訴或辯解,可是阿Q理解為一般的說話,便說:“沒有。”結果,老頭子據此判定他的罪行,送他上了斷頭臺。這同樣是用語義的模糊性造成阿Q在答非所問的情況下被判死刑,使故事情節得到發展。

據此,我讓學寫一則生活中的小故事,仿寫一段對話,試用模糊語言造成語言的歧義,以推動故事情節戲劇性地發展,激發了學生作文的興趣。仿寫效果甚為良好。

五、描摹自然景物方面

《綠》中,作者對梅雨潭有一段極為精彩的描寫,作者用了一連串生動而形象的比喻,從不同的角度形容梅雨潭的綠;又用比較法突出梅雨潭的綠明暗適度、濃淡相宜,真是綠得恰到好處,把作者傾慕、歡愉、神往的感情融會於一片綠色之中,其筆調是熱烈而明快的。尤其值得欣賞的是,作者用了一系列如“離合”、“彷彿”、“宛然”、“似乎”、“大約”等模糊詞,把一幅既有奇異、可愛、溼潤、柔和的醉人的美感,又有撲朔迷離、神奇朦朧的`美感的梅雨潭圖景,生動地呈現在讀者面前。

課後,我組織學生舉行一次秋遊。讓學生仿用明快熱烈的筆觸,描摹新時期的秀水青山,同時學習藉助模糊語言點染出富有朦朧美感的湖光山色,取得喜人的收穫。

六、構築作品意境方面

《江南逢李龜年》中,“落花時節又逢君”一句,給讀者提供了一個模糊資訊,抓住“落花時節”這個資訊,去展開想象,可以推想出作者在詩中所構築的情境:李龜年當年出入達官貴人府中,表現出驚人的歌唱技藝;後來在兵荒馬亂中逃離長安,流落江南,飽經滄桑;當初,杜甫於李龜年在京城交往,多次聽過他的歌唱,並給他贈詩;現在,兩人又在潭州偶然相遇,故友重逢,即興賦詩;等等。在另一次作文知識專題課中,我以《詩歌的模糊美》為題,援引這首詩的意境後,列舉了諸如“黃河之水天上來”、“白髮三千丈”等詩句,讓學生用審美體驗的方式模糊地對待它們的模糊美意象,以求真切而清晰地感受到作品所構成的意境美,也引起學生對詩歌習作的極大興趣。

運用模糊理論改進教法開發學生作文創新思維

調動學生作文興趣之後,教師必須運用模糊理論改進教法,去開發學生的新思維。我是這樣做的:

一、提供模糊資訊,活躍學生想象。

模糊理論告訴我們,人們大腦中的概念大都是模糊概念。根據這些概念,人們完全有能力對事物做出想象、推理,並且有效地傳遞乃至加工各種複雜的資訊,進一步認識事物並做出判斷。在作文教學中,我據此而經常給學生提供模糊資訊,讓學生在作文中活躍想象。比如,從報紙上發表的新聞通訊中,提供一個素材,要他們寫出幾個不同的開頭,或者幾個不同的結尾;中間的敘寫,也要有不同的佈局謀篇,或者選取不同的詳略側重面;等等。又如,教了《項鍊》後,我向學生提供兩個模糊資訊:①佛來思節夫人告訴路瓦栽夫人那條借給她的項鍊是贗品後,主動把賠償的項鍊歸還了她;②佛來思節夫人雖然告訴路瓦栽夫人那條借給她的項鍊是贗品,卻不願意把賠償的項鍊歸還她。然後要學生根據這兩個資訊,分別寫出續篇。文題一經提出,引起學生強烈反響,立即懷著極大的興趣與激情,投入具有高度想象力的創作活動之中。寫出的續篇,形形色色,異彩紛呈。

二、設計求知方程,開拓學生思路。

模糊理論啟示我們:“欲求精確,必須嚴格;欲求嚴格,必須複雜,而當複雜性增大到一定限度時,複雜性與精確性就會互相排斥。”這是模糊理論的一大特徵,即不相容原理。也就是說,精確性與複雜性是不相容的。從作文教學的角度來說,教師給學生設計的作文求知方程愈複雜、愈模糊,學生所獲得的結論就會愈精確、愈清晰。

中學生作文,最怕寫議論文。其主要癥結之一便是打不開思路。葉聖陶說:“作者思有路,遵路識斯真。”指導學生寫議論文,在為他們設計求知方程時,便要在開拓其作文思路方面下功夫。比如,教《失街亭》時,我提出一問:“丟失街亭,罪責誰負?”學生爭論,個執己見:或曰罪在馬謖,狂妄自大,理該受斬;或曰責在孔明,知人不明,誤了大事;或曰馬謖有罪,孔明有責,應該各打五十大板。我認為這正是藉助不相容原理開拓學生作文思路之良機,便在此基礎上設計學生求解方程,讓他們分別從馬謖、孔明、趙雲、王平四個人物的行為表現,取其一點,抽象出一個議論觀點,擬好一篇小評論的論題。結果,湧現出不少較好的文題。寫馬謖的有《狂妄自大,咎由自取》、《一個教條主義者的典型》、《豈能只看一時一事》、《馬謖功過辨》、《我為馬謖伸冤叫屈》;寫孔明的有《好一個臨危不亂的大將風度》、《執法如山贊》、《智者千慮,必有一失》、《知人不明,罪責難逃》《殺一將而辭己咎不可取》;寫趙雲的有《正確對待表揚與獎賞》、《可貴的先憂後樂精神》;寫王平的有《應該有這股子進諫的勇氣》、《諫而未果,等於不諫》;等等。再把這些論題反饋到學生中去,互相啟發,進一步開拓了大家的思路,使這次議論文習作取得了可喜的效果。

三、完善智慧網路,發展學生思維。

模糊理論還提示我們:“現實生活中面臨的大量決策問題,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模糊性,而取大小原則──即利取最大,害取最小──是模糊決策方法的靈魂。”在作文教學的過程中,我們經常構思出這樣那樣的教改實驗方案,哪種方案是上策呢?根據模糊理論的方法,取其利最大而害最小的便是最佳方案。

那麼,什麼是作文教學的利最大而害最小的最佳方案呢?概括起來說,就是完善學生智慧網路,發展學生作文思維。就整個語文教學而言,是編織一個“15字經”的智慧網路,即:字、詞、句、段、篇,語、修、邏、文、書,聽、說、讀、寫、思。就作文教學而言,便是編織一個“8字經”的智慧網路,即:審(題)、立(意)、選(材)、組(材)、遣(詞)、造(句)、布(局)、謀(篇)。

怎樣完善智慧網路,發展學生作文思維呢?不同文體又有不同的實驗方案。以高中第一冊第二單元為例,這是一組複雜記敘文。首先,在閱讀教學中,我讓學生明確複雜記敘文一般的基本要求。其次,根據本單元四篇課文各自的特色分別確定其教學重點。再次,讓學生就所學知識的綜合運用,去獨立分析一篇課外讀物。最後,讓學生投入複雜記敘文的作文:一是以《一個農民企業家的成長》為題書面作文,要求選取一些有意義的小事去表現人物,綜合運用各種人物描寫,並學習運用敘、描、抒、議相結合的表達方法;一是以《非典無情人有情》為題口頭作文,要求用耳聞目睹的事實,較有條理地講述在抗非典中一個比較複雜的事件。

運用模糊理論指導學法加快學生作文學習節奏

在學生的作文知識領域裡,已經形成一個比較完整的智慧網路,但有一些學生的作文能力仍然不見明顯的提高,究其原因,大抵是教師教法的改進與對學生學法的指導未能取得和諧統一的結果。為此,我運用模糊理論求索出一些作文學法的途徑,加快了學生作文學習的節奏。

一是語言感受法。

這是通常所說的“語感訓練”。“語感”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夏丐尊先生曾對此作過生動而深刻的描述:

在語感敏銳的人的心裡,“赤”不但只解作紅色,“夜”不但只解作“晝”的反對吧。“田園”不但只解作種菜的地方,“春雨”不但只解作春天的雨吧。見了“新綠”二字,就會感到希望煥然而造化之工,少年氣概等等說不盡的情趣。見了“落葉”二字,就會感到無常、寂寥等等說不盡的詩味吧。真的生活在此,真的文學在此。

本乎此,我讓學生在讀寫過程中進行多種多樣的語感訓練,諸如選詞填空、聯絡語境釋詞義、對比分析解詞義;調整句序、察句式、辨語氣、聯絡語境釋句意、對比分析解句意;體會文句的修辭義、暗示義、言外之意;體會整段語意、想象整體意境、抄摘精彩語句;等等。從而形成一個語感訓練的序列,循序漸進地提高他們的語感能力。

二是入境探勝法。

所謂“入境”,就是讓學生進入語言蘊含的意境。葉聖陶說過:“作者胸有境,入境始於親。”《荷塘月色》中有這樣一句:“葉子和花彷彿在牛乳中洗過一般,又像籠著輕紗的夢。”一個“籠”字,把“葉子和花”與“夢”之間作了極為出色的溝通,寫絕了月色下的“葉子和花”的空靈。如果學生能充分地品味這個“籠”的運用,就能進入句子中所想象與比喻的情境,從而領悟“籠”字傳神的妙用。試把“籠”改為“籠罩”,就失去一種空鬆、朦朧的立體感,失去一種輕柔、縹緲的夢幻感,亦即失去一種夢幻美感。

所謂“探勝”就是探索形成這種語言情境中帶規律性的語言原因。正如葉聖陶所說“貴能令反三,觸處自引申。”《百合花》中有這樣一句:“兩人悶坐了一會,他開始抬頭看看天,可掉過頭來掃了我一眼。”這一個“掃”字,是一種微妙有趣的眼神描寫。原來,小通訊員面對坐下不走的女文工團員,心裡一直想著前方的打仗,急著要趕到包紮所去,他又不習慣於與女性交往,既不敢正面看她,更不敢與她說話,只好壯著膽子,用目光極快地接觸一下,又馬上極快地移開。“掃”便把這種情境十分傳神地描寫了出來。

如果學生在作文學習中能聯絡語境去揣摩、領悟,是不難從上述二例中獲得煉字煉句之功力的。誠然,這種方法也帶有一定的模糊性,有時學生在理解上也似乎會模糊些,但是,只要他們掌握了它,就能從模糊中學得更精確、更細微。

三是緣景設畫法。

古人有所謂“詩為無形畫,畫乃有形詩”。美學家宗白華當年就曾在《蒙娜麗莎》前默默領略了一個小時,口裡不斷念著“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詩句,覺得詩的精神啟發了畫的意態,畫給予詩以具體形象,詩畫交輝,意境豐美。南開中學的李浦教《風景談》,就讓學生在預習中根據課文所描繪的不同風景的內容、意境,認真思考、想象、構思,把風景畫出來;課堂上,又讓學生在黑板上畫出多種畫面,並說出各自的構思過程。在作文教學中,如果帶來學生走向自然,緣景設畫,回來再緣畫作文,肯定會取得圓滿的成果。當然,作畫的目的並不在於要學生能畫出高質量的畫,而在於激發學生對作文意境的頓悟,達到對模糊美集合的整體把握,加速作文學習的節奏。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