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清明節隨筆

來源:才華庫 1.02W

清明這兩個字,與淋溼了人們的細雨有關,每一滴都敲打著他們的心,從那裡發出一陣陣鄉愁的聲音。為大家分享了清明節散文隨筆,一起來看看吧!

關於清明節隨筆

清明節隨筆1

母親,今天是清明節了。每到這個日子,我的心中就充滿了對您的思念,思緒悠長,眼中的淚水始終在迴旋……

二十年了,我時時刻刻都在思念您呀!可只有在每年的今天我才能跪在您的墳前,盡情地哭啊,讓思念隨淚水流淌!

母親啊,您還能和我們說說話嗎?我們兄妹幾個多想再聽聽你那溫柔的話語呀!你還能睜開你期盼的眼睛看看我們嗎?我們已經長大了,你不用再牽掛我們了;你還記得嗎,送你走的那天你的孫子還不懂事兒,但也跟在我們後面,給你磕頭、作揖儼然大人的模樣。

現在,孫子孫女已經大學畢業,也都在各自的崗位上,實現了您生前的願望!您走後,老父親孤苦一人守住了和您的那段情,直到現在。老父親蒼老了許多,他時常獨酌孤飲,把那份思念藏在醉意裡;您在天堂放心吧,我們會照顧好他的,就像小時候你照顧我們一樣。

母親啊,清明瞭,你看,你這裡成了花的海洋。你看那飛舞的蝴蝶,在給你跳舞呢;那美麗的花是不是你掛滿慈祥的臉龐;這裡起了和煦的風,吹在您的墳上,也吹在我們臉上,是你在和我們說話嗎?如果有啥話你就說吧,我們像從前那樣拉拉家常,我們在聽呢。母親,我們就在你的身旁。

母親呀,春天到了,和你離開我們的日子差不幾天了。你還記得嗎,你離開我們的那天我們哭斷肝腸。我們送你來這裡的那天,家裡搭了很大的靈堂,幾乎全村的老少爺們都來給你送行,都表情哀傷地送來了花圈,那天你周圍也是花的海洋。他們說,你走了,咱村裡又少了一個勤勞的人,還有那份難忘的善良。

母親啊,你看,這裡依然是您喜歡的樣子,小麥返青了,油菜花遍野開放。我跪在您的面前向您懺悔,二十年前的那個夜晚,我無力挽回你的生命。你牽著我和老父親的手,離開了那個你曾經操勞的破舊的土房,可你臨走時沒有留下一句話只有長長的留戀和滿懷的牽掛。

這裡百花已經次第開放,為您搭建了美麗的花園,還有迎春的鳥兒,帶著我們的思念盤旋在你墳上,冬去春來,您說,好聽嗎?這花的芬芳、鳥的吟唱。母親,寒來暑往,你別忘了加衣裳!

母親呀,思念如渴,牽掛流長。想您的時候,我的心疼得厲害,可我無法躲避。你知道嗎,你走後沒幾天,我和弟弟坐在咱那個老屋裡,不約而同、異口同聲地哭了,並且聲音很響,還引來了好多鄰居和街坊;你那慈祥的笑容和和藹可親的臉龐,時常在我的腦海裡像電影一樣播放,我常常帶著對你的思念進入夢鄉。

母親呀,咱們家已經變了摸樣。你瞧,咱家那冬不擋寒,夏不庇廕的老屋,已變成漂亮的瓦房。可惜,再也看不見白髮如銀的您,看燦爛的太陽和皎潔的月亮,更沒有我朝朝暮暮地陪在你身旁。你還記得嗎,你做的酸辣湯至今還帶著你的那份慈祥在飄香。

母親,清明瞭,你還記得嗎,這裡是咱的責任田,曾經是你春耕秋收的地方。我們又彷彿看到了你辛勤勞作的身影和你的柔韌和堅強,我們兄妹幾個來看您了,還帶來了你生前沒用過的`東西;這裡鮮花如海洋,那些您耕耘過的田野,已經在春風春雨的滋潤下充滿了豐收的希望。

我們家的泥濘小路也比你來時平整寬敞,但依然還是那樣安詳的躺在村旁,你再也不用揹著我們蹣跚在上學的路上。

母親呀,我們都很好,一如小時候的模樣。只是無情的年輪刻畫出了歲月的滄桑,還掛著成熟、思考、善良,就像你生前的摸樣;我們都在城裡安了家,買了房,我把老父親也接來了,可惜,我們沒有做到把你老有所養你卻去了遙遠的天堂。

母親呀,我們跪在這裡,你不會感到孤單淒涼。小麥返青了,鮮花依然燦爛金黃;這裡和從前一樣車來人往,還有你的婆婆也來給你做伴了,你要好好地孝敬奶奶,就像你生前那樣。我們跪在這裡依然感受到您的愛像花兒一樣芬芳。我們深切的想念您。即使念你一生也不嫌思念悠長。

母親呀,我們兄妹幾個用髮絲蘸著血和淚給你寫了一封信,你看那素箋上還留有發黃的淚痕和血染的詩行;放在你的墳上,可這封信我們永遠也寫不完,因為你的恩情太濃,我們思念太長……

清明節隨筆2

不自主的便想起那句杜牧醺醺然時呷出的名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被雨水與酒水稀釋的哀傷,淡而清,便如那清晨青石板小路上掃出的花痕,還得是昨夜微雨時簌簌而下的杏花留下的。這是清明。

為何年年的這時,都在綴著小雨呢,天上哪兒來那麼多溪流呢?昔年外公笑得和藹,對我念叨著:“這介子推的忠義還真不是咱一般人能比的,老天爺都哭了好幾千年,看,還停不下來吶。”這話外公也是年年都要說的,繼而又撫撫我的額頭,“妞妞也要像他學學,忠義二字可得給我記住了。”我那時那麼小,哪懂得什麼忠義呢?便是現在,也只曉得掃掃墓念念早已不在世的祖先。我只會托腮,在一片煙雨朦朧中,想著那些個衣袂飄飄的年代,那位被後人崇仰的介公曾如何在年年的四月摘茶品茶,笑得儒雅風流。可這些都不過是孩童的胡思亂想,後來才知道,介子推是生在春秋時期的山西人,一路陪重耳流亡,功成後又退隱綿山,怎會採茶呢?身份時間形象全不對呀!活脫脫一位人民好公僕被我弄成了戲文裡的翩翩少年郎,真是罪過罪過。

再大一點兒,清明便不是那個想來想去的時節了,我想,或許是我變得匆忙了,或許是外公的精神變得不濟了。那些兒時的詩情畫意在雨中淡得唯有絲絲縷縷,不細聽細聞細瞅真是難覺察到。腦子總是亂哄哄的,裝滿了定理公式,天文地理,懵懂情愫,早沒了絲絲縷縷的空位了。但我總覺得我那不是忙,而是怕。誠然,我是怕懷舊的,所以才故意去忽略清明,忽略她的雨絲和清涼,還有最重要的無端感傷。

小樓一夜聽風雨,這種時節,誰敢懷舊呢?原是歡喜的往事,此時此景回憶起來,都如張了青荇般撓得人心直蕩,酸酸楚楚的。不敢懷故友啦,因為斯人已不知在何方,不知那裡是否也在漾著雨,連“天涯共此時”的機洽都沒了。不敢懷故事啦,因為斯事已不來夢裡多年,若此時懷念,頗有“近鄉情更怯”的意味,與其默默為之流淚不如讓美好留在曾經。不敢懷那歷朝歷代的古人古史啦,因為正如王羲之筆下的蘭亭序,今人懷古,卻不知百年後又是誰在懷念早已無知無覺的我們呢?

那便不懷舊了吧,這清明於我,既無臆想,也無感傷,豈不正好?可不免還是要吟誦幾句,寫下幾句,可見中國人骨子裡便是詩情畫意的,多悲春傷秋的。簾外花開了不少,在水汽中溶溶的一團團,模糊不清的紅與綠,可見清明感傷的不僅是人,連花呀草呀也跟著惆悵了。

因而我這傷情,也便有了根由和慰藉,是不?

清明節隨筆3

清明左右,綿綿細雨,如絲如弦。彷彿是一帷珠簾,輕輕撩開朦朧的煙塵,雨紛紛,欲斷魂,牧童信手一指,酒香深處,雨巷盡頭,竟有桃花酒,杏花村。

興許千年前清明時節的江南,蘆葦盪漾著微雨的清香,曼柳輕拂著春雨的柔情,下雨了,撐一柄油紙傘,或許會邂逅被春意醉倒的詩人,似痴似癲地望著那雙飛燕,數著那幾縷炊煙,或許也會有孩子推開窗子,好奇地望著這淅淅瀝瀝的雨,想像著自己做的風箏在那油菜地裡飛舞。遠處傳來悠揚的笛聲,驚起了滿城風絮,撩撥了一川菸草,醞釀著梅子黃時雨。

舔舔舐舐那冷雨,是否能體味東坡那“一蓑煙雨任平生”的灑脫?是否能品嚐陸游那“細雨騎驢入劍門”的苦澀?是否能感悟杜牧那“多少樓臺煙雨中”的朦朧與辛辣?清明的雨,是一場文化的苦旅,有時一場雨一座屋簷,就是一方故土甚至一個朝代。中國人所講究的意境之美,在華盛頓漢白玉建築擁簇的草坪中,在倫敦車水馬龍的街道上,在法國香榭麗舍大街華麗的噴泉邊,或是在羅馬肅穆嚴謹的萬神殿前,都無法尋覓“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或是“長橋臥波,未云何龍?複道行空,不霽何虹”的美感。這是文化帶給中國人獨特的審美,更是當我們遠離故鄉時,所切骨思念的事物。

王蒙先生曾經說:在自己的國家,自己的城市和鄉村,連每一陣風每一片紙每一縷炊煙和每一聲細微的耳語,都是抓得著、碰得痛、壓得沉、硌得硬,都是有稜角、有重量、有來路和去向、有溫度。正是這樣一種文化的氛圍讓人們存在得有方向,行走得有底氣。一場雨承載著千年的文化,嘀嗒在石瓦間,沉吟在刀劍上,圈點著西湖水,串連著蓑衣線。從小的時候,每個人就會背誦《靜夜思》,即便根本不懂鄉思為何物;也都會唱幾句京歌,即便對京戲一知半解;男孩子心裡的英雄是齊天大聖或關公趙雲,女孩子有時會望著月亮想像著嫦娥和玉兔那冰清無暇的廣寒宮的樣子。中國的文化從我們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已經在我們的心裡紮根,生芽。

正如一個人一樣,無論歲月如何侵蝕,生活如何磨難,風度依然,風格永存,寵辱無驚,自然讓人心生敬意。在我們奔走呼號忙於修建一座現代化的國家大劇院時,倫敦則忙於修建莎士比亞劇場,保護她的古老與傳統。當我們追隨著都教授匹諾曹的時候,韓國卻將端午祭申請了非物質文化遺產。也許放棄纏足剪掉辮子是一個無比進步的舉動,但是否意味著我們要為了高樓毀了故宮呢?也許我們缺少許多進步和變革的勇氣,也許我們要永遠十分警惕固步自封的保守;但是,我們難道就不缺少合乎情理的保守的智與勇,就不需要警惕那種幼稚的趕時髦的一窩蜂了麼?在如今文化的大雜燴中,什麼是我們可以放棄的,而什麼又是我們必須堅守的?答案,不就在這清明時節的雨中麼?

聽聽那冷雨,如果可以,我願折一枝柳,留住這千年的淅淅瀝瀝,淋淋漓漓。

清明節隨筆4

初春的時節在一場梨花演繹的盛世繁華迎來了清明穀雨。

我靜靜地站在這個世界的一角,輕輕地呼吸著她身上飄傳過來的幽香,任憑雨水溫柔的拍打在我的肩頭。

有人說是梨花那傾國又傾城的美麗身姿把清明穀雨吸引而來,也有人說是執著在亂世繁華中的清明穀雨打動了九天之上的那道倩影,為他淪落凡塵。

這些我都不會去管,我只要靜靜的在這個喧囂世界中找一個無人的角落,默默地注視著他們所演繹的美麗話劇就好了。

梨花背後的世界在清明穀雨中忙碌地向另一個我們構建的虛擬世界中傳達著不帶有任何悲傷的資訊,從遙遠古代流傳至今年復一年,漸漸地成為了一個名叫習俗的東西。傳向另一個世界的僅僅是用現代科技製造出來的連我們自己都不曾擁有的幾百萬幾千萬幾億的大鈔,蒼黃色火焰前面的我們肆無忌憚笑著一次又一次把大鈔投向燃燒著的火花中,面無表情地看著它在火中化成灰燼,然後被風一吹消散在空氣中。

梨花背後的世界在清明穀雨中化成了一座座在雨中漂泊的孤獨墳墓,梨花散落上面散發著晶瑩的光。在那些沒有人知道的雨夜裡,黃土堆成的墳墓被大雨沖刷的越來越小,裡面的亡靈似乎想要掙脫這個囚禁他們的牢籠,然而被我們自以為是的上土習俗的一筐黃土再一次埋葬在那漆黑不見底的孤寂深淵,然後再被無數個雨夜洗禮沖刷,然後又一筐土,再被沖刷再被埋葬。舊土一次次被新土輪翻下來,直到黃色的土堆之下只剩下土真正的靈魂徹底腐朽不再存在我們還是一如既往麻木的給它蓋上新土。每年依舊有新的花瓣落在墳頭,只是她們好像在悲哀著什麼。

梨花背後的世界在清明穀雨之際,大霧瀰漫了整個世界。冰涼的雨滴透過迷離的大霧打在我身體的每一寸肌膚,我閉著眼睛靜靜地感受著帶雨梨花散落到我身上散發出的縷縷清香。

突然間我矯健的步伐踩在一個小水窪中,濺起點點漣漪,粘起了早已墜落下來溼透了的梨花。我睜開了眼,恍惚中我看到一個孤立的墳墓在清明穀雨中被沖刷,只不過全部被晶瑩的梨花覆蓋,不過也好,至少在有花的陪伴這個清明他不孤獨。

我靜靜的往前走去,想要看的清楚一些。近了、近了,我……看到了,那個溼淋淋的墓碑上面刻的竟然是、竟然是……我自己的名字。

不過,這樣也好!我笑了笑這樣對自己說。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