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析詩句觀滄海

來源:才華庫 1.59W

篇一:詩詞賞析

賞析詩句觀滄海

詩詞賞析

《觀滄海》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湧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註釋】

1.曹操:字孟德,漢末丞相,死後被其子曹丕追尊為魏武帝。是漢末建安代表詩人。

2.碣石:山名。指今河北省樂亭縣西南的大碣石山。一說即指今河北省昌黎縣的碣石山。

3.澹澹:水波搖盪貌。

4.竦:同聳。峙:挺立。

5.星漢:銀河。

【評析】

《觀滄海》是一首寫景抒情詩。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夏五月,曹操出兵北征烏桓,七月出盧龍塞,九月勝利班師,經過碣 石山,詩中描述登山觀海的情境。詩人勾畫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蘊萬千的壯麗景象,表現了開闊的胸襟,抒發了統一中國建功立業的抱負。

鑑賞

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是古詩文中“互文見義”。即文字上只交待一方,而意義彼此互見。句中不但說:“日月之行”,也說“星漢之行”;不但說“星漢燦爛”,也說“日月燦爛”。合起來說,“日月星漢之執行與燦爛,均若出於滄海之中”。又如《西江月》“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應理解為“鵲驚蟬鳴都出現於半夜明月清風的.境界之中”。

2、全詩寫了三層意思。

第一層(1-2句):交代觀海的地點,直陳其事,非常質樸,“觀”字領全篇,是詩的線索,以下十句寫登山觀海所見。

第二層(3-8句):描寫海水和山島。從大處落墨,從全景寫起,著力渲染大海那種蒼茫動盪的氣勢。一個“何”字,一個疊詞“澹澹”,表達了驚訝、讚美的感情。腳下山島聳立海心,又給人一種堅定倔強的感覺。意思是:茫茫的大海上碧波萬頃,一望無垠,只有腳下的山島高高地聳立在海心。這一層全是寫實景。是作襯托用。

海水盪漾,是動態;山島聳立,是靜態,動靜相互映襯,顯示了大海的遼闊和威嚴;再寫草木,仍然是靜態,“樹木叢生,百草豐茂”接著山島寫草木,充滿了欣欣向榮的景象,把大海點染得生機勃發。次及“洪波”,又回到動態,靜動相配,展現了大海波瀾壯闊的氣勢,“湧”字用得尤其出色。從描寫中,我們不僅看到了大海波湧連天的形態,而且彷彿聽到了驚濤拍岸的聲音。

第三層(9-10句):藉助奇特的想像來表現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氣概。是虛景,即詩人的主觀感受,從兩個“若”字可以看出。這四句是全詩的高潮,詩人創造出這樣一個開闊、巨集大的意境,也最能表達自己博大的胸襟。

大海的形象正是詩人形象的化身。

此詩前一部分寫大海景象,視野廣闊,也能見出詩人胸懷之博大,但跟後一部分比,氣象則略遜一籌。“日月之行”四句寫大海,全用虛寫,卻表現了大海有包容天地的氣概,更顯示了詩人的博大胸懷。

最後兩句是附文,是為和樂而加,與詩的內容無關。

⑸基調:蒼涼慷慨,歷來被視為“建安風骨”的代表作。

⑹“詩言志”《觀滄海》是借景抒情,這種感情在詩中沒有直接表露,而是蘊藏在對景物

的描寫當中。全詩意境開闊,氣勢雄渾,字裡行間洋溢著飽滿的激情。寫景的十句中,前六句寫的是實景,後四句寫的是虛景,實景給人身臨其境之感,虛景以其新奇激發讀者的想像,詩人以滄海自比,表現出寬廣的胸懷和豪邁的氣概。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