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嶽的鐘和割的妙處

來源:才華庫 5.56K

引導語:杜甫的《望嶽》膾炙人口,千百年來眾口傳誦,為每一箇中國人所熟知,那麼,《望嶽》的鐘和割的妙處是怎樣的?

 鍾:聚集.割:分.

誇張的說法.此句是說泰山很高,在同一時間,山南山北判若早晨和晚上.“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兩句,寫近望中所見泰山的神奇秀麗和巍峨高大的形象,是上句“青未了”的註腳.

“鍾”字,將大自然寫得有情.山前向日的一面為“陽”,山後背日的一面為“陰”(山南水北為“陽”,山北水南為陰),由於山高,天色的一昏一曉判割于山的陰、陽面,所以說“割昏曉”.

“割”本是個普通字,但用在這裡,一個“割”字寫出了高大的泰山,將山南山北的陽光割斷,形成不同的景觀,突出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望嶽》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解讀

詩人一路走一路想,這座被尊為岱宗的山究竟是怎麼樣的?還在齊國的時候,遠遠望去,就看到了它青蔥的山色,走到了魯國,看到的'還是它青蔥的山色,連綿不絕,一直延伸開去。走近了看,只見大自然在這裡彙集了神奇秀麗的景象,高聳的山峰把陽光切斷了,在山的北面時以為是黃昏,到了山的南面才發現是早晨。再走近了細看,一層層的雲彩在山間升騰,心情隨之激盪,眼睛盯著歸巢的鳥兒越飛越遠,盯得久了,盯得眼角好像要裂開。激盪的心情,開闊的眼界,讓人不由暗下決心,一定要登上最高峰,在那裡俯瞰,群山將會顯得多麼渺小。

這首詩題為“望嶽”,從遠望,近望,到細望,最後決心登頂極望,寫的都是望,而不是登。那麼後來有沒有登上去呢?杜甫在晚年寫過一首《又上後園山腳》,提到這段經歷:“昔我遊山東,憶戲東嶽陽。窮秋立日觀,矯首望八荒。”可知還是登上去了。但是我們並沒有看到杜甫登上泰山之後留下的詩作。有可能寫了但沒有流傳下來,畢竟,杜甫早年詩作絕大部分沒有流傳下來。更有可能沒有寫。如果《望嶽》已把泰山詩情抒發殆盡,又何必再來一首《登嶽》?甚至很可能,《望嶽》是在登完泰山之後才推敲、寫就的,是有意選擇了“望”這個創作角度。

那一年杜甫24歲,剛剛去洛陽參加進士考試,但是落第了。落第後到趙、齊一帶遊歷,來到了泰山。此時的杜甫,猶如在人生這座大山的山腳遙望山峰,雖然略受挫折,仍然充滿了朝氣和希望,滿懷信心要爬到人生泰山的絕頂,去實現“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政治抱負。這是存世杜詩中罕見的意氣風發之作。之後歷經了失意、困頓、戰亂、顛簸、苦難,朝氣早已消磨完畢,杜甫終於爬到了人生泰山的絕頂,但並非他當初設想的在政治的絕頂俯瞰眾生,而是在詩歌的絕頂傲視群英。

古代帝王如果覺得自己創下了文治武功、太平盛世,便到泰山舉行封禪大典。在杜甫望嶽的十一年前,唐玄宗在泰山舉辦了一次規模空前絕後的封禪大典,親自撰書《紀泰山銘》勒于山頂,遊泰山的人很少有人會認真去看它寫的是什麼,不遊泰山的人更少有人有興趣知道它寫的是什麼。而一個年輕的落第詩人寫下的詩作,卻成為描寫泰山的絕唱,千百年來眾口傳誦,為每一箇中國人所熟知,讓每一箇中國人受激勵,與泰山同垂不朽。那是詩的封禪。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