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愁閱讀練習題

來源:才華庫 2.35W

《鄉愁》,具有以往的鄉愁詩所不可比擬的深度和廣度。在這首詩中作者找到了無可替代的意象來表現難以捕捉的鄉愁情緒,傳達的強烈而鮮明的現實意義。

鄉愁閱讀練習題

鄉愁 余光中 小時候

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 長大後

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 我在這頭新娘在那頭 後來啊

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 我在外頭母親在裡頭 而現在

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 大陸在那頭

1.全詩有四小節,每小節分別寫什麼內容?

2.詩中運用了哪些形象?這些形象有什麼共同特徵?

3.下列對詩歌含義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

A.這首詩是一首政治詩,強烈要求兩岸統一。

B.詩中表達的思念之情超越了意識形態,表達的是人類固有的美好情感。 C.詩中的郵票、船票、墳墓、海峽,都是意象,不是幾種純然的客觀事物。 D.全詩只有四節,卻跨越了無數的歲月,籠罩了現實世界的氛圍。

4.下面對《鄉愁》一詩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

A.全詩以時間為序,以感情為線索,把對母親、妻子的愛熔鑄在對祖國的愛中,表達了作者渴望祖國統一的殷切的期望。

B.作品以時間為序,以感情為線索,把對祖國的愛熔鑄在對母親、妻子的愛中,表達了作者渴望祖國統一的深切願望。

C.作品以時間為序,以感情為線索,把對故鄉的愛熔鑄在對母親、妻子的愛中,表達了作者渴求回到祖國懷抱的深切願望。

D.作品以時間為序,以感情為線索,把對母親、妻子的愛熔鑄在對故鄉的愛中,表達了作者渴求回到祖國懷抱的殷切期望。

5.摘錄詩中表示時間順序的詞語,說說詩歌是怎樣層層深入地抒發愛國之情的。

6.鄉愁是一種抽象的情緒,詩人採用了哪些具體意象,將它變為具體可感的?

7. 詩歌中所選取的一組意象間是並列還是遞進關係?請簡要說明。

答案:

1.童年時代的母子分離;青年時期的夫妻分離;中年時期的母子生死之別;現在遊子與大陸的隔離。

2.郵票、船票、墳墓、海峽,這些形象都是“我”的“鄉愁”的物化,是離別的見證。詩人從生活中提煉出郵票、船票、墳墓、海峽這一組意象,作為抽象的情緒“鄉愁”的客觀對應物,從而避免了抽象、枯燥,起到了具體、生動的效果。

7.這些意象,從感情的抒發來看,是層層推進的。郵票、船票、墳墓等三個意象,不過是鋪墊,末節的“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它所抒發的愛國主義深情,比起前面三節的鄉關之思、懷親之情,具有一種崇高美,更能打動讀者的心靈。(意對即可)

閱讀問題:

1、這首詩是按( )順序敘述的,從哪裡能看出來?用“______”畫出詩中相關的句子

2、詩中,詩人把鄉愁比喻成“郵票”,是因為“郵票”傳遞著( )之愛;把鄉愁比作成“船票”,是因為“船票”代表著( )之情。

3、朗誦這首詩歌時,應該( )

A、急速、悲壯 B、歡快、幸福 C、緩慢、憂傷

4、詩人為什麼把鄉愁比喻成郵票和船票?

5、詩人為什麼把鄉愁比喻成墳墓和海峽?

6、在詩中,作者分別把鄉愁比作( )( )( )( )表達了詩人( )的思想感情。

7、你知道詩的最後一節中提到的“一灣淺淺的海峽”指的是哪個海峽嗎?

答案:

1、時間順序 小時候。長大後,而現在

2、郵票是一種意象,詩中的船票、郵票、墳墓等都是意象,都寄予了思鄉情懷。

那年少時的一枚郵票,那青年時的一張船票,甚至那未來的一方墳墓,都寄寓了詩人的也是萬千海外遊子的綿長鄉關之思。

郵票、船票、墳墓、海峽,運用了比興的手法,表達了對母親、新娘的思念和渴望兩岸統一的強烈願望。

3、c根據題目顧名思義思鄉應該緩慢一些。

4、作者把無形的鄉愁比喻化為四種事物,作者把無形的鄉愁比喻化為四種事物,可見作者愁思之重。小時候,作者將鄉愁寄託在給家人的書信裡,所以將鄉愁比喻為郵票;長大後,作者和家人分居兩地,很難與家人相見,於是將鄉愁寄託在回家的船上,所以把鄉愁比喻為船票;後來,母親去世,作者與母親再也不能見面,於是作者就將愁緒比喻為墳墓;現在,由於人為的原因,海峽兩岸的同胞不能團聚,作者將自己的鄉愁比喻為臺灣海峽,表達了他期盼祖國大同的強烈願望。

5、結構方面:本詩分四個小節,作者按照時間順序將鄉愁依次比喻為郵票、船票、墳墓和海峽,結構嚴謹,很好的表達了本詩的中心。

6、在詩中,作者分別把鄉愁比作(郵票)(船票)(墳墓)(海峽)表達了詩人(思念,熱愛故鄉和親人)的思想感情。

7、答:指的是臺灣海峽。

拓展閱讀:鄉愁讀後感

小時候的郵票讓人感嘆流逝的時光偷走了美好的童年。把母親和郵票聯絡起來,可以想象老先生的童年一直有慈母相伴,而收集或者把玩郵票則是老先生童年的最愛。童年總是因為單純,無憂無慮而讓人難以忘懷。大多數人讀到這就會想到自己的童年,有美好童年的開始沉浸在對童年的回憶中,童年不快樂的就開始羨慕老先生。

長大後那窄窄的船票和新娘聯絡起來,讓人遐想那張船票引發了一段多麼動人的愛情故事,也許這個愛情故事伴隨了老先生大半身。愛情一般發生在激情燃燒的青春歲月,戀愛中的人看世界,一切都是美好的,他們相信世界充滿愛,往往把以前認為是惡的事物看成是善,同時變得更加珍惜現在擁有的東西,也變得特別感恩,甚至感謝上天賜給了自己生命。經歷過愛情的人回首往事,細嚼當年的痴情、浪漫和甜蜜,感覺十分美妙。

後來寫到老先生在母親的墳頭前祭拜,在與母親兩世相隔的事實面前,老先生十分無奈和悲傷。人生六苦裡面就有傷離別,與親人的分離造成的痛苦可見一斑。

最後老先生為大陸與臺灣因一灣淺淺的海峽不能統一而憂傷,展現出一個炎黃子孫對祖國統一、和解的渴望。淺淺的海峽與兩岸六十年的分離形成鮮明對比,一個國家或者民族只有團結才能強大,讓人感嘆智慧的中國人不應該被這淺淺的海峽阻隔這麼些年。期望兩岸統一也表達出老先生強烈的愛國熱情。

短短的幾句話,沒有華麗的詞語,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前後四句每句都把鄉愁比作一個具體的.事物,形象生動,並用我在這頭和思念的人或事物在那頭做進一步的描述(或者說是應答),這頭和那頭的呼應突出了老先生和思念的人或物之間的距離,正是這時空阻隔的距離產生了無盡的鄉愁。四句話的對仗也十分工整,讓人想起唐詩宋詞和對聯的嚴謹。

最初讀這首詩,是在電視上聽溫總理讀最後兩句,當時覺得這兩句道出了愛國志士對祖國統一的祈盼。很快我找到全文細讀一遍,發現這首詩濃縮了老先生一身的情感,童年、愛情、親情、愛國情,婉婉道來,讓人禁不住遐想詩句背後的故事,並對老先生人生經歷中這些最難忘的情結產生共鳴。接著就迫不及待的再讀一遍,才發現他表達出的這幾種情結,原本就是當代普通中國人一生的經歷。

有人說鄉愁是一種文化,老先生描寫的四個場景都讓人聯想到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童年的郵票讓人想起當時郵票作為新事物被大眾關注(連小孩也參與其中)的郵票文化。船頭的新娘讓人想起中國傳統用同舟共濟來形容恩愛夫妻的愛情文化。在墳頭懷念母親展現出中國人追思親人的祭拜文化。淺淺的海峽阻隔兩岸讓人想到中國歷史上分久必合的統一文化。離鄉的人鄉愁,經過一個甲子的歲月,親人的印象也許會變得模糊,但故鄉的文化被代代相傳下來,這種文化常常讓散落海外的華人子弟不辭萬里奔波,到炎黃故里探尋祖輩的足跡,最終形成一種華人特有的尋根文化。

這是一首簡單明瞭的詩,普通大眾的詩,也是寓意深刻的詩,所以註定要廣為流傳。有人說人生如夢,歲月如歌,我要說人生如夢,歲月如詩。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