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剪梅》原文和賞析

來源:才華庫 6.91K

有恨誰人省 清秋黯銷魂

——李清照《一剪梅》賞析

王志加

一剪梅

李清照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這首《一剪梅》是易安詞中的精品。在這首詞中,女詞人以纖細靈巧的筆觸,抒寫了纏綿雋永的相思之情,千百年以來,備受人們的推崇。下面,我們一起來簡析一下。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詞的開篇,即交代了詞人在一個荷花凋謝、竹蓆嫌涼的秋日,解下羅裳,換上便裝,要獨自划著小船出遊。"紅藕",即紅色的荷花;"玉簟",是精美的竹蓆,既巧妙地點明瞭秋天的時節,又渲染出清涼的氛圍,使人想見:"紅藕香殘",一年又過,而詞人仍然形單影隻,倍嘗"人去席冷"之苦。在此,詞人不飾雕琢,只借助物象的選擇和組合,就巧妙地將眼前景、心中情融為一體,顯示出高卓的藝術敏感和表現能力。此時,陷入離情別緒煎熬中的詞人,為了排遣心頭的鬱悶,"輕解羅裳,獨上蘭舟",要借遊覽以遣懷。詞中,"獨"字迴應著"輕",字,反映出初婚少婦沉溺在離思別恨中那細膩纏綿的心靈,宛似涓涓細流,含蓄而又悠長,淡極卻屬雋永,平實之語,卻感人尤深。

"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直承上句,但巧妙地將物件作了置換——詞人不僅不把自己的.這種愁苦歸咎於對方的離別,反而設想對方也正在思念著自己。這裡,"誰"實際上是暗指趙明誠;"錦書",即錦字迴文書,這裡指情書。詞人捨去自己卻言及對方,體現了李清照夫妻感情的深厚、真摯,以及李清照對她丈夫的充分信任。因為,如果她對趙明誠感情淡薄,或有所懷疑,就不會想象"雲中誰寄錦書來",而是必然發出"浮雲蔽白日,遊子不顧反"(《古詩十九首·行行重行行》)或"蕩子行不歸,空床難獨守"(《古詩十九首·青青河畔草》)那樣的怨言。所以,這裡詞人借寫事來抒情,不言情而情已自見,增強了詞作的藝術感染力。一個"西"字。月已西斜,足見她佇立樓頭之久,這就表明了她思夫之情更深、愁更極,可謂一字傳神。

由於相信丈夫也會思念著自己,所以,詞的下片也就順此思路自然展開:"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花自飄零水自流"句,點明瞭詞人既為自己的紅顏易老而感慨,更為丈夫不能和自己共享青春而讓它白白地消逝而傷懷。我們都知道,李清照和趙明誠結婚後,他們歸來堂上賽詩、飯桌小酌時測字,家庭生活十分美滿。所以,兩人一經離別,兩地相思之苦,這是不難理解的。特別是李清照對趙明誠更為執著、鍾情:"一種相思,兩處閒愁。"這種獨特的構思,不僅體現了李清照對趙明誠的無限鍾情和充分信任,也體現了她開朗的性格,善於為對方著想,與一般婦女的狹隘心胸不同。

詞的末兩句"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承上文,極言相思之深、之切。這種相思之情是沒法排遣的,皺著的眉頭方才舒展,而思緒又湧上心頭。"才下眉頭,卻上心頭",使人若見其眉頭剛舒展,又緊蹙的樣子,從而領會到詞人內心的綿綿悽苦。"才下""卻上"把那種相思之苦,別有一般滋味在心頭的變化起伏,表現得極其質感,形象。

這首《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在藝術構思和表現手法上都體現出了自己的特色:

一、這首詞所表現的愛情是旖旎的、純潔的、心心相印的,它和一般的單純思夫或怨其不返大為不同;

二、作者大膽地謳歌自己的愛情,毫不扭捏,磊落大方,較之那些卿卿我我、扭捏作態的愛情詩詞,別具一種健康、自然之美;三、這首詞質樸、清新,明白如話,但並不流於淺俗,"輕解羅裳,獨上蘭舟""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才下眉頭,卻上心頭"這些對偶句的使用,使人讀之聲韻和諧,朗朗上口。筆意纖纖,而情濃眷眷,若非易安居士這樣的鑄詞高手,誰能做到?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