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陽樓記優秀語文教案示例

來源:才華庫 8.05K

岳陽樓記優秀語文教案是今天小編極力給大家推薦的,岳陽樓記優秀語文教案設計之精彩、教學環節之精緻、教學問題之精當,令人耳目一新,回味無窮。下面一起來學習下吧!

岳陽樓記優秀語文教案示例

岳陽樓記優秀語文教案

學習目標:

1、整體把握文意,理清行文思路。

2、瞭解寫作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3、初步學習品味、鑑賞課文

4、體會課文敘事、寫景、抒情、議論相結合的寫法。

教學重點:

1、整體把握文意,理清行文思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體會課文敘事、寫景、抒情、議論。相結合的寫法。

教學難點: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方法:導讀法

教具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回顧複習。

二、學習最後一段,體味作品深刻的思想內蘊

本文前四段交代了重修岳陽樓的概況,記了登樓所見的不同的“景”以及由景而生的。不同的“情”。作為一篇“記”,寫了這些也夠了,但作者的本意卻不在寫景抒情,而在於由此引出一番振聾發聵的討論來。本段以“嗟夫”提起下文,筆鋒突轉,提出了一個“古仁人之心”來,並且指出“古仁人之心”與遷客騷人的思想感情是不同的。

1、小組學習討論。

(1)古仁人之心與遷客騷人有何不同?

(2)古仁人的悲喜感情跟外物沒有關係,跟個人遭遇也沒有關係。那麼跟什麼有關係呢?

(3)古仁人有沒有快樂的時候呢?

(4)作者為什麼要議論這種也許實際上並不存在的人物?

2、交流:

(1)古仁人之心和遷客騷人的思想感情不同在哪裡?

明確:遷客騷人的思想感情往往因個人遭遇或外物的觸化而發生變化;古仁人則“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這樣看來,古仁人的悲喜感情跟外物沒有關係,跟個人遭遇也沒有關係。那麼跟什麼有關係呢?

明確:他們“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不是憂“民”,便是憂“君”——怕皇帝做出害民的事情來;他們“進亦憂,退亦憂”,可見他們的“憂”跟個人的進退、榮辱都沒有關係。他們的悲喜是和民生疾苦和國家命運相關的。

(3)古仁人有沒有快樂的時候呢?

明確:有。在天下人感到快樂後古仁人才會快樂。可見他們的或憂或樂完全是隨天下人的或憂或樂而轉移的。這就是作者所認為的“古仁人之心”。

4、這種“古仁人”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人物,實際也許並不存在。聯絡第一課時介紹的有關作者的資料,說一說作者為什麼要議論這種實際上並不存在的人物。

提示:作者以天下為己任,常說“士當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也”。可見這種“先憂後樂”的思想,正是作者的理想,他借滕子京囑寫《岳陽樓記》的機會,提出這種理想化的人物來,正是為了“假託古人,自寫懷抱”,表明自己本來就不為個人的進退、榮辱而悲喜,雖遭貶謫,但憂國憂民之心決不改變,同時也包含著對滕子京的勉慰。最後一句自明志向,以問句的形式表達,自勵勵人,委婉含蓄。

文題為《岳陽樓記》,自然要寫岳陽樓的景色,但作者的意圖卻是借題發揮,談一個人應有的政治抱負,並以此規箴友人。文章先由敘事入手從重修岳陽樓的背景,說到岳陽樓的“大觀”,再寫“遷客騷人”登樓時一悲一喜的情懷,最後將這種情懷跟“古仁人之心”作對比,自然引出議論,說明作者意圖。

三、理清課文思路,把握文意

1、分析課文各段之間的關係。

第一段敘事:是全文的引子,簡介重修岳陽樓的背景和作記緣由,下文的寫景、議論、抒情都圍繞如何對待貶謫而展開。

第二段寫景:總寫洞庭湖的景觀,並提出“覽物之情,得無異乎?”的問題。

第三、四段寫景、抒情:分寫洞庭湖或陰或晴的不同景色和“覽物”者的'不同感受,為下文發表議論、申述抱負作好鋪墊。

第五段議論、申志:緊承上文,借“古仁人之心”表達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曠達胸懷和“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崇高抱負。

2、理清課文思路:全文共分三部分。

第一段為第一部分,交代寫作背景、作記緣由。

第二部分(二至四段)為全文主體,第二段寫洞庭湖全景並提出“覽物之情,得無異乎”一問,第三、四段兩個排比段分寫“覽物之情”,一悲一喜,一明一暗,形成鮮明對比。

第三部分(第五、六段),抒發作者的闊大胸襟和政治抱負,這是全文的核心。

3、如何評價作者的思想觀點和現實意義?

范仲淹提出“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觀點,並以此作為仕途進退的原則,這是他有遠大政治抱負的表現。他的憂君思想固然帶有時代和階級的侷限性,但他那憂國憂民,以天下為己任的政治抱負,積極向上,奮發有為的思想,吃苦在前、享樂在後的品德,在今天仍然具有借鑑和教育意義。

4、瞭解寫作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1)簡介背景:滕子京與范仲淹同榜考中進士,兩人的友誼是從這時開始的。滕子京支援范仲淹的政治改革,遭到保守勢力的反對,終於被貶謫守嶽州,心裡很憤慨。

范仲淹很擔心他惹出禍來,想找機會勸他,恰好趕上他請范仲淹為重修岳陽樓作記。范仲淹就借題發揮,寫出自己理想的為人處世的態度,勉勵滕子京學習古代有修養的人,不計較個人眼前的得失,要做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當時范仲淹的處境同滕子京一樣,寫此文是勸友也是自勉。

(2)概括中心:文章通過對遷客騷人登樓時或悲或喜的“覽物之情”的分析議論,表達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高尚情操和“先天下之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政治抱負。

5、拓展延伸:一千多年前的封建士大夫能吃苦在前,享樂在後,能時時處處憂國憂民,這種閃爍著民族精神的人格力量對我們後人是一種鞭策,是一種教育。回望中華民族幾千年燦爛的歷史,這樣的人物數不勝數。你能從我們學過的古詩文中找出這樣的例子嗎?

“古仁人”思想。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 (唐 李賀)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宋 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唐 杜甫)

讀一讀 品一品:民族精神的體現。

儒家學說: 修身 齊家 治國 平天下

陸 遊: 位卑未敢忘憂國

明朝東林黨人: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

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清朝顧炎武: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孫中山: 天下為公

毛主席: 糞土當年萬戶侯

周恩來: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中國共產黨人:解放全人類

(3)理解本文名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所體現的作者的政治抱負及其在現代社會生活中多方面的意義,激發學生走出自我,胸懷天下,以利民為己任,以強我中華為宗旨,積極進取,大膽開拓,做一個精彩的人,做一個大寫的人。

 四、品味、欣賞課文

1、欣賞課文錄音。

2、以岳陽樓為題材的優美詩文美不勝收,這篇文章能夠流傳千古,一定有獨特的魅力,請試著從以下方面說說它好在哪裡?

(1)立意、構思、章法。

(2)意境美(情景交融、詩情畫意)

(3)語言美(用詞、句式、修辭、節奏)

(4)表達方式。

3、小組學習、討論。

4、集體交流。

5、教師小結。

(1)課文敘事、寫景、抒情、議論相結合。

文題為《岳陽樓記》,自然要寫岳陽樓的景色,但作者的意圖卻是借題發揮,談一個人應有的政治抱負,並以此勸慰友人。文章先由敘事入手從重修岳陽樓的背景,說到岳陽樓的“大觀”,再寫“遷客騷人”登樓時一悲一喜的情懷,最後將這種情懷跟“古仁人之心”作對比,自然引出議論,說明作者意圖。文章把敘事、寫景、抒情、議論自然結合起來 。

(2)駢散結合。

駢偶句:是指結構相似、內容相關、行文相鄰、字數相等的兩句話。

散句:是相對於駢偶句而言,駢偶句以外的句子都是散句。

句式上駢散交錯,節奏不斷變化,流利暢達,又簡潔凝鍊,讀起來聲調鏗鏘,使人產生審美的感受。

五、課堂練習

1、新市長上任兩年,全市面貌大變,幹群同心,社會安定,各項建設事業蓬勃發展,真是:(用《岳陽樓記》中兩個相連的成語填寫)。政通人和,百廢俱興。

2、《岳陽樓記》選自《 》,作者 ,字希文,宋朝 家、 家。

3、《岳陽樓記》為歷代名篇,文章以凝練優美的語言勸勉友人學習古仁人的“ ”的高尚情操,並抒發了“ ”的遠大政治抱負。

4、根據課文內容對對聯。

(1)一心為公:先天下之憂而憂 後天下之樂而樂

(2)滕子京謫守巴陵郡 范仲淹書寫岳陽樓

(3)春和景明畫 霪雨陰風圖

(4)遷客因物而喜 騷人為己而悲

(5)為國為民:要學仁人志士 莫做遷客騷人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