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家鄉的熟面

來源:才華庫 6.29K

熟面是家鄉父老早前常吃的一種食物。我對熟面的記憶,停留在兒時成長的故事裡。我沒有考證過它產生於何時何地,也沒有心思去計較這些,也許是熟面裡藏著小時候的祈盼與快樂,藏著某些不可磨滅的懷戀吧。

高中作文:家鄉的熟面

那時候,人們生活困難,飲食單一,熟面便祖祖輩輩一直流傳了下來。在那些餓肚子的日子裡,它填補了鄉親們胃部的空白,把生命和智慧的力量醞釀延續,一次次豐盈了大家久遠的夢想和心裡悠長的期待。

不論是大人還是小孩,對熟面都是情有獨鍾的。十幾歲的孩子要幹超過他體力範圍之外的活時,大人們總會用“去,再吃兩年幹熟面了再來!”的話來阻止他們。日復一日,熟面便在鄉親們的生活中扮演起了很重要的角色。

熟面的做法要經過好幾道工序,每道工序都需要掌握好火候。先把一種叫做玉麥的糧食裝在木箱子裡,用較粗的木棒搗去上面的絨毛(這種絨毛不仔細看很難看到)。然後在鍋裡炒熟,火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太大了會燒焦,太小了玉麥的香味出不來。炒的過程中還要用推耙(家鄉的一種農具)不停的在鍋裡翻攪,攪也是需要技巧的,用力大了玉麥會從鍋裡出來,用力小了玉麥熟不到一起。等把玉麥全部炒熟之後,攤開晾晒在院子裡乾淨的單子(用布或者洗乾淨的化肥袋子縫起來,專門用來晾晒糧食。)上面,在裡面和上一定數量的香菜籽、炒熟的胡麻、糖精等佐料。這樣磨出來的熟面又香又甜,味道就會好很多。做熟面的最後一道工序是把炒熟的糧食裝進口袋,用牲口或者架子車送到鄰近的磨坊裡磨成面。小時候,我時常和奶奶一起牽著我家的毛驢,走過溝溝坎坎,去磨坊磨好熟面。回家後,又總是來不及把驢趕到圈裡邊就迫不及待地解開袋子,第一個嘗一嘗這熟面的味道。

熟面的吃法有好多種,有的還需要“技巧”。

“幹吃”的方法是在碗裡盛半碗幹熟面,用調羹送進嘴裡,然後喝一口水,在喝水之前千萬不能說話,一說話就會嗆進氣管,令人灼痛不已,咳嗽不止。這種吃法大多適用於農村喝罐罐茶的老人在家裡沒有饃饃的時候。一口濃濃的罐罐茶,一口乾乾的熟面,於是,農人的日子便在這煙熏火燎的“火盆”(農村老人喝茶燒水的工具)旁同罐罐茶的苦澀和熟面的香味一直延續了……

“加水舀著吃”是在碗裡盛半碗幹熟面,儘量用手背壓瓷實,然後用開水把碗添滿,等水不燙了,用調羹在碗裡舀著吃。勞累了一天,坐在門檻上,蹲在院子裡,坐在炕沿邊,吃一碗熟面,喝一口熱熱的.熟麵湯,解乏解餓又解渴,身體的疲勞一會兒就會煙消雲散!

“拌著吃”是在熟面里加上水,拌成散裝,水的量可多可少,要根據個人的口味。這是熟面最常見的一種吃法,飢腸轆轆時,吃一碗拌好的熟面,肚子一下子就安頓了下來,又可以下地勞動了,省時又省事。記憶中,奶奶總是拌好一大盆子熟面,給在地裡勞作的爺爺、爸爸和姑姑們吃。大家停下手中的農活,圍坐在一起,吃著熟面,渴盼著來年的收成。

“熟麵糊糊”可以代替任何解渴的飲品。炎炎夏日,人們下地回來,口乾舌燥,抓一把熟面放在碗裡,舀半瓢涼水,用筷子攪勻,一口氣喝掉半碗,清涼的感覺從嘴裡一下子流遍全身,那種涼爽的感覺只有喝過的人才能真正體會到。

滄海桑田,日月輪轉,我和鄉親們告別熟面十多年了,熟面已經淡出了人們的生活和視線。有時獨自靜坐,我的鼻孔裡總會飄進熟面那種乾乾的香味,喉嚨裡時常會隱約出現被熟面嗆著的灼痛,這是我們的祖輩、父輩們走過的艱難歲月,這是那個時代給予我們最貴重的禮物,需要我們用良知去感懷,去珍藏!面對今天人們在餐桌上的揮霍,我只有一個人在偏僻的角落裡默默的重拾這段無法抹去的記憶,唯願這份無法抹去的記憶在人們的心底封存,定格成永遠難忘的畫面!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