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讀後感:死亡

來源:才華庫 3.15W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後,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是時候寫一篇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讀後感你想好怎麼寫了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童年》讀後感:死亡,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童年》讀後感:死亡

令人難以相信的是:過了不久,小茨岡突然死了!——題記

在《童年》給我印象最深的便是死亡,它無處不在,隨時準備掠奪人的生命

書的.剛開始,阿歷克謝的父親就死了,與此相隔不久,他的兄弟馬克西姆也死了,小茨岡死了,納塔莉亞舅母,彼得伯伯,薩沙甚至連阿歷克謝的母親,也難逃一死。

在那時,死一個人並不算什麼,要知道,死亡的人比出生的人還多。那時,人們想活下來,並不容易。

我沒有經歷過死亡,並不知失去親人,朋友是怎樣的滋味。但我相信,死亡總會讓人傷心,即使在那個殘酷年代也不例外,不同的是死的人多了,心可能會麻木。我想,小阿力克謝也如俄國成千上萬人一樣,心已經麻木了。

人的一生總會經歷生死離別,我們能做的不過是為死者哀悼而已。而我認為,那些不尊重生命,以自殺來結束生命的人,才是可悲的。

比如我媽媽同事,她的兒子因為與父親發生了一點口角,盛怒下竟衝出窗戶,跳樓!並且當場死亡。

媽媽的同事可不好過,辭去了工作,傷心了好幾個月,媽媽在那段時間,也只有時不時小心翼翼的發個簡訊去安慰她,但也僅僅只能這樣了。

而我覺得,那位跳樓者才是不該。發生了口角就去外面冷靜冷靜,等氣過了,再回來心平氣和的談一談。用不著選擇跳樓如此偏激的方式,還讓父母傷心,真是不孝。

所以我認為,生命只有一次,逝去便不再重來,應當好好珍惜,也不枉在這世界上走一回。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