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學生調查報告範文彙編8篇

來源:才華庫 2.64W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報告使用的頻率越來越高,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內容的完整。你所見過的報告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學生調查報告8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關於學生調查報告範文彙編8篇

學生調查報告 篇1

在本次調查後推出了《20xx年中國大學生擇業價值觀及求職心理調查報告》,富有針對性地重點對大學生的擇業價值觀和就業壓力等內在動因進行了考察。其中主要發現包括:

1、中國大學生的擇業價值觀三因素模型

發展因素、保健因素和聲望地位因素三大要素影響著大學生的擇業價值觀,其中屬於發展因素的“個人發展與晉升空間大”成為大多數大學生擇業的首要標準。中華英才網總 裁、著名人力資源專家張建國表示,大學畢業生正處於在初次就業時期,未來發展、物質 利益等多方面的需要同時支配著大學生的求職行為,對於促成大學生與企業匹配的機構, 需要從多層面解釋和把握大學生的擇業價值觀。

2 、大學生就業預期偏高

大學生就業預期普遍偏高,體現在期望薪金上尤其突出。調查反應出,大學生期望薪金主要集中20xx-3000元,碩士、MBA和博士則主要集中在5000以上的薪金檔位,同時,他們願意接受的最低月薪中位數為1800元。而對照北京大學教育學院去年12月釋出的《20xx年高校畢業生就業狀況的調查分析》的資料,專科畢業生起薪為1333元,本科畢業生為1549元,碩士、博士分別為2674元和2917元。顯然,大學生薪酬願景仍實際情況存在相當的差距。

中華英才網人才研究中心專家指出,這種情況也印證了美國著名教育學家史密斯.霍爾伯特(Smith Herbert)的論斷:由於大多數大學生都認為自己的資質高於平均水平,從而導致整體收入預期水平的偏高。張建國談到:“從某種意義上說,我國大學生對自身價值的認識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但是尚未能對自身收入形成一種理性的預期。”

另一方面,張建國還認為,大學生每年接受大學教育的直接方面的直接成本(包括學費 、食宿費用等)約10000元,四年就達40000元。這樣,大學生只有尋找到高收入工作,才能彌補這高昂的大學成本以保持淨預期收益不變。因此,大學教育成本高昂也是大學生就業期望偏高的一個重要原因。

3、兩大因素造成大學生就業壓力

本次調查研究分析了大學生在求職過程中所遇到的壓力問題,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客 觀實際的問題,如求職競爭激烈、家庭需要、愛情與好工作難以兼顧等,張建國認為,這 些問題通過訓練或者諮詢是難以解決的。但針對另一類由主觀原因引起的壓力,如自我認 識不清、缺乏求職技巧和經驗、認為自己專業不對口不利於就業等,張建國則表示,這些 問題能夠通過專業的訓練或者深入的分析得到緩解。

值得注意的是,接近一半(49.3%)的大學生自我認識不清,不知道自己適合做什麼,對 自己的未來感到迷茫。中華英才網在報告中指出,“從治本的角度來說,或者我們應該反 思當前的教育制度。而如果從治標的角度來看,學校和院系的相關部門應該更多的與大學 生進行交流,幫助他們弄清楚未來工作的方向。”

4、實習鍛鍊有助於就業

報告顯示,近八成大學生畢業之際選擇就業;而招聘網站是大學生獲取招聘資訊的第一 渠道。但是否有過兼職、實習經驗,對大學生的就業有著不小的影響。中華英才網在調查中發現,在校期間沒有兼職經歷或兼職時間短的學生對自身的認識相對更模糊,更缺乏求 職技巧和經驗;而有過一定兼職或者實習經歷的大學生的獲取渠道相對更為豐富,就業壓力 相對較小。

張建國認為,這個結論體現出大學生在求職上的積極性以及準備的充分性,也為改善大學生就業壓力提供了借鑑依據——兼職或實習就是一個很好的為未來工作的先期準備,在兼職過程中積累的工作經驗會在一定程度上給正式求職帶來多方面的幫助。

學生調查報告 篇2

大學生是社會中比較特殊的一個群體——大部分人步入社會前最後的學生時代,大學又像個社會縮影對映著不少的社會元素。最近,雲南豐訊廣告公司聯合春城晚報展開了一項有關在昆明大學生消費的調查報告,結果將在豐訊高校高峰論壇上展現。用時近200天,覆蓋30多所高校,資料樣本近2.1萬份。此次調查主要以微信填答問卷的形式,加上攝像及錄音保證資料來源的真實性。

4成大學生欲整容

整容是近幾年來的熱詞,不少愛美人士會選擇整容為自己的形象加分。特別是近兩年微整形概念火爆之後,不少人對“不用開刀、不留傷口”的整容方法躍躍欲試。此次的調查問卷分析報告指出,37%在昆大學生想過整容,其中還包括先天條件不錯的“俊男靚女”。

俊男靚女更想整容

“其實我對自己的外貌還是挺滿意的,就是眼皮脂肪較多看起來腫腫的,顯得眼睛有些小。所以想去割雙眼皮,但因為怕動刀子所以一直猶豫。”雲南大學一位面容姣好的女生說。除了割雙眼皮,祛斑祛痘、面板美白、視力矯正都是大學生最希望進行的。特別是祛斑祛痘,有27.5%受訪者表示需要,且多為男性。雲南民族大學學生李源剛剛接受了祛痘治療,“之前臉上痘痘很多,自己看著都不舒服,所以專門做了祛痘。現在臉上好看多了,也覺得更陽光自信。”

整容是求職名義下的“包裝”

據教育部統計,近年來高校擴招大學生數量連年攀升,20xx年應屆畢業人數將達到749萬左右,再創新高。為求一職,大學生絞盡腦汁。部分學生希望通過整容把自己塑造得更完美,順利找到工作。此外,不只是大學生,越來越多的高中生也加入了整容隊伍。“大學生正處於世界觀和人生觀的形成發展時期,提高自身各項素質尤為重要。學生應正確看待整容和個人、工作、家庭、社會之間的聯絡,更該正確意識到不應只通過整容來改變外在條件,提升內在條件和人格魅力,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自尊心和自信心才是理性的做法。”雲南財經大學心理中心老師李佳峰表示。

在校期間考駕照:駕照成就業加分砝碼

前些年,考駕照的群體大都準備購車。而今,駕照成為大學生口中的“第二文憑”,也是很多學生心目中的就業競爭加分項。在昆明的多數大學生希望在校期間取得駕照,沒有取得駕照的大學生中有16.1%已經報名但還在“排隊”,20.3%是因為沒有時間,14.8%是因為還沒買車認為沒必要,覺得學車地點太遠和費用過高的學生比例都超過12%。還有一個現象,有81.6%的受訪大學生希望學車可分期付款。雲南財經大學大四學生劉宇已拿到駕照,“駕照肯定得在大學期間學掉,很多學長畢業工作後,需要出差時,公司會派一輛車讓你自己去外地,沒有駕照不就做不了工作了?”

雲南某駕駛培訓學校的李教練認為大學生還是在校期間學駕照最好,“首先大學生時間比較充裕,工作以後擠出完整的時間考駕照比較困難。其次,汽車越來越普及,也許過些年就和手機一樣每個家庭都買得起。所以條件允許的話,學車還是要趁早。”

希望考駕照能分期

“剛剛拿著駕照粗略一算:報名費、長途費和餐費已經過萬,要是駕校報名費能分期付款就好了。”大多數學生和昆明理工大學學生曹星想法一樣,希望能夠分期付款學車。如今,分期付款已是大學生購物消費的一個重要附加條件。大學生分期付款範圍越來越廣,買數碼產品、電動車,甚至上培訓班都能分期付款,電商、實體店紛紛掛出分期購物大旗。但云南財經大學心理中心老師龍茜提醒,分期購物雖然方便,但還是要結合自己的支付能力和實際需求。

兩成大學生用蘋果,四成首選國貨

手機的使用頻率已超越電腦,成大學生上網最主要的工具。其中,蘋果手機毫無懸念是大學生最追捧的手機,使用人數佔比22.8%;小米與三星緊隨其後,分別佔比17.6%和17.2%。前三甲使用比例值總和已近六成。前五名除小米之外,金立和OPPO這兩個國產品牌也是大學生的主要選擇。

大學生為何選擇這些品牌?雲南民族大學大三學生李浩是個技術宅,對手機系統頗有研究,“我用的小米一直宣傳自己‘為發燒而生’,正好適合我。它的硬體確實不錯,系統和軟體我都可以自己搗鼓。”與李浩不同,女生大多不愛折騰,雲南大學大四女生高雲是忠實的“果粉”,“蘋果手機系統相對於安卓更穩定,用起來不折騰。我這種‘數碼盲’也能用得很順手。”此外,受訪學生選擇手機並非盲目追求品牌。44.25%的受訪學生表示,如果能滿足使用需求的情況下首選國貨。他們都會有自己的“癖好”:音質好、硬體強、外觀漂亮……能滿足某方面需求的品牌都可能受到青睞。

線下買手機才放心

調查結果顯示,與購買其他商品相比手機品牌專賣店與手機賣場仍是大學生最信賴的渠道,線下實體店並未受到網際網路過大的衝擊。同時,3大運營商春秋開學季在學校的銷量也不容小覷,佔到大學生購買量的10.7%。雲師大女生劉詩奇一直都在實體店買手機,“我本身就不怎麼懂行,聽說網上的手機很多都是翻新機,我不知道如何分辨,圖省事就只在實體店買。價格比網上貴了些,就當是買個心安吧!”大多學生表示,網路銷售的手機質量良莠不齊一直是他們網購的最大顧慮。

對於當今大學生的消費方式,還是有屬於他們自己的方式。他們的消費方式不同於過去,而將來的大學生消費方式又會有所改變。在此,我們還是希望大學生們在消費時,能夠更加理性,根據經濟情況和需求程度進行選購產品。

學生調查報告 篇3

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戀愛風遍及大學校園呢?即是說大學生戀愛的動機是什麼呢?通過調查表明當代大學生談戀愛大體可歸納以下五種:志同道合型,也可稱理想型或事業型這種戀愛型別是建立在共同的理想、信念和事業的基礎之上的。雙方為了維繫愛情的發展,不使對方失望,則往往對自己要求更高,學習和工作更勤奮。據調查這種型別的戀愛人數佔17%左右,但是其成功率非常高,往往畢業以後能攜手走出校園。

情投意合型,也可稱情感型這種戀愛型別主要以共同的情趣、愛好為基礎,一般感情專一、互敬互愛,遇到困難能夠共同分擔。校園裡常看見他們成雙成對的走在一起,共同探討人生的悲歡。這種戀愛人數佔19%左右,成功率也是比較高的,達到86%.嘗試型,進人大學校園的青年大學生,由於生理上性的成熟,逐漸產生了接近異性、追求愛情的欲求。另外,社會輿論尤其是大眾傳播媒介對男女私情、婚姻愛情的渲染,觸發了他們較強烈的性的體驗,驅使他們產生了對“異**往”的神祕感,加之大學自由寬鬆的客觀條件,於是他們便產生了想了解和嘗試愛情的需要和行為。嘗試型的大學生,由於缺乏正確的戀愛觀,而易遭對方的拒絕,出現“單相思‘’或悲觀情緒,以致影響學業。即使偶爾能引起對方的注意,也常常以失敗告終,因為他們缺乏感情的交流,沒有共同的愛好和共同的人生目標。這種戀愛人數佔的比率比較高,有37%多,而最終走到一起的並不多,往往只有20%~30%左右。

彌補型,由於大學學習的枯燥乏味,班級、學校文化活動的不足,使一些大學生感到精神空虛、孤寂和惆悵,於是便尋求戀愛,藉以彌補。這種型別的大學生由於兩人形影不離,不願參與集體活動,容易遭同學的議論和不滿。由於其戀愛的基礎只是精神空虛的補償,畢業後戀愛關係易破裂。這種人數比率不多,只佔15%左右,其成功率也非常的低。

虛榮型,一些大學生特別是男大學生認為,談戀愛、有朋友,或被異性追求是有本領、有能耐,反之則是無能的表現。在這種心理的壓力下,一些人從虛榮出發,匆匆在同學中尋覓所謂的“知音”。虛榮型的戀愛,由於只追求一時的感情滿足和快樂,缺乏明確的愛情基礎和目標,極易破裂,也易走上歧途。這種型別的大學生較多的在學業上不思進取,自制力差,學習成績低劣生活上比闊氣講排場。可以說這種心理談戀愛的成功率最低,因為他們只是出於某一種目的,所以很難成功!

綜上所述,這五中型別的戀愛佔了大學生戀愛的95%以上,可是其成功率往往不超過35%,可見大學生戀愛的失敗性,就象泡抹般容易破碎!

學生調查報告 篇4

一、大學生兼職賺錢的原因

1、大學生群體自身的特點使得大學生選擇兼職賺錢。

從學習方面上看,大學的課堂授課時間要大大少於中學階段,以自學為主的大學生們有更多的空閒時間可以自由支配;從生活方面看,進入大學後,衣食住行等個人生活往往都由自己安排,自主、自立、自律是大學生活的主旋律;大學生活節奏快,活動空間大,接觸面廣,朋友同學來自全國各地,語言、個性、習慣、價值觀念各不相同的差異,在共同生活相互接觸中,易逐漸融合;從校園環境上看,大學生活豐富多彩,各種啟事,各式傳單隨處可見,各種組織的活動,各式性質的社團比比皆是。這為大學生們兼職提供了豐富的舞臺。

2、社會廣告業的蓬勃發展使得大學生選擇兼職賺錢。

進入新的世紀,各種公司如雨後春筍般的增長,為了提升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各大企業開始投入大筆的廣告費用,加強對企業品牌的宣傳。企業廣告除了電視臺等各種媒體廣告,街頭、車站站牌海報外,還包括新品推出時的商嘗街頭、超市等地的宣傳促銷(包括廣告傳單、優惠券派送等)。企業對這部分廣告宣傳的人員需求量大,但此類工作臨時性強,一般集中在節假日,且企業希望能儘可能地降低這部分的成本,又能出色地完成工作,因此,在選定這部分工作人員時,企業一般願意選擇在校大學生為他們服務。

3、強勁的畢業就業壓力使得大學生選擇兼職賺錢。

在市場經濟體制下,每一個社會成員和社會組織都將或遲或早地推向市常在市場上進行“雙向選擇”,取消了統分統配的大學生,也毫不例外地要面對擇業的考慮。調查結果顯示:84%的同學認為,大學生在校期間從事兼職工作是他們瞭解社會、貼近現實的最好方式,兼職經歷能讓他們更多地發現社會需求,明確自身的不足,通過兼職能讓他們將來更好的適應瞬息萬變的社會。於是他們紛紛邁出了走向社會的第一步——兼職。

二、大學生兼職賺錢的特點

1、大學生在尋找兼職資訊方面各具特色。

從性別來看,分別有69.4%的男生,45.2%的女生自己尋找兼職,38.8%的男生,25.5%的女生通過熟人尋找兼職,22.9%的男生,27.5%的女生通過中介機構尋找兼職,還有部分同學通過廣告尋找兼職。調查還發現,80%以上的同學認為學校非常有必要成立專門的兼職指導機構,以豐富同學們的課餘生活並確保兼職的安全。

2、大學生在兼職工作的中種類上有特點。

從性別來看,分別有80.8%的男生,40.7%的女生做過家教,分別有16.3%的男生,78.4%的女生做過促銷,分別有13.2%的男生,29.4%的女生髮過傳單,同時,還有少數同學從事過禮儀、家政、餐飲等兼職工作從年級來看,一年級,二年級,三年級分別有65%,75.5%,98%的同學做過家教,分別有5%,7.5%,26%的同學做過促銷,分別有20%,30%,16%的同學發過傳單。

3、大學生的兼職工作會對其他方面有所影響。

不論從性別還是從年級來看,均有90%以上的同學認為兼職對學習的有一定的影響,大部分同學會過分關注報酬,沒有注意到兼職工作的鍛鍊人的意志、品質、待人接物的方式方法等等內容。但是有部分大學生比較好的處理學習與兼職賺錢的關係。只要注意調整,能夠二者兼顧,二者是否會相互影響。

三、大學生兼職賺錢的收益

從性別來看,分別有45.2%的男生,37.3%的女生認為兼職可以賺到一筆完全屬於自己的錢,作為生活費,以減輕家裡經濟負擔,頗有成就感。

學生調查報告 篇5

一、前言

電腦及手機的普及,網路的發達,已經改變了人類的生活模式,網路不僅僅是人們表現自我的空間,更是人們學習、工作、提取資訊和進行交流的工具,它帶領人類進入一個嶄新的時代。上網成了緊跟時代步伐的新潮時尚,作為引領時代潮流的大學生們,自然是上網族中的主力大軍。

大學生們通過網路接觸到前所未有的廣闊空間,能更加有效和廣泛地獲取資訊、學習知識、交流情感和了解社會,網路對當今大學生的影響已經深入到其生活的方方面面,上網已經成為大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內容。但是網路資訊的複雜性和開放性容易令部分同學對其產生過度依賴,甚至使得部分學生遭遇到一定的迷茫,從而會造成大學生心理異常,導致人格的發育不健全。

那麼網路時代的大學校園,到底對當代大學生學習,生活模式存在著怎麼樣的影響,又是在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過程中起到了什麼樣的作用呢?掌握大學生上網的基本情況,對加強高校的網路陣地建設、引導大學生健康文明上網、培養高素質的大學生網民都具有重要意義。為了具體瞭解到當前大學生上網情況,我利用這次機會對我學校的學生做了一個初步的調查。

二、調查目的及調查形式

(一)調查時間

20xx年7月1號―8號

(二)調查形式

本次調查採用了不記名問卷調查及歷史資料查詢比較的形式。本次問卷調查中,樣本總量為200份,實獲有效樣本195份,有效問卷率為97.5%。

(三)調查範圍

本次調查共涉及青島科技大學不同年級、專業的200名學生,60%為男生。其中藝術學院學生40名,經濟與管理、傳播與動漫、自動化與電子工程、機電工程、數理、中德科技、外語等8個學院160名學生。

三、大學生上網狀況及總結

(一)大學生上網條件比較成熟,網路成為大學生獲取社會資訊的主要渠道

調查結果顯示:

(1)大學生上網率已達到100%

78%的學生都有自己的電腦,雖然另外22%的同學沒有電腦,但他們都有自己的手機,通過手機也可以完成上網的需求,也就是大學生網普及率已達到100%。

(2)學校上網環境比較優越

82%的學生上網地點是宿舍,另外在家中上網的學生15.9%,在網咖及其他地點上網的學生僅佔僅佔2.1%。據可靠資料顯示在20xx年,大學生在網咖上網的佔到80%,學校上網佔了10%。這個資料充分說明,在這4年的時間裡,高校的網路建設達到了一個新的水平,為大學生生提供了良好的上網環境,使得大部分學生選在舒適的宿舍上網而非嘈雜的網咖。

(3)手機已成為大學生上網的主要工具

68%的大學生使用手機上網,32%的同學使用電腦上網,還有14%的同學使用多種工具上網。根據資料分析,手機已經成為大學生上網的主要工具。

時代的發展與科技的進步,不僅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更改變了人們以往主要依賴報紙、電視的資訊接受方式。如今電腦及手機的普及率越來越高,校園網路環境的'優越及手機上網獲取資訊的便捷性使網路成為大學生的獲取社會資訊的主要渠道。尤其對大學生來講,尋求資訊的深度性並不是他們的唯一要求,恰恰資訊的廣博和便捷才是他們的追求。因此,網路滿足了大學生的需求,自然成為他們的首選。

(二)大學生上網時間分配不合理

每天上網的時間在1-3小時的65%,3-5小時的佔18%,1小時以下佔12%,5小時以上佔5%;資料顯示78%的同學會利用空餘時間上網,11%的同學是利用晚上睡眠時間上網,還有11%的同學是利用曠課、開會、集體活動時間上網。

根據以上資料可以看出,節假日期間,學生會選擇與家人及朋友玩耍,因為上網條件比較成熟,不需要做太多的準備,然而在工作日中,學生會把分散的時間用來上網。這樣就會導致大學生平時課餘時間分配不合理,課後學習的時間太少。11%的同學是利用晚上睡眠時間上網,這樣會使該部分學生休息不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第二天的學習效率及效果,在我們學校大一新生要上早操,大一的學生由於上網而影響休息的話會影響到早操的出勤情況。

(三)大學生上網主要用於聊天、娛樂

通過調查資料顯示,大學生上網做的第一件事情,81%的學生是開啟QQ、微信、飛信等聊天交友工具,遊戲、看電影或聽歌;12%的同學瀏覽新聞;7%的同學登陸購物或團購網站。幾乎沒有同學上網的第一件事情是查閱學習資料。

調查顯示,學生上網的目的,53%是為了聊天娛樂;19%為了查閱學習資料;16%是為了瞭解新聞;12%是為了購物。

通過對上網第一件事情及上網目的的調查可以看出,學生上網的目的很多,但網路知識平凡,對於網路的利用只侷限在娛樂交友方面,真正利用網路來獲得更多知識的還是較少。對網路的利用還是比較貧乏,隨意性大,沒有一定的目的性,完全是為了打發時間,更多的人都不知道上網來做什麼的。這也正好跟學生上網打發課餘時分散的時間相吻合,

(四)大學生上網的潛在花費在增長

通過調查顯示大學生每個月上網的流量費用,100元以下為30%;40-100元佔52%;100元以上佔18%。每個月網上購物或團購花費,300-500元為69%;500-1000元為25%;1000以上佔6%。

雖然大學生上網所花費的流量費用並不是很高,但是通過上網後的其它潛在消費,比如購物、團購美食等費用遠遠高出了上網的流量費,網路也在悄悄地改變著大學生的日常消費模式。

(五)大學生網上交友趨向於理性化

調查顯示90%的同學不會為了結交網友而可以上網。3%的同學贊成網戀;對於網戀49%的同學表示反;48%表示無所謂 。

從上述資料中瞭解到,網戀並不是非常受大學生的歡迎,他們對網戀的成功率和可信度也持懷疑態度。大學生使用聊天工具的主要目的是跟同學朋友交流情感,瞭解資訊,與陌生人的交流較少。對於心智成熟的大學生,網路資訊的影響是有限的,尤其對大學生思想觀念的影響更是微乎其微。面對網路,絕大多數大學生的態度是理性的 四、針對大學生上網現狀所提出的幾點建議

四、通過本次調查,針對現狀,調查者擬提出以下對策:

(一)倡議政府應該加大對網路資訊的監管和監督,淨化上網環境

目前政府對那些低俗的、甚至不堪入目的資訊的管制始終成效甚微。騰訊網的部分圖片資訊已經到了不堪入目的地步,尤其對青少年的心智造成了極大的危害。政府部門應該對各個網路媒體工作人員以及監管人員實行問責制,設法遮蔽一些不良資訊,布不良資訊的人進行責罰。調查對民眾的知情權表現出充分的尊重,這才是政府部門的責任所在。當然,僅僅有網路媒體和政府部門的努力是不夠的。提高網路交友類工具及其附帶網路資訊的質量,任重而道遠,社會各個層面包括大學生自身都要對其給予足夠的關注,全民努力為大學生甚至所有網民構建一個和諧的網路環境。

(二)從最受大學生歡迎的聊天工具入手,提高資訊的品味及深度性

既然騰訊QQ和微信是大學生使用頻率最高的聊天工具。騰訊網的訊息大多轉自紙媒,缺少原創性,應該加強自己的記者隊伍,採寫具有獨家或者獨創性較高的新聞。對於一些重大的國家事件、民生事件,網路媒體應該進行鞭辟入裡的分析與報道,不僅可以做文字報道,還可以配以視訊報道,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它的優勢。同時,新聞內容應該擔負起提高大學生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的重任,選擇適當的新聞事件,於潛移默化中向大學生滲透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

(三)大力開展網路道德教育

學校相關部門大力開展網路道德教育,規範網路行為,增強大學生的道德判斷能力,指導他們選擇和識別健康網站。網路在大幅度拓寬大學生思維和行為空間的同時,也增加道德行為的自由度和靈活性。倡導網路之間的責任意識。還網路世界一片純淨的天空。

(四)豐富校園文化生活,營造健康向上的氛圍

高校應充分發揮內部的造血功能,努力豐富大學生的校園文化生活,積極營造健康向上的良好氛圍。要重視學生社團的建設。以社團為點,帶動學生的面,培養大學生的廣泛興趣,讓他們在活動中體會現實交往的快樂。同時,開展競賽、講座等豐富多采的校園文化活動,儘量發掘校園生活中的各種樂趣,讓大學生脫離機器的束縛,不再被困網中央。

(五)開設合理利用網路資源方面的專門課程

學校可以開設合理利用網路資源方面的專門課程引導大學生合理利用網路資源。幫助學生建立個人主頁,學習相關的流行軟體等,以提高上網技能。大學生對目前多數高校網站的現狀很不滿意,認為其內容枯燥、形式呆板、模式雷同、缺乏吸引力且管理較亂。他們認為,高校網站應在以學生為本、為學生服務中樹起自己的品牌形象。建設好高校網站,首先要針對大學生群體,注重對國內外重大科技、新聞時事和社會焦點、熱點的報道;其次要與學生的學習程序相結合,在網站中設立學習和答疑專欄,介紹課程的學習方法,並有老師在網上高層次地分析和闡述學術問題或發表學術論文;第三,高校網站要有不同觀點,讓學生參與進來發表自己的思想和見解,並利用網路溝通;多給學生一些自由發言的機會,可以向校長直接反映心聲。最後,加強對留言板和BBS的管理。畢竟校園是一方淨土,高校網路應不同於大眾BBS,應提倡校園網路文明的發展。總之,高校網站應該建設成為一種學生與學生、學生與老師、學生與學校、學校與學校溝通的一條暢通的橋樑。

學生調查報告 篇6

一. 當代大學生對我國傳統節日的瞭解和重視程度

大部分大學生認為我國傳統節日是具有深遠意義的,是值得倡導並隆重舉行的,比如說“端午節”是紀念我們偉大的愛國英雄——屈原的;還有部分大學生認為對我國傳統節日的瞭解程度不是很高,不明白部分節日的意義,所以表示不是很提倡,有的人甚至表示對我國傳統節日都不是很瞭解,在調查中我發現很多人不能完全說出我國傳統節日有哪些,有些竟然表示不知道“端午節“這個節日。

二. 當代大學生對西方國家節日的瞭解及重視程度

部分大學生認為要與西方國家“接軌”,要學習西方的先進科技及文化,就必須接受西方國家的文化及節日傳統;大多數人表示對於西方國家的節日既不能說完全摒棄,也不能說是完全不接受,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並不代表是否定某一方,而是兩者的融合,對於節日這一問題而言,他們表示可以接受,但不會去隆重慶祝,畢竟那是別人的節日。

三. 大學生熱衷外國節日的主要原因

由於對我國文化、民族傳統知識的欠缺以及盲目從眾崇洋媚外的心理導致部分大學生對外國節日表現出“狂熱”的態度,我國文化博大精深,而當代大學生從小就被社會定位為為了考試而拼命學習的一類人,大部分時間都用來“鑽研”那些課本知識以應付考試,忽視了對我國傳統文化知識的瞭解,錯誤的認為科技、經濟等某方面優於我國的部分西方國家就是自己的偶像,從而導致崇洋媚外,熱衷於外國的文化教育及服飾等各種東西,當然西方國家的節日也成為他們青睞的物件。

四. 調查中出現的令人“匪夷所思”的問題

在調查時與部分大學生的交流中,發現了極少部分大學生的一些令人無奈又“匪夷所思”的觀點。

1. 建議給我國傳統節日重新“易名”

極少部分

大學生由於對西方國家的過度崇拜,竟然給部分我國傳統節日加上一個類似於西方節日名字的名字,比如“我國情人節”,更令人無語的是有人建議將“清明節”改名為“我國鬼節”。

2. 部分人表示“不承認”我國有些傳統節日

部分人認為當“節日”的概念被“假日”替換以後,是節日就應該有假期,可是我國的很多節日都沒有放假時間,這樣一來,他們覺得這些節日不能算是真正意義上的節日,從而忽視甚至不承認那是我國傳統節日。他們表示這樣的節日猶如“食而無味”,所以不願接受。

五. 保護我國傳統節日文化遺產刻不容緩

在調查中,少量大學生對韓國申報端午祭為世界文化遺產的成功這一事件表示義憤填膺,他們認為我國人民應注重保護自己的文化遺產,對於XX年韓國申報我國的“端午節”為他們的節日這一事件,我們應該予以重視,對於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我們每個我國人都應該去重視,保護我國傳統節日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刻不容緩。

六. 結論與建議

通過該調查發現,當代大學生對我國傳統文化尤其是傳統節日的重視程度較為欠缺,這是由於對我國文化知識及傳統觀念的缺乏而導致的。我希望當代在校大學生能加強對我國傳統文化的學習瞭解,樹立良好的人生觀、價值觀,用行動去證明自己的愛國熱情。

七. 附錄

由於我的調查時口頭形式的,所以沒有統計初詳細的資料,該報告只是反映了調查中出現的顯著問題,故不能作為有力的論據。

學生調查報告 篇7

[摘要] 大學生是一個特殊的消費群體,對大學生網路購物特徵進行研究,有助於企業發展大學生網上市場,取得未來的競爭優勢。本研究通過調查問卷的方式對大學網路購物情況進行了五個方面的調查,並根據調查結果分析了大學生網路購物潛力大、購物網站集中度高等基本特徵。

[關鍵詞] 大學生 網路購物

一、調查目的、方法和物件

1.調查目的

通過此次調查深入瞭解大學生網路購物的消費特徵,為面向大學生經營的企業開發大學生消費市場,制定相應的營銷策略提供依據。

2.調查方法

本研究中對大學生消費特徵變數的設計參考了中國網際網路資訊中心(CNNIC)釋出的《網路熱點調查報告》之“網路購物”部分。調查問卷對研究中所涉及的各個變數的測盤採用的是自填問卷的方式,問卷內容包括對大學生網路購物群體特徵的測量;對大學生是否選擇網購的原因測量;對大學生購物網站的選擇特徵的測量;對大學生網路購物行為特徵的測量;對大學生對網路購物的評價的測量五個方面。

3.調查物件

本調查在湖南農業大學的學生中隨機發放了300份調查問卷,回收294份,得到有效問卷279份,回收率為98%,有效回收率為93.3%,具有統計意義。有效問卷中男生佔50.7%(142份),女生佔49.3%(137份)。

二、調查結果

1.大學生網路購物群體特徵

(1)性別年齡特徵。調查結果顯示,37.8%的被調查學生有過網上購物經歷,而男生網路購物群略高於女生(如圖1)。網際網路在男性中的普及程度要高於女性,男生比女生更敢於冒險和追求新的事物,而且男生的網路基礎知識比女生普遍,這可能是造成大學男生網路購物比率要高於女生的原因。

(2)年齡特徵。大學生年齡在18歲到24歲,其中18歲~22歲的學生人數最多,所佔比重為89.7%。並且調查還發現,大三大四的學生網上購物的比例明顯高於大一大二的學生,由此可見,網齡對網路購買影響較大,網齡越高,越容易進行網上購物。

(3)支付力特徵。從調查結果來看,收入在400元~800元之間的大學生參與網路購物的最多(見圖2)。大學生主要的生活來源是來自於家庭的供給,81.1%的學生月消費居於400元~800元之間,每月生活費過高和過低的人所佔比例都較小。

2.網路購物原因分析

(1)不嘗試網路購物的原因。調查顯示,在沒有購買經歷的大學生中,沒有嘗試網路購物的原因主要有對網站不信任,怕受騙,質疑其安全性,擔心網上付款環節等(見圖3)。沒有網路購物經驗的消費者對網路零售商的瞭解很少,而質量、資訊搜尋以及訂購都是在消費者真正進行消費的時候才能夠切身感受的。因此,這些因素不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消費者是否參與網路購物。

(2)選擇網路購物的原因。調查顯示,有過網路購物經歷的被訪者們選擇網路購物的原因主要有時效性便利性、價格低以及商品多樣性(見圖4)。由此可以看出,大學生選擇網上購物的原因主要在於網上購物更方便,更能夠節約成本,同時也可以獲得更豐富的商品資訊。

3.大學生對購物網站的選擇特徵

(1)獲知集道。從調查結果來看,大學生網路購物者獲知購物網站的主要途徑是朋友介紹、網站介紹、網上廣告、網路連結、電視報紙雜誌廣告等(見圖5)。大學人口比較密集,消費的趨同心理,使得大學生們消費時在室友、同學、朋友、老鄉的影響下很容易發生從眾行為。

(2)選擇原因。從調查結果來看,大部分學生(72%)會通過在多個網站間進行商品比較來選擇購物網站,選擇某一購物網站看中的主要原因是知名度高、信用(信譽)良好(見圖6)。大學生有著較清晰的品牌愈識,對知名度高、信用良好的產品信任度和青睞度比較高。選擇購物網站大多集中在幾個大型網站,淘寶網64%,易趣網24%。

4.大學生網路購物行為特徵

(1)購買的商品或服務型別。從調查結果來看,大學生在網上最常購買的商品和服務包括服裝鞋帽、書刊、數碼音像製品、線上充值、票務/教育服務等,這與中國網際網路絡資訊中心(CNNIC)對全民調查得出的使用者在網上購買的商品和服務主要是書刊、服裝鞋帽、數碼音像製品、化妝品及個人護理用品等些微的差異,但這些商品和服務更體現了大學生在生活、學習和文化娛樂等各個方面的消費。書刊質量風險不大,運輸較為方便,因此,大學生網上購買服裝的比例增多,說明大學生對網路購物的信任度高於普通市民。

(2)購物頻率和購買金額。從調查結果來看,購物頻率每月不少於一次的僅為22%, 30%的學生為三個月一次, 56%的學生的平均購物金額為100元~300元(見圖7),這與上述的大學生主要購買的商品和服務型別是相吻合的。

(3)價格期望。從調查結果來看,絕大多數進行網路購物的大學生選擇均是比商城價格低30%以下(見圖8)。說明對有些大學生來說價格並不是影響其是否進行網路購物的關鍵因素。大學生消費偏於理性,不僅關注產品的價格和質量,而且有著較清晰的品牌愈識,對知名度高、信用良好的產品信任度和青睞度比較高。

(4)付款方式。從調查結果來看,84%的網路購物學生選擇的是第三方支付或網上支付。我國的電子支付狀況已得到較大改善,大部分學生對網上支付的安全性比較放心。

5.大學生對網路購物的評價特徵

(1)網上購物的擔心因素。從調查結果來看,有網路購物經驗者對商品的質量擔心程度最高(37.9%),對售後服務和物流快遞的評價較低,對商品種類、查詢方便性的評價較高(見圖9)。沒有網路購物經驗者更多的是對網上消費的安全與隱私表現出了較大的不信任傾向,而有過網上購物經驗的大學生,已經對其建立起了基本的信任,說明大學生的初次網路購物體驗非常重要。

(2)需要改善的方面。從調查結果來看,商品質量、售後服務、安全性、配送及時性是被最多提到的幾個方面。

(3)未來購買意願。從調查結果來看,大部分大學生網路購物者明確表示在未來的一年還會繼續進行網路購物(83.7%),明確表示不會的很少(6%)(如圖10)。即使至今沒有嘗試過網路購物的大學生,在被問及“以後是否會嘗試網路購物”時,表示今後會進行網路購物的佔到69%,說明他們對網路購物的發展非常期待,在網購條件讓他們感到滿意時願意去嘗試。網路購物與傳統購物相比在方便及時性、資訊的豐富性等方面具有很多優勢,會吸引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參與網路購物。

(4)網路購物前景。絕大多數的大學生認為網路購物的前景廣闊,發展空間大,會被人接受。這也符合中國社會科學院網際網路研究發展中心的20xx年“中國將迎來電子商務貿易的高潮”的論斷。

三、結論

1.大學生網上購物潛力巨大

大學生雖然受經濟條件的約束,在校期間無法開展更多的網上購物活動,但其參加工作之後將會在很大程度上成為社會中中高收入的群體。所以,大學生的價值也絕不僅僅侷限於他們目前的實際購買量,而在其終身價值,一旦有了固定的收入,他們參與電子商務活動的潛力是巨大的。此次問卷調查也支援這一結果,37.8%的被調查學生有過網上購物經歷;83.7%的大學生網路購物者明確表示在未來的一年還會繼續進行網路購物;69%沒有嘗試過網路購物的大學生也表示今後會進行網路購物。

2.大學生網上購物市場已經形成

由調研我們可以看出,大學生上網已經普及,大學生每天上網的平均時間普遍為1小時~5小時,這些人群對網路可謂相當依賴,同時,在曾經有過網上購物經驗的人群裡86%的購物者對其進行的網上購物是基本滿意的,說明至少有86%的人對網上購物是能夠接受。以上數字告訴我們,面對大學生的網上市場已經形成,正等待商家去開發。

3.拍賣網站人氣最旺

此次調查顯示,拍賣網站在大學生中具有非同尋常的吸引力,79.2%的學生選擇光顧拍賣網站。相比之下,只有13.8%的學生將B2C網站作為自己的購物首選,7%的學生在入口網站購物。

4.購物首選網站高度集中

調查結果顯示,大學生購物首選網站集中在幾個網站。在每一類網站中,大學生的選擇都集中在某幾個知名度非常高的網站。這種現象在拍賣網站中表現得更為明顯,84位選擇拍賣網站的學生中有74位選擇了淘寶,只有10位學生選擇了其他網站。另外,目前中國B2C購物網站數量己超過12000個,但調查結果卻顯示大學生們網上購物的首選網站主要集中在卓越、噹噹等幾個網站中。門戶類網站的得票也基本上被網易、新浪二大入口網站瓜分。網路降低了企業的進入門檻,無數企業可以在同一起跑線上競爭,但是調查中反映出的大學生消費者高聚集度卻表明只有那些能在行業中排名前幾位,在消費者心目中具有知名度和美譽度的網站才能吸引絕大部分人流量,繼而取得企業發展所需的顧客規模,贏得最後成功。

學生調查報告 篇8

引言

隨著生活水平的改善,手機的普及率開始升高,且使用者範圍也開始擴張,還記得前幾年,擁有一部屬於自己的手機,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而且,還是大人們的事而已,大學生、中學生......想也別想!但是20世紀的今天,卻不同了,在學校裡,手機幾乎是人手一部的通訊工具,接著是中學生,國小生,父母為了跟兒女得到第一時間的聯絡,紛紛給兒女們買起手機來,有得學生身上還有兩部手機呢,那更不用說手機電話卡了。從以前的水壺到現在的只有手掌大的手機,無論從功能到外表都是一個大飛躍,但是,價格卻成反比,這對消費者來說無疑是一個買機好時期,所以不少學生趕上了這好時期,擁有了屬於自己的手機,而且越來約年輕化。特別是近兩年,隨著手機價格的下降、簡訊服務的開通和各種手機SIM卡的出現,手機不再是一種高身份的象徵或遙不可及的夢想,而是成為一種較為普及的通訊工具。

摘要:

這次調查主要是有針對性地就購買手機的心態、中學生擁有手機的總體利弊以及校園實現手機普及這一社會現象的正常與否和影響中學生購買決策的因素等。調查採用問卷形式,在翠園中學的學生進行抽樣調查,共發出調查問卷100份,成功回收93份。在性別構成上基本持平,其中男性佔52%,女性所佔比例是48%。經過對調查問卷結果的統計,其結果分析如下。

調查分析:

調查中發現,80%的同學已經擁有一部屬於自己的手機,就算暫時還沒購買手機的同學,其中大部分人認為在學裡很有必要有一部手機。其理由是:首先,便於聯絡,這既包括自己聯絡親人,也包括同學朋友聯絡自己。

1、手機的品牌、價格、檔次及考慮因素

調查發現中學生所購買的手機品牌基本上都是洋品牌,摩托羅拉,索尼愛立信,諾基亞倍受中學生青睞,三者共佔調查總數的55%。而國產手機問津者很少,如國產王牌 TCL、波導,所購者也不多,兩者共佔12%,可見中學生在手機品牌上基本傾向於洋品牌。中學生所購手機價格基本在20003000元之間,約佔總數的76%,高於3000元和低於20xx元共佔20.30%,1000元以下的低檔手機則無人問津。調查還發現決定中學生購買手機的主要因素是手機的質量,其次是價格和外觀。

2、資金來源

主要來源於父母的約為71.19%,8.26%的中學生是自己打工掙的錢,11.23%是勒緊褲腰帶從生活費中擠出來的,9.32%是別人送的,基本上不存在向別人借錢或銀行貸款購買手機的現象。

3、 忽如一夜春風來校園裡的手機消費情況

調查顯示,選用充值卡在大學生中仍佔大多數,這樣可以保證每月的話費保持在本人可控制的範圍內,集中在每月50元至120元之間。簡訊費所佔月通話費比例在逐步提高,60%左右的同學每月簡訊費都超過了話費總額的30%,甚至有四分之一的同學每月的簡訊費佔話費總額的60%以上。簡訊息已經成為目前大學生通訊的重要手段。

4、購機目的及交往物件

中學生購買手機有36人是為了通訊需要,佔總人數的38.70%,是因為社會發展的趨勢,有6.45%的人是因為受別人的影響,23人是因為看中了手機的功能;而另有21人,約佔22.58%購買手機是沒有原因的想購買就購買了,約有7人選擇其他,約佔7.53%,中學生購買手機主要用於同學朋友之間交流的約佔64.1%,而用於跟父母交往的很少,只有23.56%

學生是追求個性的群體,在手機的使用上也不例外,近48%的學生中意拍照手機,34.0%的學生使用下載的流行音樂作為鈴聲。隨著彩屏和攝像手機的普及率上升,學生也開始更多的使用下載圖片或者自己拍攝的圖片,甚至自己製作的圖片作為待機圖片。

5、手機的使用情況

(1)更新頻率低

中學生在手機的更新上持比較謹慎的態度,超過半數的同學在這學期間沒有更換的打算。這主要是因為中學生購買手機的經濟來源主要是由家裡承擔,因此父母不允許子女頻繁地更換手機。但是我們從中學生能承受的手機價格中可以發現,雖然20xx元左右的手機目前仍佔在校大學生需求的最大比例,但隨著他們日益參與到社會實踐中直至參加工作,大多數同學的未來目標更傾向於高於3000元的高檔手機,更多的可支配收入將成為滿足他們需求的經濟保證,他們也將成為中高檔手機的潛在消費群。昂貴的話費依然是在校學生手機族的最大煩惱(25.42%),其次是擔心被偷,佔1/5,另外佔用時間多佔11.23%,怕被人騷擾,的佔15.04%,以及款色不流行佔11.65%。

(2)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學生使用手機的利弊

中學生使用手機會引起社會的爭議,主要是因為手機作為高階消費產品,在校學生由於生活圈較為固定,沒有必要,可能會是一種物質的浪費。其二是容易造成不好的消費習慣,同時影響學習,作為當事人我們應該如何看待這個問題的呢?

由於中學生處於性格塑造時期,思想不穩定,情緒波動大,易受外界環境影響等特徵,使得他們的消費存在一定程度的盲目性,手機的使用存在一定的負面影響,在分析使用手機不利的影響中,主要體現在影響上課、造成不好的消費習慣、浪費錢,比例分別為28.1%、19.6%、23.1%,而認為沒有壞處的比例為21.5%。這也反映出學生學習與社交活動之間存在矛盾,如何處理好這種矛盾則需要社會正確引導。

另外,專家認為:手機輻射不容忽視

今年4月7日,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發表的一份研究報告提醒人們,由於青少年的耳朵和顱骨比成年人更小、更薄,因此,孩子在使用手機時,大腦中吸收的輻射比成年人要高出50%。對一個5歲的孩子來說,輻射會滲入其大腦50%的區域;對10歲的孩子來說,輻射則會滲入其大腦30%的區域。而德國防輻射機構主席沃爾弗拉姆柯尼希也對當地媒體《柏林日報》表示,為健康著想,人們尤其是兒童應該儘量減少手機的使用。一般來說,手機通話應儘可能短。父母應使子女儘可能遠離這項高科技。

而一位從事職業病防治的教授也表示,青少年的免疫系統較成人脆弱,因而特別容易受到手機輻射的影響。手機輻射會對腦部神經造成損害,引起頭痛、記憶力減退和睡眠失調。而手機遊戲也有可能使孩子耳聾,一般來說,85分貝就有可能損害聽力,當把手機放在耳邊時,有些遊戲的伴音比噴氣式飛機發動機旁邊的噪音還大,最差的手機噪音達133分貝,大大超過120分貝的痛苦極限。

結論:

總結一下學生手機消費群的特點:

1.追逐時尚、注重個性張揚;2.易於接受新事物; 3.需要更多的情感溝通與交流;4.物品的使用大多喜新厭舊5.主要任務是學習;6.生理上處於生長髮育階段;7 學生基本以集體生活為主,相互間資訊交流很快易受影響。

手機對學習是否有影響?如手機作弊、上課時手機鈴聲影響課堂秩序、手機輻射對身體健康有害,手機還會帶來攀比風,而且一些學生在上課時接聽電話,還會影響老師上課,也影響到其他同學學習,中學生最好還是正確對待手機,有效的運用我們的通訊工具,做到不為手機著迷,而不是手機控制我們的思想。

總的來說,本調查是成功的,達到了預期的目的。較為全面地考察了影響中學生手機消費的因素。不過,還不夠深入,尤其是理論支援還不夠。謹以本調查為以後的研究作下鋪墊。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