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量生活垃圾調查報告

來源:才華庫 8.2K

垃圾存放問題一直是大家思考的事情。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存量生活垃圾調查報告,請閱讀。

存量生活垃圾調查報告

根據《省城鄉生活垃圾處理指導意見》和《關於加快推進農村生活垃圾處理機制建設有關問題的通知》檔案精神,結合我區實際,從根本上解決我區農村面源汙染問題,保障公共環境衛生和人民群眾的健康生活,區委、區人民政府高度重視,深入推進城鄉環境綜合治理。近期,區治理辦組織相關人員對我區存量生活垃圾情況進行了全面調查,現將有關情況彙報如下:

一、基本概況

區位於市北部,上游,距市中心城區28公里,東與旺蒼縣相連,南與區比鄰,西與縣交界,北與陝西省接壤。全區幅員面積1619.65平方公里,轄6個鎮19個鄉214個行政村6個居委會,總人口21.63萬人,人口密度127人/平方公里。經統計全區現有存量生活垃圾場(點)21個,其中:存量生活垃圾場(點)風險級別較高的10個,風險級別評估為中等11個。存量生活垃圾面積17.89 公頃(約 268.35畝),存量生活垃圾場體量約為27.4萬噸,治理工程投資估算約 6220 萬元。

經統計,全區共有存量垃圾場 21個。按照《住房城鄉建設部、發展改革委、環境保護部關於開展存量生活垃圾治理工作的通知》要求,我區組織專家組對6鎮19鄉的生活垃圾場(點)進行了排查和評估。目前,我區存量生活垃圾場(點)風險級別較高的10個,分別是:。10個生活垃圾場(點)主要分佈在沿線和飲用水源上游,集存的生活垃圾均沒有進行正規化處理,只有部分垃圾進行了較為簡單的衛生填埋,其餘的都是將垃圾集中堆放,常年暴露在外,尤其是城區舊垃圾填埋場,該處存量生活垃圾有上萬噸垃圾,距不足500米,在封存時只進行了簡易填埋,對水源和環境汙染風險等級很高。還有中子鎮和曾家鎮等垃圾填埋場,對環境和水源的汙染風險等級都是很高的,對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和生態環境造成很大的影響;另外還有11個鄉鎮生活垃圾填埋場(點),生活垃圾都未進行衛生填埋,也沒有進行正規化處理,垃圾常年暴露堆放,風險級別為中等,這些鄉鎮分別是:。

二、工作開展情況

為抓好此項工作,我區按照先重後輕,逐步規範的原則,生活垃圾處理方式總的發展趨勢為衛生填埋處理;因我區地理條件和經濟能力限制,目前就地焚燒垃圾現象持續增長,堆肥處理能力逐年萎縮。按清運量統計,2013年9月鄉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約為55%,村莊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為35%;按產生量統計,各類無害化處理率的資料還要降低20%左右;考慮到統計口徑、標準認定和汙染評判等因素,各類無害化處理率的資料可能還要降低15-20%。綜合考慮以上因素,目前比較接近實際情況的參考資料為,城鎮生活垃圾的無害化處理率約為40%,鄉村生活垃圾的'無害化處理率約為15%。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是由於地處山區,住戶分散,經濟基礎脆弱,政府投入不足,設施裝置不到位,農村垃圾分類收集能力差,無害化處理能力低。

二是雖有設施裝置,其設施標準偏低,選址不合理、不科學,有的設施老化,且管理水平低,對環境汙染較嚴重。

三是存量生活垃圾場周邊存在固態汙染、滲濾液汙染,水源和生態溼地得不到有效保護。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政府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強化資金保障,完善基礎設施建設、維護和管理制度,狠抓城鄉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步伐。

二是按照區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十二五規劃》,對以上各鄉鎮的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點)進行全面改造升級,逐步實現生活垃圾正規化處理(詳見規劃示意圖)。

三是加大宣傳力度,引導市民自覺愛護環境,杜絕亂堆亂倒垃圾,減少垃圾汙染物的無序處理帶來的廢氣、廢渣。結合新農村建設,集中開展農家庭院、沼氣池建設和改水、改廁、改廚、改圈、改危房等工作,重點治理存量生活垃圾堆放場點,促進我區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

四是遵循垃圾處理“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原則,努力構建“城鄉統籌、技術合理、能力充足、環保達標”的垃圾處理體系,確保生活垃圾得到無害化處理,減少環境汙染,營造良好人居和發展環境,全面提升城鄉環境綜合治理水平。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