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姚古鎮導遊詞

來源:才華庫 1.22W

導語: 黃姚古鎮方圓3.6公里,屬喀斯特地貌。發祥於宋朝年間,有著近1000年曆史。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黃姚古鎮導遊詞,供大家參考。

黃姚古鎮導遊詞

各位親愛的遊客大家早上好,歡迎大家來到黃姚古鎮參觀遊覽,我是景區講解員小唐,今天就由我為大家介紹被世人被稱為“人與自然完美結合的藝術殿堂”的黃姚古鎮。希望今天大家能在黃姚玩得開心玩得愉快,也希望我的導遊講解能夠令您滿意。

首先我將為大家簡述黃姚的概況,黃姚是有著近千年歷史的中國名鎮,發祥於宋朝開寶年間,興建於明朝萬曆年間,鼎盛於清朝乾隆年間。由於鎮上以黃、姚兩姓居多,故名黃姚。

黃姚古鎮素有“夢境家園”之稱。全鎮方圓3.6平方公里,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鎮內的建築按九宮八卦陣勢佈局,屬明清嶺南風格,整體建築風貌與周圍環境和諧統一,是一個古樸別緻的山水園林古鎮。鎮中的古榕,奇石和小橋流水交相輝映,營造出一幅“小橋、流水、人家”的自然田園風景。黃姚著名的景點有文明閣、司馬第、古戲臺、石跳橋、郭家祠、天然亭等。人文景觀有韓愈、劉宗標的墨跡。

下面我們開始古鎮的遊覽,大家注意到腳下的石板路了嗎?黃姚所有古街道全部用青色石板鑲嵌而成,路面平滑如鏡。

古鎮的樓閣是教書育人之地,也是人們休閒小憩的場所。那麼現在我們看到的這座樓宇就是文明閣,文明閣的對聯極富哲理。文明閣第一道山門上書寫著“文明首第”四格墨然大字,兩旁對聯為“道德隆千古,文明推首第”。第二道山門外聯寫著:“春入水愈響,秋高山更清”,橫批為“有聲門”。此聯描寫的是天馬山、文明閣春秋季節的兩幅畫卷。春天,春水泛起,昔日蜿蜒輕柔的河水變得歡暢奔騰,波濤陣陣,奏響美妙的萬籟之聲。秋天,秋高氣爽,天藍地遠,更顯山的蒼翠清晰。(停頓兩秒)聽了小唐的講述,不知大家眼前是否浮現出一幅悠遠高深的水墨美景呢?“有聲門”之後的內聯則寓意深刻:“星臨平野闊,山似洛陽多。”觀讀此聯,大家是不是心胸豁然開朗感悟良多呢?

現在大家看到的這座房屋名叫“司馬第”。大家可能會誤認為“司馬”是指主人的姓氏,其實這裡的“司馬”指的是官職,也就是明清時的'府州通判。這個宅院是黃姚古鎮階梯式宅院的典型代表,整座建築高出地面約一米,階梯式的步級寓意著步步高昇。

這段光亮平整的青石板街道在清朝至民國時期是繁華的商業大街,大家可以看到街道兩旁商鋪林立,建築都是明清風格。

眼前這一汪碧綠的湖水中的就是石跳橋,建築學把這種橋稱作錠步橋。黃姚的石跳橋始建於清朝嘉靖年間,距今已200多年。整座橋由31個石墩排列而成,高的石墩露出水面,矮的石墩埋在水底起到支撐固定作用。31個石墩間距按人的行走步伐排列,既方便通行,又不影響洩洪。現在很多公園裡的水景都仿照的錠步橋,在200多年前,勤勞智慧的黃姚人民就可以造出這麼實用又富有美感的橋實屬不易。

相信大家都知道黃姚是《茶是故鄉濃》、《酒是故鄉醇》等電視劇的外景拍攝基地。現在我們來到了古鎮的茶葉作坊,《茶是故鄉濃》的製茶、炒茶就是在此拍攝完成。這是間傳統的茶葉作坊,保留了唐宋時期的蒸青製茶工藝,大家現在可以免費品嚐按傳統手工製作,用古鎮仙人古井活泉泡的秋歌三茶。

現在我們來到的是迎秀街正西直街,正前方的這座門樓叫做太平門,也有人把它叫做升

平門。太平門坐東向西,穿過太平門的就到了天然街。大家可以看到,天然街西端的接龍門外有兩座小型別致的天然石拱橋,天然街由此得名。“天然石拱”是黃姚古八景之一,有古詩云:“小澗天成跨玉腰,溶成雙鞏旁黃姚。江分水面平鋪石,牆就崖間暗渡潮。”天然橋之美,美在春花秋實,美在“小橋流水人家”,美在人們的不知不覺和橋的神奇。

眼前的這座建築是郭家大院。這座大院坐西向東,是古鎮頗具特色的典型民宅。郭家大院是有唐宋遺風的明清建築。院中有太陽門,月亮門兩個大型的圓拱門。院內房間單獨排列,通風好,光線充足。房間前是小天井,整體建築講究對稱。大院的防匪工事固若金湯,很有貴族氣派。郭家主人曾經是清朝道光年間,在朝廷任職翰林院的編修。

今天的景點講解到這就告一段落了,我再補充給大家講講咱們黃姚的特產吧。到黃姚旅遊一定要買點土特產回去饋贈親友才叫不虛此行,黃姚比較著名的土特產有調味佳品黃姚豆豉和滋補佳品九制黃精等。黃姚豆豉在清朝被列為宮廷貢品,黃姚也被稱為“豆豉之鄉”。豆豉宴是黃姚的一大特色菜系。此外,黃姚還盛產月柿、柑橘、板栗等。

各位遊客,鄧麗君的《何日君再來》裡唱到:好花不常開,好景不常在,今日離別後,何日君再來?我想,我們之間友情的花朵會常開,黃姚的美景永遠常在!我期盼著在不久的將來大家還能聚在一起暢遊黃姚!衷心祝願我們能夠重逢在陽光燦爛的季節!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