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教學座談會經驗發言稿

來源:才華庫 2.92W

在不斷進步的時代,很多地方都會使用到發言稿,發言稿可以幫助發言者更好的表達。為了讓您在寫發言稿時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高中教學座談會經驗發言稿,歡迎大家分享。

高中教學座談會經驗發言稿

昨天晚上召開了實驗班任課教師會議,各班主任和備課組長根據各自的工作實際談了自己的困惑和下一步的打算,主要是進一步分析學生,理清思路,明確職責;把握重點,統籌兼顧;團結協作,狠抓落實。今晚,我們召開提高班和特長班質量分析,關於怎樣開展最有效,管委會幾個成員反覆進行商量,如果說,實驗班的情況差別很大的話,提高班和藝術班的情況大同小異,逐個班分析的話,效果也不見得多麼明顯,再加上這些班的絕大多數教師都是年輕教師,彼此之間需要溝通、交流和提高,我們商議的最終結果是借這個時間,我們彼此交流以下作教師的一些體會,反思自己的得與失,以便警醒自己和提示別人,促進共同進步。談的不是什麼經驗,有些還是一家直言。不妥之處,還請老師們指正。

首先教師應該成為明師:即明白之師。將明明白白的文化知識明明白白的教給學生,而且還要讓學生明明白白的掌握住。要實現這個過程是門藝術,蘇霍姆林說過:“我相信一名好老師是一名偉大的藝術家,而且相信好的老師和偉大的藝術家一樣難得。”這句膾炙人口的名言名句告訴我們,教師不僅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而且還是一名藝術家。藝術是需要表現的,俗話說的那種,茶壺肚裡煮餃子,有一肚子學問倒不出來的人,就不能做一名好教師。同時,教師自身擁有的知識就好比是水,要給學生一杯水,至少要準備一桶水,如若教師只有半瓶水,學生能得到只能是一口水了。因此,好教師與好的藝術家一樣,都要思維清晰,條理清楚,善於表達,掌握語言藝術,講課充滿激情,講臺就是舞臺。一名優秀的教師不僅能對教材吃透,融會貫通,還要旁證博引,引人入勝,將枯燥的知識變得通俗易懂。照本宣科,只能助長學生的厭學情緒。有人說:“得一良師,乃人生一幸”。要成為一位明師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他需要我們用一生的心血和汗水去爭取、去努力。作為一名高中老師,面臨的問題將更多,學生們思維靈活,人數多,思路就多,對知識的需求也迫切,許多問題不是老師一下子就能找到思路的,學生有疑問一二次沒有合理的解釋還好說,出現次數多了,難免出現信任危機,一旦出現,你的職業生涯將註定不會寬廣,不會一帆風順。因此即使你是剛剛走出大學校門的本科畢業生,仍然需要你不斷的學習,博覽群書、精通專業、精湛技術,老老實實的作學問,來不得半點虛偽和油滑,教師的知識淵博了,才能給學生傳授。

教師應成為明辨之師:必須明辨是非曲直,懂得教人做人的真理。教書育人,書好教,人難育,作為老師不僅要有豐富的知識、聰敏的智慧、還要有廣闊的胸懷、開拓的精神、高尚的道德、健全的人格;還要有愛心、責任感和理性,懂得寬容、信任和欣賞,要有一顆快樂而年輕的心。只有這樣,師生之間才能建立起良好的關係,才能激發出一種積極向上的激情,使學生更加自尊、自愛、自信和自強,對學生健康成長起著重要的作用。這樣教師本人首先必須具備一顆水晶石般玲瓏剔透的心,對學生懷有博大無私的愛,以知識本身的魅力、教學藝術的魅力、教師人格的魅力獲取學生的信任和愛戴。不要把社會上世俗的那套理論搬到教育學生上,教育就有教育獨特的規律。需要老師要心理健康,心情快樂,心底單純,只有這樣才能達到師生默契、教學相長。

我們高一年輕教師多,特別是教提高班和藝術班的老師中,更多,回顧自己走過的路,心中有很多感觸,加以梳理,同大家溝通,但願能引起同感:

第一:正確看待教師這個職業。一般說來,剛出師範院校大門就步入教壇的青年教師絕大多數開始都是躊躇滿志,希望自己能在教書育人的崗位上施展抱負,有所作為,但到頭來真正有所作為的並不是很多,不少人的熱情、志趣、情懷沒經歷多長時間,便消失在世俗的各種雜念之中,教書僅僅成為一種謀生的手段了。答案當然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有一個極其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不少青年教師在剛剛踏上教師這個行業的時候,沒有很好的把我自己。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這段時期過渡的好壞直接關係到青年教師能否成長。許多青年教師在教過了一段時間後,那份新鮮感慢慢消失,隨之而來的是無盡的煩惱:教師職業的清苦、平凡、艱辛和勞累,很快就粉碎一些人美好的思想。批不完的作業,備不完的課、一次次重複出現錯誤,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永無休止,枯燥乏味。迷惘、困惑充滿心頭。這首先要青年教師嘗試改變對自己職業的態度:,經濟收入低;社會地位不高,在學生面前又不能表露自己的真實想法,極易發生心理衝突,這些是事實,但既然選擇了教師這個職業,就要在這個行業裡有所作為。要嘗試改變自己對職業的態度:教師物質上雖清貧,但工作充滿靈性;雖辛苦,卻又有很大的自由度;雖單調,卻又充滿著挑戰和創新;這樣你就會發現原來做個教師也不錯。我們看看一些出名的教育名人,他們往往不是從年輕時就多麼聰明,而是做事執著,當同齡人在徘徊、躊躇時,自己正在努力提高自己,漸漸的,他們和同齡人的距離就拉大了。

第二,淡化成就意識:教師工作成果的不確定性使教師容易產生困惑和迷惘,時間一長必定會影響情緒。因此,一定要淡化自己的`成就意識,俗話說:“只管耕耘,不問收穫”,不能一掀挖個井,學生出現不會的問題,不要抱怨學生的悟性差,要不厭其煩的講解,對學生反覆出現的錯誤,也沒有必要大驚小怪,要相信自己一定能夠改造過學生來,只要盡了最大的努力去工作,既是學生成績不理想也要坦然面對,千萬不可自暴自棄,要知道作學生時信心不足影響的僅僅時你一個人,但做了老師,你的責任就不僅僅時你一個人了,有60多個家庭在關注你,你的責任是重大的。對人家的孩子不負責是對自己的良心極大的譴責。

第三,適當宣洩不良情緒:教師在現實生活中也面臨許多煩惱和憂愁,目前大家首先所面臨的就是教師和學生身份的轉換,在大學裡,心理壓力輕,自由支配的時間充足,競爭小,瑣事少,但走上

工作崗位,許許多多問題接踵而至:早晨5:30起床,晚上將近11點才睡,批不完的作業,備不完的課、糾不完的重複出現的錯誤。一天屬於自己的時間少的可憐,還要戀愛、學習、等等,許多青年教師在接受了理想與現實的衝撞過後,往往會產生的困惑,會引起一系列的身心不良反應,其生理表現主要為疲倦、乏力、厭食、失眠等症狀;其心理表現為易怒、煩躁、焦慮、悵惘、壓抑,繼而引發對周圍事物的反感、厭惡與冷漠,更有甚者會發展成為心理障礙。但又不能把自己的情緒帶進教室,這時一定要學會採取各種積極有益的方法將不良情緒宣洩出去,要學會經常體察自己的情緒,以冷靜和建設性的方式壓制自己的負性情緒。千萬不要把這種情緒對學生髮洩,要學會對學生微笑,因為學生才是我們工作的中心,只有學生才能為一個教師傳名聲。負責,讓學生不滿,自己的工作就會陷入被動。

第四,如何才能更好的投入到工作中去呢?首先要學會思考,思維靈活,處事果斷,寬嚴適度,思想和認識上要高高凌駕於學生之上,但在平時的生活細節中要和學生平等相處,一味和學生打成一片,會失去威信,再想建立,非常艱難,因此,一定在和學生之間保持一定的距離,千萬不要輕易跨過,相信絕大多數學生是幼稚的,欺軟怕硬的。嚴厲的批評學生後要讓他心服口服才好。其次,要多向經驗豐富,品性好的老教師學習,也許你摸索上一年的收穫都不如老教師和你談的幾句話,第三,還要謹慎擇友,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則黑。可見擇友的重要性。“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告訴人們交一個高素質的朋友對自己的幫助是巨大的。千萬不要忘記因交友不慎而造成“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首已百年身”的沉痛教訓。一定要選那種道德修養好、學識水平高的人作朋友,而千萬不要把那些“發發牢騷,傳傳小道,罵罵領導、不幹實事”的人引為“知己”,要務實進取,從自身實際出發,揚長避短,正確選擇近期奮鬥目標。年輕人容易犯的毛病是好高騖遠,眼高手低,大事做不來,小事又不做。這是成功的大忌,年輕人務必拋棄這一陋習。

老師們,學校是培養人的地方,我們班主任也好,任課教師也好,都必須關愛每一位學生。我們有的教師只喜歡成績好的學生,不願多理成績差的學生;可以正眼看看錶現好的學生,卻厭惡表現差的學生,更不用說成績、表現都後進的學生了。大家不妨設想一下,如果學生都是完美無缺的,那還需要我們教育工作者幹嗎?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不是說過這樣一句話嗎?“千教萬教教人求真”,我們不說千教萬教了,你有沒有做到十教百教呢?我們必須明白教師的天職在於發現與發展學生的天賦,只有賞識學生、揚長教育才能完全開發學生的智慧與才幹。因此,我們的觀念要進一步更新,思維要進一步開闊,多一些表揚,少一點批評;多一些愛心,少一點冷漠。再說,我們可不可以想一想,假如他們是我們自己的子女又會如何?我們教師要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增強為學生服務的意識,給學生多一點關心、鼓勵和幫助,少一點冷淡、埋怨和消極。二是我們提高班和藝術班有近50%的學生是擇校生,可以說,或多或少都花了一點擇校費。既然如此,絕大多數學生家長對自己的小孩期望值都比較高,都希望老師、班主任對自己的小孩有所照顧,能使自己小孩學有所獲,三年後最好能考取好學校。我們的教育牽掣到1000多個家庭,有一點風吹草動,都會涉及到我們學校的形象,今天你給學校丟人,明天學校就讓你丟飯碗。在競爭如此激烈的情況下,我們的形象太重要了,俗話說,金盃銀盃,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獎銀獎,不如老百姓的誇獎。要使老百姓滿意,最好的回報就是讓他們的子女成人、成材,否則的話,這些學生家長會滿意嗎?自己花了錢,到頭來美夢一場空。就是換了你自己也不會滿意。

在準備這篇講話稿的時候,我細細地理了理年級的教育教學工作,感到千頭萬緒,有許多事要做。比如,需要細化對教學的監控機制,健全週週清制度;每週一召開一次班主任例會,總結上週工作,佈置本週任務;如何加強師生考勤管理,嚴格考勤制度;如何加強教學工作的量化管理等等。但我知道,千計劃,萬任務,關鍵是要抓好一個著力點,即“落實”,這是一個常講常新、常抓不懈的永恆主題。備課組組長要抓好集體備課,要有詳盡的備課組計劃,要有可操作性的方案,備課組組長對剛剛畢業的青年教師尤其要抓好備課環節的指導,落實“週週清”。班主任在搞好班級管理的基礎上,要協調本班級組教師,開展好班教導會。廣大課任教師要積極行動起來,克服一切不利於教學的因素,全心全意的撲在工作上。學校給予我們這屆學生和老師以很大的期待,任務也很重,我們有信心能完成。

當然,最主要的是要依靠我們年級全體教師的力量。還是那句老話,人的因素是最重要的,只要我們上下一條心,黃土都能變成金。仲校長不是也經常講嗎,“人心齊,泰山移”,沒有爬不過的山,沒有趟不過的河,沒有過不了的關。

最後我想說的是,我們高一管委會是一個勤于思考的集體,是一個能吃苦耐勞的集體。我相信,在學校校長室和黨總支的正確領導下,通過全體教師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在極短的時間內把一個新的高一年級變成領導放心、同學開心、家長稱心的集體。“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將是我們高一管委會全體教師的永恆追求。

謝謝大家!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