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科學》實踐教學中雙語教學模式的實踐論文

來源:才華庫 3.37W

本專案在前期探索成功的臨床實習階段雙語教學改革 (雙語教學查房、雙語彙報病情和雙語病例討論等)的基礎上, 進一步深化教學改革[1]。在《內科學》實踐課中開展雙語教 學,並在雙語教學優秀師資團隊構建、教學建設、多媒體建 設、案例式教學和PBL教學融合雙語教學等方面開展研究, 探索適合本校實際的、高效可行的《內科學》實踐課雙語教 學模式,以進一步推動本院雙語教育的發展,使學生在學習 內科學知識的同時提高醫學英語水平,為培養出能應用外語 思考、用外語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適應我國當前衛生需求 的複合型醫學專業人才打下基礎。

《內科學》實踐教學中雙語教學模式的實踐論文

1物件

選取本院近3年臨床醫學專業學生為研究物件並開展 《內科學》實踐課的雙語教學。

2雙語教學準備階段

2.1雙語教學師資團隊建設選擇具有豐富專業知識和臨 床經驗、英語聽說讀寫表達能力強、有中級以上職稱者承擔 雙語教學任務,組建內科學雙語教學小組;由醫院聘請外教 對雙語授課教師進行定期的(每週一次)英語口語培訓;鼓 勵教師出外學習和參加相關的學生會議,提高雙語教學教師 的整體水平,構建一個高水平的師資團隊。

2.2編寫內科學實踐課雙語教學配套教材在參照內科學 理論課雙語教學教材的前提下,根據臨床雙語教學的需要, 編制一批難度適宜、操作可行的《內科學》實踐課雙語教學 教材。主要包括中英文對照的臨床操作指南、病例、臨床日 常用語等。

2.3購買和自建《內科學》雙語教學多媒體資源根據本 教學模式的需要,課題組將適當購買一批高質量的《內科學》 雙語教學多媒體資源(視聽教材、網路課件或網路課程); 併發揮自身的優勢,建立有特色的《內科學》雙語教學網路 資源,搭建《內科學》雙語教學資源平臺。

3雙語教學實施階段

3.1雙語教學集體備課在每次雙語教學課程一週,本教 學小組全體教師舉行集體備課,先由一人試講,然後進行討 論,統一本次雙語教學實踐課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特別 要統一本次課中學生應掌握的英語內容。

3.2課前培訓考慮到學生在理論課程階段只有少部分課 程開展雙語教學,所以,在開始實踐課的雙語教學前對即將 參加雙語教學的學生進行課前培訓。內容包括:本教學模式 的必要性和意義、本教學模式的方法和教學流程、在教學中 學生應該如何配合,及相關的教學注意事項。讓學生先了解,熟悉本教學模式的情況,為正式開展雙語教學做好準備。

3.3每次課的課前要求把學生分成6~8人一組,每次課 前一週先告訴學生本次課程的內容、需要操作的內容及需要 討論的案例。並根據本次課的內容提出數個問題,要求學生 課前先預習相關的材料(中英對照),小組長組織組員查閱 期刊和網路資源,進行自學和小組協作性學習,查詢並歸納 老師所提問題的答案。在每次實踐課程中,要求每組推舉一 個成員來彙報對問題的學習情況。

3.4床邊病例討論為中心雙語教學採用引導式、提問式 雙語教學模式,培養學生如何採集病史並抓住主要症狀,培 養學生如何進行規範性的體格檢查從而獲得陽性體徵,培養 學生如何通過症狀體徵和必要的實驗室檢查結果得出可能的 診斷,培養學生如何分析產生症狀的可能病因,同時還應注 意培養學生如何與患者溝通,並強調職業道德與人文關懷。

學生儘量用英語彙報病史。依照臨床教學程式,教師帶學生 到病床前,要求學生儘量用英語彙報病史、體格檢查及實驗 室檢查情況,並提出初步診斷、鑑別診斷及初步的診療計劃 或診療中遇到的問題及進一步的處理措施等,不足之處由其 他學生補充。

3.5總結教師進行提問,與學生進行討論並總結(總結 病史、體查及英語運用情況),整個過程師生均要求儘量用 英語表達,讓每一個學生都有機會鍛鍊,提高學生的學習積 極性。部分內容運用多媒體配合進行教學及總結,加深學生 對所學病例的臨床知識和專業能力的理解。

4教學效果評價

在每批學生的內科學課程結束時,舉行學習經驗交流會, 發放授課質量評估表和問卷調查表,反饋對內科學臨床實習 雙語教學的意見與建議。53.7%的學生認為雙語教學能提高 專業英語水平,同時學生的自我表達能力、與患者交流的能 力和自信心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大家的積極性也較高。但 大部分學生認為,在校期間進行的內科學理論課雙語教學, 只是初步掌握了部分的相關醫學詞彙和表達方法,距離應用 及交流還有相當大的距離。同時還有部分英語或醫學基礎比 較差的學生認為雙語教學對其提高不大,14.2%的學生認為 雙語教學增加了學習負擔,影響對臨床知識的學習。從總體 效果判斷,該教學模式達到了內科學雙語教學目的。由學生 對各教員的授課質量進行評估,並就教學中的一些內容進行 問卷調查,發放調查表92份。回收92份,有效問卷92份, 結果見表 1。

5討論

傳統的醫學教育模式中教專業理論知識的老師不教英語,而教英語的老師不懂醫學知識的現象,容易造成學生學 科知識間的脫節,難以將英語與他們所學到的醫學知識相聯 系,從而難以培養出既懂專業又懂英語的複合型醫學專業人 才[2]。在現行的實習住院醫師及護士培訓過程中,也是隻側 重專業理論及實踐知識,忽視專業英語的培訓,不利於住院 醫師及護士的全面發展和學習國外醫學進展。《內科學》教 學的根本目的是讓醫學生掌握《內科學》專業領域的基本知 識和技能,而雙語教學的目的應該是在掌握專業課基本知識 技能的基礎和前提下,提高學生對醫學專業英語的認識和應 用能力,把重點放在英語教學而忽視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培養 的做法是捨本逐末的[3—5]。所以教學活動的一切環節都應該 圍繞著這個中心,採用學生能接受、能理解的.授課方式。本 院採取的雙語教學模式,65.7%的學生認為對臨床知識的學 習無影響,20.1%的學生認為此種教學模式對臨床知識的學 習有促進作用,只有14.2%英語基礎較差的同學認為雙語 教學對臨床知識的學習有影響,提示在以後的臨床實踐雙語 教學過程中應儘量選取英語水平較好的學生進行。本院根據 教師的英語能力和學生的接受能力確定了學生課前預習、課 前培訓及中英文穿插講解的授課模式,在目前師資與學生外 語能力普遍不高的情況下,這種過渡方式更有利於保證學生 對專業知識的掌握,同時兼顧對專業英語的學習,這與國內 其他醫學院校的做法較一致[6]。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大多數學 生認為雙語教學對提高學生專業英語水平、增強醫學文獻閱 讀能力及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自學能力等方面均有幫助。但同時部分英語基礎一般的學生認為需花較大精力進行課前 預習及課後鞏固,會增加學習負擔。在教學方式的選擇上, 20.5%的同學希望以後授課能增加雙語教學內容,52.5%同 學認同中英文穿插講解,只有小部分同學認為應該減少雙語 教學內容。

調查顯示,在雙語教學過程中,學生一致認為教師和 學生的英語水平影響雙語教學的關鍵因素,教師的專業英 語水平應達到發音標準、表達流利。可見,提高專業教師 英語水平是雙語教學量提高的關鍵[7]。與其他高校附屬醫 院的雙語教學一樣,本院內科學專業教師外語水平參差不 齊,部分任課教師英語功底不深、口語水平較差是目前急需 解決的問題'雙語教學對授課教師提出了更高要求,不僅 要求其精通醫學知識,還要求能夠運用準確、流利的英語講 解專業知識,在雙語教學實施過程中及課程結束後,學生普 遍反應專業和專業英語學習均有所長進,教師鼓勵學生用英 語進行回答和提問,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熱情, 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臨床思維能力和英語應用能力。筆者通 過編寫雙語教學教程、示範性教學及在臨床工作中滲透英語 教學等教學模式,讓帶教老師在雙語教學的過程中專業英語 得到進一步的錘鍊和提高 '雙語教學的開展能達到在教學 上互補長短、步步深入的作用,有利於培養適應我國當前經 濟發展要求的複合型醫學專業人才。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