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高等院校青年教師教學培養工作論文

來源:才華庫 1.39W

論文關鍵詞】高校青年教師 教學培養 聽課培訓 考核機制

試論高等院校青年教師教學培養工作論文

【論文摘要】針對目前高校青年教師教學培養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以“聽課培訓”為主要方法,安排指導教師對青年教師進行“傳幫帶”的教學培養工作,明確工作任務,建立考核機制,進而有效地對青年教師教學培養工作進行監管,切實加快青年教師的成長。

教師是學校的重要教育工作資源,青年教師是教育工作的接班人,是教學執行建設的生力軍,是教學改革創新的新鮮血液,他們肩負有傳承教育工作的歷史使命,青年教師強則校強,青年教師興則校興。因此,青年教師培養工作是實現教育工作可持續發展的戰略要點[1]。在現今的高等院校中,由於人事系統的用人機制門檻較高,青年教師的主要來源是學術水平較高的剛畢業的碩士和博士,而非師範類的畢業生。他們沒有經過正規的師範教育,對一些教學常識不瞭解,對教學方法掌握不熟練,對於教學內容的傳授不精通,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普遍存有一些問題,教學效果較差。

一、青年教師教學培養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為使青年教師儘快掌握教學本領,傳統的解決辦法是安排經驗豐富的老教師作為指導教師,進行對青年教師“傳幫帶”的培養工作。這種類似“師傅帶徒弟”的模式是各行各業中普遍採用的一種行業傳承的方法。然而,近些年這種“傳幫帶”的培養方式逐漸在高校中消亡[2]。其原因是多方面、深層次的,而其中最主要的是沒有切實可行的監督和考核機制。我國改革開放三十幾年來,隨著市場觀念的深入人心,以利益為價值觀核心的思想體系已經形成。人們在花費時間和精力去做一件事情的時候,首先會想到有什麼合理的報酬,進而決定是否去做和做到什麼程度。因此,像“傳幫帶”這種“無形”的工作由於難以體現、無法考評或者沒有得到應有的補償和嘉獎而最終流於形式。青年教師教學培養工作不利造成了青年教師的成長緩慢。由於沒有正確的引導,青年教師容易形成或沾染不良的習慣,產生迷茫的情緒和選擇逃避行為,其潛在的影響還存在於所教授的學生。這些現象在高等學校中普遍存在,並且日趨嚴重[3]。因此,建立一套科學合理、切實可行的教學培養模式,切實提高青年教師的教學水平是目前高校教學管理中的一大問題。

二、以“聽課培訓”為主要方法,構築青年教師教學培養工作體系

凡事都是兩面的,正是由於青年教師的來源特點,決定了他們具有能力強、可塑性強等特點。因此,我們可以利用這些特點,對傳統的“傳幫帶”模式進行簡化,以“聽課培訓”為主要方法,進行青年教師的教學培養工作。這樣做有利於明確體現指導教師及相關人員的培養工作,進而建立科學合理的考核機制,充分發揮相關人員和指導教師、青年教師的能動性,進而快速提升青年教師的教學水平。

(一)青年教師成長曆程特點及基本的.培養原則

一般來講,青年教師是指35週歲以下的教師。其成長曆程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保護期、適應期、成長期。各階段的特點及基本教學培養工作原則為:保護期是指青年教師報到當年,原則上不安排教學任務,不考核教學工作量,但需服從學院的教學安排,參加各種教學培訓活動,參與熟悉教學過程,學習各種教學技能和方法;適應期是指青年教師第一次正式授課,即新開課階段,出現的教學問題較為集中,學生意見相對較多,在這個階段,要對青年教師跟蹤聽課,及時發現問題並進行疏導,不應對青年教師偶爾出現的教學問題採用零容忍態度而嚴厲批評或處罰;成長期是指青年教師已具有一年以上的授課經驗,教學能力過關,教學水平穩步提升。

(二)明確培養工作的具體內容及人員分工情況

根據青年教師所處階段對應的特點不同,具體的“聽課培訓”做法也不一樣。學院是青年教師培養工作的主要負責單位,要制定相關的政策,引導全體教師開展對青年教師的培養工作;組織多種多樣的教學活動,營造教學工作氛圍;貫徹執行領導聽課制度,加強青年教師自身的教學意識;建立健全監管和考核機制,將青年教師教學培養工作制度化、規範化。 系是高校中最基層的管理者,承擔著第一線的教學管理工作。在青年教師報道之後兩週以內,應組織本系教師對青年教師講課進行聽課,填寫《青年教師試講情況調查表》,瞭解青年教師的授課能力及水平,並以此為依據,結合系裡的實際情況,制訂《青年教師教學培養計劃》:為青年教師確定即將承擔的教學任務範圍,安排一名具有豐富教學經驗的老教師作為指導教師。在保護期結束時,系應組織對青年教師進行試講考核,瞭解青年教師的授課能力及水平,填寫《青年教師試講考核記錄(系)》,決定其能否承擔一線教學任務。

指導教師負責青年教師的具體培養工作,應定期與青年教師交流,幫助其提高教學水平及師德修養、教學方法、教學過程各個環節(如教案、講義、板書等)、實驗技能等方面。在保護期內,指導教師應組織青年教師進行一對一的試講培訓,填寫《青年教師試講培訓記錄(指導教師)》,幫助青年教師強化正確的方法,糾正錯誤的習慣,最終達到能夠獨立上課的目的。在適應期,指導教師應跟蹤聽課,實時監控,填寫《指導教師聽課表》,轉給青年教師進行研究學習。此階段為實際授課,指導教師通過觀察,進一步幫助青年教師進行重點強化。在培養期滿時,指導教師提交《青年教師教學能力考核報告》。

青年教師作為培養工作的主體,應以積極的態度參加教學培養,服從系裡教學安排,主動聽課,主動求知。在保護期,青年教師至少聽一門完整的課程,並廣泛地聽取相關課程教師的授課,並填寫《青年教師聽課記錄表》;積極參加學院組織的各種教學活動;在適應期,青年教師應認真備課,為學生上好每一堂課;在成長期,青年教師應至少參加兩次青年教師基本功比賽進行鍛鍊。比賽是一種叢集眾性、競賽性、實踐性、先進性和示範性於一體的活動形式[4]。其結果固然能在某種程度上反映教師的水平,但更重要的是通過比賽這個過程,引導青年教師對教學進行主動的思考,使青年教師的教學態度更加端正,使得青年教師對教學工作更加註重。

(三)量化考核及報酬,將培養工作常態化

青年教師教學培養工作很難從結果上區分優劣,只有把握住過程,才能不偏離預期的結果。在我們所構築的青年教師教學培養工作體系中,各種培養過程都有相應的體現,因此,可以進行有效的監管並進行量化的考核。量化考核後就可以實現量化報酬,其基本原則是:學院和系作為管理單位,青年教師教學培養工作是基本的工作範疇,不做工作量考核。青年教師作為直接的受益人,應服從安排,主動尋求提高機會,也不做工作量考核。指導教師作為實施者,應按照聽課培訓的次數給予一定的報酬。這樣,通過明確工作任務及工作報酬,使得工作職責清晰,再通過教學管理部門的監管,使得整個工作形成了較為合理的執行和監督體系,進而保障了青年教師教學培養工作的順暢進行。這樣,通過量化考核和量化報酬保證了青年教師教學培養工作能夠連續開展。

三、結語

通過對青年教師培養工作中存在問題的剖析,提出了構築以聽課培訓為主要方法的青年教師教學培養工作體系,利於考核機制的建立,實現了工作報酬的量化管理,確保了青年教師教學培養工作的時效性,旨為全國高等院校的青年教師培養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鑑。

【參考文獻】

[1]張素敏.高校青年教師教學能力培養探討[J].教師,2011(3):112-113.

[2]王立東.高校應該高度重視青年教師隊伍的培養和管理[J].職大學報,2006(4):122-123.

[3]馮藝.淺談高校青年教師的培養和管理.科技教育[J],2009(9):175.

[4]顧豔霞.淺談參加青年教師基本功競賽的體會.中國科教創新導刊[J],2010(29):154.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