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地理教學現況與方法論文

來源:才華庫 2.07W

摘要:在深化教育改革、倡導教育創新的時代背景下,教學方法的變革不僅秉承當前教育改革的先進理念,同時也推動高校的地理教學方法不斷改進。本文以高校地理教學方法為研究物件,在對當前國內高等院校地理教育方式綜合分析的基礎上,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革路徑,以期助力於我國高校地理實踐教學的發展。

高校地理教學現況與方法論文

關鍵詞:高校;地理;教學方法;改革

地理是一門跨越文理的特殊性學科,具有綜合性強、涉及面廣的特性[1]。地理教學方法的恰當與否是影響地理教學質量水平高低的因素之一。隨著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發展,“精英式”高等教育所適應的教學方法已不能滿足社會新需求,因此,為了促使高校地理教學的觀念以及方法等方面的不斷地革新,高校需要根據地理學科的特性和大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適時有效的深化當前高等地理教育的內涵與方法,從而提高教學質量,使得學生更加充分的吸收課堂知識。

一我國高校地理教學方法的現狀

(一)地理教學方法有所突破,加強對實踐教學的重視

傳統“滿堂灌”的教學方法,過於關注學生對地理基礎理論知識的掌握,導致學生在動手能力方面存在欠缺,這在一定程度上偏離了地理高等教育的初衷。由於傳統地理教學方法受到內在因素制約和外在條件(知識經濟時代的迅速發展)的限制,促使地理教育注意到傳統的地理教學模式已不能適應實踐教學的需要。因此,各高校逐漸加強對學生地理實踐能力的培養,將地理知識內化為實踐能力,創造知行合一的學習境界。

(二)地理教學方式正在努力擺脫單一模式,逐漸實現教學多樣化

地理學科相容文理性,教師依據教材內容、課堂標準和學生心理髮展特徵,採用多種方式,較為鮮明生動的展現地理事物和地理現象。與此同時,多媒體等現代輔助教育工具的快速革新,使得網路與遠端教育等新型教育形式成為了可能,如“網際網路+”、MOOC、微課、翻轉課堂和微格教學等快速推廣,豐富了地理教學方式,促使地理教育擺脫單一模式,逐漸實現高校地理教學方式多元化。

二高校地理教學方法中存在的問題

(一)課堂教學方式單一

由於傳統教學觀念根深蒂固,眾多高校仍繼續採用“填鴨式”的單一教學方法,在整個地理課堂上,教師仍然是佔於主導地位的表演者,學生是被動的參觀者,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且在高校中普遍存在“上課玩手機、下課不摸書、考前背重點、考後格式化”的現象,嚴重影響地理教學質量的提高。

(二)地理教材建設滯後

各高校所採用的地理教材、教材計劃、教材大綱都是由國家教委統一制訂,教師完全遵循國家制定的標準,不對其進行靈活的應用,致使地理教師的思維受到侷限,不能做到因材施教。同時,大學生的思維非常活躍,容易接受新事物,一些學生所掌握的知識相對比較超前,然而高校教材建設比較滯後,更新速度慢,教材理論和資料陳舊,缺乏科技高速發展氣息,很難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並制約學生地理專業知識視野的拓展。

(三)教學課件使用不合理

多媒體課件在高校地理教學中具有不可撼動的地位,它承載著課堂教學的主要內容,並且對教學效果起至關重要的影響。然而,在使用教學課件的時候,普遍存在製作教學課件的軟體單一、素材千篇一律、重難點不夠突出和缺少與學生的互動等問題。同時,有些教師過分依賴教學課件,缺少課件的配合將無法授課,教師僅僅成為課件播放的解說員,缺乏自主能動性,忽視課件的輔助地位,忽略“三板”和形體語言表達能力在地理教學中的作用。

(四)實踐課程薄弱,重知識輕能力的傾向嚴重新課程的改革,強調理論的價值在於運用實踐。長期以來,“重理論、輕實踐”是高校地理教學中會普遍存在的問題之一。各高校側重對理論知識的教學,忽視地理課堂上實踐課程的設定,即使有些高校設定了實踐課程,但由於其形式單一(例如參觀、遊覽),缺少開放、靈活的`課堂和教材,以及缺乏必要物質保障和人力支援,致使地理實踐教學不易開展且實踐環節薄弱。

三深化現代地理教學方法的舉措

(一)建立當代地理教學理念,轉變地理教學思維

在新的高等教育環境下,務必建立緊隨時代潮流的教學理念,在地理教學中,進一步明晰教師為輔學生為主的理念。首先,要建立新的教學模式,充分發揮教師自身的引導作用,提高課堂自主能力的過程中[2]。其次,要在教師與學生之間努力構建平等、開放的交流渠道,營造一種相對自由的學習氛圍。再次,高校教師須通過全面瞭解學生的心智發展特徵,順應其發展規律,採用教學與研究相結合的方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二)注重啟發式、探究式教學,改革課堂教學模式

地理學是一門具有較強社會實踐性的交叉學科,其內容涉獵廣、知識抽象度高。在地理教學過程中要進一步融合不同的教學手段,打破彼此之間的嚴格界限,即靈活採用“交流性”教學、“討論式”教學、PBL教學、Seminar、CapstoneExperience以及CaseStudy等教學方法,實現教學方式的最優化組合,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他們分析與思考問題,增強其探究能力、思考能力和小組合作能力。

(三)教學輔助工具的應用

資訊科技的快速發展,使得網路、遠端教育和計算機輔助教學等現代教育技術,如“網際網路+”、MOOC、微課、翻轉課堂和微格教學等快速推廣。新技術的出現和應用對教學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地理學作為一門應用型的綜合性學科,涉及到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多方面的知識,內容相對抽象,學生理解有一定難度,這將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的形成。若採用教學輔助工具創設情境,打造立體動態的地理空間及地理環境,將抽象的知識更加形象化,讓學生從聽覺、視覺等多種感官感知、理解知識,不僅可以提高教師的授課質量,激發他們的求知慾,而且有助於學生對於知識的消化吸收。

(四)更新課程體系,緊循理論與實際密切相連原則

為了保證地理知識的發展更新性,應及時更新課程體系所包含的學科知識,依據學科自身特點,將地理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融合。長期以來,我國高校地理教學偏重於課堂中的理論教學,而忽視社會實踐,直接導致學生的理論知識脫離於社會實踐[3]。為了促使理論與實踐相融合,各高校可以通過分別建設錄播和微格教室,強化教育實踐環節。革新教育實習的方式與內容,延長教育實習時間,舉辦“隨堂試講”、“地理課件大賽”、“地理講課比賽”、“優秀教師模仿秀”等活動,豐富課程體系,豐富教學經驗,讓學生在大學四年的學習生活中均能潛移默化地提升教學實踐能力。

(五)創設問題情境式教學,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創新思維

問題情境式教學是指在日常的教學中,根據不同的教學目標,創設一定特殊的問題情境,以此啟迪學生去思考、積極探究問題,鼓勵他們養成用批判辯證和發展的眼光看問題的習慣,自由地發表對待問題的獨到見解,不斷提高創新能力和創新思維。在地理教學過程中,情境的創設應儘可能以貼近生活、遵循客觀事實為原則,並通過圖畫情境的方式再現出來,使學生能夠進行獨立的思考。全面推進地理教學方法時,一方面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考慮每個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另一方面,要根據我國高校地理教育發展的實際,藉助本校的優秀教學資源,開拓出適合高校自身發展的教學改革辦法,於此同時要學習和借鑑國外高校教學方法,借“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使我國高校教育教學水平更上一個臺階[4]。

參考文獻

[1]林培英.論中學地理課程性質中的學科屬性[J].課程.教材.教法,2015(6):80-85.

[2]姚利民,段文彧.高校教學方法改革探討[J].中國大學教學,2013(8):60-64.

[3]瞿振元.提高高校教學水平[J].中國高教研究,2015(12):1-5.

[4]付小豔,蔣瑞鵬.論我國高校教學方法改革的思路和措施[J].大學教育,2014(8):120-121.

[5]王建.高校地理實驗教學的現狀與對策探索[J].教育現代化,2016(08),112-113+11.

[6]陳鵬,張立峰,孫瀅悅.高等院校地理資訊系統專業發展問題探討[J].教育現代化,2014(01),48-52.

作者:翟秋敏 孟丹丹 應家平 單位:河南大學環境與規劃學院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