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一年級數學教學的途徑論文

來源:才華庫 2W

一、在玩中,培養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優化一年級數學教學的途徑論文

一年級學生對童話故事、唱歌跳舞、擺弄小玩具、參與老師組織的一些表演和遊戲等的興趣,是非常強烈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要“投其所好”,充分利用這些活動來開展教學,使學生在活動中,不知不覺即學到應學的知識,形成技能,同時也達成了教學目標。例如,在學習第5單元“6—10的認識和加減法”(人教版國小數學,一年級上冊)之後,做鞏固練習時,我即引導10名學生上講臺做開汽車遊戲,以上臺學生的名字為汽車停靠站點的名字,學著學生們熟悉的公共汽車上報站名的形式,進行加減法的計算練習。如,我說“,前方到站:李琳琳同學站,請李琳琳同學下車”,這時請其他同學做減法計算,“車”上還有幾名同學。又如,我說“,前方到站:李琳琳同學站,請李琳琳同學上車”,這次改成“上車”,請已經“下車”的李琳琳同學再次上車,此時請學生們再做加法計算“車”上還有幾名同學。如此多次,加減反覆,舉一反三,學生們對包括“6—10”在內的10以內的加減法的計算,就會非常熟練了。這樣,既激發了學生參與以遊戲為載體的課堂計算練習活動的積極性,為學生們提供了說話練習機會,還熱烈了課堂氣氛,會取得很好的活動效果。這個過程中,教師既可以有針對性地指名某個同學做相關的計算,進行一對一輔導,也可以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使全體學生將此活動演變成計算比賽,看誰算得又快又對。尤其後者的這種競爭性練習,對於提高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培養學習上的濃厚興趣和競爭意識,提高學習成績,是非常有效的。

二、在動手操作中,使學生樂意學、學得會

有孩子會將某些東西拆得七零八落,被家長斥責為“熊孩子的破壞”。但在這個過程中,只要不是有意破壞,孩子在這個“拆”的過程中,感受到的卻是一種探究者的樂趣,當也會有疑惑、困難與挫折等感受,“探究者”的角色卻是無疑的,這也是孩子的好奇心與愛動天性使然。將這一點放到數學學習活動中,教師也可以指導他們去充當數學知識“探究者”的角色,去感知生活現象中某個知識點的存在,藉助探究產生對該知識點的感性經驗和運用理解,進而形成關於該知識點的表象和內在規律的綜合,形成有關該知識點的概念,獲得抽象的知識。這對於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創造力,體會數學學習的樂趣,“發現”某些數學知識,形成解決問題的.能力,是非常有益的。畢竟“,小孩子的思維是從形象思維開始,然後到抽象的”(錢學森語)。例如在學習第3單元的“分與合”(人教版,國小數學,一年級上冊)一節時,我讓學生從家中帶來一些小的好吃的帶皮堅果,便於學生在課上操作使用,以在具體的玩耍操作中學習“分與合”知識。具體到課堂活動,我讓學生均拿出所帶小堅果中的5個(粒、顆等),擺放在桌子上,然後開始講故事:“有一隻小兔子,媽媽給了他(她)5個小××(堅果名字)。他(她)自己想分成兩份,如果左手中放1個(粒、顆等),右手中應該放幾個(粒、顆等)呢?”然於示意學生在桌子上分一分自己的堅果,擺出擺放的結果。然後接著講故事“,如果左手中放2個(粒、顆等),右手中應該放幾個(粒、顆等)呢?”如此接下去,直至幾種情況全部分完。這一過程中,講故事的形式使學生的注意力保持了集中;親自動手分一分,既滿足了學生的對數的“分與合”的經歷性感受,也滿足了其玩耍的需要;以堅果做學習的“道具”,是因為學習完後既可以吃掉,又滿足了孩子吃美食吃零食的願望。這就使得學生對學習的興趣空前高漲,願意學習數學,也可以學會數學了。

三、善於表揚,委婉糾錯,使學生獲得成就感和找到前進的方向

學習過程中,學生取得好的成績是很正常的。來自於教師的努力和學生的成長,決定了成績是主要的。這時,教師就要不吝惜表揚的話語,對學生的點滴成績與進步,給予衷心而恰到好處的讚美與肯定。美國哲學家約翰·杜威曾說:“人類本質裡深遠的驅策力就是希望具有重要性。”在學生的學習中“,驅策力”就是學生學習的原動力,且是“本質”的“深遠”的需求。所以,對於來自自己老師的表揚,正好是學生內心深處非常所期待的、渴望的,這也是使學生產生數學學習成就感的一種重要的方式。當然,表揚、肯定、獎勵等所採取的方式,並不僅侷限於話語,一個滿含愛意的眼神、一個輕撫的動作、一份輕輕的鼓掌、一個紅紅的對號、一朵美麗的小花等等,只要是孩子喜歡且為道德所提倡的,都可以。另一方面,學生學習過程中,出現錯誤也是自然又正常的事情。批評的方式並不可取,這會打擊學生對後面的數學學習的信心;且學生已經受到了來自於自己難以解決的問題的“刁難”,就不應再受到來自教師的第二次“刁難”(批評),否則對一個正在學習中的六七歲的一年級國小生來說,是很不公平的。此時,教師唯一需要做的就是,以委婉而謹慎的語言、和藹的態度,指出學生的錯誤所在,並幫助其改正、示範正確的解決問題的思維與方法,幫助學生找到學習的正確方向。

總之,優化一年級數學教學的有效途徑並不僅限於此。但不論採取什麼樣的方法,都應根據一年級學生的身心發育的特點和教學規律,結合教學目標,恰當運用讓學生感到愉快的教學方法,讓學生願意學數學,樂於參加到教師的教學中,才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