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大資料及網際網路技術的電費回收研究論文

來源:才華庫 1.76W

大資料和移動網際網路技術的應用已滲透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極大地改變了人們的思維方式和商業模式,從而對政治、經濟、社會、科技等各個層面產生了深遠影響,因此大資料才會被著名預言家維克托·邁爾-舍恩伯格稱為“又一次開啟時代轉型的重大技術革命”。

基於大資料及網際網路技術的電費回收研究論文

大資料及移動網際網路技術在我國電力行業的應用研究起步較晚,但是目前已初見成效,其應用成果電費回收工作中表現尤為突出。一方面,網際網路的應用促進了使用者電量“掌上查詢”、“線上交費”等活動的實現,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電費回收的時空界限。另一方面,大資料應用,為電網企業建立使用者屬性匹配的資訊傳遞機制和風險防範機制提供了重要技術支撐。

電費回收存在的問題作為電力發、輸、配、售、用供應鏈中輸配電環節的首要載體,電網企業在發電企業和使用者間起著重要的橋樑作用,而電費回收作為電網企業首要的利潤來源,關係著電網企業的運營狀況和經營風險。當前電費回收管理工作聚焦在客戶服務、使用者本身、電量電費核算、財務賬面核算等維度,對行業屬性、區域特性、經濟週期及氣候、地理環境等維度的考慮甚少,從而導致電費回收預測、回收措施、風險預警等各項工作計算不精確、實施不到位,造成電費回收工作遭遇重重困難、舉步維艱的局面。目前,電費回收管理工作存在著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是當前電網企業對電力使用者的分析侷限於使用者自身屬性、電量電費計算、財務核算等微觀層面,對於行業特性、區域經濟等中觀層面和經濟週期規律、國家政策、氣候環境等巨集觀層面缺乏全面調研和深入分析,進而導致電網企業對使用者屬性及其用電風險瞭解不全面、把握不準確。體現在電費回收上,就是電網企業常常不能準確預測某些潛在使用者欠費或故意延遲交費的風險,從而不能形成輻射全網的風險防範預案。

二是部分地區電網營業廳網點數量少,電費回收互聯化水平不高,尚未形成覆蓋全網的資訊連線機制,使用者繳費不便。省、地、縣各級電網企業間缺乏電費回收縱向一體化管控平臺,部分電網公司資料傳輸不到位,難以為電費回收管理工作的整體規劃和應急調整提供決策參考。此外,部分偏遠地區資訊傳遞不到位,使用者未能及時瞭解自身用電情況及欠費資訊,從而忽略了電費的及時交納,影響自身信用。

三是“網際網路+”的`服務模式和“先交費、後用電”的預付費理念需要進一步做大做強。目前“網際網路+”的服務模式和“先交費、後用電”應用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基於省電網公司企業使用者數量眾多、屬性複雜,供電區域大範圍廣、部分割槽域資訊閉塞、網際網路化程度低等特徵,需要電網公司進一步推進“網際網路+”服務模式的區域輻射面,擴大此模式的業務覆蓋範圍,對部分使用者加強“先交費、後用電”模式的實施力度。四是徵信系統平臺建設目前侷限於電網企業內部,缺乏與銀行等外部單位的協同開發和深化研究。對此,電網公司應積極探索加強外部協作的有效方式,抓住“電網企業、銀行、電力使用者”三方合作的契機,及時推進徵信服務平臺試點工作的深化和完善。

推進電費回收資訊化管理一是基於大資料分析技術,建立電費回收風險預警機制。加快電費回收管理工作的資訊化建設,推進省、地、縣各級電網公司電費回收管理工作的資訊互聯,加強對電費回收工作的整體把控。建立電網公司與使用者的資訊聯通,實時掌握使用者的電費交納情況和欠費情況。在客戶內外部資訊採集上,通過採集客戶身份、用電情況、電力合同容量、用電負荷型別、出賬週期、繳費情況、違章用電歷史以及罰款資金等用電相關的業務資訊,和採集包括客戶的銀行貸款資訊、納稅資訊、企業法人的個人徵信資訊等外部資料。

客戶欠費資料分析模型制定,使用大資料分散式計算技術,通過先對歷史和現在電費回收風險客戶進行分析,歸納總結電費回收風險客戶的特徵資訊,並以此建立電費回收風險預測模型,建立電費回收風險提示預警系統,對可能存在電費回收風險的客戶提前進行標識,反饋至電網工作人員。

客戶欠費風險預案制定方面,對不同型別和特性的客戶提前採取差異化的電費回收策略和預防措施,保障電網企業的電費回收,有效控制電網企業的經營風險。同時電網企業應主動了解客戶困難,發揮專業優勢,通過為客戶提供節能改造、能效管理等節能服務,指導客戶合理降低用電成本,降低電網企業電費回收風險。利用“大雲物移”技術構建供電服務新模式電網公司在將“網際網路+”思維與電力營銷深度融合的基礎上,結合“大雲物移”技術,探索構建供電服務和電費回收管理新模式。

首先,拓展多元化的繳費網點。電網企業可嘗試與商場、電信營業廳等實體繳費網點合作,讓客戶可以在合作商家的網點繳納電費,提高客戶現場繳費效率。

其次,拓展移動客戶端的繳費渠道。拓展掌上電力寶、手機微信客戶端、電力APP、電力公眾號、支付寶等電子化服務渠道,為全網使用者提供方便快捷的線上查閱等服務,滿足客戶電費繳納、用電報裝申請、電量查詢等相關業務線上辦理的需求,保證客戶可以隨時隨地享受規範高效的服務。同時應注意加強對線上服務和業務辦理的保密措施,防止客戶資訊洩露,對客戶造成傷害,並給電力公司聲譽帶來負面影響。

“網際網路+ 電費回收管理”推行客戶預購電制度建立並推行客戶預購電制度。基於資訊化電力服務,在省域範圍內向用戶推廣並執行“先交費、後用電”的預付費理念和制度,全面推行高壓預購電方式,積極推廣低壓遠端費控應用。

基於網際網路和大資料,研究對客戶用電資訊的自動採集和綜合分析技術,實現抄表、收費、監控三位一體,通過流量監測和資料分析,及時發現偷電漏電和違章用電現象,合理規避電量風險,確保電費“顆粒歸倉”。

同時,電力企業應創新外部協作管理模式,將全網使用者交費資訊記錄納入相關銀行徵信系統,利用大資料分析技術對電力使用者信用進行綜合分析,科學評級,打造電力使用者電費徵信服務平臺。

利用電力使用者電費徵信服務平臺,電網企業可對電費回收工作進行統籌規劃和重點佈局,針對電力“老賴”使用者,應當提前研究和強化相關電費徵收措施,針對信用等級較高的使用者,應對其增加資訊推送服務和其他增值服務,促成供用雙贏局面。

此外,徵信服務平臺的作用還體現在通過對平臺大資料分析,電力企業能夠深入瞭解電力產品和服務特性,全面掌握電力使用者現狀並與銀行形成資訊聯通,針對信譽度好、信用等級高的使用者開展信用證繳費服務,當持有信用證的使用者不能按時交納電費時,由合作銀行代為支付。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