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教學如何培養學生的語感論文

來源:才華庫 1.16W

國中文言文教學中,教師挖掘其中蘊含的價值,在美感的薰陶下引導學生逐漸形成約定俗成的體悟。一方面,讓學生從知識層面和情感層面掌握文言知識,為今後的語文學習奠定堅實基礎;另一方面,養成良好的文言文語感,傳承古典文化,有助於開展愛國主義教育,讓學生充分體驗中華文化的魅力。學生在文言文學習中所獲得的經驗越豐富,語感就越強,這對於學生學習其他的知識有著較大的幫助,有助於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文言文教學如何培養學生的語感論文

一、激發學生對文言文的興趣

由於文言文知識的學習較為古板枯燥,傳統教學中,教師都是通過講學的方式,先引導學生進行文言文翻譯,翻譯後再系統看文言文知識所展現的內容和思想感情。這種教學過程較為乏味,學生容易產生極大的牴觸心理,降低文言文學習效率。基於此,教師應該認識到“興趣是學生進行學習,主動學習的源動力”,教師應該注意激發學生對文言文學習的興趣,為此,教師應該進行文言文氛圍的營造,潛移默化地引導學生學習文言文,感受文言文的魅力,從而主動進行文言文的探究和學習。例如:在進行《岳陽樓記》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明確教學目標,讓學生結合全文內容提煉出中心思想,激勵學生樹立遠大的志向,同時引導學生自主判斷該文言文敘事、寫景、抒情和議論的表達方式。其次,要採用合理的方式,營造文言文氛圍,以小組合作的方式交流學案中的內容,由組長負責校對和補充,小組成員間進行疑惑解答。同時,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對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詞性活用等進行歸納,通過學生之間的歸納總結,加深學生對文言知識的理解。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起到點撥作用,不再進行教學主導,將學習主權交還給學生,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文言知識的學習,可以進行溝通交流,一旦學生髮現難以解決的問題,教師從旁給出建議,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為了營造出文言文氛圍,教師可以在學生進行小組交流討論之前,製作PPT,將文章中典型的句子描寫景物的句子配合圖片播放給學生觀看,學生在直觀的視覺影響下,可以深入瞭解文言文表達的意義,有助於學生對整篇文章的理解。

二、提高學生對言語文字的語感力

在國中文言文教學中,國中語文教師應該明確這點,將誦讀的教學作為學生學習文言文的基礎,幫助學生奠定良好的基礎。學生在誦讀過程中,受到文言知識的`薰陶,逐漸形成文言文語感,養成讀一遍就大致知道文言語意的能力。為此,國中語文教師要在教學之前對學生的實際學情進行了解,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實際學習水平制訂有針對性的學習計劃,引導學生進行誦讀。為了提升教學效果,教師可以帶領學生朗讀,藉助朗讀進入到學習狀態中。例如:在進行《論語六則》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學習起來十分易懂易記,屬於簡單類文言文。再加上論語本身具有較高的教育意義,對其進行記憶誦讀十分必要。教師應該在學習改文章之間,就將其誦讀任務佈置給學生,讓學生在早上對文章內容誦讀,強化對文章內容的記憶。在學生熟讀文章後,要求學生進行文言文背誦。然後,在正式學習該文章內容時,利用多媒體播放輕音樂,愉悅課堂氛圍,讓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進行文言文朗讀和背誦,通過無數的誦讀,學生可以對文言文中似、乎、者、也等常用詞的用法有所瞭解,其語感自然而然得到提升。學生學習時難免感到晦澀拗口,學習興趣不高,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誦讀習慣可以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有助於學生進行後續學習。

三、增強學生感受文言字詞的能力

文言知識積累的越多,感受文言字詞的能力就越強。所謂感受文言字詞的能力是指學生翻譯文言文的能力。培養學生翻譯能力是文言文教學中的重點。文言文翻譯是教學難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打破傳統的填鴨式教學,要用新穎的教學方式,把學習主權交還給學生,讓學生能夠主動進行文言文的翻譯。例如:在進行《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先讓學生進行文章誦讀,誦讀時注意“怒號、三重、布衾”等詞彙的發音,在學生誦讀完成後,讓學生進行關鍵文言字詞的解釋,如:俄頃解釋為一會兒,突兀解釋為高聳的樣子,喪亂特指安史之亂等。當學生對這些詞彙有所掌握後,在遇到相似的文言文時可以套入使用。而學生對文章字詞逐字逐句理解和翻譯後,學生可以更深入地掌握文章中杜甫憂國憂民的情思,也可以領會詩聖的煉字功底和文章表達功底,這對學生的寫作能力可以造成巨大的影響。為了進一步提升學生的文言語感,教師可以增強文言知識的練習,讓學生通過字詞句段翻譯,熟悉文言語法和字詞的用法,對一詞多義和古今異義的詞進行重點記憶,以便在日後的文言文學習中融會貫通。綜上所述,文言文教學作為國中語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教師在開展文言文教學活動的過程中,要注意進行文言文氛圍的營造,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充分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從中學習文言知識,並感受文言文的魅力。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