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文字到網路體驗式教學邏輯的實踐與反思論文

來源:才華庫 2.14W

《社會調查原理與方法》是集理論知識和實踐知識為一體的綜合性課程,為了提升教學效果,嘗試引入以課程專案為依託,小組合作為基礎的體驗式教學邏輯。體驗式教學邏輯的實施應化整為零,分步進行;充分合作,有序競爭;持續互動,內外兼修。通過轉換師生角色,充分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不僅完成了課堂文字知識傳遞的任務,更重要的是構建了卓越成效的絡,並與生活場域相連結,達到技能、智商、情商共同提高的目標,最大限度地強化了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從文字到網路體驗式教學邏輯的實踐與反思論文

教學是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以課堂為主要活動場域,依靠教師和學生的積極參與來共同完成知識的文字形態經由教師話語體系向學生話語體系轉化的動態過程[1],教學效果直接體現在教師和學生之間對文字知識傳遞的成效上。因此,在教師和學生之間構建一套能夠保證教學活動有序性,提升教學行為指向性的教學邏輯體系成為整個教學活動的內在要求。《社會調查原理與方法》是集理論知識和實踐知識為一體的綜合性課程,不僅涉及文字知識的掌握,還涉及文字知識向實踐知識轉化和再加工,由此在文字知識和實踐知識之間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文字轉化邏輯便成為擺在授課教師面前的重要課題之一。

一、從文字到行動:體驗式教學邏輯的確立

《社會調查原理與方法》的授課內容包括兩個部分:理論講授和實踐操作。教師在授課中需要合理安排課堂時間,充分調動學生課堂參與的積極性,達到學中練、練中學的目的。為此,在教學中引入了體驗式教學邏輯,力求在授課過程中,尊重教師和學生兩個主體,連線課堂和生活兩個場域,平衡理論和實踐的關係,達到文字知識轉化為具體實踐這一終極目標。

(一)屬性復歸:師生角色轉變

在教學中,“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理念已經成為共識,但是教師的主導作用如何發揮、發揮到何種程度,學生的主體地位如何實現則成為實際教學中的難點。因此,體驗式教學邏輯設計首先就從教師和學生的具體角色入手進行改變。

無可否認,實際教學操作中,教師作為知識的“壟斷者”,教學計劃的制訂者,課堂的組織者,成績的評定者,相對於學生來說具有先天的優勢,在教學中很容易由“主導地位”變為“主體地位”。體驗式教學的初衷就是要復歸教師在課堂中的主導作用,讓渡一部分課堂教學的主動性給學生,使學生由原來的知識接收者變為知識參與者和建構者,真正實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具體來說,《社會調查原理與方法》體驗式教學邏輯藉助課程專案來具體實施,即在講授完社會調查選題的文字知識後組織全體同學進行分組選題,每組同學通過上臺演講的方式說明選題,由教師和全體同學對選題進行評點,而後引入競爭淘汰機制,對學生和選題進行重新整合,直至完成課程所設定的所有步驟。

通過這一過程,學生不再只是課堂知識的被動接受者,而是知識的主動應用者,教師不再只是文字知識的傳遞者,而是基於文字知識和實踐知識之上的輔助者、引導者,真正發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實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二)碎片連結:知識與生活的有機融入

教學內容從整體上來看具有完整性和邏輯性特徵,但是在教師授課過程中囿於時間限制,不得不將其化約為若干小節進行操作,雖然每一小節也有內在邏輯,結構相對完整,但是作為學生來說,其接受的內容卻是一個又一個“知識碎片”,需要將其重新連結。而且,個體知識結構的形成,不僅限於所接受的文字內容,還要經過主體加工的過程,這一過程與個體知識儲存轉化能力、生活閱歷有關[2]。換句話說,個體接收到的知識需要與其基本生活內容相銜接,經過接收、吸納、轉化、昇華的過程,最終將統一的文字知識內化為具有個體化特徵的社會行動,最終達到理論指導實踐之目的。

就《社會調查原理與方法》的體驗式教學來說,學生在選題過程中,遵從社會調查的課程要求,結合自身的生活經歷來選擇自己感興趣的題目進行研究,調查題目的形成實際上就是對其生活經歷的一種反映,將無序的生活碎片提升為有序的實踐行為。在社會調查題目的進一步實施中,隨著個體認識程度的不斷提高,對生活事件的深入思考,“碎片化”事件逐步轉化為“系統性”認識,最終將教材中的文字知識與個體的生活經歷有機融合。而且,在體驗式教學邏輯實施中,教師將教材中本已“碎片化”了的文字知識附著於學生所選擇的課程專案之上進行講解,用一條具體可見的課程專案紅線連線知識,不僅能夠增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還能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消化與整合。

(三)多維目標:智商與情商同步提高

1956年,美國著名的教育心理學家布盧姆提出把教育目標分為認知、情感和動作技能三個目標領域[3]。據此,體驗式教學邏輯把目標設定為三個層面,即知識目標、技能目標和情感目標。知識目標無疑是指學生對授課中文字知識的掌握,技能目標承載於課程專案實施文字知識向實踐知識的轉化之中,而情感目標則是貫穿於課程專案的始終。首先,從知識目標來看,體驗式教學不僅強調教師對文字知識的傳授,更強調學生對文字知識的吸收和轉化,教學過程不僅強調教師的“教”,更加註重學生的“學”,最大限度地提高課堂效率。其次,從技能目標上看,教學過程被分為幾個主要階段進行實際訓練,每一階段都有明確的目標和內容,各個階段之間具有明確的、遞進式的先後聯絡,學生在文字知識向操作技能的轉化上著重突出過程性,技能目標實現上具有整體性、全面性、連貫性的特徵。與前兩個目標不同,情感目標主要是通過教學設計,即課程專案實施形式來實現。在《社會調查原理與方法》課程專案實施中本著尊重個體、分工合作、平等互助、有序競爭、獎懲分明、共同提高的原則來組建專案團隊,專案實施過程中在給予個人充分的空間發揮自身能力的同時,又通過團隊約束來保證成員之間的交流與合作,並引入競爭機制建立團隊榮譽感,引入淘汰機制磨鍊團隊成員意志力,最終使他們在合作競爭中學會處理自我與他人、個體與團體的關係,學會合作中的妥協與適應,達到提高情商的目的。

二、主體參與,情境共建:體驗式教學邏輯的實施

社會調查方法分為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兩大方法論體系,每一方法論內部又可分為若干具體研究方式,在具體授課過程中涉獵所有內容並不現實,因此,在具體操作中,綜合考慮理論性、技術性、可操控性等因素後選擇定量研究中的問卷調查為主要授課內容,並進行課程專案實訓。

(一)化整為零,分步進行

風笑天教授認為,社會調查可以分為研究題目選擇、研究設計、調查實施、資料分析和研究報告撰寫五個階段[4],據此,在體驗式教學課程專案實施過程中也按照這五個階段進行操作。首先,在選題階段講授結束後,讓學生根據個人意願進行分組,成員大概控制在2~4人,而後每組同學根據自己的興趣協商選擇一個題目進行準備和課堂彙報,每次彙報2~3組同學,教師和其他同學根據彙報內容對其進行提問,最後在每次彙報的同學中選出一組同學晉級,其餘組員被整合到勝出的題目團隊中。在繼續授課、學習過程中,各團隊根據課程內容逐步完成問卷設計、調查實施、資料分析、報告撰寫等任務。

通過這種成員分組、專案分步的方法不僅調動了每個同學參與課堂的積極性,還促使學生主動吸納教師所傳遞的文字內容,發揮個人創造性將其轉化為可操作的實踐知識,學生由被動接受者轉變為主動創造者。而且,將同期上臺論證的各組同學組成新團隊可以保證每組成員的機會均等,不會因為準備時間長短而影響到入選機會,但也同樣面臨挑戰。其中最大挑戰是團隊整合,即如何保證題目落選同學順利整合到勝出團隊,並積極參與後續工作。這不僅需要學生自身努力,更需要教學設計者的精心安排。為此,在體驗式教學實施中採取了組長負責,成員打分,期終考核的辦法來加強專案行動監督,約束成員行為,以保證成員合作的可持續性。

(二)充分合作,有序競爭

合作學習發端於美國,自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引入中國以來已經逐步成為一種主流倡導的學習模式。合作學習可以歸結為四種模式,即師生合作模式、生生合作模式、師師合作模式和全員互動模式[5]。體驗式教學邏輯所倡導的是以生生互動模式為主的全員互動,即在課程專案實施中以團隊內部的生生互動為主,在專案實施的同時引入教師和其餘學生的共同參與,以此來共同完成課程學習。在最初的小組成立時更多的是強調成員同質性,以保證選題協議的順利達成和團隊合作效率最大化。進一步的團隊整合過程中,體現了小組的動態執行機制,一方面,團隊目標的實現有賴於先期成員和後期成員的共同努力,需要成員間的相互支援與合作;另一方面,由於競爭機制的引入,後期成員是作為“淘汰者”或“失敗者”進入團隊,他們對團隊任務的認知可能會與先期成員不一致,因此,無論對於先期成員還是後期成員來說他們在團隊任務進行中不僅需要著手解決原有競爭的遺留“問題”,還需要考慮新團隊目標的修正與認定以及團隊成員的重新整合。實際上,體驗式教學邏輯倡導的合作學習過程從初始的課程專案選擇,到後期的團隊成員整合都存在一定程度的競爭,既包括專案與專案之間的競爭,還包括成員間對問題理解的競爭,當然還包括團隊成員任務分配的競爭,只是所有競爭都是建立在成員合作與互動的基礎之上,以競爭促合作。

(三)持續互動,內外兼修

約翰遜兄弟是最早在美國對合作學習理論進行科學、系統研究並將其運用於課堂實踐的研究群體之一,他們在《合作學習》一書中從為達成目標所做出的'努力、積極的人際關係和心理健康三個維度衡量合作學習所產生的效用[6]。其中個人努力和心理健康與其個人能力和內在價值有關,而人際關係則歸屬於社會互動層面。通過合作學習的進行,不僅能夠提升個體的實踐能力,錘鍊個人意志,還能夠促進人際交往,增強社會適應性。體驗式教學邏輯正是在團隊成員的持續互動中達到了約翰遜兄弟所設定的各專案標。首先,課程專案的成功實施離不開團隊成員的持續互動,也伴隨教師和其他同學的積極參與,從客觀上增強了師生和生生之間的互動,促進相互關係的發展。其次,通過競爭機制的引入促使各專案團隊為了獲取勝利而積極努力,通過淘汰機制的引入磨鍊了學生面對挫折的意志力。再次,在團隊的重新整合過程中,團隊成員必須合理處理失敗情緒,協調相互關係,形成團體凝聚力,共同完成課程目標。最後,通過期末考核的方式規範和引導了成員行為能夠朝著既定的方向努力,限制和避免了偏差行為的產生,從而取得內在性格和外在行為同步提高的效果。

總之,基於課程專案實施,建立在小組合作基礎上的體驗式教學邏輯從目標設定到過程實施不僅完成了文字知識傳遞的任務,還提高了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構建了網路型團隊學習模式。

三、從知識傳遞走向人際交往:體驗式教學邏輯的演繹與反思

從客觀效果上看,體驗式教學邏輯實施中所取得的積極效果不僅體現在課堂學習上,還延伸於日常生活中,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當屬絡的形成與延展。

(一)網路構建:從個體到群體的演繹

體驗式教學邏輯實施中最重要的依託就是學習小組的組建。通過這種方式將學生的學習模式由個體獨立學習變為小組合作學習,由此將基本學習單位由個體變為群體,併成功將獨立的學習節點發展為絡組織。絡之所以能夠形成首先基於知識不對稱原理。所謂知識不對稱是指網路成員掌握的資訊或知識少於網路所能提供的資訊或知識,從而產生網路對成員的吸引力,使得網路得以維持和運轉[7]。在社會調查課程專案形成、實施、總結過程中,小組不僅在各成員間架起一座知識交流與碰撞的橋樑,能夠豐富和修正成員對知識的理解,而且還能加速知識的轉化和應用能力,甚至促使網路成員構建和形成新的知識體系。這不僅體現在學生對教師文字知識的理解和應用上,更重要的是在生生之間互助合作中得以實現,正如伊里奇所言的人人教育意味著人人來教。而生生互助合作的實現則是建立在團隊間競爭互補基礎之上的正反饋迴圈圈。如圖1所示,課程專案在專案團隊外成員的建議下得以進一步完善,在教師的指導下得以修正和提高,二者對專案實施和團隊成果都有積極的促進作用。而專案團隊成員間的互助合作保證課程專案的順利實施,這樣,無論從團隊內部還是團隊外部來看,各方都具有正向的迴圈反饋作用。

(二)成員交流:絡到人際網路的延展

如約翰兄弟所言,合作式學習會產生三個結果,即成就努力、積極的人際關係和健康的心理[8]。事實證明,體驗式教學邏輯所運用的小組合作方法也取得了相似成效。首先,學生課程專案實施包括小組討論、全員決策以及代表彙報等諸多過程,每次結果都離不開團隊成員的共同努力,同學和老師對團隊成果的評定和對團隊成員努力的積極讚譽都會在客觀上提升團隊成員的自我成就感。持續的成員互動也會增進團隊成員間的相互瞭解,建立友誼,增進同學感情、師生感情。多年的教學改革實踐也表明,小組合作學習的確促進和深化了生生關係和師生關係。並且,團隊目標並非個人設定,而是團隊成員協商的結果,成員觀點在不斷地探討中明辨,各自學會在他人觀點和自我觀點之間平衡,這本身就是自我成長的過程。

總之,學習小組組建的最初目的是理論聯絡實踐,實現知識掌握目標,但是客觀上卻促進了人與人的交往,成員關係由普通意義上的“合作伙伴”上升為相互依賴的“同盟好友”,並且通過成員間、團隊間、師生間的觀點碰撞激發個體認知活力,健全個體人格。

(三)課堂組織:基於主體間性的思考

哈貝馬斯認為,人類存在的基礎並非是個體,而是建立在理解基礎之上的個體之間的交往。教育作為社會交往的一種特殊形態,不僅涉及教師和學生,還會涉及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往和互動,是一個多主體交往的結果,因此也就出現了胡塞爾意義上的主體間性。胡氏否認了主體性的客觀存在,認為主體性是通過外在於自身的客體的構造得以實現,因此我們所探討的也並非實在的“主體”,而是需要在主體間和主客體之間的關係中來探尋存在的可能性,這不僅延伸了認識論的內容,而且還有效地解決了主客體矛盾。以往所強調的“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秉承的是主客觀二元對立的哲學基礎,暗含“學生客體”的假設,在實際教學操作中限於教師主導性的約束很容易將主客體倒置,陷入主體悖論的泥潭。那麼,若要解決這一問題恐怕還要圍繞課堂組織過程中的實在主體——教師和學生來思考,問題在於視角的調整。

教師和學生的存在是相互為證的,其身份本身就是相互構造的結果。按照主體間性理論的理解,教學活動本身是學生和教師共同參與中產生的各種關係的總和,其中既包括師生關係,又包括生生關係,因此教學活動實際上是依靠關係網的支撐才得以存在。因此,課堂組織要重視“師生關係”,更不能忽視生生關係。師生關係的存在能夠保證教育行動得以實施,文字知識順利傳遞,而生生關係的存在則是課堂組織的激勵要素,提高知識的實踐和轉化效率。基於此,無論何種形式的課堂組織,何種方式的教學邏輯實施都有必要從課堂交往關係入手滿足課堂需求,解決教學中出現的“主客觀矛盾”。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