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大學生環保的論文

來源:才華庫 3.03W

21世紀工業化社會最大的禍患是急功近利、泡沫經濟、生態環境的惡化、教育和人的發展滯後。下面小編帶來的是有關大學生環保的論文,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有關大學生環保的論文

【摘 要】分析我們面臨的環境資源危機,討論大學生的全面發展是建設和保護環境的決定性因素。探索高校如何傳播和創新環境知識文化,加強高校、環保機構和社會三位一體教育,促進全民環境保護的自主性和參與性。

【關鍵詞】生態環境;環保意識教育;教學與實踐

探討大學生環保意識教育的科學性、實效性和創造性,將傳授生態知識與社會實踐相結合,培養大學生良好的環境和道德意識、價值觀和態度以及技能和行為,是高等教育工作者關注和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環境資源問題及影響

長期以來,人們對身處其中的環境只知索取而漠視保護,人類的經濟活動、社會活動所消耗掉的資源,所排放掉的汙染,超過了地球的承載能力,給自然環境帶來功能性的破壞,造成廣泛的、複雜的和緊迫的環境危機。環境資源問題成了21世紀中國經濟發展的重大障礙。主要體現如下:

1.生態與資源的嚴重破壞

我國一些地方、部門、企業和個人,為了追求自身的利益,對有限的資源的無序爭奪,肆意破壞環境和濫用資源,造成森林資源減少、沙漠化擴大、耕地質量退化、大氣土壤汙染加劇、生物物種加速滅絕。我國人口成倍地增長,而可耕地卻因城市建設、工業發展、交通開闢等原因不斷地縮小,我國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2%,但耕地只佔世界的7%,而且人均耕地還在不斷地減少,膨脹的人口和粗放型的經濟方式,早已超過自然環境合理的承載能力,嚴重威脅到自然的生態平衡和我們的生存質量。

2.環境汙染日益嚴重

我國的工業化和城市化正高速推進,所產生的排放物遠超環境容量,西部地區城市汙染和工業汙染指數普遍偏高。我國一些城市將混雜著各種有害物質的垃圾填埋,既侵佔土地又汙染環境。2009年,我國環保部門通過試點監測發現,天津、深圳、重慶、上海、蘇州、南京等城市全年灰霾的天數在51天至211天。環渤海地區近岸海域環境汙染嚴重,2005年渤海約有14%的海水被汙染,到2010年這一比例上升至22%,致使漁業資源日見稀少。

3.生態、食品安全問題威脅民生

我國部分地區出現了廢水廢氣汙染的村莊,漫天灰霾包圍著的城市,灰霾攜帶的有害物質能夠突破多重人體障礙沉入肺部,並能通過肺泡進入血液,有些人選擇防塵口罩,避免吸入過多的煤煙和尾氣。由於環境汙染嚴重和能源資源的緊缺,影響了糧食作物的生長和養殖業的發展,造成一些食品的緊缺。一些不法分子將科技成果用來發展邪惡產業,他們用硫磺薰黃花菜、生薑,用化肥調製粉絲,用避孕藥餵養鱔魚,給豬吃“瘦肉精”和安眠的藥;用高科技製造假魚翅、假蜂蜜、假蝦仁;給茶葉新增綠色素,當成新茶葉賣;加進三聚氰胺的毒牛奶,提煉得真假難辨的“地溝油”,用工業明膠代替食用明膠的“問題膠囊”等,生態安全、食品安全問題威脅到每個人的健康甚至生命。

良好的生活環境和糧食安全才能保證社會的穩定和經濟的發展。通過對以往人類活動違反生態規律的不可持續性所帶來的嚴重惡果深刻反省,積極尋求環境和自然資源可承受的、生態和經濟可協調的長期發展模式,我國將科教興國和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作為兩項基本國策。“以資訊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資訊化,走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汙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道路”(黨的十六大報告)。“建設生態文明,基本形成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消費模式。迴圈經濟形成較大規模,可再生能源比重顯著上升。主要汙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生態文明觀念在全社會牢固樹立”(黨的十七大報告)。我國能源資源的短缺狀況和脆弱的環境生態,必須儘快走低耗高效、低排放環境友好的發展路子,也就是綠色發展路子。我國各級政府認真落實“經濟建設,環保先行”的方針,推動我國從源頭控制汙染,堅持汙染防治與生態保護並重,堅持經濟社會發展與自然生態環境保護相統一,開發與治理相結合。2003年9月7日我國頒佈的《環境影響許可法》,建立健全各類廢物回收制度,建立與其相適應的綠色GDP核算體系,加大對生態影響型建設專案環境監管力度。2009年6月《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正式頒佈,要求謹慎對待生物生態和推廣和外來物種的引進,對待轉基因的研究應急研究、緩推廣,調整農藥結構,淘汰高毒高殘留農藥,限制含磷洗滌劑的使用等。通過不斷改變高消耗、高汙染的生產方式,推廣低能耗、集約型和以“資源――產品――再生資源”為特徵的迴圈經濟,逐步形成新型的生態工業、生態農業、生態服務業等等一系列生態產業。使我國資源開發和生態保護實現良性迴圈,既滿足現階段經濟發展的需求,又能為子孫後代留下一個可持續發展的空間。

二、大學生的全面發展是建設和保護環境的決定性因素

在1972年6月的《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瑞典斯德哥爾摩會議)的報告《只有一個地球》中指出:“人類改造環境的能力,如果使用不當,或輕率使用,就會給人類和人類環境造成無法估量的損害”,“保護和改善環境是關係到全世界各國人民幸福和經濟發展的重要問題,也是各國政府的責任。大會確定每年6月5日為世界環境日[1][P56]。我國環境資源問題日顯突出,表現了人在自然界中的錯誤定位和生態知識缺乏等認識方面問題,以及宣傳戰略上的嚴重失策所造成的國民素質較低,生態意識淡薄。我國許多工業汙染的出現與管理不善或操作人員缺乏環保意識,不失為造成生態環境惡化的重要原因。環境保護是人的一種自覺行為,而人通過環保教育獲得的環境意識是一種自覺的思想積累。環保教育具備全民性、終身性、社會性和綜合性的特徵,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大學生作為社會文明與思想的先鋒群體,是未來社會建設的主力軍,大學生今天的環境意識狀況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未來社會環境意識的主流,也預示著未來環境保護工作的力度和強度。

然而,長期以來我國的應試教育帶來的家庭、學校、社會在思想道德、德育等方面的缺失,導致一些學生的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升學”書、親情淡漠、利己主義思想嚴重等問題。有些獨生子女由於家人溺愛、生活環境優越等引發的艱苦奮鬥精神缺乏、拼搏進取意識不強、不能正確認識社會和現實生活、不懂得關愛自然和珍惜生命。一部分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意識、環保意識、自律意識在某種程度上被削弱甚至淡化了,價值觀呈現出價值主體自我化、行為選擇功利化的傾向,盲目追求高消費的生活方式,這些人的示範效應,又帶動了更多人的消費慾望和攀比心理。一部分大學生有崇尚自我、張揚個性、強調自我的心理,他們的處世哲學是不以觸動自我為準則,所關注的只是自身的安逸、逍遙、享樂,如果聽任這種個人主義思潮任意蔓延,只能導致他們對個人私利更強烈的追求,社會責任意識、環保意識喪失殆盡。我們要避免毀於自身的盲目行為,不能忽視精神家園的建設和精神價值的追求,這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今天,深刻教訓給我們的啟示。   高校作為傳播和創造先進文化的重要基地,作為精神文明建設的示範區和輻射源,培養的人才既是專業知識和技能較高的知識群體,也是思想道德素質和文化素質最高的群體。高校應以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和原則為目標,培養大批具有系統環境科學知識又具有各科專業知識的人才,他們成為推動全社會參與環保的動力群體,高校培養具備較強的全域性意識、敏銳的前瞻性戰略眼光、較強的生態環境意識、較強的可持續發展觀念等綜合決策能力的人才,他們畢業後成為各行業的骨幹和中堅力量,將在各自的工作中能從政治、經濟、科技、道德及社會等不同角度去考慮各種環保問題。如果大學生未能具備較強的環保意識和道德自律素質,在新的工作崗位上有可能形成新的“環境盲點控制區”(即某一環境盲點身居要職,把握控制著某一行業或某一地區,使環保工作在此地區相對削弱,環保工作得不到充分重視),甚至發生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片面追求經濟效益而造成汙染、生態破壞和資源浪費的不良現象,從而給我國生態環境建設乃至經濟和社會發展帶來損失[2] [P103]。通過提高大學生環保意識來影響和教育更多的民眾參與環保,防止和降低人為環境汙染,才能從根本上解決環境資源問題。

三、傳播和創新環境知識文化,加強高校、環保

機構和社會三位一體教育

高校作為傳播和創造先進文化的重要基地,應充分發揮教育工作者的“思想智慧”與創新能力,在整個教育體系中凸現環保意識教育,在經濟、社會、文化等廣泛的背景下來構建環保教育觀。80年代初,我國學術界逐步介紹西方生態倫理學,並在此基礎上研究環境意識教育相關問題,在高校陸續開設生態哲學或生態倫理學等課程,90年代以來逐步設定它的碩士和博士學位[2] [P103]。1998年我國開始有重點地在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領域實施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環境、人口與可持續發展”專案的研究工作。在2004年11月我國教育部正式頒佈的“中國小環境教育實施指南”,獲得世界自然基金會頒發“獻給地球的禮物”獎,這是我國教育部和世界自然基金會等共同發起並實施的為期七年的“中國中國小綠色教育行動”專案取得了重大階段性成果。高等教育將道德教育的視野從人與人、人與社會拓展到人與自然,關注全球共同生存與發展的問題上來,傳播和創新環境知識文化,致力研究開闢與環境保護相關學科的新研究領域,構建起環保意識教育的理論框架,不斷增強環保意識教育的主動性、預見性和實踐性。主要思路如下:

1.將生態意識教育內容貫穿滲透在各學科門類

環境教育包括兩個層次:一是自然環境(能源、資源)教育;二是技術環境教育。環境保護問題是跨學科的問題,有必要在地理系、人文社科系、化學、生物系等諸學科的領域來探討環保課程的開設,滲透到日常的`教學當中。我國一些高校針對大部分非環境專業學生對自然科學興趣,結合我國高等教育的實際情況,建立一套適用各種專業背景的非環境類專業學生的環保教育體系。從培養目標、專業課程設定、教學計劃、實踐教學、教學管理與組織等方面策劃、設計、論證制定教學方案。具體措施是:把環保課程列為全校本科生的公共基礎課,將“環境學”、“可持續發展引論”作為研究生的限定選修課,同時開設“生態倫理學”,“生態哲學”等選修課。

環境意識教育是在人類重新審視經濟發展同人口、資源、環境的關係中發展起來的一門新興學科。生態意識教育是環境意識教育的深化和昇華,生態意識提示了人類活動必須在新的生態價值觀的指導下,對自然界進行的開發和科學的管理。生態意識教育內容涉及到人類社會行為與自然環境的關係,主要包括:(1)生態科學意識、環境和資源意識;(2)人口意識;(3)自覺參與和協作意識;(4)全球觀念和國際意識;(5)道德意識、法律意識、生態安全意識等等。它們彼此互相滲透、互相作用、相互聯絡,構成了生態意識的主體[3] [P48]。生態意識教育對大學生精神風貌的形成和環保意識的深化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高校開展相關課程改革實驗,在制定教學大綱和課程設定時,將生態意識教育內容有目的、有計劃、有重點地貫穿滲透各學科門類,在各專業學科都有生態意識的含量和與該專業有關的具體的環保能力和技能課;高校應把宣傳落實我國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保護資源環境的方針、原則和行為規範作為環保意識教育重要內容,培養學生評估和處理環境問題、有效參與環保實踐的技能。讓學生在今後的工作崗位能通過智力和資訊對現有的自然資源進行科學、合理、綜合、高效的配置和利用,通過智力資源來開發現有的自然資源,創造新資源,讓學生在知識、技能、品德、身心都得到更高層次的發展。

2.將環保意識教育與社會實踐相結合

環境保護不僅是一種生態認知現象,也是一種環境行為規範,環保意識教育既需要認知類的教育資源,也需要實踐類的教學活動。高校應重視各個參與機構如教委、科研機構和勞動部門的協作和引導,重視環保部門專業人員的資訊傳遞和業務技術指導,構建“教育部門、環保部門、企業”三位一體的環保教育機構網路。我國環保部門和企業應積極參與高校環保教育的各項活動,提供資訊諮詢和專業指導、提供環保實踐場所,為高校環保教育所需的各種儀器、裝置等硬體設施,提供資源共享平臺。

高校通過豐富多樣的實踐教學形式和活動載體,幫助學生在環保知識方面進行理論聯絡實際。如:採取舉辦環境講座、環境知識演講、知識競賽、參觀工廠、營造綠化帶、綠化校園等等,充分利用假期社會實踐活動和畢業實習等環節進行施教。高校應將環保作為一個主題,納入“挑戰杯”全國大學生創業大賽的內容中。高校加強對大學生環保社團的指導與支援,使其成為我國環保事業的先鋒組織,使環保意識教育應無時不刻出現在大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中,有效地促進大學生生態認知和環境行為兩方面都協調發展。

高校通過一系列的實踐教學活動,促使大學生貼近社會,關注現實,加強和鞏固課堂教學效果。主要體現在:一是讓學生了解到當前全國乃至全球環境汙染和生態破壞的嚴重性,認識到人為造成的環境汙染的整治,需要投入巨大的成本,我們決不能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獲取經濟一時的發展,決不能重複歷史上反覆出現過的“建設性破壞”,決不能再走先汙染後治理,先破壞後恢復的老路;二是讓學生認識到環境資源的不可再生而造成資源稀缺,自覺樹立節約資源、合理開發、利用各種自然資源的意識,改變高消費行為、消費模式,建立適度消費的生活方式;三是讓學生了解我國環境保護的方針政策和環境管理制度,以及治理與防止環境汙染和生態保護的技術手段,自覺約束自己的言行,“從心所欲不逾矩”,讓環境保護成為大學生的發展目標、生活方式、生活態度、生活習慣;四是讓學生認識到環境資源問題表現為與之相關的“人的問題”相當嚴重,自覺做好環保宣傳教育的普及工作,肩負起民眾環保意識教育的歷史重任。

3.普及環保知識,提高全民環保的自主性和參與性

環保教育具備全民性、終身性、社會性和綜合性的特徵,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高校培養大批具有系統環境科學知識又具有各科專業知識的人才,他們成為推動全社會參與環保的動力群體,進而在全社會形成由點及面的指導垂範和輻射教育局面。高校作為區域社會的知識資源中心和終身教育基地,在社群教育開設的謀職訓練、技能培訓、資訊講座等輔導課程中加入環保意識教育內容,增強環保意識教育的實效性。使環保知識滲透在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普及到全民當中,使環境保護由外在的強制轉變為全民內在的自覺、自律,成為眾多社會群體的自覺行為和價值取向,提高全民環保的自主性和參與性。

高校作為精神文明建設的示範區和輻射源,建立起從學校到社會的“以點到面”環保教育輻射網,積極參與地方政府建立“環保型城市”,建設“綠色社群”、“綠色學校”、“綠色工業區”等活動,大學生環保社團積極與當地環保組織開展多種渠道交流與合作。主要措施有:一是參與“環保公眾開放日”活動,在環境監測科研展示廳當講解員、在“環保110”受理諮詢中心服務、參觀汙染源遠端監控室、宣傳環保知識、環境立法等等;二是結合65“世界環境日”的主題,通過環保工作成就圖片展覽、印發環保宣傳資料等方式,並結合“世界地球日”、“世界水日”、“12.4”法制宣傳日等紀念日,開展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和環保知識的宣傳和諮詢活動,不斷提高公眾環境保護認識度、參與率和滿意率;三是協助社群做好“綠色社群”設定的環保宣傳專欄、宣傳畫廊、居民環保行為公約牌及環保警示牌等宣傳內容的更新,有針對性地開展環境警示教育,使環保理念深入人心、家喻戶曉,形成對待環境的正確態度和行為規範;四是加強環保宣傳教育陣地建設,積極與街道辦事處、社群居委會及重點監控企業等單位增設環保宣傳專欄,更新宣傳內容,激發民眾保護和建設生態環境的社會責任感;五是結合當前食品安全問題,為社群居民中開展生態安全、食品安全講座,引導廣大市民選擇健康、文明、綠色的生活方式,在全社會營造愛護環境、保護環境、建設環境的良好風氣。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