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部審計論文

來源:才華庫 5.3K

外部治理在審計定價中發揮了一定作用,各位,我們看看下面的外部審計論文,歡迎各位閱讀哦!

外部審計論文

外部審計論文

摘要:什麼是大資料?國外不同的研究機構和專業人士給出的定義也不盡相同,我國政府部門對“大資料”高度重視,2015年8月國務院印發的《促進大資料發展行動綱要》中指出:大資料是以容量大、型別多、存取速度快、應用價值高為主要特徵的資料集合,正快速發展為對數量巨大、來源分散、格式多樣的資料進行採集、儲存和關聯分析,從中發現新知識、創造新價值、提升新能力的新一代資訊科技和服務業態。在《行動綱要》的指引下,大資料技術正逐漸為各行各業所認知和應用。註冊會計師審計即外部審計的大量工作就是對財務等相關資料的採集、分析和運用,運用大資料技術分析、挖掘審計資料,將大大提升註冊會計師的審計能力、提高審計效率、降低審計風險,大資料理念正在對外部審計的理論和實踐產生深刻的影響。

關鍵詞:大資料 外部審計 應用

一、在風險評估階段,利用大資料識別錯報風險

(一)外審領域資訊科技的發展催生“大資料”

現代審計範圍不斷擴大,隨著雲端計算、網際網路等資訊科技的發展,財務軟體、ERP管理系統、SAP管理系統、審計軟體等的應用,註冊會計師可以從眾多渠道、更容易地獲取大量的資料和資訊,不斷積累的資料已在體量上形成“大資料”。

註冊會計師所收集的資料,可能包含企業自成立到審計時幾年、幾十年的相關資訊,也可能包含行業的、類似企業的比較資料,這些資料既可能與財務相關,也可能與財務無關,但都是必要的,沒有多餘的資訊。唐代的韓愈在《進學解》中說:“玉札丹砂,赤箭青芝,牛溲馬勃,敗鼓之皮,俱收並蓄,待用無遺者,醫師之良也。”註冊會計師作為外部審計的“良醫”、“良工”,需要的是對這些“資料”俱收並蓄、善加利用。

(二)風險在哪裡?“大資料”來告訴你

對於註冊會計師來說,大資料就像是一座金礦,有用的資訊就蘊含在其中,需要審計人員採用大資料技術去分析和提煉。大資料技術告訴我們只有掌握足夠大的資料樣本,運用大資料理念進行分析和挖掘,才能發現用其他方法很難或無法發現的規律、趨勢和異常;且大資料只會告訴我們分析的結果,而不會告訴我們原因,即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對我們的審計工作來說,知道風險所在、異常記錄,揭示了錯報風險領域就已經達到了風險評估的目的,完成了這一階段的任務。

(三)運用“大資料”,構建資料庫是前提

國務院《關於加強審計工作的意見》中提出:“推進有關部門、金融機構和國有企事業單位等與審計機關實現資訊共享,加大資料集中力度,構建國家審計資料系統。” [2]隨著國家審計資料系統、“國家政府資訊開放統一平臺和基礎資料資源庫”的構建和完善,以及政府資料資源共享開放工程的推進,將對註冊會計師利用大資料技術進行審計提供極大的便利。同時加強註冊會計師行業內的資訊化建設與共享,對於外部審計領域成功應用大資料具有重要作用。廣大的會計師事務所從業人員,也期望註冊會計師協會作為行業的管理者和引領者,能夠整合註冊會計師掌握的海量原始資料、政府部門及其他來源的資料,在已經執行的法律法規庫和經濟資料庫的基礎上,構建行業內的更大規模的審計資料系統。

當然,大量的資料還是依靠註冊會計師和會計事務所的長期蒐集、整理和積累,事實上國內外許多知名會計事務所早已建有自己的資料系統,在提供審計、管理諮詢等服務時,發揮了重要作用。

二、在實質性程式階段,運用大資料改進審計方法

(一)以詳細審計、整體審計,取代抽樣審計

從世界審計史的發展來看,在審計發展的早期階段――19世紀末以前,審計師大都運用詳細審計技術對財務資料或其他記錄進行逐筆審查。當時,企業規模較小,經濟業務不很複雜,審計師有能力做到這一點。但是,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企業規模越來越大,經營活動日趨複雜,會計記錄成倍增長,致使審計師無論從專業能力,還是花費的時間、費用來看,都無法繼續運用詳細審計。[3]在這種情況下,抽樣審計就應運而生了,並逐漸取代了詳細審計。但抽樣審計無論抽樣方法設計的多麼科學,始終都是對部分樣本的`審查,是以部分推測整體,它提供的只能是合理保證;甚至是以偏概全、審計失敗,這樣的案例並不少見。可以說,抽樣審計是在經濟、科技發展水平限制下的無奈之舉。

在社會經濟、科學技術高度發展的今天,“網際網路+”、雲端計算、大資料技術紛紛出現,深刻地改變了人們做事的思維和方法。大資料技術的出現、審計科學的發展,使審計師能夠快速獲取、分析並審查一個跨國的、擁有眾多分支的龐大商業帝國海量的財務和非財務資料,採用詳細審計的技術條件、物質條件已經具備。運用大資料技術進行詳細審計,檢查所有的樣本,顯然能夠避免抽樣審計以偏概全的弊端,使所有異常記錄都無處遁形,對於保證審計質量、避免審計風險,具有重要乃至革命性的作用。

(二)仰之彌高的“大資料”,如何“入吾彀中”、為我所用

唯有創新電子審計技術,充分運用網際網路、雲端計算等資訊處理技術,開發和完善審計軟體、資料分析軟體等輔助工具,才能促使大資料審計技術落地。大資料是經濟、科技發展的產物,其運用也必須以電子技術、資訊處理技術等作為支撐和基礎。財務核算軟體、ERP管理系統、SAP管理系統等為越來越多的企業所採用,企業資訊生成越來越電子化、自動化、資料化。這就要求註冊會計師審計也必須適應這種變化,充分運用電子、資訊等技術手段,實現審計資料採集、分析、處理的自動化、智慧化,提高審計手段的科技含量。

在手工記帳時代,財務資料的採集、各種審計明細表的填列,耗費了註冊會計師大量寶貴時間,往往填列一個較複雜表格就需耗費半天甚至一天的時間。而企業採用財務軟體實行電算化後,註冊會計師藉助各種審計軟體的“取數工具”,可在數分鐘內完成一年甚至多年財務資料的採集,大大簡化了審計工作流程、提高了審計工作效率。

現在,隨著“網際網路+”、雲端計算等資訊處理技術的發展,“財務雲”、“審計雲”的出現,審計資料在技術上已經可以實現實時傳輸,審計模式也正在由集中審計向分散審計、實時審計發展,這必將推動審計由事後審計向事前審計、事中審計發展,大大提高審計成果的時效性。   資料採集的便利化、實時化,為大資料技術的運用創造了前提條件。但如果依靠人工去分析、核查這些海量資料,無疑是“無法完成的任務”。這就要求創新電子審計技術,開發適應大資料審計所需的審計軟體、“尖端資料分析工具”,以配合註冊會計師的人工分析、職業判斷。大資料審計技術的運用,可以將審計人員從繁雜、重複的“低階”工作中解放出來,使之能夠將有限的時間和精力放到更有價值的審計分析和職業判斷上。這必將大大提高註冊會計師的審計工作能力和效率,解放和提升審計“生產力”,促進外部審計領域的供給側改革。

三、在審計報告階段,利用大資料形成綜合性審計成果

註冊會計師在運用大資料技術進行審計的過程中,通過採集、分析、挖掘、判斷大量資料資訊,不但可以獲取有關審計結論的證據,還可以發現企業在經營管理、內部控制等方面存在的問題,以及揭示企業的發展趨勢、面臨的風險等。

政府部門、監管機構和投資者期望註冊會計師出具的審計報告更具有相關性和決策有用性,以降低資本市場的不確定性和資訊不對稱帶來的風險。企業及其管理層希望審計報告的內容能更為詳實,外部審計師能為其提供審計報告之外的管理建議等增值服務。2016年1月7日,中國註冊會計師協會發布審計報告相關準則徵求意見稿,此次修訂的一個重要目標就是要提高審計報告的資訊含量,增強其相關性和決策有用性。[4]這不僅是中國審計準則動態國際趨同的需要,也響應了政府、企業、投資人等審計報告使用人的要求。大資料技術的運用,提高了註冊會計師的審計能力,形成了有關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情況、內部控制、發展趨勢、面臨風險等方面更為廣闊的審計成果。將這些綜合性的審計成果提供給政府部門、企業和投資人,將促進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促使企業改善經營管理、完善內部控制、堵塞風險漏洞以及為國家的經濟決策服務,其創造的價值將遠遠超過審計報告本身。

大資料技術作為新生事物,其在各行各業的應用方興未艾。大資料技術在外部審計領域的應用,將促進審計理論和方法的創新。只有積極探索大資料技術在外部審計領域的應用,勇於創新外部審計的理論和方法,才有可能使我們趕上甚至引領世界審計技術發展的潮流,而不是始終做跟跑者。

參考文獻:

[1]國務院國發〔2015〕50號《關於印發促進大資料發展行動綱要的通知》.2015

[2]國務院國發〔2014〕48號《關於加強審計工作的意見》. 2014

[3]文碩.世界審計史[M].企業管理出版社,1996:

[4]中國註冊會計師協會.審計報告相關準則修訂(起草)說明.2016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