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物理教學中的學習興趣論文

來源:才華庫 2.73W

國中物理教學中的學習興趣論文(一)

一、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國中物理教學中的學習興趣論文

良好的教學情境對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有重要的作用。在平時的物理教學中,教師要注意運用多媒體等現代教育手段來為學生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以激勵和喚醒學生的求知慾望,促使他們更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去。如,在學習“物態變化”的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在學習之前先通過多媒體向學生展示一些物態變化的圖片,並讓學生思考這些現象產生的原因。如:

(1)炎熱的夏季,我們在吃冰棍時會發現剛從冰箱裡取出來時,冰棍的包裝紙上會有一層白色的“粉”,而剝開包裝紙後冰棍又會出現“冒白煙”的情況;

(2)衣櫃裡放置的樟腦丸時間長就不見了;

(3)發燒時,用溼毛巾敷在額頭上可以幫助退燒。通過多媒體為學生播放這些生活中的畫面後,可以把學生帶入一個良好的教學情境,並使學生產生極大的好奇心和神祕感,從而可以激發他們學習新知識的興趣,提高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通過問題來巧妙設疑,引發學生的探究興趣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為學生巧妙地設疑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究興趣,從而增強他們的學習動機。因此,在國中物理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和認知需要進行巧妙的設疑,以幫助學生更好地集中注意力,促使他們最大限度地發揮個人潛能。如,在學習“牛頓第一定律”時,教師可以在上課開始時先向學生詢問兩個問題:(1)為什麼地上放置的一個桌子或者一輛小車,你不用力推它,它就不會移動?(2)同時為什麼用手拉動的桌子或車子,一旦鬆手就會立刻停下?在學生經過片刻的思考之後,教師可以再次詢問:物體產生運動是因為力的存在,對嗎?通過這樣有針對性的問題可以更好地激發學生探究問題產生原因的慾望,並引發他們的積極思考。經過學生討論和思考之後,教師可以告知學生正確的答案,即力不是物體運動的原因,也不是物體維持運動狀態的原因,而是促使物體運動狀態改變的原因。而這個結論就是牛頓第一定律中最關鍵性的一點。通過這樣巧妙的問題設疑可以讓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去探索問題產生的原因,並在激烈的討論和問題爭辯中加深對問題的理解,且經過討論之後再得到問題的正確答案,會給學生留下極為深刻的印象,從而在不知不覺中幫助學生培養良好的學習興趣,並促使教學效率的提高。

三、通過開展有趣的物理實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物理學作為一門實驗科學,其學科中的原理、概念和規律等都是在一定的實驗事實基礎上產生的。並且實驗作為研究物理學知識的重要方法,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只有重視實驗,才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理論知識,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因此,在平時的物理課程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新奇有趣的物理實驗來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增強他們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如,在學習“大氣壓”這一部分的內容時,可以用一個硬紙片蓋住裝滿水的杯子後再將其迅速地倒過來,而這時學生會發現水並沒有流出來,而且紙片也沒有掉落。這樣學生就會產生強烈的好奇心,從而激發他們的研究慾望,促使他們更積極地進行新知識的學習。再如,在學習“流速與壓強的關係”這一內容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做這樣一個實驗,即把兩張豎直平行的軟紙拿在胸前,並使它們之間的距離保持為1~2釐米,這時讓學生思考如果向兩張紙中間吹氣會有什麼樣的現象發生。當學生思考之後,教師再繼續進行實驗,學生很快會發現兩張紙片並沒有因為吹氣來分開,這是什麼原因呢?這時教師再進行知識講解,學生就會更好地集中注意力,並且增強對新知識的學習興趣。

四、通過第二課堂的開闢,增強學生的探知慾望

在國中物理教學中,教師除了可以通過創設教學情境、巧妙設疑和物理實驗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之外,還可以通過第二課堂的開闢來鞏固學生的課堂知識,提高他們解決實際生活問題的能力。第二課堂作為課堂教學的深化、補充、延續和拓展,其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知慾望具有重要的作用。如,在平時的學習和生活中,教師可以在第二課堂中引導學生開展一些課本中的小實驗,並讓學生在觀察實踐中感受到物理學科的奧祕和學習物理知識的樂趣。如,在做筷子提水、紙鍋燒水、浮在水面上的硬幣、細線割冰和瓶吞雞蛋等實驗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用自己所學的物理知識來解釋這些現象產生的原因,這樣不僅可以鞏固學生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還可以思考和動手實踐,提高求知慾和自信心,從而讓他們在學習中真正感受到物理知識的實用性和趣味性,並激發學習興趣。

五、小結

興趣作為學生進行知識探索的重要動力,也是學生提高學習效率的前提和基礎。在國中物理課程教學中,教師要注意運用有效的教學方法和途徑來培養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興趣,以激發學生的探究慾望,促使他們學習效率的提升。

國中物理教學中的學習興趣論文(二)

一、將物理知識與生活相結合

首先,物理知識來源於生活實踐。因此教師在物理教學中應將物理知識與現實生活結合,將生活中的物理知識告訴學生,引導學生進入生活情境,從而產生學習興趣。其次,生活中有許多物理知識,我們可以在生活中為學生開闢第二課堂,把與生活有關的現象搬進第二課堂,引導學生對此進行觀察。如紙鍋繞水、瓶吞雞蛋、氣球提杯、水火箭、細線割冰、能浮在水面的硬幣等,有些能用所學物理知識解釋的現象則儘量讓學生練習解釋,有些暫時還不能解釋的則著重觀察現象,為今後學習留下深刻印象。這樣一來學生通過動手、動腦、學習積極性大大提高,學習物理的興趣也更強了。

二、將物理教學與科普知識結合

學生對科普知識都是既好奇又喜歡,他們就喜歡聽教師講一些課外的科普知識,因此我們可以結合教材進行科普教育,這樣不僅避免了課堂枯燥呆板,增加了趣味性和吸引力,而且有助於鞏固課堂所學知識,擴大知識面,開拓其視野,使學生從小樹立為祖國四化貢獻力量的志向。例如,講“摩擦”時,可介紹減少摩擦的例子:氣墊船、氣墊登陸艇、磁懸浮列車等。另外,還可以讓學生設計磁懸浮列車的上下車問題。在講“動能勢能轉化”時,可介紹人造衛星從遠地點到近地點運動時,勢能轉化為動能,離地球越近人造衛星運動得越快,可結合此現象介紹哈雷慧星在宇宙間轉一週大約六七十年,可是當轉到太陽附近時,近日點動能最大,速度最快,只需短短几個月的時間。這樣不但解釋能量的轉化,也吸引學生探求自然奧祕,使其產生好奇心。在講參照物談到人造衛星時,也可以介紹一些高科技知識吸引學生。比如,GPS系統,是一個環繞覆蓋地球的6個軌道上的24個衛星網。海灣戰爭時,多國部隊每個士兵都攜帶像搖控器大小的儀器,可隨時確認自己所在地球上的經緯度位置。學生若有一個,就可以到世界各國旅遊、探險,即使在熱帶叢林、在南極也不會迷失方向,告別了用指南針辨別方向的歷史。

三、抓住物理學科的特徵,充分做好物理實驗

物理學是一門實驗科學,物理概念的建立與物理規律的發現都是以實驗事實為依據的,實驗是物理學的重要研究方法,也是活躍學生思維、培養學生能力的重要途徑。學生只有通過實驗觀察物理事實,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識,我們只有重視物理實驗教學,才能激發學生興趣進而使物理教學獲得成功。如學習“望遠鏡和顯微鏡”內容時,教師可組織學生做好“通過兩個透鏡觀察物體”的實驗,適當增加該觀察活動的探究性,選用焦距是50mm和300mm的凸透鏡各一個,焦距是–75mm的凹透鏡一個,讓學生自己動手通過不同的組合透鏡去觀察、發現、體驗。以凹透鏡(f=-75mm)作為目鏡,以凸透鏡(f=300mm)作為物鏡組成伽利略望遠鏡,使兩鏡相距150mm左右,調整目鏡(凹透鏡),學生觀察到物體的正立虛像。以f=50mm的凸透鏡作為目鏡,以f=300mm的凸透鏡作為物鏡組成開普勒望遠鏡,使兩鏡相距約300mm,觀察遠處的建築物或樹木,調整目鏡,學生看到清晰的倒立的像。以f=300mm的凸透鏡作為目鏡,以50mm的凸透鏡作為物鏡組成顯微鏡,使兩鏡相距300mm,將被觀察物體(細小物體如頭髮絲)置於物鏡前約80mm處,調整目鏡,學生觀察到放大的虛像。學生經過自己動手實驗,在自主觀察、發現的過程中,充分體驗了物理學習的樂趣,極大的激發了學習物理知識的熱情和興趣。

四、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增強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物理知識是比較枯燥的,而且還很抽象,學生在學習物理知識的時候會產生厭倦的心理。多媒體則很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多媒體有聲音、影象、視訊等形式,比單純講授更加直觀、有趣。運用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輕鬆地引領學生進入直觀、形象、甚至虛擬的場景,使學生猶如身臨其境,學習興趣倍增。例如,在學習“物態變化”時,教師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冬天原野裡的大霧、房屋上的'白霜、西藏的雪山、樹枝上的冰凌;展示春天到來時冰雪融化成水,展示火爐燒水時水壺上冒出白氣,茶杯上的白氣遇冷液化成小水滴等現象,創設出“霧、霜、冰是怎樣形成的?”“水為何會變成白氣?”“白氣又為何會變成水滴?”等一系列情景,會緊扣學生心絃,引人入勝。

五、結語

國中物理是學生剛剛接觸物理的第一站,開始帶著新鮮感學習物理,然而時間長了,學習內容的難度越來越大,越來越複雜,學生的興趣也就會逐漸降低。因此我們一定要抓住學生心理,激發學生興趣,不能使學生輸在起跑線上。通過我們以上幾點方法,可以切實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積極性,提高物理教學效率。但與此同時,還需要我們不懈地努力,探索。

國中物理教學中的學習興趣論文(三)

一、合理使用多媒體教學

隨著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在教學中引進和使用計算機網路技術作為教學工具已成為現代教育的潮流趨勢,其中使用的最多的是多媒體技術.對於物理教學而言,藉助多媒體教學,能將物理教學中的大量實驗現象更加清晰明瞭的展示在學生面前,極大了提高了學生對物質發生規律的客觀認知.物理教學中,除了學習現實生活中常見的知識以外,還有許多來自遙遠國度和神祕太空的未知事物.對於這些知識的教學,單靠一張黑板、一支粉筆、一本教材這種傳統的教學方法,很難讓學生立體的、全面的、系統性的感受和領悟,枯燥的教學方法很難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運用多媒體教學,提供了大量的圖片解析,搭配上多媒體音像,模型展示等等.給予學生極多的視覺衝擊,很好的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了課堂氣氛.

二、懸念疑問,演示課堂小實驗

設疑問難一直是教師常用的教學方法,同時也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物理教學中,結合國中生年齡特點,利用學生好奇心強的特點,使用富有懸念型的問題情景,能很好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促進學生自主思考,較好的發散學生思維.提出有懸念的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探究,在探究中領悟.讓學生在感知、困惑、探究、領悟、釋疑的過程中體驗學習的快樂.例如學習“大氣壓強”時,筆者在課堂上演示了一個小實驗:將空的易拉罐放在裝有熱水的大燒杯中,然後快速的將易拉罐密封好,一會兒之後,聽見“咔叭”的響聲,易拉罐變癟了.同學們被眼前的景象震驚了,紛紛想要尋求原理:是誰將易拉罐壓變形了?筆者這時因勢利導,循序漸進的開始了“大氣壓強”這一課的教學,由於同學們看見了大氣壓強的神奇“魔力”,上課時十分認真,提出許多問題,積極的與筆者互動,教學效果頗佳.

三、物理趣聞軼事,引發學生學習興趣

物理史上趣聞軼事數不勝數,不勝列舉.形形色色的物理趣事,是活躍課堂氛圍的“調味劑”,有活躍課堂氛圍的良好作用.例如,筆者給學生教授“浮力”時,講了阿基米德鑑定皇冠的故事.古時候,敘利亞的赫農國王讓工匠為他做了頂純金的皇冠.完工後國王擔心工匠在皇冠中摻假.可皇冠的重量與交給工匠的金子一樣重,怎麼分辨?束手無計之時想到了聰明的阿基米德.阿基米德接到任務之後,苦思冥想仍然毫無頭緒.一次在放水洗澡時,不注意將洗澡水放的太滿了.坐進澡盆時,看見澡盆裡的水不斷的往外溢,同時感到身體被輕輕托起,忽然間靈感爆發,領悟到可以用測定固體在水中排水量的辦法來確定金冠的比重.跳出浴盆,興奮的衣服都沒穿就跑了出去.後來通過將皇冠和等重量的純金放在盛滿水的兩個盆裡,發現放皇冠的盆裡溢位來的多.說明了皇冠體積大,進而證明工匠在皇冠中摻假,浮力定律也由此而誕生了.這一故事的講訴,學生們聽得如痴如醉,注意力完全被吸引了,對“浮力”也充滿了極大的探究興趣.有了學習興趣,筆者開展教學活動就事半功倍了.

四、小結

總之,物理教學是一門具有藝術性、技巧性的教學活動.教學中,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法,循循善誘的引導學生進入奇妙的物理世界,培養學生對物理持久的興趣和熱情.才能進一步提高教學效率,完善物理教學.同時,作為師者,也要做到順應時代潮流,深入瞭解學生的年齡特徵和心理活動.不斷充實自己,以期提升自己的教學藝術,更好的完成教師這一職業所賦予的神聖使命.

國中物理教學中的學習興趣論文(四)

一、當前國中物理教學存在的問題

學生進入國中後,所學科目的難度都有所增加,特別是新開了物理這一門學科,使得學生面對物理學習感到壓力倍增,隨之產生興趣下降的問題。細觀當今的國中物理課堂,我們不難發現下面幾個問題:

1.教師教學方法單一,學生興趣不高

物理本是一門應用性較高的學科,學生剛剛接觸物理的學習,應當對物理的興趣較高,但是,由於面對會考的壓力越來越大,很多教師在課堂教學上對學生的要求過於嚴格,對於知識的掌握要求較多,而忽視了對學生的興趣和能力的培養,例如,在課堂授課中,教師不注重課程的引導,往往直接切入主題講解概念和定義,繼而應用所講定理進行相應的聯絡,課堂的教學方法一成不變,學生對於物理的學習久而久之便失去了新鮮感,而且國中物理課堂應當是活躍的,但是,目前還是有許多教師不注重調節課堂氛圍,一味地追求成績和分數,上課完全採取教師講、學生記的填鴨式教學方法,導致學生缺乏獨立的思維空間,思維固化,學習效率低下。

2.注重教材概念的講解,脫離學生日常生活

物理的研究來源於生活也應用於生活,許許多多的物理髮明都是從日常點滴小事中發現的,而許多教師在講課時一味地注重教材概念的記憶,要求學生死記硬背而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理解”,這樣的教學方法實際上只能抹殺學生的學習興趣和降低教學效率,學生脫離了生活,很難真正地體會到定理中的實際含義,而現今的會考試卷出題趨勢也在慢慢地趨向生活化、應用化,如果一味地去記憶課堂內容,依賴於教材,很難適應會考的新要求,不僅得不到能力上的培養,學習效果也會不盡如人意。

二、新課改條件下如何調動學生學習物理的積極性

1.綜合利用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在科學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僅憑教師單方面的說教很難起到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作用,教師應當利用現代電腦軟體與網路技術,製作課件、ppt、動畫等,綜合利用各種教學方法,使學生對物理課堂充滿興趣。例如,教師在講解牛頓第一定律的課程時,可先不用講解課本的具體定義,通過一段視訊引入,視訊內容可以是當今社會對於牛頓定律應用的例項,也可以是牛頓個人生平經歷的介紹,在課堂的最開始就引起了學生對本節課的注意。接下來教師可以用懸念式匯入方法,向同學們提出問題,例如,為什麼火箭在升空時不會墜落,有哪幾個力共同作用導致了這一現象,這些涉及了本節課中的哪些知識點?要求學生認真讀課本,回答上述問題。

2.貼近生活,讓學生感受物理的實用性

物理是一門與生活聯絡密切的學科,教師不應該簡單地將物理學習侷限在課堂上,應當讓學生走出課堂,走進生活,去真實地感受物理給生活帶來的意義,教師在講解某一知識的時候,可以讓學生談談在生活中的應用,在佈置作業時也不要僅僅侷限於課本中的幾道練習題,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去深入生活,調查生活中的物理現象,用自己的眼光去審視事物的物理規律運用,思維能力也相對得到提升,而學生在生活中體驗到物理學習的有效性,也會發現物理本身的實用性和物理的魅力,對於物理的學習也會更加有興趣。

3.以學生為課堂教學主體,為學生提供平臺

教師應當學會傾聽學生,充分了解當代學生的所思所想,同時為學生提供一個展示自己的平臺,無論是在生活中的物理髮現,還是在物理學習中遇到的問題,都可以提出來,教師應當給予學生相應的鼓勵,及時解答學生關於物理學習的疑問,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教學相長,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例如,教師在上課之前可組織小型研究交流活動,學生可以站上講臺去展示自己在生活中的物理小發明或者發現,進行相應的物理知識講解與分析,加深同學們的印象,並給課堂帶來生機,在課程未正式開始時就讓同學產生了濃厚的物理興趣。

三、小結

物理教學是一個漸進完善的過程,教師要充分認識到當前物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不斷地改進自身的教學方法,以活躍的課堂氣氛、幽默的語言和新穎的形式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加強物理基礎知識的教學和適量的習題訓練,為學生的會考打下堅實的基礎。

國中物理教學中的學習興趣論文(五)

一、認識小組合作學習的必要性

1.小組合作學習是學生髮展的需要

近幾年,教師多少都能感到“學生越來越難教”,學生的厭學情緒,對物理的不接受性越來越強烈,說明我們現在的教學方法、手段,教材內容必須更新,才能適應當前變化的學生。當前的學生追求學習氛圍的寬鬆,我們必須運用合作學習的方式,使學生實踐能力、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得到充分的發展。

2.小組合作學習是教學改革與發展的需要

團隊精神在競爭中越來越重要,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很多工作需要團隊合作才能完成。因此,合作在今天具有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從教育要培養社會所需要的人和促進個人的全面發展來說,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3.小組合作學習是現實的需要

我校地處山區鄉村九義校,由於各方面的條件限制,我校的物理教學一直採用傳授加講授的教學模式,大大阻礙了教學質量的發展。而小組合作學習是在承認課堂教學為基本教學組織形式的前提下,教師以學生學習小組為重要的教學組織手段,通過指導小組成員展開合作,發揮群體的積極功能,提高個體的學習動力和能力,達到完成特定的教學任務的目的的一種教學方式。經過不斷地實踐、反思、再實踐,我覺得以下兩個方面是不容忽視的:一是讓學生如何去進行合作,去開展有意義的合作。教師首先應該教給學生合作學習的基本方法。例如小組的確定、小組成員角色的分配、根據學生個性和特長等開展合理的分工等。小組交流的內容一般應涵蓋兩方面:一方面表述自己的見解看法;另一方面則要傾聽他人的意見。掌握了合作的方法,明確了合作的內容,才能培養合作意識,獲得真正意義上的團隊學習成果。二是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究竟應該扮演一個什麼樣的角色。

二、教師參與,是小組學習有成效的關鍵

教師的角色是要能經常性地參與到學生的探討之中,和他們一起學習,教給學生如何說出自己的觀點,逐漸培養學生髮言的習慣和興趣,這將會給教學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穫。

1.小組合作學習實驗促進了學生的評價能力的提高,規範了學生的學習行為

通過實驗,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成績、減輕了學生的課外負擔、端正了學生學習物理的態度、培養了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而且他們在課堂上表現活躍,回答問題積極,社會實踐、調查能力增強,課堂氣氛活躍,性格發生了很大變化。

2.創設了小組合作學習的課堂教學氛圍,開發了學生的非智力因素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小組合作學習由於採用了小組討論、所學知識與社會調查和實踐相結合的方法,從而為課堂創設了一種最佳的教學氛圍,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興趣,培養了學生的各種能力。

3.小組合作學習促進了教學的多邊互助,使每個學生都獲得平等參與的機會

小組合作學習增加了個體與個體、個體與小組、小組與小組、學生與老師之間的交流的機會,學生獲得的表現機會要比單純的個人學習多得多。

4.小組合作學習照顧了學生的個別差異,使每個學生都能獲得成功的體驗

小組合作學習是師生互動、互評和個別指導與個別評價的有機結合,通過合作學習,學生的個別差異作為一種積極的教育資源得以利用,實現了讓優等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飽”、後進生“吃得了”的分層效果,有利於學生個性的發展,使每一個學生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