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院校中的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論文

來源:才華庫 2.37W

摘要:根據農業院校高等教育的認識規律和高校“實踐,認識,再實踐”,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理論知識,有必要提供實踐機會,以吸收和鞏固學生的理論知識及理論知識在實踐中的應用。本文結合虛擬專案教學的特點,根據高等農業院校的特點,設計出最適合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情境。在最大限度節約教學硬體裝置的基礎上,將虛擬開發專案與教學相結合,設計出更加貼近企業實際的教學情境,創造出適合教學情境的課程。

農業院校中的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論文

關鍵詞:農業院校;多維平臺;大學生;創新

根據創新系統理論,我國在當前這個時期的核心競爭力是創新。在黨的十六大報告中明確指出:創新是中華民族不斷進步的動力。目前知識創新、知識傳播以及知識應用主要依靠高等院校。高等院校的教育任務是培養出高等教育的創新型人才。教育部副部長趙沁平表示,在實現國家創新現代化的過程中,高校肩負著培養綜合人才的重任,對社會工作人員的支援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作為一所高等農業院校,如何使培養出來的大學生具有創新能力,同時還能夠突出農業的特點,是高等農業院校在中國現階段的探索與期望。

1農業院校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意義

經濟學家Inpet提出了科學技術進入生產系統的創新理念。Inpet認為,“創新”是經濟,而不是技術,不僅是一種涉及科學技術的創造發明,而且還是一種企業結合最新的科學技術所形成的新的生產能力。在生產中,為了獲取潛在的價值與利潤,將生產要素和生產條件的“新組合”再引入,這就是所謂的創新。雖然創新的內涵在不斷的擴大以及深化,但是創新的基礎仍然不能拋棄實踐。所謂的創新教育,實質上是通過實踐的教育,培養大學生的創新能力,因此作為高等農業院校,就有必要為大學生構建一個良好的且具有農業特色的實踐平臺。電腦科學是一門應用性很強的學科。高等農業院校與其他高等院校相比,最突出的需求是農業資訊。不僅要掌握農業、資訊理論知識和農業資訊化前沿知識,還需要使培養出來的大學生具有農業特色的實踐能力。吉林省是以農業為主要經濟支柱的大省,農產品加工更是吉林省的重要經濟產業。因此,以吉林農業大學計算機專業為研究物件,探索農業資訊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具有現實意義和可行性。基於對中國高校現狀的分析和對國外經驗的研究,本文將以“學生為中心”為理念指導,使課堂與課外相結合、教學與研究相結合,面對具有農業特色的創新能力培養提出了創新能力多維實踐平臺的構建。“多維實踐平臺”是學校實踐環節(主要包括實驗和課程設計)、校外實踐環節(主要包括生產與實習)和校企產學研有機結合的三個重要實踐環節,可以使學校生產實習基地、學校實驗室和校企聯合研發中心三者組合並形成一個面向全體學生、多角度、多層次,一個實用的學生學習平臺,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以建立研發中心為橋樑、協調學生實踐的執行機制、促進合作這三個方面,在實踐中取得巨大成功,實現學生、學校、企業的多贏局面,促進學校的發展,同時使大學生創新能力得到培養。

2農業院校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目標和研究過程

根據對高等農業教育綜合工程改革的基本要求,以就業為導向,根據資訊科技領域和農業資訊的位置要求,課程發展根據行業企業的合作來進行課程內容的選擇。按照創新能力的目標層次和型別,在遵循學生學習能力培養的基本規律的前提下,根據實際的工作任務和工作過程,從簡單到複雜、從易到難,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內容的整合與優化。通過不斷地實踐,設計和總結出典型的專案內容和學習任務,實現高水平的“教、學、做”一體化,體現出實現虛擬模擬教學的優勢。

2.1農業院校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主要內容

在具體實施過程中,依據高等農業院校資訊科技教學的實際情況,摸索出了一系列實用性較強的虛擬教學方案。通過研究,本文擬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具體闡述:2.1.1將學生特點和行業需求進行科學的分析,進一步改革教學內容與方法研究組將通過問卷調查和訪談的方式,對高等農業院校學生學習的特點和需求方面進行調查與分析。在組織教學內容方面,結合高等農業院校學生的學習特點和本專業的最新技術、最新情況和實際需求,藉助虛擬模擬技術構建出更貼近實際的教學情境。在課堂教學中,有機整合各種先進的教學方法,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果。2.1.2三位一體實用平臺硬體的構建一方面,對現有的外部生產實習基地進行鞏固,加強規範,在此基礎上開闢新的學生生產實習基地,同時提高實驗室的開放性,並以提高學校實驗室的建設和執行管理水平為基礎支援;另一方面要促進教師工作室和企業之間的合作,並加強企業和學校的聯合研究與發展中心規範化建設。2.1.3三位一體實踐多維平臺執行機制的構建構建生產實習基地、實驗室與教師工作室的相互互動、相互合作的機制,推動校企多維實踐教學的平臺建設,搭建研發中心,協調學校內外實踐環節,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2.1.4校企合作,師生共建一個更高水平的實驗實訓基地高水平的教學條件和教學裝置的支援,有利於高等農業院校計算機教學質量的提高,然而這些教學環境必須要與企業的實際發展情景相類似,因此,在有限的時間和空間條件下,讓學生接觸到越來越多的環境與場景顯得尤為重要。因此與企業密切合作,可以提高培訓條件,創造更加真實的`例證,同時也有助於學生掌握技能。

2.2農業高等院校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構建過程

本文研究了其他高等院校大學生培養創新能力的多維實踐平臺的構建,同時對國內外高等農業院校計算機專業的教學模式進行了對比和分析,總結出了其他高校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成功經驗。本研究在吉林省高校計算機專業中進行了大量的資料統計。採用統計分析的評價模型,對吉林省的電腦科學進行描述、統計和分析,以瞭解吉林省電腦科學的就業情況。利用專家在電腦科學教學中的經驗和知識,選擇相關專家,諮詢專家意見和其他形式。在對學生的學習特點進行深入分析的基礎上,面對行業的實際需求,本研究將以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混合學習理論為指導,根據對綜合改革的基本要求來設計高等農業教育課程,結合虛擬文字開發環節教學設計的基本原則,借鑑資訊和文獻教育。學習和設計方法,探索基於典型任務和任務的虛擬模擬教學模式,實現教、學、做一體化教學設計。該模型由“文章介紹”、“制定計劃”、“實施計劃”和“成績展示與評價”四個環節組成,其中虛擬文字開發教學貫穿於模型的各個方面。

3結語

本文的研究成果可擴充套件到其他專業的教學中,具有較強的可擴充套件性。具有農業特色的多維實踐平臺,可以為生產實習基地、實驗室和教師講習班建設出多維的實踐教學平臺。它將虛擬文字開發教學與教學實踐緊密結合,實現了“教、學、做”一體化,減少了教學條件,提高了教學效果。以最少的裝置和實驗經費消耗,克服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使實習班和學生的操作技能都能得到顯著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劉巨集偉,鈕後坤,關慧,於春洋.新時期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研究[J].中國高新區,2018(09):65.

[2]顧莉麗,劉帥,姜會明.高等院校農業經濟管理專業本科生創新創業教育調查與對策建議———以吉林農業大學為例[J].黑龍江畜牧獸醫,2018(07):232-235.

[3]劉巨集偉,喬增正,宋運娜.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培養體系的思考和探析[J].中國高新區,2018(08):44.

[4]符繁榮.新時代背景下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推進機制的構建[J].教育與職業,2018(07):67-70.

[5]姜貴平,賀安坤.基於實踐教學改革的大學生創新實踐能力培養研究[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8(06):3-4.

[6]尚海龍.依託科技型社團提高大學生創新能力的方法與具體實踐———以上海電機學院機械學院為例[J].教育教學論壇,2018(13):210-211.

[7]李凱.基於勝任力的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素質培養與評價[J].高教學刊,2018(06):29-31.

[8]馮海,趙本綱.創新戰略背景下大學生創新能力提升路徑研究[J].職業技術,2018,17(03):15-17.

[9]王杜春,馬海鵾,張偉,張海紅.高等農業院校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深度融合的實踐探索———以東北農業大學為例[J].東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14(03):84-89.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