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介素養培育系統構建與建議論文

來源:才華庫 1.11W

型別分析

新媒介素養培育系統構建與建議論文

媒介素養教育是一個新興的教育內容。高校應與時俱進,深入研究媒介素養教育的發展規律,及時總結、校正我們的教育方法,以期達到最佳的教育效果。其中更為重要的是要研究媒介素養教育的型別,並準確地把握其各種型別的特點與內涵,在教育實踐中科學施教。

顯性方法與隱性方法。一般而言,根據媒介教育方法的表現方式不同,可以將其分為顯性方法與隱性方法,媒介素養教育顯性方法可以體現於第一課堂教學、個人交談、集體座談等方面來直接提升學生對於媒介的認知、運用能力,對於高校學生而言,如何將媒介作用的發揮與促進社會發展有機結合,如何在瞬息萬變的新媒介環境中找準信息、把握導向,則是其在高校學習生活中養成媒介素養自我教育的重要內容。一般而言,通過媒介素養課堂、媒介專題交流會與座談會等顯性方法將有助於直接提高學生的媒介素養意識。相對而言,媒介素養教育隱性方法是一種間接的教育方法,可以體現於各種實踐活動、典型人物事蹟的宣傳等方面,基於高校學生感知、接受事物的能力較強,要促使高校學生媒介素養在潛移默化中得以提升,就需要通過參加各種媒體的實習交流活動、聽取媒介資深人士的典型事蹟等途徑來加深對媒介社會作用的認知與瞭解,促使其掌握媒介運用的科學規律。

共性方法與個性方法。所謂媒介素養教育共性方法,是指能夠適用於所有個體的具有普適性、共通性的一種教育方法,它旨在從整體上把握個體的共性、提高個體的基本媒介素養,體現在高校方面,共性方法則可以反映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可以說思想政治教育既包含著媒介素養教育,又可以作為媒介素養教育的共性方法而存在,通過加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這一途徑,把握“人們思想道德形成發展的規律和對人們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規律”[3]7,來強化大學生的政治與道德素養,確保其媒介素養教育之成效。而媒介素養教育個性方法,是指僅適用於個體的具有專有性、獨特性的一種教育方法,它主要解決個體差異性所帶來的教育方法差異化問題,採取的是一種因人而異、因材施教的方式,這就能夠有助於體現媒介素養教育的針對性與有效性。一般而言,個性方法可以主要包括個性心理諮詢、媒介個體諮詢等等。

體系建構

媒介素養教育的方法多種多樣,既有傳統方法,又有現代方法,我們應從媒體素質教育的實際出發,結合高校教育特點,運用系統的理論,重新建構媒介素質教育方法的科學體系,以期指導高校媒介素質教育工作。

橫向結構。高校媒介素養教育旨在通過各種教育形式與內容,來提高學生的媒介辨別、運用與引導能力,促進其自身綜合素養的提升,從而為其充分發揮自身的喉舌作用奠定堅實的基礎。一般而言,從橫向結構分析,媒介素養教育方法可以分為識別方法、實施方法和引導方法。所謂識別方法。是指個體能夠對層出不窮的媒介資訊進行認識、梳理與辨別的方法,針對高校學生而言,即要能夠從紛繁複雜的媒介資訊中,尋找出客觀、正確的資訊,為其做好各類資訊的篩選與擇取提供前提條件。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高校學生對各類媒介資訊內容的靈敏度以及明辨是非的能力。所謂實施方法,是指標對個體存在的媒介認識與運用誤區,結合其自身思想狀況而對其進行思想教育並施予正面、積極影響的工作方法。針對高校學生而言,就是要對其進行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思想教育,在其對未來從事各種崗位工作的媒介環境進行認識的'基礎上,強化其認識媒介、運用媒介的意識,形成正確的政治原則和堅定的理想信念。所謂引導方法,是指以一定的政治原則為前提,在對各種媒介資訊予以識別的基礎上,個體對具有負面作用、消極影響的媒介內容予以積極引導的教育方法。高校學生需要積極發揮其自身的主觀能動性,以高度的政治敏銳性和原則性作為自己的判斷與衡量標尺,對錯誤的、失真的、失信的媒介資訊內容予以解釋、調整與引導,而對真實而客觀的資訊內容予以宣傳與報道,積極發揮好自身服務大局的有力作用。

縱向結構。結合高校學生實際情況與媒介素養教育特點,其媒介素養教育方法的體系建構,應當注重立體式、縱橫式相結合的構架搭建,一般而言,從縱向結構來看,媒介素養教育方法可以分為根本方法、基本方法、具體方法。根本方法。在縱向結構中處於總括的、最高的、最上層的位置,是其他方法施行的依據,它能夠對其他方法起到有效的指導作用。結合長期以來所形成的思想政治教育根本方法,“即實事求是的方法、群眾路線的方法和與業務相結合的方法”[2]68,一般而言,媒介素養教育根本方法則是思想政治教育根本方法在媒介素養教育方面的運用,主要是指具有一定原則性,以認識、運用與引導媒介為主要目的的思想教育法。基本方法。處於根本方法與具體方法之間的中層位置,它體現出方法的一定內容與形式,反映著方法的諸多基本方面,它能夠對具體方法起到指導作用,而又遵循著以根本方法為依據的原則,結合“思想政治教育原則方法主要包括:疏與導相結合、科學性與方向性相結合、理論和實際相結合、解決思想問題與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教育與自我教育相結合等”[3]367,從實際出發,媒介素養教育基本方法則可以包括理論聯絡實際的方法、主客觀相結合的方法、媒介科學認知與方向引導的方法等等。具體方法。是一種具象而實用的基礎方法,它具有直接性、實踐操作性與微觀性,在一定程度上,媒介素養教育的成效如何,取決於具體方法是否採取得當。當前,由於高校社會化、資訊化程度日益提高,學生接觸到的媒介資訊量也急劇提高,如何採用合適的具體方法來提高其媒介素養意識顯得尤為重要。一般而言,媒介素養教育具體方法可以包含諸如抽查法、交談法、座談法、諮詢法、分析法等方法。

創新建議

媒體素養教育的方法已經在前面闡述了。但筆者根據多年的教育實踐之經驗,又從思想政治教育理論高度,提出了兩個方法建議:

實踐與交流型的方法。媒介素養意識與水平的提升,不僅需要直接面對面的顯性思想交流,而且也需要一種潛在的間接的隱性教育活動。如何完善隱性教育活動體系,則是拓展媒介素養教育方法體系的新渠道,其中,深化實踐交流活動機制,是隱性教育體系中的核心內容,如何充分發揮實踐交流活動在媒介素養教育中潤物無聲般的作用,則是需要重點摸索與創新的方面。可以嘗試建立“環境+人物+基地+活動+評先”實踐交流型方法模式,即營造良好的媒介環境、搭建榜樣人物事蹟的宣傳平臺、建立素養教育實踐基地、開展素養教育交流活動、實施評先獎勵機制。通過全方位、多角度的媒介教育實踐交流活動,來提高高校學生政治素養、媒介意識,在把握專業水準的基礎上,充分提高自身媒介辨別能力、運用能力。

責任與義務型的方法。人都具有社會性,應當承擔一定的社會責任,在法治社會中,人人享有著同等的權利和承擔著相應的義務,同時,法治社會也規定了利益獲取機制,為個人的利益取得提供了法律保障。因此,在對於高校學生自身的媒介素養教育方面,應當努力探索責權義利相結合的教育方法,即以強化學生的媒介意識和社會責任為出發點、以賦予學生了解與辨別媒介資訊的知情權等權利為途徑、以踐行自身所承擔的媒介運用與引導義務為手段、以滿足學生個人利益與社會整體利益為落腳點。結合高校學生所肩負的重大歷史使命,更應當自覺提升其自身的政治與社會責任意識,積極行使好自身的權利,履行好維護社會和諧、促進社會發展的應盡義務,努力在實踐中促進自我成長成才,力求自身的全面發展。

總之,新時期,我國高校從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必須高度重視新媒體教育工作,將媒介素質教育擺上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日程。應從教育方法上不斷探索、不斷創新,以期真正達到高校“教書育人”的目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