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技術與網路和人的論文

來源:才華庫 1.13W

一、技術與人性的展現

關於技術與網路和人的論文

1945年秋天,哲學大師海德格爾第一次讀到薩特的《存在與虛無》,薩特的哲學敘事方法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技術·網路· 人。他尤其欣賞薩特對滑雪所做的哲學思考:對山坡的陡緩程度的體驗,取決於你是用適合緩坡的挪威方法,還是用適合陡坡的法國方法滑雪,因所用方法不同,同一山坡時而顯得陡峭,時而顯得平緩[i]。薩特對滑雪的思考正視了這樣一個事實:技術從根本上規定了人對世界的感知,即技術框定了人的視界,已經滲透入我們的生活空間之中。

關於技術的緣起有許多古老的神話。在哲人柏拉圖講述的愛比米修斯造人的故事中,技術與人的起源幾乎是同時的:在造物主創制生命的最後階段,造物主命令普羅米修斯和他的`兄弟愛比米修斯替生物進行裝備,分別賦予種種特有的性質。愛比米修斯對普羅米修斯說:“讓我管分配,你管檢查吧。”普羅米修斯同意了。愛比米修斯一一作了安排:他給有些生物配上了強大的體力,而沒有給予敏捷,把敏捷配給了柔弱的生物;他給了有些生物武裝,為沒有武裝的生物設計了別的手段來保護自己……。可是由於他不夠聰明,竟忘記已經把可以分配的特質全都給了野獸,他走到人面前時,一點裝備都沒有了。普羅米修斯前來檢查分配的情況,正輪到人從地下出世的時刻即將來到。情急之下,普羅米修斯只好偷了赫菲斯特的用火技術和雅典娜的製造技術,同時還偷了天國的火種送給人。

這個故事似乎說明,諸神只把人造到一半就推他上路了,技術是一種補償,引入技術的目的是為了彌補愛比米修斯的失誤,是為了讓人憑藉技術謀求生存之道,實現自我“完善”。換言之,天賦不“完善”的人無力直接應對自然的挑戰,而不得不訴諸技術,將自己周遭的生活環境改造為一種人為的、技術化的世界。

然而,實際的情況可能恰好反過來:人的自然特性或動物性本來大抵“完善”,倒正是在無止境的創造衝動和技術旨趣驅使下,人們選擇了“未完成”這一開放式演進模式,而逐漸生疏了“已完善”的天賦,減少了對其自然特性的依賴。即人因為選擇了技術而成其為人,而具有與動物不同的生活方式。

由是觀之,技術本質上是一種開放式演進的旨趣,這種旨趣和意向使技術活動成為人的內在向度:技術既是人的自我創造、自我展現過程,也是使自然和人的創造物被再造、被展現的過程。簡言之,人建構了技術,技術反映了人的開放性的本質力量。

二、網路空間中的生活

20年前,網路空間(cyberspace)只是個生造的科幻概念,其話語前提乃十分技術化的控制論,前衛小說家試圖通過它展示一些類似於電子神經系統的反烏托邦情境。但此後不久,電腦資訊網路蓬勃興起,人們幾乎在一夜之間被拋入了一個全新的生活世界。儘管人們沿用了網路空間這一隱喻描繪他們的新奇遭遇,以全球資訊網、虛擬實在為典範的新技術給世界帶來的卻是另一番生活化的景象:網際交往和虛擬生活。

網際交往是現實交往的延伸,其動力機制主要包括尋求注重內涵的交往、建構新的社會網路、建立網際社會地位和形成網路亞文化群體諸方面。網際交往中引起人們普遍關注的問題有二,一是網路空間中的情感和愛慾,二是以網路為中介的群體行動。人們對前者的態度不無曖昧:一方面消費社會將情感和愛慾作為誘餌引誘人們不斷地追逐慾望的消費;另一方面,又將網路中的情感與愛慾視為另類。而這更增加了網路情感與愛慾的誘惑力。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