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讀書報告論文

來源:才華庫 1.3W

大家好,我是來自高一(18)班的姚逸凡,今天我要介紹的這本書,並不熱鬧,並不有趣,也許你會覺得沉悶,但埋藏在這沉悶之下的,卻是平素你所看不見的真相。先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封面上的這位女性,也是這本書的作者——柴靜。

看見讀書報告論文

第一次認識柴靜,是看到了她有關藥家鑫案的專訪,她沒有向其他人一樣只是簡單的評論,而是讓我們去思考為什麼這樣的事情會發生。最近,她自費拍攝的關於霧霾的紀錄片《穹頂之下》更是受到熱議,有人讚揚她敢站出來揭示真相,有人卻質疑她放入了過多的情感,導致已經從央視辭職的她再次走進了公眾的視野。

懷著對她的敬佩,也為了更加了解這個影響力超越記者身份的新聞人,我充滿好奇的打開了她的新書——《看見》。書名如其人,簡單卻又深刻。裝禎樸素,沒有亂七八糟的宣傳和幾大張的彩頁,封面是柴靜採訪中的照片,幾位滿臉皺紋的老農笑著圍坐在一起,一個小朋友也毫不怯場地在大家面前玩耍。在農村能讓老人和小孩如此放鬆地出現在攝像機前,那絕不是容易的事情。看見柴靜親民的姿態,也許這就是原因。

這本書是需要慢慢讀的,畢竟這也算是柴靜的自傳,紀錄了十年來她作為一個記者的成長,進步和成熟,甚至可以看到十年來社會的變遷。一口氣讀完太過匆忙,也不夠尊重。書中她紀錄的,有的是國家大事——非典,兩會,奧運,有的是熱門的話題性很重的新聞——虐貓案,藥家鑫案,兒童集體服毒自殺事件,但更多的是個人。她看見並記錄下新聞中給她留下強烈生命印象的個人,她不斷強調,書中記錄下的人與事,是他們的生活,也是你和我的生活。我們沒有理由,也不可能永遠只是旁觀者,因為這個世界本身就是由無數的個體組成,我們每個人都深嵌在這個世界中。她說:“我試著儘可能誠實地寫下這不斷犯錯、不斷推翻、不斷疑問、不斷重建的事實和因果,一個國家由人構成,一個人也由無數他人構成,你想如何報道一個國家,就要如何報道自已。”

書中給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莫過於藥家鑫案。柴靜採訪了藥家鑫的父母親,得知了藥家鑫從小到大的教育問題及心理問題,他們錯在沒有把握好嚴厲的尺度和適用的條件,錯在沒有心靈的交流,錯在不關注孩子的心理問題,錯在負責任過度,錯在吝嗇鼓勵,錯在要求過高。慘案背後的原因讓人認識到其實事物的發生並不像我們眼睛看到,耳朵聽到那樣真實,事情發生的可能性千萬種,我們更不能莽斷地去評價任何一個人,評價任何一件我們沒有親身經歷過的事。

另一篇讓我深受觸動的'《雙城的創傷》講了六個孩子接連服毒自殺的事情,他們的父母認為這是邪教,甚至認為是孩子開的玩笑,而當地政府,更是試圖封鎖這個新聞。而柴靜和她的團隊的做法,是去看,看見孩子們的真相。他們也真的做到了,如若不是他們嘗試著去看,也許就連那些孩子的親生父母也永遠不會知道,原來孩子們是在用生死,表達對感情的在乎。

其實她書中很多事件也許根本就解決不了,那些複雜的矛盾利益糾葛,無疾而終的土地違法徵地案,不是她一個記者能解決的了的,有些矛盾是根深蒂固的,但是她告訴我們了一個真實存在的問題,有些人也許連這些問題的存在性都不知道,這才是可悲的,她說,記者的最大職責就是讓人們明白。因此,我發自內心的敬重她,也渴望自己能像她一樣,堅持自己的原則,又在不斷經歷中完善自己的原則,獨立而自主。

閱讀到一半時,我又回過頭來看書名,發現這簡單之中,其實並不簡單。柴靜留下了至少三個問題供我們在書中尋找答案——“看見什麼?”“為什麼看?”“怎麼看?”在閱讀完整本書後,我也意識到,她的整本書都是在回答這幾個問題。全書的核心章節《無能的力量》通過對留守兒童義務教師,德國人盧安克的採訪,揭示了教育和新聞行業的共通性,就是不能要求一切必須以規劃好了的模式發展。但對於這一章,我們最需要思考的,是為什麼我們能完全理解他的世界,卻很難和他一樣完全遵從內心。

看書,不只是看熱鬧,每一本書都是一個新的世界,當你進入作者創造的這個世界,就會發現原來有那麼多的未知是我們所不曾瞭解的,對於我們不瞭解的事情,也不能妄下結論。

書名如其人,書亦如其人。無論是柴靜關於人生的感悟還是對世界的覺悟,在《看見》裡,都可以看見。

曾經我們看不見現實,而當我們看見現實後,最應該重視的,莫過於看見了現實,又要如何改變現實。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