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與學困生的關係論文

來源:才華庫 2.48W

摘要:在日常班級管理中,班主任只有尊重學困生、理解學困生、信任學困生,才能使他們感受到集體的溫暖,從而提高了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使他們“樂學”。

班主任與學困生的關係論文

關鍵詞:班級管理;學困生

任何學校、班級都有學困生,只是落後的程度、數量多少不同而已。身為一個傳道授業解惑者,我們要以身作則,樹學生的表率,處處關心、愛護學生,立足講臺,嘔心瀝血。教師要抓住學生的情感、性格、意志、興趣等各方面的特點來培養他們的求知慾,使他們願學、樂學。然而,在課堂教學中,“笨蛋”、“朽木不可雕也”、“老頑固”、“幹筍子炒肉”……卻成了一些教師的口頭禪,造成了學困生 “破罐子破摔”的逆反心理,從而拋棄學業。對此,根據本人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經驗,談幾點粗淺的看法。

1尊重學困生

尊重、關心、保護學困生的自尊心是轉化他們的前提。由於一些老師的教育觀念陳舊,與外界缺乏交流,經常採用一些陳舊的教育模式。自然學困生也就成為了這部分老師的苦惱。“某某學生怎麼怎麼的差……”也成為了嘴邊話,甚至有的老師還以“黃金棍下出人才”的.思想來教育成長的一代,這不但影響了學生的身體健康,而且還挫傷了他們的自尊心,抑制了他們的積極性,使他們背上了“怕打”的思想包袱。兒童的心理是非常脆弱的,需要老師的細心呵護,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保護學生的自尊心,要小心得像對待一朵玫瑰花上顫動欲墜的露珠。”學困生往往比別人有更強烈的自我保護意識,非常敏感別人對他們的尊重程度,老師要緊緊抓住學困生的心理特點,不要觸傷他們的自尊心。要以偉大教育家陶行知的“你的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裡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為誡,設身處地為學困生著想,想想他們所處的環境、內心的期望、落後的滋味;想想他們畢竟是求知的學生,是我們祖國的未來。這樣,我們教師就要控制情緒,不隨便對學困生“開炮”,要用微笑、表揚、呵護來關心他們的成長,努力激發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使他們“愛學”。

2理解學困生

學困生由於受到一些環境因素的影響,有的沒有按時完成作業,有的遲到,有的思想開小差……。老師不可輕易指責,潑冷水,而要多和學困生接觸、交流,使他們感受到關心和溫暖,從溫暖中來找原因,從關心中呵護他們成長。學困生由於基礎薄弱,聽不懂,作業完不成,老師應該改進教學方法,認真的備教材,備學生,採用“一幫一、手把手”等多種模式,細心分析學生每一個疑點。對學困生的作業,應採用面批,對存在的問題要及時指出、糾正,充分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使他們感受到“我也行”的成功喜悅心情。對經常遲到的學困生,要弄清事由,是路程遠,還是家裡太忙……,教師要與家長多渠道、多途徑的聯絡。對於思想開小差的學困生,教師要認真觀察、分析學生的課堂學習情況,以授課內容為基礎,拓寬話題,積極營造寬鬆的教學氛圍,在樂中旁敲側擊,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學內容上來。根據他們的知識掌握情況,提出相對降低難度的問題,使他們能夠回答,從而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心情,同時增強了他們的自信心。同學們鼓掌祝賀,老師送去的一縷讚許微笑和表揚,都能使他們感受到集體的溫暖,從而提高了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使他們“樂學”。

3信任學困生

根據學生的特點、愛好,組建興趣小組,充分發掘學困生的“閃光點”,讓他們成為小組或班級的領頭人。教師、同學為他們的成功加油、鼓掌,使他們充滿自信,積極活躍在班集體中。如我班的羅電同學,他開始的時候學習不理想,在觀察中我發覺他很講究衛生,懂禮貌,於是通過班上選舉讓他擔任勞動委員。在打掃衛生時他衝鋒在前,幹勁十足,汗流夾背也不休息,同時還運用自己的聰明才智把教室佈置得井井有條。他埋頭苦幹,無怨無悔,不負老師、同學所託,營造出了一個溫馨的學習環境,為班集體爭得了榮譽,使“流動紅旗”永駐我班。他自信心增強了,有了學習目標,和班集體融為一體,克服了不良情緒,通過自己的努力、智慧,最終登上了“光榮榜”。 班主任在加強班級管理的同時,應該用自己的行為“說真話”、“辦實事”,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應該率先做到,做學生個體或整體班級效仿的楷模。新課程標準認為,新型的師生關係應該是平等的,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而不是凌駕於學生之上的。我們班主任要把這種理念運用到班級管理之中。我們常常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國小生模仿能力特別強,因此班主任的榜樣示範作用更加不可低估。為了教育好學生,自己身體力行,率先垂範。比如,當發現教室裡有紙屑時,自己親自彎腰去撿;學生的課桌椅歪了,自己親自去扶正;學生遇到困難了,發現後主動關心;每次勞動自己帶頭執行,獎勵兌現。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帶頭做到,這樣我所制定的要求,學生才會心悅誠服地執行。

總之,尊重、理解、信任是真情的雨露,是學生進步的階梯。在教學中,只要我們多給學困生一絲微笑,充分發掘他們的“閃光點”,也許他們明天就會成為祖國的棟樑。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