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銀資本讀後感

來源:才華庫 2.51W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總結呢?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後感了。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白銀資本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白銀資本讀後感

最近幾年,一些西方學者對於中國近代的經濟發展做出了與傳統觀點截然相反的評價,其中經典的代表就是弗蘭克的《白銀資本》。出於對弗蘭克此番評價的好奇以及對中國近代歷史的興趣,我翻開了《白銀資本》這本書。在閱讀作者文字,認識作者思想的過程中,我發現《白銀資本》確實是弗蘭克向當今學術界扔下的一枚“重磅炸彈”。無論是語言風格還是理論假設,都是對主流的大膽顛覆。

《白銀資本》用大量的歷史資料和篇幅來闡述一個觀點:中國在 400年— 800年期間,對外貿易大量出超,白銀作為貿易順差流入中國,並以此為依據推出了一個獨創性的見解,即當時中國是世界經濟體系的中心,而西方只是中國的邊緣地帶。《白銀資本》摒棄了被西方奉為聖經的“歐洲中心論”,提出來“亞洲中心論”,甚至是“中國中心論”。雖然弗蘭克在書中極力避免出現諸如此類的名詞,但仔細閱讀可以發現,這種思想貫穿全書。

雖然弗蘭克這一獨創推論既沒有實證基礎也缺少邏輯依據,甚至對許多理論著作和歷史資料斷章取義用來支撐自己的理論框架,但在書中我還是看到了一些承襲傳統理論的思想,並在有些方面給我們提供了有益啟示。比如,弗蘭克借用法國年鑑學派長時段和大範圍的研究方法、康德拉捷耶夫的.經濟週期分析法以及馬克思的資本積累理論來架構他的整體主義研究,將長時段大範圍的研究方法應用於 400年- 800年以及大航海時代之前的亞洲,尤其是中國和印度,這成為弗蘭克在時間和空間上的突破。還把 50年至300年的長週期繼續擴大為500年的“特長週期”,並據此預言了亞洲的再次興起。同時,弗蘭克認可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正規化,他認為過去和現在都混合著各種生產關係,並不存在生產方式依次轉換的線形圖式,於是用“積累方式”這一概念取代了“生產方式”。因為在世界體系中,生產只是通向目的的手段,而這個目的就是消費和積累。再比如,弗蘭克提出中國的農業和家庭手工業曾經達到相當高的水平,是傳統農業時代世界許多地方(包括歐洲)都難以企及的程度;明清時期中國區域間的市場經濟和對外貿易(特別是在亞洲地區)也有一定程度的發展,其水平並不比當期歐洲低等論點,也具有一定合理性,這讓我們看到在東方沒落的時期還有些許光芒閃耀。

《白銀資本》確實是一部具有爭議的作品,拋開一切好與壞的評價,我們可以從中想到很多。研讀歷史不是為了爭論到底是東方還是西方領導世界,而是要以史為鏡、以史為鑑,尋求對當下、對未來有利的東西。任何國家、地區都不能代表整個人類的發展,作用在特定時期、特定地區的制度或規律也無法應用於全世界。我們必須看到自身的特點和優劣勢,看清自己未來的發展方向,才能不斷調整我們的制度,找出適合自身發展的路徑,站在全域性的高度分析問題,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才能真正實現中華復興,中國崛起。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