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朝花夕拾》有感精選15篇

來源:才華庫 8.25K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後感,把你的收穫和感想記錄下來吧。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讀《朝花夕拾》有感,歡迎大家分享。

讀《朝花夕拾》有感精選15篇

讀《朝花夕拾》有感1

每個孩子的心中,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百草園”

——題記

從《少年閏土》到《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再到《阿長與<山海經>》,學過了許許多多的經典文章,瞭解了一個黑暗而又真實存在過的時代,也認識了一個偉大的作家——魯迅

魯迅先生是中國近代最偉大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對中國近代文學史產生了深刻的影響。魯迅的一生以筆代戈,奮筆疾書,深刻而又真實地揭露了舊中國社會的黑暗,被譽為“民族魂”。

魯迅一生著作很多,大部分以雜文為主,唯一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也在文學史上佔據著重要的位置。這部作品以追憶兒時往事為主,平易曉暢,風趣生動,多個篇幅都入選我們的語文課本教材,深為我們所熟悉。

“不必說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椹;也不必說……”這一句句樸素自然得語句,現在想來,自然是非常容易走入人的心裡的。但在我國小的時候,馬馬虎虎粗讀《朝花夕拾》中,印象最深的,便是那借由常媽媽之口講出的“美女蛇”的故事。相信我,那對一個七八歲的孩子來講,絕對不是什麼好的體驗,只記得當時確確實實驚出了一身冷汗,現在想來,也蠻好笑的。

對於幼年的魯迅來說,百草園是自由快樂的天地。其實,哪個孩子的心中沒有一片屬於自己的百草園?

記得小時候,奶奶家的後面有一條小河,河裡有著數不盡的魚和蝦,在清澈的河水裡“咕嚕嚕”吐著泡。我經常到那裡去玩,跟著爺爺靜坐釣魚,隨著父親去撿拾各種漂亮的石子兒。河邊的快樂幾乎佔據了我兒時一半的記憶。

現在,隨著經濟的發展,每一天,城市鄉村都發生著巨大的變化。鋼筋水泥一片又一片地參天而立,工廠也在一夜之間多了許多。當我再一次來到故鄉的這條小河邊時,兒時的記憶早已蕩然無存:清澈的河水已經變得渾濁,閒暇的小魚兒也不見了蹤影,河邊嬌翠的綠意已經被柏油馬路取代。當安靜的記憶突然變得繁華,我的“百草園”就此失去了蹤影。

自由快樂的百草園之後,便是壽鏡吾老先生那嚴厲裡透著些許枯燥的三味書屋。魯迅先生的幼年學習生活,基本上都是在這三味書屋中度過。

枯燥無味的書屋,嚴厲的壽鏡吾老先生依然也無法阻止一個少年活潑的心性。估計他也不曾想到過,在他讀書忘己的時候,他的學生耐不住玩耍的心思,正在底下用紙糊的盔甲做戲,用荊川紙作畫兒。

現在看來,多少有些幽默風趣,但從魯迅先生的字裡行間裡,也無時不透露出對舊中國封建教育的不滿與批判。

而看看我們現在學習的環境,已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多元化的教育體系,快樂的學習環境,我們還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興趣,報名參加豐富多彩的選修課,再也不用像魯迅先生幼年時一樣,躲在私底下用紙糊的盔甲做戲了!

魯迅先生的文章,並沒有多少華麗的修飾,洗去了所有的鉛華,就是這麼平淡無奇樸素至極的語言,在讀者的心中,構建出一個個充滿童真童趣的世界。

魯迅先生的百草園永遠失去了,而我們相信,在加重建設綠水青山的今天,我們的“百草園”不久就會失而復得的!

閒暇之時,不妨找一個安靜的地方,靜坐著翻開那本名為《朝花夕拾》的書籍,在那充滿童年味道的樸素文字間,返璞歸真。

讀《朝花夕拾》有感2

媽媽給我買了一本《朝花夕拾》,讀完後我受益匪淺。

閱讀序言,我知道了《朝花夕拾》是魯迅的作品,講述的是魯迅小時候的學習與生活經歷,一共有十篇散文:《狗貓鼠》、《阿長與山海經》、《二十四孝圖》等。其中我最喜歡《阿長與山誨經》和《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阿長與山海經》進述魯迅家裡的保姆——長媽媽,以及長媽媽帶來的那本《山海經》。文中的魯迅在遠房叔祖家看過《山海經》後,對書中的怪物很感興趣,便渴望擁有一本《山海經》,卻又買不到書,一坐下就念念不忘《山海經》中的神物。忽然有一天長媽媽帶回來了一本《山海經》,魯迅開心得不得了,把之前對長媽媽的種種不好全忘了。多麼可愛的小孩!得到一本書就能讓他記住一輩子,即使那時候很難買到的書質量很差:紙張很黃,影象也很壞,甚至於幾乎全用直線湊合,連動物的眼睛也都是長方形的。但那是他最為心愛的書。哪怕是在那麼艱苦的條件下,他如飢似渴地讀書,以讀書為樂趣,之後還收集更多的書,這一點就值得我們現在的學生學習。

現在國家和老師都提倡讀課外書,家長都支援買課外書,書的質量比那時好得不知多少倍。可是有些同學仍然不喜歡讀課外書,甚至不讀書、玩電遊。也許是因為在魯迅少年時代,書是“以稀為貴”吧,他才特別珍惜。

而我身邊有些同學的做法實在讓我看不入眼:有認為讀書沒有什麼樂趣的,有認為玩電子產品是一種“時尚”的,有認為讀書已經過時的,甚至還有人因為玩電遊而成績一落千丈的。其實,讀書沒有過時,也永遠不會過時。因為讀書是我們瞭解社會、瞭解歷史、瞭解科學的途徑,它可以幫助我們瞭解課外知識,提升領悟能力,培養優秀品德,也是學習活動中的好夥伴,我們可以博覽群書、增加學識,不斷讓自己變得更強大。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則講述了魯迅小時候常去百草園的樂事和三味書屋的學習生活。魯迅剛離開百草園時,他認為三味書屋無味,在裡邊上課很無聊,但他後來卻認為那兒也有樂趣。比如說可以折臘梅、尋蟬兌、喂媽蟻,描繡像,都是他喜歡做的事情,也對三味書屋產生了一種情感。我發現現在有個別同學,有不想讀書的表現,也有不喜歡學校和老師的現象。想想當時的魯迅時代,書塾比現在的學校簡陋多了,學習古書更加枯燥,老師更加嚴厲。魯迅還能在那樣的環境中發現樂趣,我們為什麼不能?在生活學習中找樂趣,才是我們積極努力的方向。

時代在進步,生活在改變,我們對學習生活的態度不應該變。正確對待改變,像魯迅一樣,樂觀對待學習與生活,才能改變生活、改變自己。

讀《朝花夕拾》有感3

品讀《朝花夕拾》,從字裡行間都可以感受到有一份極為純粹的童真在其間洋溢、擴散。打開了書本,就如同打開了一個至真至樸世界的大門,魯迅先生的童年生活,似乎就一幕幕地呈現在了我的眼前。

細細體會著魯迅先生的童年生活,我似乎看到了給人以嚴謹莊重的他的更近於常人、更為真切的一面。我也或多或少地從《朝花夕拾》中看到了兒時的、似曾相識的、我的稚氣身影。想罷,凡是細細閱讀了《朝花夕拾》的讀者也必然可以從書中找回自己遺失多時的、可貴的童年記憶吧?

《朝花夕拾》這一耐人尋味的書名,使人不禁浮想聯翩。明媚的清晨,微風徐徐,大地悠悠甦醒,清麗嬌嫩的花兒綻出笑臉,露出淑女般含蘊卻又不失妍麗的笑顏,令人為之傾倒。正是花兒芬芳明媚之時,卻沒有采下,而是待到夕陽西下,百鳥歸林之時,才緩緩摘下。花兒失去了原有的嬌豔與清新,但卻又在黃昏落日的霞光中平添了一抹新韻,著實令人回味,質樸的純真便盪漾開了,勾起了人們心中的那首永恆奏樂的童趣之曲。品讀《朝花夕拾》開啟的不僅僅只是魯迅先生童年時代的大門,更是找尋到了那條通向自己童年的夢幻小徑。

魯迅先生的童年無疑是充滿樂趣的。兒時的魯迅先生熱愛自然,常常是與植物們,昆蟲們打成一片,他是仰臥在自然懷裡的幸福的孩子,他憧憬著自然,流連於山水間。平淡的語句中蘊含的竟是擁有極其熾熱溫度的熱愛與留戀,閱讀此書,就似乎是相遇了一位極其難尋的知己,讀著、讀著話語竟高漲起來,心中也似乎有著一團熊熊的烈火在燃燒,火焰所迸濺出的火星是熾熱的,散發出的光芒是耀眼而奪目的,書中的情感是無比強烈的,是使人欽羨不已的奇情。魯迅先生不愧為下一代名作,他所譜寫的作品是能引起人們共鳴的、蘊藏著無法想象、巨大的渲染魔力的!

何為好文章?是語句行雲流水般順暢,如墜子一般,和諧地串在一起,卻又不失個體的特點?是詞彙運用得美輪美奐,與文章緊密聯絡,並融洽其中,如同繁星一般點綴在深邃的夜空——文章當中,做到美得讓人陶醉,甘拜下風?還是……在我看來這些都不是,文章沒有包含作者所想、傳達的真摯情感,那再美的文章也不過是過眼雲煙,一場空虛的美夢罷了,空洞的篇章是無法也永遠捕獲人們的心靈的。我恰恰在魯迅先生的文章中感受到了他那份純澈的、對兒時生活的懷念與熱愛,以及那份對孩童特有的天真爛漫的深深嚮往。

讀罷《朝花夕拾》,我亦回想起我的那個孤寂卻又不乏生機的琥珀色的童年。兒時的我又因為無人陪伴去捕捉蝴蝶,心中稚氣地期待著蝴蝶第二天會變成奇趣的玩伴後伴我玩耍,然而這個夢卻從未實現,於是,我便纏著媽媽給我生一個小弟弟或小妹妹同我遊戲……現在回想起來,我不禁要微微揚起嘴角,“嘲笑”我幼時的稚嫩及無比天真的想法。

童年是一段夢幻的時光,邁著前行的步伐,它變得虛幻而不可觸控,零散的思緒卻在心中漂浮。品讀《朝花夕拾》,尋回我們獨一無二的兒時記憶吧!

讀《朝花夕拾》有感4

《朝花夕拾》是魯迅從幼年到青年時期的生活道路和經歷,生動描繪了當時社會的生活畫面。清晨綻放的花朵有初陽的陪襯,顯得無比嬌嫩欲滴,而傍晚的花失去了嬌豔,可在落日的照射下顯得別有風韻,此時去摘取,底蘊自然比清晨的花要深厚的多。初讀魯迅先生的書就像品一杯淡雅的茶,開始時可能會覺得很平淡,但回味後齒脣間都是餘香。初讀時,你也許感到有一些不知所云,細想來才能感到其中之真諦,然後便能深深震撼你的心靈。這本《朝花夕拾》,讀完這本書,我感受到的是信念。

魯迅的名字,是家喻戶曉的。有時想魯迅先生是我的叔叔該多好呀,我可以與他共同品嚐精典名句,交流文學作品。魯迅在我的心目中,一直以來都是高不可攀的偶像,加上他是“家喻戶曉”的世界上都有名氣的大作家,更是有點恐懼,不敢輕易讀他的書。怕讀不懂,自己太俗了。但自從讀過魯迅那《閏土》,《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下子,似乎把我和偶像的距離拉近了。樸實的文筆,細膩的情感,使我感到像在一位和藹慈祥,平易近人的大叔交談。

首次捧起魯迅的《朝花夕拾》,從目錄,細細品讀下去……魯迅的文筆綿密細膩、真摯感人,猶如小橋流水,心曠神怡。它真實地紀錄了魯迅從幼年到青年時期的生活道路和經歷,追憶那些難以忘懷的人和事,抒發了對往日親友和師長的懷念之情,生動地描繪了清末民初的生活風俗畫面。

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與魯迅先生那時的生活相比,要幸福的多,想都不敢想。能在百草園爛漫多年,也許是好事,但是突然有一天,一天的大多數時間只能呆在書院裡讀書,會覺得多少的失落呢?其實,相對於以前的孩子,我們已經是站在金字塔的較上方了,無論是生活質量,還是思想品質。有朦朧的思想,看著實事的動盪,體味著生活給予我們的香甜,我們的生命裡也充滿朝氣與活力。我們是幸福的一代人!

歡快的時候,我感到有沁人心脾的花香襲來;鬱悶不樂的時候,我感到無名的煩惱前來吞噬。這一切,確實是能真切的感受得到的。

這是一本值得細細品味的書,如果有機會,不妨你也靜下心,閱讀一遍。

讀《朝花夕拾》有感5

翻開《朝花夕拾》,彷彿就像是魯迅先生在跟我講述著他回憶的一點一滴。《朝花夕拾》是回憶性的散文集,這本書充滿了生活的氣息。

其中讓我感觸最深的是《五猖會》中魯迅的爸爸叫魯迅讀《鑑略》,並背出來,這讓我情不自禁地想起我的爸爸,但是他是我感興趣是教我,和魯迅爸爸不同,和《竹影》中的爸爸又相似的地方。

記得我小的時候,一天,爸爸抱著我路過少年宮,就把我帶了進去,我仍清晰的記得當我看見別人在畫畫時那種好奇,因為我覺得話可以把自己想象的世界和現實聯絡在一起,還有我驚異於那些顏色,似乎這個世界的顏色都在我眼前,爸爸問我:“兒子,想學畫畫嗎?”,我搖了搖頭,因為我看見畫畫的人在畫水果,這不是我想象的。

晚上回家,爸爸早已準備好畫畫的工具,說:“兒子,我來教你畫畫。”“不,我要自己畫。”我只想畫出自己想象的那個世界,爸爸也不著急,耐心地在一旁指導我,告訴我許多畫畫的技巧。

現在,兒時畫的畫早已不知去向,至今回想起來,就覺得那記憶總是無法抹去,反而像珍珠一般沉澱下來``````

讀《朝花夕拾》有感6

清晨綻放的鮮花,晨曦映照下更顯嬌嫩。待夕陽西下,拾起一片片花瓣,平添一番特別味道。

靜心讀完魯迅先生的《朝花夕拾》,心中不禁泛起圈圈漣漪。魯迅先生是家喻戶曉的大作家,但他也有充滿趣味的童年。魯迅先生是鄉下人,小時總愛在“百草園”裡玩耍,即使時隔多年,他仍然記得童年伴他成長的一切——各種有趣的昆蟲,各種特別的植物,還有各種童年趣事。“百草園”就是孩子的樂園,我在腦海裡慢慢呈現那美妙景象。

在讀《百草園道三味書屋》時,我不禁回想起屬於自己的童年。我也是個鄉下人,孩時總愛隨母親到地裡,看池塘魚兒遊得樂,逗地上螞蟻爬得快......

我們漸漸長大,身邊總有那麼一兩個人給我們深刻印象。在魯迅先生所記敘的人物中,我最記得的是他的保姆——長媽媽。就如文中所說,長媽媽是個有神力的人,她起初並不討人喜歡,及霸佔了小魯迅的床位,有害死了他的隱鼠,但在最後,長媽媽卻做出了一件讓先生敬佩的事情,那一件別人都不願或不能做的事情——得來《山海經》。這篇文章我最為喜歡,欲揚先抑,將長媽媽描寫得栩栩如生,別有一番趣味。

人一生要經歷很多,這樣我們才能夠成長。將人生經歷帶著自己的情感,盡情地抒發,或許會成為人生的篇章,留與我們細細品味;或許成為高階的鐘聲,常鳴使我們能夠獲得更多。

讀《朝花夕拾》有感7

魯迅先生的筆法素來是犀利的。犀利中不乏對國生民生的關心和嘆息,似流水之柔婉。在黃昏時分拾起清晨的花,帶露折枝,香遠益清。

《五猖會》作為十篇短文中的一篇,篇幅短小卻不勝精悍。雖題為〈五猖會〉,卻不側重於描寫這個迎神賽會,而側重描寫在父親強迫下要求作者背誦《鑑略》。而當時作者作為一個兒童,心理描寫也寫得生動有趣“‘粵自盤古’就是‘粵自盤古’,讀下去,記住它,‘粵自盤古’呵!‘生於太荒’呵!”廖廖數語,一個苦著臉背一本毫不理解的書的孩童躍然紙上。有句名言道得甚妙:“文似看山不喜平”。本文看似只道了一件父親讓作者背完書才能去看五猖會,以及“我”對此事的不滿,真的僅此而已嗎?絕非僅此,第一,由最後一段“我至今一想起還詫異我的父親何以要在那時侯叫我來背書”足以顯示出作者對封建教育的些許不滿;第二,推己及人,由父親封建教育的錯誤推廣到當時全中國封建教育的錯誤以及對孩子身心的危害;第三,由於這種錯誤的封建教育,作者也藉此表明自己的立場——堅決反對、抵制、也表明自己改革封建教育的決心。一篇不足以二千字的短文,從開始的“文不對題”的含義,到後來語言生動活潑,到最後的感情深摯,都盡收於此,毫不輸於海納百川之勢。

《五猖會》也體現出魯訊的另一種筆法:篇幅短小,字裡行間不失精悍;惜字如金,字字句句卻盡納真言。作者對封建教育的批判,於今而言,對現代教育也是一種思考方式和啟迪。

《朝花夕拾》原名《舊事重提》,兩者看似毫無瓜葛,實者有千絲萬縷的聯絡。

《朝花夕拾》意為早晨的花在傍晚拾起來,以花喻往事,雖與《舊事重提》同義,卻多了一層比喻的美感。作者在取題上也頗有深意。讀其所寫,感其所抒,讀後感的真諦也是讓我們去叩一代文豪的內心世界罷。

讀《朝花夕拾》有感8

當看完這本散文集時,我深切感受到作者對童年生活的懷念。其中讓我感受最深的是《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譜寫了一曲童年往事。文中作者描寫了色調不同、情韻各異的兩大景區,先寫百花園,後寫三味書屋,百花園是個荒涼的地方。可是,他是作者的樂園。三味書屋是個私塾,如作者所說,“是全城中稱為最嚴厲的書塾,”樣子很是古老,兒童在那裡受到規矩的束縛,自由是沒有的,但作者也沒有把書塾寫成兒童的囚牢,在那枯燥乏味的三味書屋裡,卻有一股親切的氣氛流動其間,這就是兒童的諧趣。

百草園和三味書屋在結構上確實形成鮮明的對比,但書屋雖然是典型的私塾,而作者並沒有批判它,題目《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就點出了創作本意和內容,即敘寫自己從無限樂趣的樂園到全城最嚴厲的書塾的過程和心路歷程。

這篇回憶性散文,語言上簡潔清新 ,生動自然,輕鬆流暢,饒有風趣,給人面目一新之感。

讀《朝花夕拾》有感9

暑假期間,我讀了《朝花夕拾》這本書的所有文章,作者基本上都是採用回憶的方式,把記憶深處的酸、甜、苦、辣等生活中的各種滋味和現象,進行了細緻的描述,讓我有了很多的感悟和收穫。

《朝花夕拾》中的好幾篇文章寫出了作者童年的樂趣,如:《狗·貓·鼠》中寫出了作者的隱鼠被摧殘得可憐,又從有趣、幽默的語言中諷刺了那些像貓一樣的人。每一篇文章都沒有華麗的語言,但情感卻十分強烈。

《朝花夕拾》雖是舊事回憶,卻蕩人心扉。

《吶喊》一文,語言樸實無華,卻情感強烈,讓人難以忘懷;《狂人日記》中寫出了封建社會“人吃人”的本質,文章結尾以“救救孩子”來喚醒民眾;《孔乙己》更是寫出了一個被封建科舉制度摧殘的知識分子,最後他卻無聲地消失在人們的視線中,真是讓人不勝唏噓……

而《故鄉》一文,魯迅寫了二十年後自己與閏土相見,之前天真可愛的閏土,被摧殘得像一個木偶一樣。從作者的同情和無可奈何中,我感受到了當時社會的黑暗,撥出“希望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只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當然,在這本書中也有寫作者童年樂趣的文字,如:《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給了我很深的感悟和思考,同時我也很是羨慕魯迅先生的童年生活和當時他所處的學習環境。在這篇文章裡,還讓我看到了作者童年最真實的樣子——貪玩和好動,而且學習之外的課餘生活,又是那麼的豐富多彩。

認真地讀完了《朝花夕拾》,雖然裡面的每一篇文章都不太長,但每一篇都是經典之作,都蘊含著一定的道理,很多篇關於童年的作品,都能引起我內心的共鳴。

合上書頁,我閉目沉思,聯想到如今的我,生活在如此幸福的時代,我童年的每一天都是在無比快樂中度過,我應該踏實地走好每一步,為“中國號”巨輪劈波斬浪,駛向世界之巔而努力奮進!

讀《朝花夕拾》有感10

朝花夕拾》是現代文學家魯迅寫的一部散文集,收錄了魯迅的十篇散文,回憶了魯迅過往的種種人事經歷。讀過《朝花夕拾》讓我受益匪淺。

在《朝花夕拾》裡,我看到了醜惡的封建迷信,“郭巨埋兒”“臥冰求鯉”等的迷信思想,嚴重損害了人們進步思想。我們現在先進的思想不知道是多少代人付出了多少才換來的。在那個動盪的年代,人們都在被封建主義所壓迫。這個時候,傳播新思想成為了一種偉大的責任。先進的思想可以使人類進步。魯迅在書中痛斥了灰暗的封建思想,並積極地傳播新思想,而我們在生活中也要珍惜這來之不易的饋贈。

印象最深的`是《藤野先生》這篇文章,讓我認識到了老師對學生真摯的情誼。這種真誠的付出,跨越了國家之間的隔閡,跨越了種族之間的衝突。老師的無私奉獻,不在於金錢名利,而在於對知識以及文明的傳遞。這讓我進一步理解了老師的良苦用心。老師,日復一日地陪伴著我們用功讀書,汲取知識,明瞭道德,對我們恩重如山。如果沒有老師,那知識的甘泉又怎會滋潤頭腦?如果沒有老師,那文明的薪火又怎會傳遞世間?無論在任何地方,我們都不能辜負老師的厚望,都不能忘記老師的恩澤。

我們現今的生活源於思想與知識的進步。未來的我們將是國家的棟樑。《朝花夕拾》讓我懂得了思想進步的重要性以及老師無私付出。它宛如一絲柔潤的陽光,讓我的思想從迷惘中走出。

讀《朝花夕拾》有感11

拿起從未看過一眼的《朝花夕拾》對著那個書名發呆。這本書是魯迅先生晚年的作品,而這部散文集中所寫的,又全是他幼年的事。幼年的事到了晚年再去回憶,猶如清晨開放的花到傍晚去取,雖然失去了盛開的豔麗和芬芳,但夕陽的映照卻使它平添了一種風韻,而那若有若無德清香則更令人浮想聯翩,回味無窮。

在學《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時,老師便告訴我們《朝花夕拾》原名《舊事重提》,收錄了魯迅記述他童年生活片段的幾篇文章。

在《阿長和山海經》中記敘了作者與兒時的保姆——長媽媽相處的幾件事,文字雖然不是很多,卻表達出了作者對長媽媽的感激,懷念和祝願之情。文中的長媽媽雖然沒有文化,也很粗俗,好事,但她心地善良,對生活有著美好希望,堅強,也很熱心。

《父親的病》中寫了兩個江湖庸醫為父親治病卻是隻為了索取錢財,最後卻耽誤了救治父親的最佳時期,最後導致父親死亡!作者從中揭示了這些人為了錢財草菅人命,故弄玄虛,真是令人憤恨。

把這本書看完,我覺得舊社會真是黑暗!在這本書中,有大多數都在 批評舊社會的不與黑暗,比如《瑣記》中就描寫了一位自私自利,多嘴多舌,喜歡使壞的人,她唆使魯迅偷母親的首飾去變賣,讓孩子們做壞事、、、、魯迅表面是在讚揚她,實際卻是在鄙視衍太太,還有《二十四孝圖》、《狗貓鼠》、《五猖會》、《無常》也都是在從各方面抨擊這個舊社會。

我所慶幸的是,我並沒有出生在這個黑暗的舊社會,二十載一個平安快的的地方健康的生活。

讀《朝花夕拾》有感12

剛接觸到《朝花夕拾》,我只知道這是一本關於魯迅的回憶錄,但在仔細品讀完之後,我發現我錯了,因為這不是一本普通的回憶錄。

魯迅在我眼中是一個十分嚴肅的革命戰士,但在《朝花夕拾》中我看到了魯迅的另一面,尤其是讀到《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因這篇文章曾經學過,所以讀起來更覺親切些,我彷彿看到小時候的魯迅在百草園在他的覆盆子們和木蓮們的天地中盡情玩耍的情景,我知道此時正當魯迅美好的童年時光,也一定會感慨歲月易逝的吧!的確,誰不會珍惜自己的童年生活呢?那真是無憂無慮的時光啊!

然而,在往事回首的過程中,我也發現魯迅獨到的諷刺藝術,在《父親的病》他所諷刺的庸醫,讓我也對之十分痛恨,我知道這是魯迅人生中的一個缺憾,所以便選擇了去日本留學學醫術。在那裡,認識了讓魯迅難忘一生的黑瘦、八字須、戴著眼鏡的藤野先生,先生對魯迅的關心,讓魯迅倍受感動,也讓我們對日本人的看法有所改變。我知道魯迅很敬重這個師長,這段經歷深深印在了他的腦海裡,因為在日本,他還覺悟到中華民處於危亡時刻,該醫治的已經不是人的身體,而是人的靈魂,意識到這一點的魯迅毅然放棄學醫,走上了革命道路,這本書中有著魯迅的成長點滴,思想上的轉折,而這轉折卻影響了以後的中國革命的發展,可見影響之大。

這本百讀不厭的回憶錄,真的散發著不普通的氣息,不信,那就請你親自去品味吧。

讀《朝花夕拾》有感13

魯迅生前在東京學醫時,常受當地的學生貶低,可是藤野不幫助日本學生,而是站在魯迅先生這邊,幫他訓斥那些可惡的學生。事後藤野先生還細心地幫魯迅包紮傷口。這可看出藤野先生是多麼地重視、關心,還把魯迅看待成親人一樣呵護。

在魯迅先生決定不在東京學醫,想回家時,藤野先生面帶悲傷,眼裡閃著淚光。這也可看出藤野先生不捨魯迅先生離開。

之後他將手緩緩地伸進口袋裡,掏出了一張照片,這是魯迅入學的時候,他與魯迅先生拍的。我想藤野先生是希望魯迅能夠記住他吧,這也是唯一的紀念。

這篇文章讓我體會到了兩人之間的關心和親情。

讀《朝花夕拾》有感14

朝花夕拾,時光流逝;爭分奪秒,未來可期。

細讀魯迅先生的文章,享受著不時從字裡行間透露出來的那份天真爛漫的情感,眼前不由得浮現一個個魯迅童年經過的事來。

在《阿長與〈山海經〉》裡,長媽媽有許多壞習慣,甚至踩死了魯迅兒時心愛的小隱鼠,這也難怪魯迅很討厭他。可是長媽媽其實也是一位可敬可愛的人物,她能繪聲繪色的講長毛的故事,更重要的是她送給了魯迅他一直渴望得到的《山海經》,這種從討厭到敬愛的感情變化,真實自然也曾經歷過似的。

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百草園有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葚,有鳴蟬,黃蜂,叫天子,油蛉,蟋蟀……那裡的生活無憂無慮,自由自在,令人嚮往。我深深的體會到了魯迅對童年的留戀。整整十篇文章,我獨愛《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不僅僅是因為字句綿密細膩,真摯感人,令人印象深刻,更是因為它還寫出了我們孩子的心聲,我希望童年生活裡充滿歡聲笑語,能無拘無束的玩耍,擁有自己的獨特樂園,在心底留下童年最美好的紀念。殊不知,這篇文章已經勾起了我的童年往事……

火紅的太陽掛在天空上,炙烤著大地,人們大多躲在屋裡,或是與空調打交道,或是小憩,而我就趁著這個空,偷偷溜出家門,逃離書本的海洋,與小夥伴們一起出去玩,三步並作兩步,踏上捕蟬的路。

捕蟬的過程妙不可言。一棵棵梧桐樹掛滿了綠綠的葉兒,蟬兒們似乎已經捕捉到了我們的歡樂氣息,不停的唱歌,美麗的蝴蝶也為它們的歌唱翩翩起舞,趁著他們陶醉其中之際,小夥伴們悄悄躲到樹下,沒想到蟬鬼精,我們的手剛一接觸到梧桐樹,他們似乎就感覺到了危險正在暗暗逼近,馬上停止歌唱。我們屏住呼吸,掏出捕捉工具——小網兜,悄悄朝它身子上方一扣,蟬“吱”的一聲尖叫,像泥鰍一樣,往樹下方向俯衝溜走了。過了一會兒,我們累得滿頭大汗,它卻在另一棵樹上,扯開嗓子,歡聲歌唱。接著,我們吸取上次的教訓,把小網兜的把兒加長,又接了一根小木棒,把小網兜從樹下直接伸到樹上,往蟬兒的正前方扣壓。為防止它逃跑,我們加大了扣押的力度和速度,果然逮住了蟬兒!看著蟬兒在網兜裡不停的拍打著雙翅,一種成功的喜悅漲滿了我們的心頭。

現在想想來,當時捕的不是蟬,捕的是純真,是小時候的美好時光。

每一個人都有童年,他們不一定是豐富多彩的,但一定是具有獨特的意義的。一眨眼間,時光就像蟬兒一樣偷偷溜走了,想回到美好的童年,這是不可能的了。因此我們才要倍加珍惜時光,好好利用時間去做更加有意義的事情啊!

讀《朝花夕拾》有感15

細讀魯迅先生“從記憶中抄出來”的文字,字裡行間是那一箇中年人對童年時代深深的懷念。

當我翻閱這本書,就深深地愛上了它,那種幽默的文筆,輕快的感覺,立刻俘獲了我的心。

有人評價說:朝花夕拾是溫馨的回憶和理性的批判構成的。是的,誰沒有一個金色的童年呢?

在魯迅的父親還沒有病逝之前,他的童年是幸福的,正如《朝花夕拾》中所說的,他是那麼地自由,在和朋友們在百草園玩耍的日子裡,是那麼的美好,那樣無憂無慮。雖然時光荏苒後,那碧綠的菜畦、紫紅的桑椹以及短短的泥牆根已難覓蹤跡,卻總能勾起記憶深處美好的童年回憶。

回想我們的童年,也和魯迅先生相仿,有給我們講故事的“長媽媽”;有在玩耍前掃興的“父親”;有嚴厲卻寬容的“壽鏡吾先生”……

回想我們的童年,也曾有一個屬於自己的“百草園”;有自己百般憐惜缺養不長久的“隱鼠”;有一直渴望能得到的“山海經”;有深信不疑的“美女蛇傳說”……

這一切,都已然逝去,卻又好像就在眼前,觸手可及。當我們和魯迅一同,以大人的身份審視童年,那天真美好的童年時光,不免有了瑕疵。

對孩子們“好”的衍太太在我們的眼中,失去了偽裝,本質是一個自私自利、心術不正的封建婦女;讀書入神的壽鏡吾老先生是一位迂腐古板的宿儒;能夠“起死回生”的“神醫”陳蓮河成了荒誕滑稽、草菅人命的騙子。

當時光以光速飛逝,留在心底的是我們童年這些令人啼笑皆非的往事,當舊事重提,那朵遺落在心底的朝花,正等待著後來長大了的我們,帶笑拾起。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