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孤獨》讀後感1100字

來源:才華庫 5.82K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寫一份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吧。那麼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百年孤獨》讀後感1100字,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百年孤獨》讀後感1100字

《百年孤獨》是一本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的名著,講述的是一個龐大的百年家族,由第一代何塞阿爾卡蒂奧布恩迪亞建立,由最後一代長著豬尾巴的嬰兒奧雷里亞諾被螞蟻啃食而結束。隨著第六代奧雷里亞諾破譯出了羊皮卷,整個馬孔多被颶風捲走,再也沒有人記得家族的興衰歷史。

該書最大的標籤是“魔幻現實主義”,即指對現實的詩化和否定,用通俗的話來講,就是將魔幻當做現實來寫,在敘述中插入神話傳說或是不可思議的現象。這種寫法的好處在於,劇情詭譎離奇,變幻有趣,讓讀者的.閱讀體驗極佳,彷彿脫離現實進入了一個魔幻的世界。若是真的讀進去了,對漢語為母語的讀者會發現,除了人名之外,並無所謂晦澀艱深的情節。作者用一些魔幻的現象來反映和隱喻歷史和當下的現實,比如傳染全村的“失眠症”象徵著拉美人民對於歷史的遺忘,持續四年之久的大暴雨象徵著革命結束後國家的滿目瘡痍等。

在敘述方面,作者並不是像編年史、流水賬一樣記載這百年來每一年每一天發生的每一件事,而是“把家族某個人生命的某一段像切片一樣剔出來,順帶牽連其他人的血肉。使得長達百年的時間主線,被一個個家族成員的生老病死切割,又錯落著重疊在一起,疊成厚薄不均的一百年。”

孤獨是書名,也是該書的主題。縱使名字重複,布恩迪亞家族並不團結,每個人都是自我封閉的,甚至從一出生開始就帶上了孤獨的特質,經歷一個個孤獨的時刻,比如何塞阿爾卡蒂奧被綁在樹下風吹雨打直至死亡;烏爾蘇拉為家族忙碌奔波一生最終眼瞎也無人知曉;奧雷里亞諾晚年才發覺戰爭的動機不是自由而是自尊,在小金魚的重複熔鑄中終其一生;阿瑪蘭妲經歷兩次深刻愛情卻終生不嫁,在悔恨中死去;費爾南達為家族名譽努力奮鬥,不為任何人理解和尊重,昔日貌美的“女王”鬱鬱而終;第六代奧雷裡喪妻喪子又隻身面對家族百年曆史。

文學是人學,人類的感情是相通的。從布恩迪亞家族中我們也能看到自己的縮影,我們接受父母的教導,好好學習,上一個好大學,找一個好工作,結婚生子,最後也教導自己的孩子“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這未嘗不是一種人生的復刻和迴圈。生命歷程中,我們也會越發感受到孤獨,我們不斷向前奔波,所秉承的情感卻不為任何人感同身受,最親的人也會漸行漸遠最終離我們而去。友誼和愛情只不過是對孤獨的暫時消解劑,孤獨才是常態,我們能做到的只是用過往的回憶和未來的期許與孤獨和解。

該書講述的不僅是個體的孤獨,也是群體(拉丁美洲)的孤獨。小小的馬孔多是拉丁美洲的縮影,拉丁美洲經歷的文明發源、殖民入侵、資本入侵(聯合果品公司)和內戰屠殺,與書中馬孔多的故事也有所對應。迷信,愚昧,落後一直是拉美大陸融入民族血液的劣根性,阻礙國家的進步,造就了其“孤獨”的特質。加斯通試圖融入馬孔多,卻越發覺得無聊和格格不入,最後不帶一絲眷戀離開,這代表著外來文明和拉美文明互動作用的失敗,即使是現代文明也無法拯救落後文明。而拉美人民對此不僅不自知,而且在逐漸遺忘這片土地的歷史——遺忘,則是更大的孤獨。

作者在結尾說“羊皮捲上的一切永遠不會再重複,因為經受百年孤獨的家族註定不會有第二次機會在大地上出現”,表達的其實是對拉美人民最後的期許,試圖用文字喚醒拉美人民,並給全人類提供警示。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