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資料時代的讀後感怎麼寫

來源:才華庫 1.15W

作為計算機專業的學生,初見這本書時,便有一種很熟悉的感覺,因為在演算法導論的課程中,老師不止一次的向我們介紹過大資料的重要性。尤其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大資料就顯得更加的重要。

大資料時代的讀後感怎麼寫

在讀了幾章之後,這本書給了我一些在新時代的新認識,一些不同於以前的看法的認識。現在的社會,大資料在工作,學習,生產等等諸多方面給我們帶來了很多的便利,具體的例子已經數不勝數。書中第一部分,大資料給我們思維上的變革:其中的三個觀點可以概括為兩個:1。更多,更雜才能更好2。知其然而不用知其所以然。這兩個觀點其實都存在這兩面性,第一個,資料更多更雜固然好,能反映真實情況的大量資料是我們做出正確的判斷最有利的依據,但是我們真的能做到收集全部的資料麼?書中說樣本分析必將會被拋棄,但是就是算是資料處理能力和資料收集能力在強大,還是有一些事情不能通過收集全部資料來解決的。就像我們高中上課的時候所講的那樣,測試牛奶的`質量等等例子收集全部資料也就失去了意義。第二個觀點,就像沃爾瑪超市中,通過收集大量的購買記錄來分析出啤酒和尿布放在一起能夠更加暢銷一樣,我們只需要通過資料的分析得出對我們有利的結果加以運用就行了,而不用去研究其中的緣由。這與計算機課程中的黑盒設計很類似,我們只需要知道輸入這個會得出那樣的輸出就可以,而不用去理會在黑盒中做了些什麼。但正如譯者序中的周濤所說放棄對因果性的追求,就是放棄了智力優勢,是人類自身的放縱和墮落,同時這個觀點在科研領域是行不通的。由此可知,大資料對我們很實用,但是不能十分絕對的說我們可以拋棄其他的方法,也不能夠放棄對因果性的追求。

通過對於大資料的研究,我們可以把一切的東西變成資料,也可以對資料加以處理來得到新的資訊,讓這些資料資訊為我們所用,我們能做很多事情。但是我想說的是,我們要對大資料善加利用。而不要因為大資料迷失自己。正如書中的第三部分所描述,亞馬遜監視著我們的購物習慣,瀏覽器監視著我們的網頁瀏覽習慣,而微博則監視著我們的社交關係網。我們時時刻刻都暴露在"第三隻眼"下,因此大資料不僅能為我們所用,而且也對我們產生著威脅。,大資料可能會被人利用而暴露我們的隱私,一些人為了個人的利益,可能會利用大資料給其他人帶來不利;而且人們盲目的相信資料,過分的依賴資料,就回失去自我的判斷力。所以大資料要為我們所用,而不是我們成為資料的奴隸。一場管理上的變革也就迫在眉睫,個人隱私的保護,需要使用者承擔責任;明確人們只需要為自己過去的行為負責,而不是傾向;同時我們要取代黑盒子;並且反對資料的壟斷;在大資料的時代,人的作用也是無法取代的,大資料分析結果所得出的答案只能是我們的參考,而不能凌駕與我們主觀的人的想法之上。

資料只能服務於我們,而不能控制我們。

熱門標籤